专题03词语人教部编版统编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讲义及专项练习

专题03词语

【考点解读】

词语是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和阅读的基本要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①正确朗读、书写语文书中的词语;②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③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音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要点梳理】

01词语的理解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法,抓关键字法,近义词、反义词比较法,比喻法、拆拼法等。

(1)联系上下文法: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理解词语十分重要。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理解句子意思,联系句子表达的意思来理解词语是很好的方法;

(2)抓关键字法:如“张冠李戴”一词,只要理解了关键字“冠”的意思是“帽子”,那么整个词语就不难理解了:姓张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头上。再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就可以知道这个词语用来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3)近义词、反义词比较法:如理解“尤其”一词,可以尝试给它找近义词来替代,那就可以换成“特别”;理解“镇定”一词,可以想到它的反义词是“惊慌”,那么“镇定”的意思就是“不慌张;

(4)比喻法、拆拼法:如“揠苗助长”的表面意思是拔高禾苗帮助其生长,再作更深层次的分析,可以理解到这个词用来比喻做事不遵循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如“噩耗”的“噩”是“不幸的”的意思,“耗”是“消息”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不幸的消息”。

提示点拨:

有的词语只有一个意思,有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

考查形式:①理解词语的意思;②根据意思写词语;③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④找出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⑤读词语,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02词语的辨析

词近义词是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辨析往往从以下方面进行:①语意的轻重:如“希望”与“渴望”两者都有“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的意思,但前者语意较轻,后者语意较重,含有“迫切希望”的意思;②词义范围的大小:如“事情”与“事件”,“事情”(社会上或历史上发生的不平常的重大事情)的范围比“事件”(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现象)大;③适用的对象:如“赡养”(提供生活所需,特指子女满足父母物质需求以及在生活上提供照顾)与“抚养”(抚育并教养),前者是小对老,后者是老对小;④搭配的习惯:如“改正”经常和“错误”“缺点”等词语搭配;“改善”常和“生活”“睡眠”等词语搭配;“改进”常和“工作”“方法”等词语搭配;⑤感情色彩:如“执着”与“固执”的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却不同,“执着”是褒义词,“固执”是贬义词。近义词之间有细微差别,运用时一般不能相互替代。①写出词语的近义词;②选词填空;③判断两个词语是否近义词;④从文中找出近义词。反

词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如,真——假,拥护——反对;或成对的经常处于并举、对立位置的词。如,黑——白,高山——平地。辨析往往从以下方面进行:①从意义上分辨:如“生疏”加上否定就是“不生疏”,表示“不生疏”的词就是“熟悉”。所以“生疏”的反义词是“熟悉”;②具体语境分辨:有些词不止有一个反义词,如“老”的反义词就有“少”“幼”“嫩”“新”等,所以对这类词就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反义词;③先分解再组合:如“前进”可以先拆分,“前”的反义词是“后”,“进”的反义词是“退”,再组合在一起就是“后退”;④具体语境分辨:有些词不止有一个反义词,如“老”的反义词就有“少”“幼”“嫩”“新”等,所以对这类词就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反义词。组成反义词的一对词必须属于同一意义范畴;不是任何一个词都有反义词;反义词以形容词最多,其次是动词;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大部分没有反义词。多义词可以有几个跟不同义项相配的反义词。如,快——慢、钝,清淡——浓郁、油腻。①写出词语的反义词;②判断两个词语是否是反义词;③从文中找出反义词。多

词一个词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就有了固定的意义,比如“骄傲”一词,在“学习刚有一点进步,他就骄傲起来”一句中,是“自满自大”的意思;在“送牛奶的同志一进门就夸‘好看’,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一句中,是“自豪”的意思。在辨析多义词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对照字(词)典里的解释,确定它所表示的意思。①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②根据不同词意造句。03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带有赞许、喜爱、褒扬等肯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1)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褒义可变成贬义,贬义也可变成褒义;

(2)有些多义词,在其几个义项中,有的是褒义,有的是贬义,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别;

(3)有些词语的后面带“儿”或“子”,会分别带有亲昵或厌恶的色彩。如“老头儿”“小辫儿”含有亲昵的意味,“老头子”“小辫子”一般带有厌恶的色彩。①按词语的感情色彩归类;

②判断词语感情色彩是否一致;

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贬

词带有憎恶、鄙视、贬斥等否定的感情色彩的词语。中

词不带褒贬色彩,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04词语的搭配

词语搭配指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词语搭配有比较固定的规律和限制,搭配得当,就能准确、生动、具体地表情达意。

词语搭配要合乎日常生活习惯,还要注意词语的褒贬、程度的轻重。

考查形式:①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②把搭配恰当的词语连一连;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05词语的归类

(1)按性质分类。如,天空、草地、田野、河流等,都是名词;

(2)按类别分类。如,苹果、梨子、桃子、香蕉等都是水果类;

(3)按适用范围归类。如,先人后己、视死如归、拾金不昧等是描写人物品质的;

(4)按感情色彩分类。如:英武、果断、伟大等是褒义词。

同一个词语,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考查形式:①画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②按要求给词语分类;③判断词语归类是否正确。

06成语

(1)来自古代神话、寓言故事:精卫填海、亡羊补牢;

(2)来自历史故事:完璧归赵、凿壁偷光;

(3)来自古诗文:学而不厌、山重水复;

(4)来自人物典故:咬文嚼字、不三不四。

①成语的意义,不能只从字面去理解;

②成语有规范性,不能随意换字、增字、减字;

③注意书写和读音的正确。

考查形式:①补充成语;②选词填空;③成语分类;④正确运用成语;⑤理解成语。

07叠词

叠词前不能用“很、十分、非常”修饰,不能说“十分沉甸甸”。

考查形式:①补充词语;②照样子,写词语。

08关联词

(2)例: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3)常见关联词:又…又…、既…又…、

一边…一边…、那么…那么…、不是…而是…、…也…、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有时…有时…、…还…关联词一般都成对出现,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①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因果关系)②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假设关系)③只有我们共同努力,竞赛才能取得胜利。(条件

关系)①选择关联词语填空;②运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③辨别关联词语运用是否恰当;④运用关联词语造句。递

关系(1)定义: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向更重或更大、更深、更难的方向推进一层,分局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2)例: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3)常见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不只、不光)…还(也、又)…、不但(不只、不止、不光、不单)…甚至…选

关系(1)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或情况,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种。

(2)例:我们是去吃饭,还是去玩?

(3)常见关联词:

a.表示从几项中选择一项,一般语气上较灵活,有商量的口气。如:是…还是…、或者…或者…

b.表示的选择语气更为坚决,表示二者必取其一,不容许有第三种选择。如: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关系(1)定义: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相对,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向下说,而是拐了个弯,意思上作了一个转折。

(2)例:虽然天色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3)常见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还…、虽(固然、尽管)…但(可是、而、却)…、…但(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假

关系(1)定义:一个或几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或几个分句说明这种假设实现后会有什么结果。

(2)例: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3)常见关联词:如果(假设、若、倘若、要、要是、要不是)…就(便、那、那么、那就、那么就)…、即使(就是、就算、哪怕、纵然)…也(还)…条

关系(1)定义: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2)例: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3)常见关联词: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任凭…也…因

关系(1)定义:一个分句表示原因或根据,另一个分句表示结果或推论。根据原因或结果顺序的变化,可分为因果关系和倒因果关系。所谓倒因果关系,就是先说出结果,再说出原因,常常用“…因为…”或“之所以…是因为…”来连接分句。

(2)例:因为下雨,所以活动取消。

(3)常见关联词:因为…所以…、…因而(因此、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因…故…、由于…因此(因而)…承

关系(1)定义:几个分句按一定的顺序,相承相连地说下去,表示连续的动作或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2)例: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3)常见关联词:…接着…、起先…后来…、一…就…、…就…、…于是…、

…又…、…便…、…才…、…从而…、首先…然后…09新词

③判断新词的运用是否正确。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含义的桌面、窗口、潜水、文件夹二、专项练习:【经典例题】

例①: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例②:选词填空。

1.我们既要看到工作中的(),又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

3.我们要积极推广科研()。

例③: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厂房里横七竖八地摆放着许多未加工的木材。

B.蟋蟀不像别的昆虫一样随遇而安。

C.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祖国大地万象更新。

D.这位年仅15岁的小英雄被敌人斩钉截铁地杀害了。

例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例⑤:下列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5G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了。

B.姐姐录了一段VR,鼓励我比赛加油。

C.我在班级论坛里潜水,从不发言。

D.每次旅游的时候,她都会拍各种风景发到朋友圈。

例⑥:下列各组词语都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常见错字集训】

一、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二、把下列与戏曲有关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在戏曲方面的意思。

亮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跑龙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规规矩矩中国字,横是平,竖是直;()中国话,诗是诗,词是词。

(2)他虽然不是半导体研究(),却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他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办起事来()。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成语①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成语③的主人公是______,成语⑨的主人公是______。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填序号)

江南是人间的天堂,它有()的园林艺术,有()的苏绣作品。静坐亭间,聆听着犹如()的古琴乐,欣赏着佳人的(),别有一番趣味。

四、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看到榜文,他便拿着知府给的印信来到了附近的驿站。

榜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驿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舍里,几个文人墨客正在泼墨斗诗,连货郎也来瞧热闹了。

客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墨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土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拱伏无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齿排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写出自己的发现

上下两组相对的词语意思_____,但是感情色彩不同:A组词语是______(褒义词贬义词),B组词语是______(褒义词贬义词)。

六、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描写社会安定、欣欣向荣景象的有:__________

描写国家落后、社会衰败景象的有:__________

七、下面这些词语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请你选择恰当的词语序号填在括号里。

八、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乡村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城市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形容人物品质高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含有人体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秋天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自寓言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形容声音非常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演练试题】

一、选择题。(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都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2.下列词语归类有误的一项是()

3.下列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是()

4.与“摘得桂冠”的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5.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不一致的一组是()

6.下列有关戏剧术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压轴”指一次戏曲演出的倒数第一个节目,现也指一场演出排在后面的较精彩的节目。

B.“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C.“花架子”指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比喻外表好看但缺少实用价值的东西,也指形式主义的做法。

D.“跑龙套”原指在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8.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姑娘,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

B.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C.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D.圆明园虽然建筑宏伟,但是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_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_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_____了生命的胚胎。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昼出耘田夜绩麻”中“耘田”的意思是在田间锄草。

B.“优美的姿态”“优良的作风”“优异的成绩”这三个词语的搭配是正确的。

C.“同仇敌忾、蓄谋已久”这两个词语感情色彩相同。

D.“逝者如斯、日月如梭、白驹过隙”这三个词语意思相近。

11.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不能用括号中的内容替换的一项是()

A.他极力说这事与他无关,可脸却红红的,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无中生有)

B.就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什么事也做不成。(畏首畏尾)

C.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应当饮水思源,爱护这片青山绿水。(吃水不忘挖井人)

D.两人闹矛盾,不能总指责对方,毕竟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

12.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13.下列成语分类有误的一组是()

14.下列各组词语中,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15.我们常用“___”来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常用“___”来比喻外强中干的人;常用“___”来形容做事遭到拒绝或受到挫折;常用“___”指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16.根据这段文字的意思,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小伙伴们儿时在故乡那条小河里戏水时的()声和抓鱼时的()声,常常钻入我的心里,让我一直享受着当时的()。直到现在,我仍然希望能永远和儿时的伙伴()在那条小河边。

17.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在本句中不含褒义色彩的一项是()

A.他对周围的同志总是体贴入微。

B.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C.站在山头,青山绿水尽收眼底。

D.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18.对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高兴得自己不能控制)

B.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C.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耽误自己)

D.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十分荒凉的样子)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的“自然”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作为妈妈,她自然最了解女儿。

B.它是一株百合花,简单地生活在大自然中。

C.在顺其自然中努力,在努力中顺其自然。

D.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人生自然活得很快乐。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寸草春晖”都是描写景物的词语。

B.“水流湍急、涓涓细流、急流汹涌、口若悬河”都是描写水流状态的词语。

C.“炎热、酷热、热情、骄阳似火”都是描写天气热的词语。

D.“俯瞰、浏览、眺望、端详”都是表示“看”的词语。

21.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它们在艺术创造中__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__,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它们并没有因为当今高科技手段的出现而__,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了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二、按要求写词语。(24分)

1.照样子,仿写词语。(6分)

例: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2.填反义词,构成对偶句。(10分)

(1)骄傲使人落后,()使人()。

(2)()的结果是(),勤奋的结果是幸福。

(3)宽宏大量者高朋满座,心胸狭窄者()。

3.给“续”组成不同的词语,再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8分)

观众们()走进体育馆观看乒乓球比赛。首先进行的是男子单打比赛,在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分时,两名运动员()打了十几个来回才见分晓。接着,()进行女子双打比赛。运动员们高超精湛的球艺,博得观众一片喝彩,掌声()了整整一分钟。

三、读句子,选词填空。(16分)

(1)冰心的散文文字优美,格调()。

(2)薛宝钗举止大方,谈吐(),一言一行,尽显大家闺秀风范。

(3)这片竹林清静(),空气新鲜,景色宜人。

(4)这座庄园古朴(),颇具传统园林艺术特色。

由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和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团队()设计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结合,造型(),外观(),做工(),是一个充满科技感,又充满温度和人性化的吉祥物。

四、补全词语,并按要求填空。(12分)

1.按要求归类。(填序号)(6分)

(1)描写人物外貌的:________(2)描写人物神态的:________(3)描写人物品质的:________

2.读句子,选词填空。(填序号)(2分)

(1)比赛失败了,我们___地走下赛场。(2)我和姐姐___地听着爷爷讲革命故事。

五、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8分)

1.意思:①语言文字等的意义;②意见;③某种趋势或苗头;④情趣,趣味。

(1)我的意思是先做作业再去玩。()(2)小弟弟说话很有意思。()

(3)天阴沉沉的,有下雨的意思。()(4)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

2.窗口:①窗户跟前;②墙上开的窗形的口,有活扇可以开关;③比喻反映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事物或地方;④指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窗口应用程序。

(1)请你先到一楼的挂号窗口挂号。()(2)你在电脑控制面板里面的系统窗口找吧。()

(3)这户人家的窗口摆着一盆花。()(4)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

六、先写出加点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再根据加点字的意思解释词语。(12分)

1.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赴汤蹈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兔走触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马观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人弗能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愧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照样子,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所填的字组成我国省、市的名字。(6分)

例:重于泰(山)(东)山再起

八、按要求完成练习。(40分)

1.选出和示例中表示的关系最相似的一项。(16分)

(1)罗贯中:《三国演义》()

(2)果树:桃树()

(3)工人:工厂()

(4)售货员:顾客()

2.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12分)

(1)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2)邓小平的塑像刚落成,来()的人就很多。

(4)()天边,红霞烂漫。

3.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部分概括成一个恰当的成语。(6分)

(1)秋天的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学校组织我们去秋游。()

(2)在这片富饶广阔的大地上,人们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3)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从早到晚,来来往往,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4.理解词语并填空。(6分)

例: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春节开始得很早)

1.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才开张。(铺户开张得很晚)

2.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小女孩留住奶奶的心情非常迫切)

3.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事情在意料之中)

四、按一定顺排列下列词语。(12分)

1.诗歌《秋》古诗文学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雪霏霏赤日炎炎凉风习习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材修改审题列提纲确定中心打草稿

4.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端午节春节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22分)

1.上述词语中形容乡村景色的是_____,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形容城市风光的是_____,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填序号)(4分)

2.和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词语是___、___。(填序号)(2分)

3.和①结构形式相同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⑩结构形式相同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看到词语②,我想到了这样的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

参考答案

【经典例题】

例①: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能力。A项中,“保卫”运用的对象应为较大的事物,如,“祖国”,与“公物”搭配不合适;B项中,一般与“身体”搭配的词语应为“强壮”,而“强大”的意思指力量强,它常与“实力”“阵容”等词语搭配;C项中的“参观”一般指实地观察,“参加”或“观看”与“演出”搭配更为妥帖。D项搭配正确。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为您解决烦忧-24小时在线专业服务

江苏教学资源网,专注于为江苏中小学生提供中小学电子课本下载、PPT课件下载,语文数学英语学习资料下载、试卷真题下载、知识点总结及名师教学视频等辅导资料下载。

THE END
1.(我仿佛听见蟋蟀在说什么)仿佛听见蟋蟀轻轻细语,寂静夜晚多了份2、问题:蟋蟀的鸣叫与求偶有什么关系? 答:蟋蟀的鸣叫是雄性蟋蟀的求偶行为,通过鸣叫来吸引雌性蟋蟀,以达到繁殖的目的。 文化角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蟋蟀的鸣叫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人认为蟋蟀的鸣叫是秋天的象征,代表着丰收和喜悦,蟋蟀的鸣叫也被视为一种诗意,许多诗人通过描绘蟋蟀的鸣叫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http://m.gugill.com/post/5575.html
2.7.蟋蟀的住宅无名小卒四、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隧道 ( )地选择( )的工具 ( )地铺开 ( )的住宅 ( )地学习( )的本领 ( )地讨论 ( )的工程 ( )地摆动 五、选词填空。 结果成果后果 1.这件事已经产生了不良的()。2.人们对蟋蟀的劳动()感到惊奇。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7134a55c0100z481.html
3.四,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1)()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堀四,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1)( )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堀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 )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 )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3)即使在冬天,( )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往宅的门口,( )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d2c4dd65a75ff4fe7afddbbd1f459b04.html
4.蟋蟀的住宅阅读题答案13篇(全文)(1)理解词语“慎重”: 师: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感受到蟋蟀的慎重?(指导生读) (2)什么是“随遇而安”? 师:课文中哪句话可以体现这个词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这样我们的文章就会更生动、精彩。 4.蟋蟀的住宅建在哪里?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幅图(点击课件),你能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1vwl39v.html
5.二年语文下册复习教案(精选8篇)(二)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我() 坐() 完() 园() 找() 座() 玩() 圆() 喝() 桃() 请() 活() 渴() 挑() 清() 话() (三)选字填空,加上标点符号。 哪 那 1、你喜欢()本书。 我非常喜欢()本书。到 道 2、你知()什么时候放学吗? 放学以后,我()王奶奶家帮助她做事情。 (四)读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s76g490.html
6.初一人教版语文范文三.词语填空 不屈不___ 惊涛___浪一___千里 浊流___转 九曲连___ 万丈___澜文明___国 奔腾不___ 四.熟读课文后填充诗句 1.我站在高山之巅,___,奔向东南。惊涛澎湃,___ 2.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___;多少英雄的故事,___! 3. 你是伟大坚强,___出现https://www.gwyoo.com/haowen/38749.html
7.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期末试卷答案试题六、我会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发现 发明 1、我们( )小杰的语文成绩进步了。 2、爱迪生( )了电灯。 蕴含 包含 1、叶老先生亲切之中( )的认真,质朴之中( )的期待,把我这颗小小的心融化了。 七、我会把下面的名人名言补充完整。(4+2分) https://www.anhui365.net/214-11264280.html
8.2019学年上海市小学六年级小升初语文复习题及答案8.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严格 严肃 严峻 严厉 ①那里的斗争形势很( 严峻 ),组织上决定派江姐去充实对敌斗争的力量。 ②父亲平日是很(严厉 )的,从不放过我们任何缺点错误。 ③老师(严肃)地说:“你们要处处( 严格 )要求自己,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9.下面的文段中①②③句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后并改正https://m.ygjj.com/zz/Home/DetailArticle?articleId=453311
9.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A.奔流不息B.随遇而安C.腾云驾小学语文组卷系统,试题解析,参考答案: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A.奔流不息 B.随遇而安 C.腾云驾雾 D.风平浪静 ①今天是个航行的好天气,海面上。 ②别的昆https://www.zujuan.com/question/detail-14014424.shtml
10.写出下列词语的修辞方法。①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坦上网站导航:2018-2019年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7蟋蟀的住宅练习卷>正文 题目题型:填空题 难度:★★★7.7万热度 写出下列词语的修辞方法。 ①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坦上弹琴。___ ②他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___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https://m.12tiku.com/newtiku/148218/1184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