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田野教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的田野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的】

1、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祖国山河的自然景色。

2、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以上的演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祖国多美丽》

三、新授歌曲

1、导入:同学们,如果你们来到一片美丽的田野,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风景呢?(学生发言回答)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来领略田野美丽的风光。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2、熟悉歌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到五段采用全体读个别读小组读3、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4、教师播放录音1段,学生认真细听听音乐

第一遍:边听音乐边打拍子。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进行边听边打拍子。

第二遍: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的含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5、学唱歌曲

先学生自学歌曲,跟琴轻唱歌曲。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

再轻轻跟唱。

要求:A:能唱准歌曲的旋律

B: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

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6、巩固练习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分组来演唱。

分领唱齐唱进行表演。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田野是多么的美丽,我们的国家一天天的美丽强壮起来,希望你们张大之后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丽。在《祖国多美丽》音乐声中结束。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模式:

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内容,激发兴趣。

3.发声练习。

4.节奏练习,强拍上弱起的节奏练习。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1)前5小节构成一个乐句,歌曲在强拍上弱起,紧接着又将第二小节第二拍的音延长至第三小节的第一拍上,又形成了第二次的弱起小节,这三处巧妙的设计打破了二四拍的工整格式,使歌曲一开始就呈现别具一格的特色。

(2)学生自学第1—5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后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4)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学唱后两个乐句的曲调,注意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5)完整地唱全曲,注意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三、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1.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2.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训练技能,激励发展,听、唱、想、做。

五、总结下课

六、教学评价

学生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知识:学会8个生字,认读1个字;先填空,再读词语。

能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思品:了解祖国田野的广阔美丽,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难点:学会生字;了解祖国田野的广阔美丽。

查阅资料: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

喜欢唱歌吗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放录音)。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要想学会必须先学会歌词,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通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看着拼音读正确。

2、检测:

(1)出示生字卡片检测

(2)词语检测:

海面稻田起伏(做动作)好像(说一句话)

平静(说近意词)荷花肥大成群(的什么)芦苇野鸭

3、带着字词朋友再读课文标出小结。

4、分小结读课文,其他生评议。

5、两人一组互相检查读。

三、读思感悟,体会田野的广阔美丽。

(一)第一小节:

1、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汇报:

(1)理解“为什么说无边的稻田像起伏的海面”

(2)像想稻子在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的`样子,读读。

(3)理解词语:碧绿无边

(4)指导朗读:从心情到感受。

(二)第二小节:

1、读第二小节,找一找湖中和湖边各有什么用曲线画下来。

2、理解“开满了荷花”(学生贴图)——指导朗读

3、理解“肥大的鲤鱼”——指导朗读

4、理解“藏着”的妙用(句子比较)

(1)湖边的芦苇中,有成群的野鸭。

(2)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

5、指导朗读本小节

(三)读全文,体会田野的美丽、广阔。

四、播放音乐,背诵课文。

五、小结:

我们来到美丽的田野,欣赏了美丽的风景,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了优美的乐曲,我们多幸福啊!把我们的收获说给或唱给爸爸妈妈听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歌词或唱歌曲。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二、学习生字:

(一)自学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为它找到生字朋友。

2、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记忆字形。

3、同桌互相记忆,比比谁的方法巧。

(二)检测汇报:

1、认读卡片并组词。

2、小小老师教大家记字形,比比谁的方法巧。

(三)指导书写

1、观察占位,你想提醒大家哪个字

2、汇报后边说边做记号。

3、描一个红再书写一个,找到难写字。

4、指导难字:碧、绿

5、把生字再写一个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数笔画:

碧鲤绿肥

2、填空再读一读:

()的河水()的稻田

()的海面()的鲤鱼

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从中体验旋律的优美。

2、通过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引导学生体验旋律的美感。

教学难点:

1、唱好“0XXX”的节奏。

2、体验歌曲旋律的美感。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合唱曲,我在教学中以“美”为主线,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感受到美,再让学生去体验歌曲的旋律美,并用自己的歌声来表现美,最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结合我们美丽的家乡,谱写出自己的心声。

课件准备:

1、课题:《我们的田野》。

2、美丽的田野风光图片。

3、范唱时的田野风光图片。

4、歌词和旋律,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

5、歌曲难点。

6、表现与创作:我们怎样来表现校园的美呢?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欣赏一些风景图片。

问:这些图片好不好看?美不美?谁能讲讲自己家乡的美丽呢?

2、师:同学们的家乡确实都非常美丽,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

揭示课题:《我们的田野》

二、学唱歌曲:

1、播放伴奏,老师范唱歌曲。播放图片

2、师:这首歌好不好听?描绘的风光美不美?这首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田野风光?(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鲤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

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的歌。

3、学唱曲谱:

①随琴视唱一遍曲谱。

②师:你们觉得哪一句最不好唱?

提出难点:后半拍唱:“0353”;“0512”。

突破难点:先将“0”先唱成“嗯”作铺垫,即:0353,熟悉后,去掉“嗯”字,按休止符的正确停顿练唱。嗯misomi③完整地视唱曲谱。

4、学唱歌词:

①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

②随伴奏轻声唱歌词2遍。

5、歌曲的处理:

师:这是一首很美的歌,我们要怎样才能唱好它呢?

学生回答:优美、抒情,轻声演唱。

6、齐唱歌曲。

7、分段演唱:你最想唱哪一段,到相应伴奏的地方自己起立唱。(老师钢琴伴奏)

三、表现歌曲,扩展延伸。

1、师:同学们,我们可以怎样来把歌曲表现得更好呢?

(学生讨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醒可以采取简单地舞蹈表演的形式,并安排学生试着练习,随后请练习中表现出色的小组或者个人上来表演。

2、师:同学们表演的真棒!我们能不能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我们美丽的家乡,把它作为献给田野的礼物呢?(学生课后完成)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美丽、动听的歌曲《我们的田野》,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虽然只用了动听的歌声,简单的舞蹈动作,但是已经表现出了你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大家都很棒,我为大家鼓励。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离开教室吧!

播放歌曲《我们的田野》,让学生离开教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体验歌中优美抒情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用启发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延音线,并唱准延音线。

3.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并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教学重、难点

1.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好歌曲的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说美丽的田园都有什么样的景色吗?

学生回答:绿草地、树林、小溪、安静的湖泊等。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我们的田野》,它是作曲家张文纲和词作家管桦于1953年合作创作的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被选入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二、《我们的.田野》歌曲学习

1.初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提问:听完歌曲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可能回答:旋律非常优美、心情很舒畅、好像看见了美丽的田野等)

2.再次聆听《我们的田野》音频。

教师提出要求:请学生打开书看歌谱,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一个乐句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每个乐句都不是从强拍上开始的。)

3.演唱歌谱。

教师指导:这种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是从一小节的弱位置上开始的。这首歌曲的旋律比较简单,在演唱歌谱的时候要注意每句开头的演唱方法——在第一个字之前的一拍吸气。教师一边用手画拍子,一边说“一、二、吸353”,这样锻炼学生急吸气,把气吸到肚子里,让整句唱得连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4.学习延音线。

教师指导:先让学生数拍子唱出不带延音线的唱法,再加上延音线演唱,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指导学生有延音线的地方要演唱得连贯、饱满,有气息支撑。

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有延音线的地方。教师带领学生分别进行演唱练习。练好以后完整演唱乐谱。

5.欣赏《我们的田野》动画。

教师提示学生:认真地聆听歌曲的歌词,观看田野的录像,感受田野的美丽景色。

6.学习歌词。

教师指导: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这基本可以准确地演唱歌词,教师重点指导声音的位置,气息的连贯,每个乐句开始时要唱齐,教师给手势让学生反复地练习。

7.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弹琴带学生完整演唱歌词,注意指导的有第一段结束的反复记号;第二段歌词:“么肥”“芦苇”的节奏;第三段歌词:“雷一”的节奏;第四段歌词:“有浅”“色的”的节奏;第四、五段歌词结尾唱法的不同;第五段歌词:“会儿”。

(1)指导学生在唱歌词时注意弱起小节的唱法,如果学生唱不准,给学生数拍子并指挥学生演唱。

(2)指导第二段歌词的节奏,如:“么肥”“芦苇”。

(3)指导学生第三段歌词的接组,“雷一样”前两个十六分音符后八分音符。

(4)指导学生看反复跳跃记号,看到反复跳跃记号跳到后面的房子并演唱。

(5)指导第四段和第五段歌词结尾的节奏不同。

(6)指导第五段歌词中“会儿”是儿化音,应该连唱。

三、歌曲处理

1.欣赏《田野》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田野的美丽。

2.指导学生演唱

教师指导:激发学生说出田野的美丽,带着这种赞美、美好再次演唱这首歌曲。第二乐句是这首歌曲音高最高的地方,稍稍做一个渐强。第五段最后一句减弱。

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说说自己家乡的景象。

四、课堂小结

通过演唱歌曲,我们感受到了田野的美丽景色,也使我们好像置身于大自然中,希望我们能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1、歌曲欣赏《松花江上》

2、东北特产

二、作者介绍

三、写作背景:“九·一八”事变

四、整体介绍

五、读准字音,掌握词语的意思

七、问题讨论:

1、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的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2、怎样理解:“我常常……热情。”中“泛滥”与“埋葬”两个词的确切含义?

3、本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特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这么多吗?

4、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

6、“当我记起……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标题“土地的誓言”?

8、为什么作者对关东大地的称呼会改变?

第二单元我们的田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田野》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CAI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的吧!

(二)指导阅读理解

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

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特别美。

师:“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出示课件:稻田。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生:“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句很美。因为荷花很多,都“开满”了湖。

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生读)

出示课件:湖中开满了荷花。

师:看这荷花,荷叶在湖面上挨挨挤挤,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盛开,真是美丽极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画面这么美,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范读)轻声读读。两个人互相读读。指名读。

生:“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

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读)

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指名读。两人互相读。

出示课件:鲤鱼。

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范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

生:“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这句话美,因为我喜欢野鸭,野鸭很多还藏着。(读这句)

出示课件:芦苇和野鸭。

师:这高高的就是芦苇。咦,不是成群的野鸭吗,那些呢?

生:藏起来了。

师:这些野鸭时隐时现,有些被芦苇挡住了,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读全文)

睁开眼睛,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全文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三)提高、欣赏

师:诗歌通过河水、稻田、荷花、鲤鱼与野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么生动美丽的田野画面。我想你们了解的田野景色肯定不仅仅是这些,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了解的田野景色给我们描绘一下。两个人先互相说说。然后指名描述。

师:你们描绘的真是多姿多彩,我也想描绘一下老视眼中的田野,愿意欣赏吗?

播放音乐《我们的田野》,同时演示CAI课件五个动画。

配词:

1、田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在辛勤的耕耘。

2、秋天,高粱成熟了。看,这红红的高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笑。

3、青青的草地上野花遍地,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它们在争香斗艳。

4、一屡屡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林间,使林间的绿各式各样,或深、或浅、或明、或暗。5、水塘里,碧玉盘似的莲叶浮在水面,淡黄色的莲蓬亭亭玉立,雪白的莲花张开了笑脸。蜻蜓飞来,更是别有情趣。

师:这就是我为大家描绘的几幅田野风光,喜欢吗?

师:课本上《我们的田野》这首诗歌优美生动,如果配上美妙动听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愿意听一听吗?(播放VCD《我们的田野》)。

教学反思:学生在歌词中体会美好的画面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田野在召唤(歌曲)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田园的音乐既可以是优美的,也可以是欢快的。

教学重、难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准备:钢琴、田野的挂图

1、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

2、做放松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大家请看田野的挂图。我们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歌曲《我们的田野》。下面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田园的歌曲《田野在召唤》。

2、教师范唱

3、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画图:把你读到的歌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从歌词的内容、表现把它画下来)

6、教师对歌曲处理

歌曲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

三、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知道表现优美田园景色的音乐的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幅田园小景。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前奏曲》、《小步舞曲》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1、音乐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拨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相似。

3、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5、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并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6、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雕塑、影视等)?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7、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8、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1、通过学习诗歌,鼓励学生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2、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3、了解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欣赏诗歌形象

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1、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

1、图片欣赏(老虎)

2、有关老虎的成语

3、图片欣赏(桂林山水)

4、写作背景

5、作者介绍

二、预习检测

三、整体把握

1、“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屈辱”?

2、“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为什么“我”会“羞愧”?

3、“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是在描写华南虎的斑纹和颜色吗?

4、怎样理解本诗的最后一段的意思?“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在诗中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角色分析

1、观众

2、“我”

3、华南虎

五、小结

六、拓展

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

2、指导学生划拍唱准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基本模式:

1、创设情景,引疑激思。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3、议论争辩,顿悟创新。

4、训练技能,激励发展。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介绍本节课内容。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新授课

1、教材分析

2、听磁带,体会情绪。(教师画一幅与歌词有关的画)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歌曲背景简介)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注意二拍子的演唱速度及一音多字)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注意反复记号)

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听唱想做(二)。

五、总结下课。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教学目的:

1、学习歌曲《我们的田野》感受音乐语言的旋律美。

2、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启发学生了解音乐语言,提高创编能力。

1、二拍子、四拍子节奏歌曲的学唱,背唱《我们的田野》。

1、教材分析:我们的田野》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

2、听磁带,体会情绪。

3、再听磁带,再次体会情绪。

4、学唱歌曲,解决容易唱错的地方。

5、先分组练习,然后在合到一起来演唱。

6、、处理歌曲并完整演唱歌曲。

7、、演唱完歌曲后请同学们画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画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THE END
1.公开课主题教案(通用5篇)1.自读第二节,找出田园图里的景物。 读词语:鱼塘、稻田、垂柳、花园 2.结合形声字归类识字的方法学习“稻、园”两个字。 (1)师引导: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个字? 预设:园:加一加,元+方框=园,换一换:园——圆 (2)形声字方法学习生字。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62189.html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老井纪明涛①我的故乡位于山东东南部,一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④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足有五亩三分。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https://www.jyeoo.com/shiti/10f55a01-ef15-4015-54cb-898250292dd0
3.《四时田园杂兴》的教学设计(通用14篇)《四时田园杂兴》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277307.html
4.秋天到了树林里的地上铺了什么样的地毯,表示秋天样子的词语?秋天裕安区平均:___ 秋天来了 炎热的夏天走了,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舞步来到人间,她给大地穿上了一件五彩的盛装. 秋天来到了稻田里,一阵秋风吹来,它们此起彼伏,好像在用自己的舞姿迎接着秋姑娘的到来. 秋天来到了果园里,大苹果们红着脸,低着头,好 竹惠https://www.chuang-fan.com/news/cai-aczznzcencbcedbeadk.htm
5.2023秋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2.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带生字的新词,学生认读识记字形熟字加偏旁,如谷一俗,惠一穗,度一镀,更一展,乐一烁2你读了上面的词语之后,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提示“跃出”“镀亮”“闪闪烁烁”可以从视觉方面去想象画面;“泼剌”“沟水汩汩”可以从听觉方面去想象画面3课件出示与词语有关的图片,结合https://www.yxfsz.com/view/1733386221185503234
6.绿叶书苑第233期大梦人生-梦烛思雨-定军山人-一抹,阳光-方向-黑岩-天涯,我的梦-张霄-秋雨-老顽童-茶语花香-齐天大圣-心月-笑对人生-蒲恒旭-风尘客-磊石磊梦-绿叶-赖杨刚-李彩云-等你等了那么久-风-北伤-田园闲客-蜻蜓-陈海蓉-情缘社长-囦舒-非鱼-彭春晓-耳顺-东流珠江-思琴-戒色-叮咚-墨磨人-回眸一笑-逆光行者-默https://www.meipian.cn/1iot054b
7.形容田野的词语和成语田地 田畴 田亩 田垄 田庄 田园 田间 田埂 田头 水田 高田 低田 秧田 稻田 麦田 梯田 菜田 瓜田 棉田 圩田 蔗田 良田 耕作 耕种 耕地 耕田 种田 种地 地里 地头 郊野 村野 荒野 旷野 荒郊 野外 郊外 沃野 四野 原野 绿野 山野 遍野 野地 庄稼地 高粱地 西瓜地 绿油油 金灿灿 黄澄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28/11/4384112_481202116.shtml
8.学会期刊通过采风活动,诗词学会会员和摄影家以激动的心情、敏锐的观察、扎实的功底、讴歌的语言、无声胜有声的笔触和镜头,写成古典诗词、现代诗歌、散文诗篇及摄影作品百余首(件)。集中反映了虹星桥镇的水乡韵味、田园风情、乡土风貌、人文特色、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点挖掘了该镇的文化内涵,体现出该镇“水乡韵味浓,特色几http://zhscxh.com/view/team/magazine/magazinedetail.aspx?memberid=cc14f093dd4e59a5&id=6170B1C6CF6D7A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