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优秀9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优秀【9篇】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离不开试卷,成绩的提高,最关键的是什么的呢,重要的是多做题目,多写试卷,总结知识点,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口算(9分)

50+390=800+120=720-50=

400+300=300+50=60+150=

74-27+35=283+316≈159+97≈

二、填一填。(17分)

1、6厘米=()毫米3千米=()米()米=80分米

2、9000千克=()吨5千克=()克4吨=()千克

3、80毫米=()厘米1分米-5厘米=()厘米

4、49是7的()倍;()的7倍是63。

5、在钟面上秒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10”经过()秒。

6、验算756-427=329时,可以用()加(),看是否等于();或用()减(),看是否等于()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0分)

1、欣欣的身高128(),体重28()。课桌高80()

2、一瓶水500克,4瓶水重()克,合()千克。

3、数学课本厚度大约是7(),汽车每小时行驶80()。

4、小明体重35(),一辆汽车载重5(),一条鲸鱼重32()

四、在括号里填上“<”、“=”或“>”。(9分)

50毫米()60厘米8000克()8吨6000米()5千米

1吨()800千克700千克()7吨1分米()1厘米

76()56+358003()800+34×9()40

五、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在加法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大。()

2.一袋大米重45吨。()

3、王新的`体重约28克。

4、从上午8时半到下午3时半,中间经过了5个小时。()

5、8千克的木块比8000克的砖块轻。()

六、选一选。(10分)

1、一只大象重6吨80千克,合()。

A.6080千克B.6800千克C.60080千克

2、长江的长度大约是6200()。

A、千米B、米C、分米

3、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千米、米、毫米、厘米B米、千米、厘米、毫米

C千米、米、厘米、毫米

4、小明从4:50开始写课外作业,写到5:40才写完,小明做课外作业共花了()分钟。

A、40B、50C、60

5、一个数的5倍是40,这个数的9倍是()

A、72B、45C、81

七、列竖式计算,要求验算的要验算。(验算的每题3分,共14分)

259+148=410-207=

404-186=755+165=

☆857+476=☆304-195=

验算:验算:

八、文字题(每题2分,共6分)

1、一个数是340,另一个数比它多371,另一个数是多少?

2、比705少186的数是多少?

3、48是6的多少倍?

九、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三年级有203人,比四年级少79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水果店有水果750千克,今天上午卖出284千克,下午卖出325千克。今天一共卖出水果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3、商店运来21吨苹果,是运来的梨的3倍。运来的梨是多少?

4、超市运来5000千克水果,卖了4吨,还剩多少千克水果?

5、苹果786千克,梨892千克,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一次能运完吗?

智慧城

288元760元198元

Ⅰ、(1)买一台收音机和一台风扇一共用去多少元?(1分)

(2)买一台风扇比一台空调便宜多少元?(1分)

Ⅱ、丽丽把一条3分米6厘米的绳子折两次再沿折线剪断,每段彩带长多少?(2分)

一、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1)紧扣课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从内容上看,所检测的都是课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没有一项内容偏离课本,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都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整个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础题,也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及综合能力的应用题,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本题面广量大,分数占全卷的1/5。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3、4、5、6、7小题。这几个题都于xx年xx月xx日一章有关,更多的是于平年、闰年二月有关,学生不会灵活运用。

2、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五个知识点。其中4、5小题出错最多.对于每个月有几个星期、几个星期日很多同学没有认真思考,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在教学中只让学生计算了全年的.天数,而没有计算下半年的天数,学生的类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太差,因此很多学生做错。

3、选择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关键是学生不太爱动脑子、不认真读题,导致一些简单的题也能出错,也有一部分同学对概念性的知识掌握的不太明白,还需教师的讲解,如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

4、口算、列式计算题:口算9个小题,估算4个小题,两个超出学生的学习范围,还有两个是混合运算,学生只是了解了运算顺序,而没有真正去学习,因此失分比较严重。同时我也明白了估算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师还得多加讲解。用竖式计算,此题正确率在70%以上。学生计算方法学的较好,出错的原因主要有:

(1)两位数乘两位数用十位相乘时不会对位;

(2)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不知道在个位补0,漏写余数。

5、“我是小小统计员”这一题是全班学生错误的共性问题。当我拿到试卷时,我就猜想到学生做全对的人数是寥寥无几,结果证实我的猜想是正确的。

分析其原因:一是在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学生求平均数的练习,学生没认真读题就求出了身高的平均数,还有一部分学生做题走了弯路,二是此题的第2小题读起来有些饶口,很多学生不理解此题的意思,没有认真思考,结果做错了。

6、解决问题。共4题,其中第3、4两题错误率达60%以上,第3题一步就能解决,很多学生不理解题意用两步解答;而第四题需要同学们解决租车问题。有的同学虽然解决出来了,但是忽略了租车时人数不够一辆车也得算是一辆车,看来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1、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填补空白。

1.圈一圈,填一填。☆☆☆

○○○○○○○○○○○○

1.2里面有________个3,○的个数是☆的________倍。

2.20的4倍是________,3个200相加的和是________。

3.估一估,215×5的积是________位数,639÷3的商是________百多。

4.8000克=________千克5千克=________克2千克+5千克=________克8分=________秒

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颗草莓约重20________一辆货车载重6000________小刚体重28________一盒饼干净含量150________

6.在横线上填上“>”“<”或“=”。

4千克________4000克1千克________9990克

502×5________2500120×2×3________120×5

345×0________0+345199×7________6×199

7.王叔叔每天围着边长150米的正方形操场跑一圈。照这样计算,王叔叔5天一共跑________米。

8.一张长方形纸的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________厘米,周长是________厘米。

9.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厘米。

10.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分米,周长是________分米。

二、择优录取。

1.下图中的涂色部分表示90,整个图形表示()。

A.270B.360C.540

2.估一估,积比20xx小的算式是()。

A.410×5B.398×6C.502×3

3.要使33□×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A.4B.3C.2

A.不能B.能C.无法判断

5.如图,甲乙丙三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

三、明辨是非。

1.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2.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3.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4.至少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5.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棉花重。()

四、计算天地。

1.直接写得数。

60×5=________12×3=________30×4=________3×310=________9×400=________

540÷9=________140÷2=________460×0=________900÷3=________96÷3=________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67×6

(2)8×205

(3)*84÷4

(4)65÷2

(5)364÷3

五、操作平台。

(1)在上面的方格纸中先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2)再画一个与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

六、应用广角。

1.栽种一棵高32厘米的树苗,生长7周后高度大约是原来的3倍。这棵树苗现在大约高多少厘米?

2.有68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只能坐6人,最少要租几条船才够坐?

3.养鸡场养了150只公鸡,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4倍,养鸡场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4.童童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5天,平均每天看20页,还剩50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兔妈妈上午采34朵蘑菇,下午采32朵蘑菇,它把这些蘑菇平均分给6只小白兔,每只小兔分得多少朵蘑菇?

6.靠墙用篱笆围了一块长方形菜地(如图),菜地的长是10米,宽是8米。围这块地至少要用多长的篱笆?

7.一杯橙汁连杯重360克,喝掉一半后连杯重300克,原来杯子里的橙汁重多少克?

苏教版20xx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答案及解析部分

1.【答案】4;4

【考点】表内除法

【解析】【解答】12÷3=4

12÷3=4

故答案为:4;4.【分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答案】80;600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20×4=80

200×3=600

故答案为:80;600.【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3.【答案】四;两

【考点】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215×5≈200×5=1000,积是四位数,639÷3的百位上商是2,商是两百多.

故答案为:四;两.【分析】根据乘法的估算方法,可以把接近整十、整百数的数估成整十数、整百数,然后再相乘,一位数除三位数,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据此解答.

4.【答案】8;5000;7000;480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质量的单位换算

【解析】【解答】8000克=8000÷1000=8千克

5千克=5×1000=5000克

2千克+5千克=7千克=7×1000=7000克

8分=8×60=480秒

故答案为:8;5000;7000;480.【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1分=60秒,根据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解答.

5.【答案】克;千克;千克;克

【考点】质量及质量的常用单位

【解析】【解答】一颗草莓约重20克一辆货车载重6000千克

小刚体重28千克一盒饼干净含量150克

故答案为:克;千克;千克;克.【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可知,一颗草莓的质量很轻,用克作单位,一辆货车的载重量用千克或吨作单位,一个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一盒饼干的质量用克作单位,据此解答.

6.【答案】=;>;

【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

【解析】【解答】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4千克=4000克;

因为1千克=1000克,1000克<9990克,所以1千克<9990克;

因为502×5=2510,2510>2500,所以502×5>2500;

因为120×2×3=720,120×5=600,720>600,所以120×2×3>120×5;

因为345×0=0,0+345=345,0<345,所以345×0<0+345;

因为7>6,所以199×7>6×199.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先将单位化统一,然后再比较大小,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先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

7.【答案】3000

【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正方形的周长

【解析】【解答】150×4×5

=600×5

=3000(米)

故答案为:3000.【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先求出每天跑的路程,然后用每天跑的路程×5=5天一共跑的路程,据此列式解答.

8.【答案】12;36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解答】长:6×2=12(厘米)

周长:(12+6)×2

=18×2

=36(厘米)

故答案为:12;36.【分析】根据题意,用宽×2=长,要求长方形的周长,用(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据此列式解答.

9.【答案】12

【考点】正方形的周长

【解析】【解答】48÷4=12(厘米)

故答案为:12.【分析】根据题意,这根铁丝的长度是正方形的周长,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正方形的边长,用正方形的周长÷4=正方形的边长,据此列式解答.

10.【答案】4;16

【解析】【解答】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周长是:4×4=16(分米).

故答案为:4;16.【分析】在一个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用边长×4=正方形的周长,据此列式解答.

1.【答案】C

【解析】【解答】90×6=540.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图意可知,将阴影部分通过剪、拼、平移的方法,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小正方形,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90,则6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就是6个90,用乘法计算.

2.【答案】C

【考点】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410×5≈400×5=20xx,所以410×5的积大于20xx;

选项B,因为398×6≈400×6=2400,所以398×6的积大于20xx;

选项C,因为502×3≈500×3=1500,所以502×3的积小于20xx.

故答案为:C.【分析】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当成整十、整百进行估算,然后根据实际选出符合的选项即可.

3.【答案】B

【考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

【解析】【解答】要使33□×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3.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33个十乘3等于99个十,个位上的乘积如果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则它们的积就会变成四位数,所以个位上的数必须小于等于3,据此解答.

4.【答案】A

【考点】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900÷100=9(分)

故答案为:A.

5.【答案】B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巧算周长

【解析】【解答】解:因为甲的周长是(8+6)×2

=14×2

=28(厘米)

乙的周长是:(8+6)×2+2a

=14×2+2a

=28+2a(厘米)

丙的周长是:(8+6)×2

所以乙的周长最长.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图形的特点,利用平移的方法和相应的公式分别求出3个图形的周长,然后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根据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计算整数乘法时,如果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由此可知,则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如250×20=5000,积的末尾有3个0,34×30=1020,末尾有一个零.

2.【答案】错误

【考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4位数,如:300×3=900,积是三位数,如500×6=3000积是4位数,所以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是由三位数与一位数的值的大小决定的,如300×3=900,积是三位数,如500×6=3000积是4位数.据此判断.

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据此解答.

4.【答案】正确

【考点】正方形的特征及性质

【解析】【解答】至少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最少用四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每边摆2个正方形,据此解答.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同样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钢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钢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钢铁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

1.【答案】300;36;120;930;3600;60;70;0;300;32

【考点】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解析】【解答】60×5=30012×3=3630×4=120

3×310=9309×400=3600

540÷9=60140÷2=70

460×0=0900÷3=30096÷3=32

故答案为:300;36;120;930;3600;60;70;0;300;32.

【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看作几个十除以一位数,得到几个十,也就是几十,据此解答.

2.【答案】

(1)解:402

(2)解:1640

(3)解:21

(4)解:32…1

(5)解:121…1

【考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答案】

【考点】画指定周长的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分析】第1题,根据题意,图中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要求画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长画4格,宽画2格,据此作图;第2题,要求画一个与这个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用(长+宽)×2=长方形周长,然后用正方形的周长÷4=正方形的边长,据此作图即可.

1.【答案】解:32×3=96(厘米)

答:这棵树苗现在大约高96厘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这棵树苗原来的高度×3=现在的高度,据此列式解答.

2.【答案】解:68÷6=11(条)……2(人)

11+1=12(条)

答:最少需要租12条船才够坐.

【考点】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学生的总人数÷每条船坐的人数=可以乘坐的条数……剩下的人数,不管剩下的人数是多少,都需要多租一条船,据此解答.

3.【答案】解:150×4+150

=600+150

=750(只)

答:养鸡场一共养了750只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公鸡的只数×4+公鸡的只数=养鸡场一共养鸡的总只数,据此列式解答.

4.【答案】解:5×20+50

=100+50

=150(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150页.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每天看的页数×看的天数+剩下的页数=这本书的总页数,据此列式解答.

5.【答案】解:(34+32)÷6

=66÷6

=11(朵)

答:每只小兔分得11朵蘑菇.

【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上午采的蘑菇数量+下午采的蘑菇数量)÷6=每只小兔分的蘑菇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6.【答案】解:10+8×2

=10+16

=26(米)

答:围这块地至少要用26米的篱笆.

【解析】【分析】根据图意可知,要求篱笆的长度,用长+宽×2=篱笆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7.【答案】解:(360-300)×2

=60×2

=120(克)

答:原来杯子里的橙汁重120克.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用橙汁连杯的质量-喝掉一半后连杯的质量=半杯橙汁的质量,然后乘2即可求出原来橙汁的质量,据此解答.

一、填空。19分(4+2+6+2+2+3)

1、一年有()个月,今年2月份有()天,第三季度的月份是(),共有()天。

3、在○里填上“>”、“<”、“=”。

30×3○20×31kg○900g600kg○6t

600÷9○360÷6800+2○800×290+0○90-0

4、右面的转盘,指针最有可能指向()号区域。指向单号3

区域的可能性和指向双号区域的可能性相比,指向()1区域的可能性大。

5、估一估这张试卷的长约是(),宽约是()。

6、请你填出每筒乒乓球多少元。

二、判断。4分(对的打“√”,错的打“×”)

1、17个百是170。()

2、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4、40×5的积末尾有一个零。()

5、要检查两个数相除的商(没有余数)是否正确,

不可以用除数÷商来验算。()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6个苹果大约重()。

①1千克②1克③50克④100千克

2、下面年份是闰年的有()。

①1949年②1996年③20xx年④20xx年

3、下面各题商最接近140的算式是()。

①846÷6②480÷4③417÷3④580÷5

四、按要求计算。35分(16+19)

1、直接写得数。16分

700×4=103×3=500÷5=17+18=

300×5=840÷4=420×1=96÷3=

88÷2=5600÷7=480÷6=380×0×25=

240÷6=18×3=300+400=100-60÷6=

2、计算。19分(5×3+4)

306×5=576÷8=814÷4=

验算

(60+80)÷7894-60×36×29×5

五、按要求作答。11分(3+5+3)

星期一菜谱荤菜:鱼牛排素菜:

1.配菜。

右边的菜谱有2个荤菜,如果想让菜谱的荤、素菜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一荤二素),应该准备

()样素菜,请将素菜的名称填写在菜谱上。

2.连一连

20:3013:208:3022:15

从8:30到13:20经过()小时()分。

六、用数学。26分(4+4+13+5)

1、过冬。每天至少吃5袋。天越来越冷,我们蚂蚁王国现存粮食196袋。

才够吃几天呀冬天快点过去吧!

2、5包味精重1千克,45包味精重多少克

3、黄老师收藏的邮票集是32册。陈老师收藏的邮票集比黄老师的3倍还少18册。

我有邮票集25册。

(1)陈老师收藏的邮票集有多少册5分

(2)两位老师共收藏多少邮票册4分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4分

问题:

解答:

4、一个长80cm,宽60cm,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和一个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上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了,本次数学测试涵盖了前四个单元的知识,从卷面情况来看,虽然学生对半学期学习的知识掌握很好,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卷面书写工整、干净。

(2)基本计算能力扎实。本卷计算的内容相对较多,有单位转换、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验算、选择、解决问题都涉及到计算。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工整地计算这些题目。

(3)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提高。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分析题意,并解决问题,思路清晰。

二、不足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粗心所致。学生解决问题时抄错数,列式正确而计算错误,横式后忘记写答案或余数忘写,还有个别同学丢题等,这些都是粗心而造成的错误。

2、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差,计算正确率还不够高。如:直接写得数口算失误;加减法竖式计算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出现错误。

3、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造成错误。

少数学生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不强,分析能力不够,这是数学教学中的大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将解决问题与生活紧密联系,甚至有可能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关。如: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都是6厘米,宽都是3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周长是()厘米。这道题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不知道借助画图解题,从而导致错误。

(二)、改进措施: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看,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诊断纠错”专项练习。

针对考试及平时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诊断,找准知识点,进行纠错练习,以切实减少学生的'错误率。

3、注重开放题教学,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学习。

小学数学开放题,因其开放性、多变性、灵活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平时除了教学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和训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提供机会,不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的发展。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个别学生成绩不理想。(个别学困生学习习惯差,上课不听课,不动笔;也有一些后转人学生基础非常薄弱)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查缺补漏。

因此,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采取“一帮一”或“二帮一”学生互助方式,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考试情况概述:

本班共37名学生参加考试,平均分91.9分;优秀率(90分以上)为70.3%,合格率为97.3%。

二、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这次考试,我感觉孩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填空题部分

书写不规范:拿起试卷,看起来孩子写的挺干净,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孩子的书写不到位,例如,数字“6”,有的孩子写的6不象6,0不象0。还有,数字的大小书写不一。

学习习惯不太好:不认真倾听是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本不该错的题,因为没认真听老师读题而出错。马虎、大意、不认真思考是孩子考试不理想的又一原因,出现错误较多的就是第2题填数的组成,形式变换了一下,几个学生就弄不清总数和部分数了,导致错误。

(2)细心计算

学生的口算能力一般,准确率不够高。

(3)看图列式计算

不会读题或听读不懂题意,理解题意能力方面差,这是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失分原因最多的一项的,这些现象应该提醒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例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是我们今后的一个教学思想。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课堂教学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当时应对其加以辅导。

3、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灵活性的思维有待于提高。

四、改进措施:

1、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课,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扎实。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勤于思考、乐学善问等等。

5、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空1分,共25分)

1、50毫米=()厘米2分米=()厘米

7米=()分米8千米=()米

4000米=()千米60厘米=()分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②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

③一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20()

④小明的身高约是138()

3、在○里填上“>”“<”“=”。

1吨○800千克6700千克○7吨8000米○8千米168+321○500

4、3000米+20xx米=()千米1米-2分米=()分米

1500千克-500千克=()千克700千克+300千克=()吨

5、五月份有()个星期,还多()天。

6、用0、1、2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他们的差是()。

7、笔算加减法要注意()对齐,从()位算起。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5分)

1、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分米高。”()

2、1千克的铁比1000克的棉花重。()

3、一包盐重250克。()

4、笑笑一秒钟可以写30个字。()

5、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三、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千米、分米、米、毫米、厘米B.米、千米、厘米、分米、毫米

C.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一只老母鸡重4()。A.克B.千克C.吨

3、一列火车下午2:15出发,路上用了4小时35分钟,下午()达到。

A.6时30分B.6时50分C.6时

4、阳光小学二年级有159人,三年级有163人,这两个年级大约有()人。

A.320B.300C.220

6、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A.千米(公里)B.米C.分米

四、认真计算。(共33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36+42=46-15=44+27=1000-600=65+26=

74-36=60+34=80-24=700+200=940-600=

2、用竖式计算,其中带*的要验算。(14分)

*376+589=375+168=467+533=

880–407=709-425=*634-182=

3、列式计算。(9分)

(1)328与96的和是多少?

(2)244比700少多少?

(3)两个数的'和是962,其中一个数是609,另一个数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6分)

1、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1分米短5厘米的线段.

六、解决问题。(25分)

1、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有279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新华书店的一种新书有600本,上午卖出192本,下午卖出249本,今天一共卖出多少本书?还剩下多少本

3、水果店318千克苹果,卖出276千克。今天又运来250千克苹果,水果店里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

4、粮店运来1吨大米,已经卖出34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5、工程队挖水渠,第一周挖了515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30米,第二周挖了多少米?两周一共挖了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测试试卷的主要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2、重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3、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2、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存在错误的类型:

1、书写不规范出现的错误

2、读题与思维不答话造成错误

3、题目的开放性与学生思维的惯性造成失误

教师自身不足分析

对新课程的性质、特点缺乏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致。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数学活动的目标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把数学活动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让学生随意地从事一些肤浅的、缺乏智力价值的操作活动,从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其它智力品质的发展。

改进措施:

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易错易混概念的辨析

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解决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学生的实践经验少,针对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在平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所用的方法可采取题组对比方式。

3、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表格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都是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予以特护,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李易勇——考试总体情况还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比起上个学期来,还是有进步的。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特做如下分析与反思: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包含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范围比较广。试卷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也适当加大难度,同时还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二、考试情况分析:

我班有52人参加考试,平均分83,优秀率为23﹪,合格率94.2﹪。跟平行班相比,考得不理想,最高分99.5分,最低分为40.5分。

1、答卷分析

第二大题是选择题,也是失分率很高的一题。特别是第4小题和第6小题,第4小题十位上是9的两位数有()个,很多学生都选了9个,把90漏掉了,这跟平时缺少这种练习有关。第6小题,一条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5米,这根绳子原来长()米,只有4个小朋友做对,大部分都选了10米,有的选了15米,有的孩子缺少想象力,以为对折再对折后分成了三段,所以选了15米,有的孩子审题不仔细,只对折了一次,所以选了10米。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我用真实的绳子演示给孩子们看了,当时他们都明白了,可是这次错误率却那么高,可能当时还是被表面现象迷惑,孩子当时明白了,可是考试时却又忘了。

第三大题,我会动脑筋想。本题考查的是数学广角、观察物体、镜面对称这三块知识。第1、2小题考察的都是简单推理,孩子们都是只看到一个条件就马上判断,不看后面的条件,“我跳的不是最少的”,有可能是36下,也有可能是44下,可是普遍都选择了36下,后面两个空就乱填了。第5小题4个小朋友握手,都填了5次。导致这些原因,都是课堂内容没有落实造成的,没有教会学生有序思考。可是同类型的题目也讲过多次,教给了孩子们一种方法,3+2+1=6,这次为什么错误率还是这么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题目一换,他们又不会了,我高估了孩子们。以后上课时,应该多让孩子们说,反复说,不断说,会说会表述了的孩子肯定明白了。

第四大题,我能画。第1小题,画一条比下面这条线段长2厘米的'线段。很多孩子都画了2厘米的,曾经针对这个问题特别讲过,还让多个孩子上来在黑板上画,可能也是因为课堂效率不够高,还有的孩子比较粗心、懒散,心里盼望着早点考完回家,看到2,就马上画了个2厘米的。第2、3小题错误率近乎50%,这一直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难题,画对称图形和画直角都比较难,而且班级里的投影仪又坏了,只能叫孩子们数格子画。画直角也很难教,我让每个孩子都画过去,由于平时对角的认识不够深刻,平时他们画直角的时候两条边都是一条是横的一条是竖着的,在他们的认识中直角就是这个样子的,而试卷中出现了一条边,而且是斜着的,这就打破了他们原有的认知,大部分孩子就从这条边的一个点出发再画了一条竖线或横线。有各别学生忘了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直角符号。

第五大题,我会细心算。口算本是送分题,有29分。只要细心,都应该要做对,可仍存在问题。这题中错误率最高的就是3+4*8和30-4*7这两题,由于没有学过这种类型的混合运算,只是在练习中出现过,平时没有讲透,只是略微提到,所以孩子们都不会做。有的孩子粗心大意,抄错数字,导致失分。其中有几个小朋友基础特别差,可能是平时对他辅导得不够多,导致他计算能力越来越差。以后应多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和检查的习惯。

第六大题,我会解决问题。第1小题没问题,第2小题失分的原因是计算错误和忘了写单位。第3小题失分的原因也是审题不仔细,车上还有6个空位,所以两个班级人数的总和还要再加上6,很多小朋友没有加。这两题分数很贵,一错就是5分。第4小题考察统计,很多孩子数格子数错,乱涂。

三、错误分析

(1)基础题上失分较多,基础知识不扎实。

粗心大意、审题不仔细是本次测试失分的主要原因。由于一大部分学生考试时不认真、不细心,计算时容易出错。因此,要想在基础题不失分,学生平时就要多下功夫,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正确率,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单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够准确的弊病。

(2)拔高题上失分。

拔高题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学生在这部分失分比较多。说明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仔细分析题目,对算式意义的不理解都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因素。分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老师,平时上课比较死板,学生接受新知识时缺少思维的碰撞,课后虽然做了相当多的练习,但对概念以及算式意义的理解都浮于表面,很容易就掉入出题人设下的陷阱。

四、今后教学措施:

结合学生的考试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1、抓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把握好教材的知识体系,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好教材中知识与课改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本班学生不够活跃,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

2、加强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THE END
1.人人祈求“五谷丰登”,到底是哪五种粮食?你能说出几个?人人祈求“五谷丰登”,到底是哪五种粮食?你能说出几个?知道解鹏 山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不丹归还中国1500平方公里土地,为何印度上蹿下跳 伊历史 321跟贴 打开APP 王牌飞行员的零式战机被F4U战斗机击落,阴沟里翻船 空易解说 1996跟贴 打开APP 土耳其又想让我国当冤大头,寻求合作被拒绝,中国绝不连上https://m.163.com/v/video/VRJQR6LTU.html
2.什么什么粮食–手机爱问6、丰收的粮食堆得像山似的。 什么什么粮食 小麦好的粮食,粮食的范围很广。例如:稻谷、玉米,小麦等都可叫做粮食。这样的题答案很多,说不完。我的回答是:例如:米粒长的粮食,米粒短的粮食,米粒香的粮食,玉米黄的粮食,玉米白的粮食,馒头大的粮食,馒头小的粮食,面条长的粮食等。还可以举很多的例子。 [展开] https://m.iask.sina.com.cn/mib/newqi6DOW4BAYz.html
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标准答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第1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①②;①②;②① 2、(1)学校被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钟声敲响了。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https://m.360docs.net/doc/424409367.html
4.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六单元测试题卷(精选11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六单元测试题卷 2 一、填空题。 1.同学们做了80朵纸花,如果每5朵扎一束,可以扎( )束,如果每6朵扎一束,可以扎( )束,还剩下( )朵。 2.用46吨水泥来装修房子,每套房子要用3吨,这些水泥最多能装修( )套房子。 3.有40人排队,至少出去( )人就可以平均站成3路纵队,至少增加(https://www.unjs.com/shiti/shuxueshiti/20190112222748_1851105.html
5.什么粮食填空三年级@暑期上门家教咨询专属老师什么粮食填空三年级 暑期上门家教咨询专属老师 "什么的粮食"填空,三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填"金黄的粮食"、"丰收的粮食"、"满满的粮食"等,这些都比较贴合小朋友的认知和语境哦。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47939c0995134b11b9ee4c20
6.《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1、听写词语(麦子 迫不及待 粮食 防止 神秘 拜访) 2、比一比,再组词 迫( )粮( )防( )秘( ) 泊( )浪( )访( )密(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节俭( ) 夸奖( ) 4、讲故事。 自评:---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上册)] 篇2:《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t4sf8vm.html
7.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串讲 相似题 纠错 详情 收藏 选词填空。陆续 连续 继续(1)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 )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2)我军的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3)白求恩低下头,( )给伤员做手术。 2022-11-18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24pt3137ct8833n233343.html
8.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6篇)时间:2024-08-22 13:32:12 三年级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那么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9个字,掌握“浩瀚、遨游、沐浴”等词。 2、http://www.jiaoyubaba.com/yuwen/81139.html
9.部编版上册语文三年级周练新(1).doc部编版上册语文三年级周练新 (1).doc,三年级上册周练第一周 一、基础训练营 1.选择加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用“√”标出。 (1)摔跤(jiāo jiǎo) (2)挨打(āi ái) (3)放假(jiǎ jià) (4)衣裳(shɑng sháng) 2.选字组词。 【装妆】 服( ) 梳( ) ( )扮浓( ) 【带戴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09/811412313200302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