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错觉!大米饭正在变得越来越难吃,未来一百年,品质还将再降腊肉香肠粘米

要知道中国水稻历史悠久,米香可口,特别是在七八十年代,柴火米饭的味道简直堪称一绝,可为何如今我们吃不到了?

大米品质的下降,最主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化肥越用越多,还是“科技”大米在其中作祟?难道未来中国人将面临“无饭可吃”的可能?

七八十年代的乡村大米

提及七八十年代乡村种植的大米,品种有很多是传统的地方品种。

这些品种未经大规模的基因改良,保留了较为自然的特性,有些晚稻品种,米粒饱满,色泽晶莹,煮出的米饭口感软糯,富有弹性。

入口时能感受到米饭的黏性恰到好处,不会过于软烂,也不会干硬。每一粒米都似乎有着自己的韧性,在咀嚼过程中有淡淡的米香释放出来。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所种植的“油粘米”曾经拥有着极高的声誉,在当时可谓是备受欢迎。

这种米作为当地的特色品种,当它被蒸熟之后,饭粒会呈现出油亮的色泽,品尝起来,口感细腻无比,每一口都别有一番风味,同时还带有一种源自天然的甘甜滋味,这种甘甜并非是人工添加的那种刻意的甜,更像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味道。

之所以“油粘米”能够拥有如此出众的品质和口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化肥农药的使用相对较少,在那个年代,农业生产更多地遵循着自然的节奏和规律,没有过多的化学干预。

另外大米的生长周期得以更充分地顺应自然的节拍,春播、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环节都是靠大自然赠予得到的成功。

正因为如此,“油粘米”能够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从土地、阳光、雨露中汲取充足的养分,积累更多的自然风味,这种自然风味,也是如今在大量化肥农药催生下的农产品所难以企及的。

在烹饪方法上,当时乡村大多采用柴火灶煮饭。

这种传统的煮饭方式能够让米饭受热更加均匀,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大火将水烧开,接着转小火慢慢焖煮。

在这个过程中,柴火燃烧产生的烟火气息会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米饭中,赋予米饭一种特殊的焦香味道。

而且在那个年代,很多家庭会在米饭煮到半熟的时候,在米饭表面铺上一些自家腌制的腊肉或者香肠。

伴随着米饭持续的蒸煮进程,腊肉与香肠的油脂会缓缓地渗透至米饭之中

,令米饭愈发显得油润光泽,这种将米饭与腊肉共同蒸煮的方式,促使米饭不仅蕴含着原本的米香,还交融了浓郁的肉香,从而使得口感的层次更为丰富多样。

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些乡村大米的味道还承载了浓厚的情感。

在田间劳作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简单饭菜,虽说在当时物质相对匮乏,但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白米饭就是人们辛苦一天后的最好慰籍。

至于为何现在的大米饭越来越“难吃”,外部因素不可否认,是因为“承载浓厚情感”越来越淡,但同时,更多原因在于大米本身。

人为操作后导致

根据陕西师范大学的一篇论文研究显示,从1985年起,到2020年这漫长的35年期间,我国大米的品质呈现出令人忧心的持续下降态势。

在此期间,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明确的数据,优质大米率每历经十年,平均就会下降1.45%。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产量的快速增长,种植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品质的把控,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许多农业开始使用化肥和农药,而在七八十年代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相对较少,因此这就直接影响了大米的品质。

过多的化肥使土壤的养分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大米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积累不如以前,同时农药的频繁使用虽然控制了病虫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米的自然风味。

除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外,现代大米品种为了追求高产量、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过改良。

在这其中,会有一些杂交水稻品种,注重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收获更多的稻谷,而对于米质的香味、口感等品质特性可能没有像以前传统品种那样受到重视,这就导致了“难吃”的原因。

也因此,到了2004年,这一年的优质大米率创下了历史新低,仅有58.88%,而这一数据也反映出当时大米品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不过除了刚刚提到的人为因素之外,也有夜间温差的原因,致使现在的大米大不如以前。

为何现在的大米不如以前

有分析结果显示,在过去的大米种植中,它的生长周期往往更契合自然的规律。

那时大米在广袤田野中悠然生长,能够尽情地、全方位地吸收阳光的照耀,承接雨露的滋润滋养等来自大自然的丰富养分,可如今一些品种的生长周期缩短,这直接导致了其营养物质的不足。

此外对我国优质大米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还有夜间温度,夜间温度越高,大米所承受的生长压力就越大,进而导致其品质愈发低劣。

反之,夜间温度越低,大米的品质则相对越高。

这也就意味着,在某些温度偏高的年份和地区,大米的垩白度增加、整精米率降低,口感也会变得非常粗糙,正因如此,东北的五常大米才会成为许多人口中的“好大米”。

这种现象不止是中国存在,隔壁日本也同样如此。

在日本,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其温度阈值更低,仅为12°C。一旦夜间温度超过这个数值,日本大米的品质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1996年至2010年期间,日本同样也因为夜间温度问题,经历了明显的品质下滑,平均下降幅度达每十年7.6%。

高温之所以会对大米的产量和质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温会给水稻的光合作用和淀粉积累过程带来的影响。

众所周知,光合作用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合成至关重要,然而当温度升高时,会严重抑制光合作用的效率,在高温环境下,光合作用所需的酶活性降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光合产物的生成减少。

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水稻籽粒中的淀粉积累,使得淀粉的合成量不足,进而影响到大米的产量和质量。

除此之外,高温还会在多个方面降低大米的品质。

高温会降低大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而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大米的口感和烹饪特性,同时还会增加淀粉粒的平均粒径,这使得大米的结构变得更为脆弱,在后续的加工和碾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破损和断裂的情况。

与此同时,在高温的作用下,大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酸等重要营养成分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脂肪酸的氧化速度加快,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和品质的下降。

虽说人为因素导致大米口感出现偏差,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是温差导致大米味道发生显著变化,这才是让大家认为口感变差的“真凶”。

根据专家的预测,如果气候问题再度上升,到2100年,大米的品质或将再降5%!

难道七八十年代的米饭,真的要成为一段历史了吗?未来的大米,真就不能吃了?

难道以后我们真要“戒饭”?

刚刚提到的人为干预,虽说只做到了量产、抗病虫的能力,但可以确定的是,它真正解决了国人的吃饭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人均占有量应突破500公斤,其中人工培育的高产大米品种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助力中国在人口众多的情况下,人工培育实现了较高的粮食人均占有量,确保了居民的基本口粮供应,但要想提高大米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对人工培育大米进行改良。

我们需要加大对水稻品种的科研投入,培育更适应昼夜温差变化的水稻品种。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或者传统杂交育种方法,筛选出能够在较大昼夜温差环境下,依然保持良好品质和风味的品种。

此外我们也应该鼓励种植多种不同特性的水稻品种,一些传统地方品种可能对特定环境包括昼夜温差有独特的适应性,在不影响产量目标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恢复和扩大这些品种的种植面积。

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搭配种植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利用不同品种对温度的不同反应,降低夜间温差对大米整体品质的影响。

针对存储问题,可以建立智能仓储设施,精确控制仓库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在大米储存过程中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大米的状态,根据需要调整储存环境。

当然,鉴于一日三餐中所涉及的口感问题,我们也要重视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与其坐视米饭的质量持续下滑,倒不如着手施行一些环保举措,当每一个人都明晰环境破坏带来的影响时,咱们的大米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大家说对吗?

THE END
1.大米为何常常缺一个角?掌握这些挑选技巧,轻松选购优质大米!综上所述,大米缺角现象主要归因于加工过程中米皮与胚芽的去除。为了挑选出优质的大米,我们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大米的等级、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以及外观和气味等。只有全面衡量这些因素,方能选购到品质上乘、口感上佳的大米。辨别大米是否新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观察大米的色泽和外观。新鲜的大米通常色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905398446159903&wfr=spider&for=pc
2.9种最好吃的大米9种最好吃的大米 #0元玩转这座城 真香!9种最好吃的大米,你吃过哪些?大米是我们的主食之一,很多人喜欢吃米饭,却对它知之甚少,当我们去买大米的时候,看到那么多大米种类,不知道买哪个合适? #五谷杂粮吃出健康#笔记掘金计划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15539721?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国内哪种大米最好吃?大米哪个牌子质量好?大米品牌排行榜前十名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赞誉其为“百味之本”,一碗好饭,无需繁复的配菜,就能让人回味无穷。然而,想要煮出一锅好饭,米的选择至关重要。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大米风味各异,究竟哪款大米才是你的心头好?今天就让我们依据京东大米热卖榜的数据,为你揭秘大米排行前十的佼佼者,助你在选购大米的道路上更加得https://www.yoojia.com/ask/17-14164640481254326004.html
4.籼米粳米是啥?珍珠米香米五常大米有何区别?大米的那些事很多朋友发现,南方米煮出来的饭,在冷了之后就会变硬变干,但东北大米,即使放凉,口感还是很糯,和热饭差距并不会很大,再热一下,口感依然很好,香甜软糯。 一个不太冷的知识,南方适合种水稻,北方适合种小麦。 那为什么东北的五常大米如此出名?用词严谨的《舌尖》都称它为“中国最好的稻米”。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6929405_1114173204.html
5.中国人吃的白米饭,其实是“最差的主食”?不妨看看专家的答案二、中国人吃的白米饭,其实是“最差的主食”? 米饭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常见的主食了,但是近些年关于米饭的争议却越来越多——米饭升糖指数快,容易长胖,营养不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米饭。米饭,真的有那么差吗? 其实米饭之所以有“最差主食”的称号,是因为太精细了。 http://fitness.39.net/a/231018/k6i6zn2.html
6.精米糙米黑米绿米籼米粳米一级米二级米……看着就所以,咱们要控制餐后血糖的朋友,要吃大米就优先选择不粘的籼米,最不建议选择糯米,尤其是粳糯米。 当然选择了不粘的米也不代表万事大吉。无论哪种米都要注意把握好量,并且注重粗细搭配。另外注意不要煮得太烂,因为煮的时间越久、温度越高、口感越软烂,GI也会越高。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523A06J0V00?no-redirect=1&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
7.朽月对《变化中的中国人》的笔记(1)和坚不可摧的城墙相比,中国的街道则要逊色许多。中国城市的街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道路大都窄小不平,弯弯曲曲,脏兮兮的路面还时不时地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城市的公共交通具有鲜明的南北差异。在中国北部城市的街道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一种用骡子拉客的载人马车,满大街随处可见,它和来来往往的行人一起形成了一https://book.douban.com/people/52493723/annotation/26346833/
8.员工座谈会主持词参考(精选27篇)会前,我作了一个统计:我校70后的教师有40人,可以说是一个年青的学校,一个年青的团队。今天在座的21位就是我校40名年青教师中的优秀代表。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示着盛夏的热烈,暗藏着金秋的硕实,昭示着寒冬的希望,充满诗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时尚浪漫而又饱含着奋斗的艰辛!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zhuchici/12816077.html
9.BBC警告中国人的煮饭方法会吃进最多砒霜?别再传谣了而最后一种方法煮出来的米饭,砷残留物减少至18%。 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国人使用的煮饭方式砷残留物最多。 实验还列出了砷含量最高和最低的几种情况: 印度香米中的砷含量比其他种类米要低;有机种植对大米的砷含量没有任何影响;糙米比白米含有更多砷,因为糙米带壳;仙贝之类的米饼或爆米花中,砷含量比米饭还高。https://www.guancha.cn/life/2017_02_22_395462.shtml
10.科学网—食文化漫谈:米饭简史中华文明自古是农耕文明,先秦时期即以稻米为饭食,用稻米酿酒作为祭品祭神。此外,以稻米为原料发明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大米类食品,在传统节庆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年糕、发糕:米饭是中国人赖以维系生命的主食,在岁末年初时序交接的重要时刻,用日常使用的米饭制作象征意味和祈福意义的年饭。春节家家制备年糕、发糕,取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339800.html
11.米饭面条馒头,哪种主食吃了最容易胖?米饭、面条、馒头,作为中国人最爱吃的三大主食,如果从营养的角度看,它们谁的热量高?哪个吃了不容易胖? 公平的比赛,要从原料说起,我们就先比一比大米与面粉(小麦粉)。 不论大米还是面粉,它们含水量都很低,主要营养成分也都是淀粉,所以热量其实差不多,每 100 克大约为 345 大卡。 https://m.btime.com/item/0004173nan55ml8pkl9c5tobpku?from=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