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太潮湿,或者密封没做好,食物就很容易受潮,受潮的食物还能不能吃,如果不小心吃了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关于以上问题,本篇都会一一说明。
夏季高温闷热,潮湿多雨天气居多,食物一旦拆封很容易受潮。食物受潮之后会有哪些变化?像瓜子、饼干、花生、大米、奶粉等常见食物受潮后还能不能吃?如果不小心吃了受潮食物,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吗?针对以上问题,我就来和大家好好说说。
食物受潮之后会有哪些变化?
食物受潮之后最先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比如如饼干受潮变软,奶粉受潮结块,这个过程一般会导致食物口感、外观和风味上的改变。
另外有些食物,如瓜子,受潮后不仅会加速氧化反应,还会促进霉菌的生长,产生一些脂肪的氧化产物和黄曲霉毒素等,这样的变化就分别属于“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了。
这些常见食物受潮后还能不能吃?
1.瓜子
夏天温度高,如果同时赶上多雨的时候,瓜子等坚果非常容易发生氧化变质。其中,吸潮不仅会促进氧化反应,还有利于霉菌的生长。
上面已经提到过,瓜子发生氧化变质之后,不仅口感风味变差、营养价值降低,还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一些脂肪的氧化产物和黄曲霉毒素等。
那受潮的瓜子还能吃吗?
如果瓜子受潮不严重,可以放入微波炉中稍微加热一下,以降低其水分含量,但要注意处理后的瓜子尽快吃完。如果瓜子已经发生氧化变质,如出现哈喇味,就不要再吃了。
2.饼干
饼干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湿性。因其本身含水量低,当空气湿度较大,且没有被密封好时,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生“回潮”,表现为饼干折断无声、入口不脆,且极易发霉变质。
那问题来了,受潮后的饼干怎么处理呢?
饼干受潮变软后,如果还没发生发霉变质,且在保质期内,同样可以放在微波炉中稍微加热一下,饼干便可以恢复酥脆。但如果已经发生发霉变质,就不能再吃了,还是直接丢掉吧。
3.花生、玉米、大米等
包括花生、玉米、大米、小麦等在内的粮食作物,在贮存期间,如果环境湿度较大,温度增高,则非常容易被黄曲霉等霉菌感染。
当霉菌生长繁殖,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1.分解粮食作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下降;
2.霉变引起粮食作物感官形状改变,产酸产气,出现异臭,食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3.一些霉菌能产生相应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特别需要注意,黄曲霉毒素比较耐热,在一般的烹调温度下不易被破坏,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令人类患癌的物质,可能会引致肝癌。严重急性中毒个案可导致肝脏受损,甚至死亡。
如果它们受潮不严重,如熟的花生米可以通过翻炒来降低其水分,处理后尽快吃完。但保守起见,建议当发现它们看似霉坏、潮湿、皱皮或变色时,选择丢弃掉。
4.奶粉
当环境湿度大,包装袋和封口密封性差时,奶粉也是非常容易吸潮的,吸潮后的奶粉会粘结成块,流动性变差,溶解性也降低,甚至会产生臭味。
奶粉吸潮后是否还能吃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如果结块一捏就碎,也没有发生变味变色(奶粉一般具有浓郁的乳香味,呈乳黄色或浅黄色),则还可以吃,但应注意尽快吃完。
2.如果结块不容易捏碎,而且奶粉已经发生了变味变色(如酸味、霉味),说明奶粉已经变质,就不能再吃了。
如果不小心吃了受潮食物,会怎样吗?
这得看食物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已经发生腐败变质,变质到了什么程度,以及受到什么样的致病微生物感染等。
如果食物受潮,只是发生了纯粹吸收水分这样的物理过程,一般对人体是不会有什么危害的。但如果食物在受潮的同时,生成了对人体有害的氧化产物,那么这些产物就可能会加速人体的衰老。
另外,食物受潮后,会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某些致病性相对较弱的细菌便可能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而致病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其它疾病更可能对人体健康的造成严重危害。
如果是受到真菌(如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也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各种损害,包括一次性大量摄入导致的急性中毒,和长期少量摄入产生的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
参考资料:
1.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第二十四号食品安全提示——注意潮湿季节食品安全
2.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化学物危害评估食物内的黄曲霉毒素.风险评估研究第五号报告书.二零零一年四月
3.全脂乳粉感官评鉴细则(RHB201-2004).中国乳制品工业行业规范
4.龚太棋.奶粉保藏期间发生变化的原因与预防措施.中国奶牛.1997
5.王颂萍等.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进展.农业机械学报.2015年04期
6.李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7.孙长颢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嘿,以上就是新一期的【刘萍萍营养专栏】,本专栏每周五更新,有兴趣的朋友定期来春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