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

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今年世界粮食日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

认识粮食

1.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这既保障了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也为全球的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连续5年总产量稳定在6.5亿吨以上。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稻谷和小麦产量共计3.4亿吨,按14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每天0.67千克,比当年人均实际食用消费量高出0.12千克。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千克,远高于人均400千克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近年来,我国口粮产量均大于消费量,进口量仅占国内消费量的2%左右,主要用于品种余缺调剂,口粮供应并不依赖国际市场,饭碗仍然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虽然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2.我国粮食主要品种及产量

目前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薯类。按总产顺序排名分别是玉米、水稻、小麦、薯类、大豆。

2019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6075亿吨,稻谷产量2.096亿吨,小麦产量1.336亿吨,薯类产量0.2885亿吨,大豆产量0.181亿吨。

3.国内粮食主产区及其主产品种

目前,我国共有13个粮食主产区,按照2019年粮食总产排名(万吨)依次是黑龙江(7503)、河南(6695)、山东(5357)、安徽(4054)、吉林(3878)、河北(3739)、江苏(3706)、内蒙古(3653)、四川(3498)、湖南(2975)、湖北(2725)、辽宁(2430)、江西(2157)。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主产粮食品种为水稻、玉米、大豆、春小麦;

河南、山东、河北主产冬小麦,秋粮玉米、花生、大豆等;

安徽、江苏、湖北主产品种为冬小麦、水稻;

湖南、江西、四川是我国南方水稻和油菜主产省份。

4.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全国口粮库存够吃一年

近年来,我国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安全警戒线水平,稻谷、小麦库存都能够满足1年以上需求。

我国粮食库存主要分三大类: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企业商品库存。此外还有一部分农户存粮,通常不统计在库存范围内。

当前,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中,我国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在疫情防控的大战大考中,我国粮食加工流通和调控保供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5.我国已建立起符合国情的粮油应急保障体系

我国已建立起符合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以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引起的粮食市场异常波动风险。

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5388家,成品粮日加工能力在百万吨以上;粮食应急供应网点44601家,应急配送中心3170个,应急储运企业3454个,依托健全的粮油配送供应网络,能够迅速将米面油投放终端消费市场;国家级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点1072个,地方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9206个,基本覆盖重点地区、重点品种,能够密切跟踪粮食供求变化和价格动态;全国31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粮食应急预案,587个市(地)、2440个县建立了区域性粮食应急预案。

减少浪费

1.我国粮食浪费现象也不容忽视

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测算,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仅此一项就完全可以弥补我国每年进口的主粮缺口。

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大型餐馆的人均浪费量最高,为每餐每人132克(大致是两个鸡蛋的重量),明显高于整体平均水平93克;从浪费的食物结构来看,主食每餐每人约为23克,占25%,其中米饭和面食浪费量较高,分别占总浪费量的19.13%和13.66%;玉米和粗粮浪费量相对较低,约占1%。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5年《我国粮食供求及“十三五”时期趋势预测》也指出,在消费环节里,全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折合成粮食约为5000万吨,这些粮食可以满足3.5亿人一年的需要。

节粮减损

1.农户粮食产后减损成效显著

为做好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共为全国26个省(区、市)农户试点配置了近1000万套标准化科学储粮装具,使这些农户的储粮损失率平均下降约6%。

2017年以来,按照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意见,我国在2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规划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000余个,目前已完成近4000个。投入使用的多功能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可以有偿为种粮农户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服务,帮助农民、合作社、粮食经纪人等解决市场化收购条件下收粮、储粮、卖粮、清理、降水干燥等问题,引导分等分仓储存和精细化管理,有效带动了农户节粮减损,促进了粮食提质进档和“优粮优储”。

合理膳食

1.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

2014年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等部门单位以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围绕“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兴粮惠农进万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爱粮节粮保安全优粮优价促增收”“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等主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评选发布“爱粮节粮之星”“粮安之星”等节粮先进典型,持续推进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向大众发放科普宣传读物,举办专题讲座,普及爱粮节粮、营养健康消费知识,推动爱粮节粮“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食堂”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国范围内确定发布12家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272家省级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累计组织5000多个工作组,走进40多万家农户、4000多所学校、50000多个城镇家庭,面对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2.科学饮食健康消费

家庭餐桌每餐都应该有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类食物,各餐主食可选不同种类的谷类食材。采用各种烹调加工方法将谷物制作成不同口味、风味的主食,可丰富谷类食物的选择,易于实现谷物为主的膳食模式。

在外就餐特别是聚餐时,容易忽视主食。点餐时,宜先点主食或蔬菜类,不能只点肉菜或酒水;就餐时,主食和菜肴要同时上桌,不要在用餐结束时才把主食端上桌,从而导致主食吃得很少或不吃主食。

THE END
1.粮食主产区我国粮食主产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十三个省份。 中文名 粮食主产区 简介 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区 地理位置 中国 比重 75.4% 目 录 1概论 2辽宁省 3河北省 4山东省 5吉林省 https://baike.sogou.com/v63147085.htm
2.粮食主产区1、全国共13个粮食主产区,分别为黑龙江、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河北、吉林、安徽、湖南、湖北、内蒙古、江西、辽宁等十三个省份。全国粮食主产区包含100个粮食生产大县。2、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推进https://edu.iask.sina.com.cn/jy/2s5qwwmaw8R.html
3.中国十大粮食主产区全国粮食主产区有哪些粮食主产区省份名单→据国家统计,某省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400亿斤,即为“全国粮食主产区”,那么,中国粮食主产区有哪些省份?截至2022年,全国粮食主产区共有13个省份,MAIGOO小编为你盘点2022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省份名单,分别是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内蒙古、河北、江苏、四川、湖南、湖北、辽宁、江西,粮食产量年均超过2000万吨,https://m.maigoo.com/top/1DMNMjAy.html
4.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中“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粮食生产中仍存在产销区利益分配失衡,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科技贡献不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粮食主产区北移加剧了资源约束和灾害风险,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造成主产区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以及粮食主产区省际间粮食生产水平差异大等问题https://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16421-e.htm
5.中国粮食主产区是哪两个平原夏粮主要产区:据表所知,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等华北平原是中国夏粮的最主要产区,合计产出夏粮1.1亿吨,占夏粮总产量的75%。夏粮次产区:新疆、湖北、陕西、四川、甘肃也有可观的夏粮,合计2330万吨,占比16%。这些省市夏粮产区基本处在在长江以北地区。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6.8亿吨,夏粮产量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23437318022948445.html
6.盘点2023年我国粮食架构: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产目前中国共有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产销平衡区。 其中,粮食主产区的地理、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粮食产量高、种植比例大,保证自给的同时还能大量调出商品粮,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 http://ngx.179c.com/p5494.html
7.民以食为天:地图告诉你粮食主产区都在哪里?国家确定的粮食三大功能区 上图则是国家确定的粮食三大功能区版图(不含港澳台),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省区市被确定为粮食主产区。 从以上两张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到,历史上曾经的“南粮北运”,如今已经变成了“北粮南运”,昔日的北大荒现在http://o.southgis.com/news/detail/6891
8.基于粮食安全的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基于粮食安全的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利益协调机制,自2004年开始,国家和粮食主产区政府对粮食进行了补贴,但出现了所谓的“穷省补贴富省”的现象,主产区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https://wap.cnki.net/touch/web/Conference/Article/HBKJ200510002053.html
9.9张地图,帮你搞清中国农产品的主产区(1)三大粮食主产区: 河南、河北、山东。 (2)五大商品棉基地: 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和沿江平原、南疆。 (3)两类油料作物:花生的重要性居首位,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油菜是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有“北移南迁”趋向https://www.360doc.cn/article/71135856_948947124.html
10.我国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北移多年前,综合考虑各省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粮食生产的传统等因素,依据粮食生产与消费量的特征,国家划分了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三大功能区。据初步统计,全国75%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以上的调出量来自13个主产省。 当前,粮食生产不断向主产区特别是北方主产区集中的势头明显。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https://news.12371.cn/2013/01/15/ARTI1358222343799576.shtml
11.主产区紧抓农业生产冬管关键期夯实来年粮食丰收基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秋收冬藏,中原大地,一个丰收年画上了圆满句号。粮食生产一茬接续一茬,当下,正值粮食生产冬管关键期,粮食主产区因地制宜做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b9783197-c262-11ef-a43e-04d9f539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