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粮食来之不易

我想我先借用李绅的古诗词《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觉得这首诗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非常的经典与实用,它不仅仅反映了唐代时期的物质短缺与农民的艰苦,更是能反映出来每粒谷物都很来之不易。

在当年的饥荒与战乱时代背景下,人民普遍的穷困潦倒加上食物的短缺,饿死了不少人。而这一切的一切被李绅写在了这首诗里,充分的映射出了当时农民的辛勤劳作与艰辛,以及直到最后要收割的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的过程,才能变成盘子上的一粒粒米,一碗碗饭!

记得有次下乡帮忙收麦。要知道秋天的太阳依旧是毒辣的。换上衣服戴着草帽拿着镰刀就开始收割了。面对着金灿灿的稻田海洋,感觉好轻松容易的样子。不就是一蹲一哈腰一提嘛。我还跟旁边大爷打哈呢:“老师傅,咱比一比怎样?”大爷笑了笑,:“好,年轻人就是有干劲!”

一蹲一哈腰一提别看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三个过程。自己硬是割了可能连10米都不到的距离。就已经开始气喘吁吁了。虽然季节是秋天可是衣物还是湿透了。紧接着更糟糕的一件事:发现自己的手臂被麦穗划出了细细的口子,又疼又痒的很是难受。刚要休息,只见大爷早就收割了一大片。我惭愧不易。又紧接着收割了下去。“唉。真辛苦啊”老伯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就在此时,我无意中发现老伯的手上满是龟裂的裂痕与粗糙的皮肤,突然就对他肃然起敬。我默默地转过,继续加快速度收割。

收工回去,自己累得已经实在不行了,那感觉就像跑完马拉松似得——浑身乏力。站在田边的我回头凝视着自己收割的成果。恩。一小堆金灿灿的小麦仍在田边。蛮有成就感的。然而和同村人的一比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足足有我的三倍之多!“唉。尽力了,实在是太辛苦了也,才这么点连一锅米饭都不够……”我这样抱怨到……

时代在变化,我们的思想也在随之而变化。现在的此时此刻,我们的祖国已经发展到了小康社会。我们虽然生活在是一个不愁吃穿生活富饶的时代下,一切的一切再也不能普通,但是我们也要勤俭节约粮食。我想可能那些铺张浪费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基层人民种庄稼的辛勤劳作成果的经历。

我记得,毛主席的语录当中有一句话说讲的非常好:“勤俭节约,富强富国”是的。这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当我们我觉得假若每个人都能有幸体会一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会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觉,可能就不会出现大量的铺张浪费的现象了吧。

可以说。古诗词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诗词成为了勤俭节约意蕴深远的格言。

不得不说,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去做。

THE END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来之不易的粮食》教学设计.doc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来之不易的粮食》教学设计.docx,PAGE PAGE 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来之不易的粮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粮食,初步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15/7146033134004022.shtm
2.《来之不易的粮食》(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强调珍惜粮食和节约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情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同时感谢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肯定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进步。 2.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来之不易的粮食》相关的实践作业如记录一周https://www.zxxk.com/soft/42354241.html
3.爱粮节粮内容范文6篇(全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幼儿园的孩子都在熟悉不过了,短小而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却意义深刻,只是儿时不懂其真正的含义罢了,现在,即使读懂了,也并未有人真正做到吧。 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浪费的可能要多的很。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但我作为一个农民的女https://www.99xueshu.com/a/rfaxyepdpxxl.html
4.粮食的来之不易作文500字(精选5篇)篇3:粮食的来之不易作文500字 一、观察生活, 记录所见所闻 植根于生活的创作才能深入人心, 打动人心。所以, 要启发学生面对生活, 用眼睛去观察。如让学生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小事。生活, 特别是学生的生活, 看似单调而平淡, 周而复始地重复同样的日程, 实则天真烂漫、内容丰富、色彩斑斓。如果你做生活的有心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0myhtkp.html
5.珍惜粮食主题教案7篇4、教师提问:为了节约粮食,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引导幼儿总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熟悉儿歌,巩固幼儿经验《爱惜粮食》 香喷喷的米饭哪里来?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来。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26478.html
6.[央视财经评论]胡冰川:不利因素众多粮食丰收来之不易正在播放[央视财经评论]胡冰川:不利因素众多 粮食丰收来之不易 本期内容 [央视财经评论]农业农村部:全国秋粮已收81.3% 秋粮增产已成定局 00:01:13 [央视财经评论]许峻铭:优化服务保障措施 有效控制灾害风险 00:02:13 [央视财经评论]胡冰川:不利因素众多 粮食丰收来之不易 00:00:56 [央视财经评论]胡冰川:https://tv.cctv.com/2023/10/24/VIDEhkNdwcvKs6mRkne786bg2310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