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指导企业生产、鼓励科研创新,同时向消费者提供清晰有效的信息,会上举行了《预包装全谷物与全谷物食品的标示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仪式。
厚积薄发——
内外协同联动推进全谷物产业发展
首届全谷物创新与发展论坛是自2021年10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全谷物分会成立以来主办的第一届创新与发展学术论坛,聚集了推动我国全谷物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既是一个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是关心全谷物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各界共探寻破解发展之道的合作平台和展示全谷物领域成果的舞台。
谭斌表示,让全谷物食品消费常态化,实现美味与健康双导向,是科技界与产业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学会全谷物分会将以引领我国全谷物加工与消费为目标,通过凝聚行业、整合科研、媒体、工业企业等全产业链要素资源,致力打造科技、产业发展的“信息港”和科普宣传的“集结号”,促进全谷物食品科技人才的成长,引领我国科学谷物加工与消费,重塑我国谷物食品新生态,服务国民健康与经济建设。
朱蓓薇在致辞中表示,全谷物产业是人们在新时代追求美好生活的大背景下走入台前,是实现健康中国与节粮减损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她建议,通过推动科技创新,选育优质全谷物加工新品种,创新研发全谷物食品原配料,加强全谷物营养健康研究,优化明确科学合理的、符合我国人群特征的全谷物膳食推荐摄入量,进而推动构建全谷物创新平台与数据平台,推动全谷物产业链的构建。
集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潮添教授代表承办方在致辞中表示,全谷物是一个天然的“营养素包”,发展全谷物产业不仅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我国的粮食资源,还能有效满足人民对健康改善持续提升的需求,也符合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前瞻视角——
跨界融合加快全谷物基础和应用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霍军生研究员介绍了DRIs和膳食指南的沿革及全谷物的摄入情况。从目前来看,在我国约有80%以上的人对全谷物的摄入量,还远未达到指南中的推荐摄入量。“一方面,食品加工中去除了食物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另一方面,又在食物中强化营养成分。”他建议,产学研携手加大对全谷物食品的开发,增加消费者对全谷物食品的摄入。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王立教授介绍了热加工条件下青稞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适当温度条件下适度烘烤,谷物多酚的提取量明显提升;而当烘烤温度过高时,多酚会急剧下降。在青稞酚类物质的健康作用研究中发现,青稞多酚可以有效抑制衰老引起的肌肉炎症及纤维化。
高峰对话——
产学研共探全谷物产业发展之路
湖南诺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克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克明表示,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布局全谷物市场,加快开发全谷物食品,他同时呼吁科学家更深入地开展全谷物科普,以“唤醒”公众对全谷物食品的消费。
内蒙古燕谷坊生态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理副总裁、燕谷坊营养健康研究院副院长余治权介绍,在市场洞察方面,首要了解客户对全谷物食品的需求,并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全谷物;在产品开发方面,借助精良工艺,开发了逾百种产品。
佳禾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佳禾营养健康研究院院长张建文指出,目前企业已开始加大全谷物布局,加大产品研发。一方面,选好原料,选择适合做“奶”的燕麦原料;另一方面,加大工艺、装备研究。
青海天佑德科技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研究院院长杜艳表示,从2016年开始企业加大青稞食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已开发了青稞麦片、青稞米等产品,并对青稞酒酒糟等副产品进行转化利用。未来,希望在青稞功能性方面做更多研究。
魏益民认为,全谷物最终走向市场,关键还在于企业的行动,对消费者的教育和产品研发。如果没有消费者的支持,市场就无从发展。同样,他希望全谷物产业发展,要以科技为支撑,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更多、更好的全谷物产品。
谭斌表示,在全谷物产业发展中,要破解“企业不愿意生产、消费者想吃吃不到”的尴尬局面,打通消费与生产之间的通路,形成良性循环。在产业发展中,还需要坚定初心,行稳致远,加快研发、健全规范、加大食育,才能构建全谷物产业新生态,推动全谷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全谷物走上寻常百姓家。(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