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doc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重点:商品的含义;

难点:商品经济的产生;

素质要求:

1、知识方面:

识记: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条件和类型;

理解:

⑴商品的定义;

⑵商品与物品的区别与联系;

⑶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行分析,哪些属于商品

2、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培养商品意识。应充分认识到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商品经济,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重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的概念:商品的概念是本课乃至全书最基本的概念,以后课文中的一系列内容,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的,所以商品的概念是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学生对它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要准确地理解商品的概念,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要让学生对商品有正确理解,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教师讲清商品的要领并通过插图讲解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制出表格,以加深理解。

难点及解决办法:

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有着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理解它的产生条件,可以进一步理解它存在的条件,这就为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打下了基础,因此,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这部分要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谭这部分时,要注意讲清什么是商品交换?什么是商品生产?什么是商品经济?帮助学生加深对商品经济及其产生过程的理解。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讲这部分时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产生了交换的必要性。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讲解时,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看书,自己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复习提问

1.

什么是经济?

2.

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导入新课

通过前言部分的学习,我们知识了?“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提关系”我们学习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可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概况,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和方向;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做有经济头脑的人;增强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有经济生活中的行为。而查达此目的,必须从分析最觉的经济现象──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有关商品、货币的一般知识及其支配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

第一课商品和商品经济(板书)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引言和粗读第一课的节标题、框标题后回答以下问题:

引言部分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

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引言部分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引言部分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讲“商品是市场上最觉的经济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学习经济常识,也必须从了解商品开始”。(划书第5页第1段)二是讲我们应通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把握其中的经济规律,“学习了本课,我们将了解有关商品的一般知识,知道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初步认识价值规律是支配商品经济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划分第5页第1段)

请同学们回答第二个问题:本课书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出本课的知识框架。这里只是粗读,主要是让学生对本课要学习的知识及其内在联系有个初步了解,待全课讲完后,再总结归纳本课较详细的知识纲目。)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节──“商品”中的第一个问题: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商品(板书)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板书)

1)什么是商品(板书)

(提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是商品?

(学生答)人们从商店或农贸市场买来的粮食、蔬菜、鸡蛋和肉;从百货商店买来的电视机、录音机、书和本;工人买来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农民买来的化肥、农药和拖拉机……总之,凡是用钱买来东西都是商品。

(教师)“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这只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现象上看问题,我们要求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给商品下个科学的定义。

“概念”是对于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的特性的反映。我们要给“商品”这个概念下个科学的定义,就必须从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具体商品中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本质。

(提问)你们能从粮食、蔬菜、衣服、农药、化肥、钢笔、书籍等物品中说出为什么称它们为商品吗?换句话说,商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目的: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商品的定义。)

(同学甲答)凡是商品都必须是劳动产品。如我们买来的粮食、蔬菜、衣服、鞋帽,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工厂购买机器、设备,都是工人或农民的劳动产品。

(教师讲解)同学甲说的对,凡是商品都必须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就一定是商品吗?

(同学们看书第6页的“想一想”)

(同学乙答)劳动产品也不都是商品。。如农民种的粮食、蔬菜,留着自己用的部分就不是商品。如果农民生产10000斤粮食,卖出8000斤,剩下2000斤自己吃,这2000斤粮食就不是商品。

(教师讲解)同学们回答正确。通过讨论,我们可归纳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凡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板书)

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板书)

劳动产品是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两条件缺一不可。右图反映了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的关系,说明物品不都是商品,劳动产品也不都是商品,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比较表:比较商品其他劳动产品区别1、用于交换;

2、有价值;

3、是个历史范畴;

1、不用于交换;

2、没有价值;

3、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范畴;联系1、都是过去产品;

2、都有使用价值;

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商品和其他非劳动产品的物品比较表:

比较商品其他非劳动产品的物品区别1、是劳动产品;

2、用于交换,有价值;

3、是个历史范畴;1、不是劳动产品;

2、不用于交换(特殊情况除外);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板书)

预习思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页第3自然段~第7页第3自然段后回答以下问题:

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

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

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板书)

(同学回答后教师归纳)

1)

商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板书)

A.

在原始社会的很长时期内,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不可能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产品有了剩余,于是农业部落和畜牧部落之间把公有的多余产品进行交换。不过,此时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还没有产生。

C.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人们使用劳动工具也由石器过渡到金属工具。劳动效率的提高和金属工具的使用,使得个体劳动成为可能。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盛行后,生产资料出由原来公社会所有逐渐变为个体家庭私有了。私有制产生了。

这时,商品生产就不仅在原始公社会之间进行,而且在原始公社内部开始盛行。手工业者用分生产的手工业品,同农业生产者交换粮食,同畜牧业者交换肉类、毛皮,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这些手工业者的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是真正的商品生产。有了商品生产,必然有商品交换,于是商品经济问世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得就是商品经济。

(提问)从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你知道了什么是商品生产?什么是商品经济?

2)商品生产(板书)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即商品生产”。(划分第7页第1段)

3)商品经济(板书)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划分第7页第1段粗体字)(教师讲解)请同学们注意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经济三者的区别:商品生产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相互让渡蔌买卖商品的行为。需指出的是:出现在原始部落间、由部落首领出面进行的剩余产品的交换,是最初的商品交换;商品生产出现以后经常出现的商品交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提问)从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你能归纳出商品经济的产生有几个条件以及为什么吗?

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板书)

(教师讲解)社会分工使得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只能生产某种或某些产品。为了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要求和他人交换劳动产品。私有制表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劳动产品不是属于大家共有。这样,一方要获得另一方的产品,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因此,商品经济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这两个条件下产生的。(教师设疑)从商品经济的产生过程,我们知道了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你能推出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吗?

3.

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划分第7页第3段粗体字)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划分第7页第3段)

因为有了社会分工,不同提生产者各自生产出不同的劳动产品,同时又都需要别人的产品,所以

才需要互相交换。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分工越细,要求交换的范围越广,次数越频繁,商品经济就越发达。因此,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需要。

生产资料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出现,使得交换从必要变为现实。(划分)

THE END
1.大豆是五谷中的一种吗?大豆,又称黄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然而,与普遍认为的五谷类作物相比,大豆并不属于五谷之列。五谷,通常指的是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和谷子这五种主要粮食作物。虽然大豆也是一种粮食作物,但它属于豆类作物的范畴。 五谷作物主要用于人类的主食。小麦和稻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用来生产面粉和大米http://nync.gansu.gov.cn/nync/c118562/202501/174055114.shtml
2.什么是土地确权?农村土地确权的定义农村土地确权的定义: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31https://www.66law.cn/laws/201047.aspx
3.食品安全知识降常识降教育1、食品安全的定义以及食品质量主要有哪几项基本要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指的是所有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 食品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有营养价值;(2)有较好的色、https://www.hkcdc.cn/new-311.html
4.谁家姑娘如此清秀?这样的改写保持了原有含义,同时进行了适当的#唐人街探案# #唐探3# 这样的改写保持了原有含义,同时进行了适当的创新和变革。删除了“”符号及其后的用户名,并确保话题标签成对出现且不超过三对。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相关新闻 两位辞职写作的青年作家的聊天与思考丨青年漫谈计划 1月3日 20:15| 滚动消息青年作家 【一诗一话】播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6063043105/m16962b22103301ewrk
5.农民工的定义但是粮-农主要指从事 粮食作物种植、田间管理、作物收获等一线工作内容的群体,不包含粮食加工、深加工环节的那一部分。如 水稻种植者。 杨帆律师 评分5.0 4.4w浏览 农村村民产权的含义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小产权也叫不完全产权,土地使用权归集体或单位拥有,不归业主。小产权房通常是指在中国农村和城市https://mip.64365.com/zs/649116.aspx
6.中央最新表态“防风险就是稳增长”蕴涵何种政策含义?只有场外资产证券化方式和便利性发生改变,比方说刨开新三板,在场外实现真正意义的注册制,市场自然才会顺畅,这个逻辑就被根本触动了,因为场外要证券化的需求,正是这是小股票不断外延式并购的“粮食“。如果他们找不到粮食,或者找的成本越来越高,股价高估值的逻辑就over了,就撑不住了。 https://xueqiu.com/8872422049/45709135
7.不要不要 “不要"的含义和定义 更多 例句与“ 不要 " 出价不要 操之过急 OpenSubtitles2018.v3 除此之外,世界粮食计划署还尊崇“不要伤害”和保护的原则,包括保护免遭利用和虐待其服务的对象。] UN-2 很 危險 , 不要 去 OpenSubtitles2018.v3 各位 听众 , 千万 不要 走开 OpenSubtitles2018.v3 https://glosbe.com/zh/zh/%E4%B8%8D%E8%A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