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四川农村日报推送的一条稿件《探寻水稻前世今生①|四千年前川人吃的是籼(xian)米还是粳(jing)米?”》
视频里小姐姐用川普标标准准的读geng,
标题上又标标准准的标着jing。
这哈子编辑部群里一哈闹昂了
是geng还是jing
于是,
有百度滴、
有查字典滴,
有请教专家滴↓↓↓
原来,粳稻的历史早于现在普遍使用的杂交稻,粳稻是在头年收获的稻谷中选出优秀一部分留用,待第二年播种时当稻种使用,而杂交稻是不能留种使用。
粳稻产量低、但煮出来的米饭更香,现在粳稻少啦!60后、70后还会记得以前妈妈煮出来米饭更软、更香。
记者在采访李平时,他专门提到“粳”应该读geng。
川农大、省农科院数位水稻专家均表示该字读geng。
小伙伴还翻出了多年前农业专家跟语言文字专家的大讨论↓↓↓
原来,
这个“粳”字
早就在学术界就闹昴过
这要从2011年3月水稻专家张启发院士的一堂“语文课”说起。
他告诉学生:研究许多古今字典辞书后,他发现粳读gěng延续了几千年,读jīng没有合理根据。
可是,无论《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还是1963年《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和1985年《普通话异读字审音表》,都明确粳只有jīng一个读音。
于是,为了一个字的读音,水稻界联合较起真来。到2011年9月,张启发院士收到全国各地185名专家建议书,支持粳的读音由jīng改gěng,其中包括袁隆平等12名两院院士。同月底,张院士将《关于修订粳(gěng)字读音的建议书》呈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要求修改读音。
在水稻研究者看来,“粳”字读什么,已经关乎中国稻作文化留存、中国水稻学界能否在世界学术界重新赢得水稻亚种命名权的大事件了。
同样在2011年,最新一次的普通话异读字审音开始了,确定“粳”字读音被提上研究日程。
经过反复论证,同时考虑了历史演变的合理性和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新的审音取了个中间值,粳的读音被确定为gēng——jīng的声调,gěng的声韵。
2019年,最新的《普通话异读字审音表》已经结束征求意见,尽管成果没有体现在最新版《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里,但相信不久的未来,在第12版《新华字典》和第8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粳的读音将被改成gēng。
那么,你觉得这个“粳”是读geng还是jing
还有哪些字的读音是你意想不到的?
留言区等您!
原标题:粳米的粳,到底读jing还是geng编辑部里已经吵翻了……请专家和网友来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