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被乱改读音,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不算啥,粳米才是最冤枉的
我在头条的一篇问答:有没有一个字,你读错了几十年而不自知?
我用床笫的“笫”zi3不是“第”di4,做了回答,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
粳米是大米的一种,常见的主食。粳米比较粗短,广东人称之"肥仔米",煮的粥饭比较绵软,常见的东北大米、珍珠米、江苏圆米都属于粳米。
粳米的粳,现代汉语只有一个读音:[jīng]。
也就是粳米读作“精米”。
在电脑输入gengmi,出现粳米,也提示正确的音为粳[jīng]米。
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粳米的粳,确实读作geng3。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粳”在全国各地的读音。下文的图片中,字音注音,会出现国际音标。这里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汉语声母g,国际音标[k]
汉语声母k:国际音标[k]右上角h表示送气
汉语声母j:国际音标[t]
汉语声母z:国际音标[ts]
汉语声母c:国际音标[ts]
下面进入正题
粳米的粳在晋语的发音
粳米的粳在晋语的发音主要有2种:gengmi,jingmi。各占一半。
粳米的粳在西南官话区的发音
粳米的粳在西南官话区的发音主要有3种:genmi,gengmi,jingmi
但是大部分西南官话区发音为genmi或gengmi。(部分西南官话区没有后鼻音,例如四川话。)
粳米的粳在徽语的发音
粳米的粳在徽语区的发音只有一个声母g.
粳米的粳在粤语的发音
粳米的粳在粤语的发音主要有:zing/gang/geng/ga
zing的拼读法,是尖团合流前的拼读法,也就是zing是jing的前身。所以有部分地区的方言音,能看到z声母,而不是想象中的g声母。补充一句:z声母也是g声母演化而来。具体如何演变的就不展开了。
也就是粤语完全没有粳[jīng]米的读音。
粳米的粳在闽语的发音
闽语中几乎所有发音也都是g声母,有一个发音co3米,从声韵看疑为糙米的发音。
最后来看粳米的粳在历史音中的发音
粳在历史音中的发音也几乎全是g声母。
综上可见,粳米读作粳[jīng]米,只是极少数地区的发音。
“粳”字是形声字,左边“米”取意,右边“更”为声符。
花梗的梗读“gěng”,粳稻的粳咋就成“jīng精”了?南方水稻主产区如湖北湖南等省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粳米读成“jing米”,与精加工而成的“精米”音相混,容易发生误会。精米对应糙米,粳米对应籼米。粳读“精”,也不便于交流。
10年前的2012年,华中农大张启发院士牵头发起,包括袁隆平等12名两院院士在内的国内水稻界186名专家,联名上书,要求将粳字读音修订为“gěng”(三声,同梗)。
十年过去了,2020年最新版《新华字典》查看,“粳”字已经新增了一个读音“gēng”,但是,仍然保留了jīng(精)读音。并且,注音geng是一声“更”音,而不是三声“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