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中医食养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遵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将饮食与健康紧密结合。食养之法起源于中医对食物的认识,经过漫长的生活实践与积累,从先秦到明清,历代医家、养生家撰写了许多著作,其中不乏有关食物的描述。食养的概念最早由《黄帝内经》提出,主张“药补不如食补,以食代药”的理念。

2019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疫情还在逐渐扩大,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本文从中医食养角度谈谈如何增强人体抵抗力。

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即精、气、血、津液及人体对外环境适应的能力,“邪”即“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疫气、痰饮、瘀血等。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气血充盈、组织结构完整无损、功能活动正常,则邪气自然无隙可乘。邪气即使侵入机体,由于正气未衰、抗邪有力,能驱除邪气或抑制邪气,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稳定,即“阴平阳秘”。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是人体阴阳平衡、身体健康之最佳状态。反之,“正不存内”则邪气乘虚而入,正邪相争,由于“正不存内”而不能胜邪,邪胜正负,从而阴阳失调,引起疾病。人体内各种器官与组织的整体机能低下,表现为精神萎靡、身倦乏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或腰疼腿软、肢冷畏寒等。中医的“正气”与现代医学的“免疫”两者异曲同工,都起着抵御病邪、防病保健的作用。

2.中医重视“治未病”

滋养正气,未病防治。中医非常重视“治未病”,而治未病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饮食的滋养作用。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食治篇》中指出了食养在祛邪与扶正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其所言:“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提出了“食疗为先”的观点。元代御医忽思慧将调养饮食定为养生首务,指出:“古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故重食轻药。”他在《饮膳正要》中认为,五味调节五脏使气血平和,精神健旺则心有所定,邪气不可伤人,寒暑不得袭人,人乃安和。提倡用饮膳调养人体以保养气血五脏阴阳平和,正气充足,以抵御疾病的发生。

3.推荐使用食药同源物质

许多中药具有扶正,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食药同源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有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120种上品现在依然作为食药同源物质使用的有19种,包括菊花、薏苡仁、山药、决明子、肉桂、枸杞子、茯苓、酸枣仁、橘皮、槐米、槐花、柏子仁、大枣、芡实、蜂蜜、阿胶、莲子、黑芝麻、甘草[1,2]。

细胞实验研究显示食药同源物质甘草、山药、决明子、鱼腥草、香椿叶对SARS-冠状病毒具有干预作用,提示其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能具有干预作用[3]。

食药同源物质所含多糖、苷类、生物碱类等成分具有免疫活性,现代实验研究提示灵芝、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梅、甘草、玉竹、白芷、白果、白扁豆、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余甘子、佛手、阿胶、大枣、罗汉果、金银花、鱼腥草、枸杞子、茯苓、桑葚、桔梗、益智仁、黄精、蒲公英、酸枣仁、鲜芦根、薏苡仁、藿香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医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正常的睡眠对机体免疫力非常关键。现代研究表明,食药同源物质酸枣仁、甘草、百合、乌梅、佛手、阿胶、益智仁、莲子、龙眼肉(桂圆)、牡蛎、大枣、茯苓、桃仁、桔梗、黄精、紫苏、葛根、藿香、薤白等在改善失眠方面应用较多。

4.“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平衡膳食模式

《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种“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现在依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强调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了预防新冠肺炎食疗方[4]:

1.扶正银花粥

(1)组成与剂量

黄芪5g、薏苡仁10g、草果2g、佛手5g、金银花6g、粳米100g

(2)制作及用法

将黄芪、金银花用适量水浸泡30分钟,砂锅或不锈钢锅煎煮,大火煮开,文火煎煮25分钟,加入佛手、草果再煎煮10分钟,去渣取汁。药汁中加入粳米、薏苡仁,浸泡30分钟,大火煮开,文火煮30分钟(久煲更佳),煮作粥食;或可依据个人口味,可加入少许砂糖或冰糖,或临熟之时加入少许食盐,搅和匀。温食。

(3)适宜人群

素体虚弱,容易感冒者,以容易倦怠乏力,运动后加重为主要指征。

(4)注意事项:舌苔黄厚腻者慎用;孕妇禁用。

2.杏银菊花茶

金银花9g、菊花6g、杏仁6g、薏苡仁12g、陈皮6g(此为成年人1日用量)。

薏苡仁用水浸泡一夜,加入其余4味,加水,大火煮开,文火煎煮10分钟后,将药汁与药渣灌入大小合适的暖水瓶或保温杯中,随取,温饮代茶。亦可分2份,用开水冲泡2-3次。可以连续饮用3-6天。

素体湿热者,以舌苔黄厚腻,或大便粘腻不爽为主要指征。

(4)注意事项:平素怕冷,或少苔,或大便中有明显不消化物者禁用;孕妇禁用。

5.春季养生

一年四季有寒热温凉之别,食材性能亦有清凉、甘淡、辛热、温补之异,故食养宜顺应四时而调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符合四时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元代宫廷御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有言:“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治其寒。”

春季,天气由寒而暖,阳气升发,万物复苏,如《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肝与春季相应,故春季宜多食平肝、滋养肝阴之品,为防肝气过往,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季饮食推荐:

(1)宜食辛甘温之品以养阳。春季万物生发,机体的代谢开始增强,辛甘之品可发散为阳以助春阳,温食利于护阳,故宜食用辛甘温的食物,忌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之物。推荐食药两用物质:郁李仁、益智仁、紫苏等;普通食物:芥菜、葱、荽、枣、花生等。

(2)宜食甘味之品以养脾胃。《千金要方》曰: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推荐食药两用物质:白扁豆、百合、红枣、赤小豆、蜂蜜、枸杞子、决明子、菊花、龙眼肉、薏苡仁、山药等;普通食物:荞麦、空心菜、栗子、榧子、胡桃核、栗子、核桃、南瓜、牛肉、葵等。

(3)宜食味淡之品以滋阴。春季饮食易清淡,推荐食药两用物质:百合、莲子、山药、枸杞子等;普通食物:香椿、春笋、豆芽、蒜苗、菠菜、莴笋、胡萝卜、菜花、圆白菜、柿子椒等。(李洪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THE END
1.为什么老一辈的人会认为粥是最有营养的?因为没有袁爷爷聪明的中国人5000年都搞不懂怎么吃饱饭。在5000年的逃荒过程中饿得头晕眼花的一代代人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0639891/answer/66341501997
2.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黄帝内经》在建构医学理论时,将农家农耕活动所得谷、肉、果、菜的研究成果,用于治疗或者调理脏腑机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https://www.meipian.cn/54xwn981
3.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营养专家教你做:豆浆五谷米糊一本全|精品|当代文学 by:中国纺织出版社 5.8万 【扎纸人】搞笑|悬疑|恐怖|五谷杂粮man和他的小伙伴们演播 by:五谷杂粮man 20 家常养生粥 | 暖心暖胃 | 养生 | 五谷杂粮 蔬菜肉蛋 海鲜至味 by:凤凰汉竹 6171 五音助眠室 https://www.ximalaya.com/sound/588456849
4.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网站导航:试题3>正文 题目题型:选答,填空 难度:★★★13.5万热度 最早提出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理论的书籍是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千金方》 D.《唐本草》 温馨提示:审好题,想清楚,理明晰,再下笔! 正确答案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83/40946677.html
5.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含义https://www.shangxueba.com/pufa/N4UD6VWM.html
6.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更多“《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含义。”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五杆机构的自由度为2()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五杆机构的自由度为2()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以肥胖为中心,伴随高血压、高https://www.shangxueba.cn/wangke/8SBSZ893.html
7.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更多“《皇帝内经?素问》提出的配膳原则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出自() A.《素问?六节藏象论》 B.《素问?藏器法时论》 C.《素问?生气同天https://www.xuesai.cn/souti/VFQIJ5N7.html
8.“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更多““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出自()”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贝币以“朋”为计算单位,()贝为一串,()串为一朋。 A.五、两 B.两、五 C.十、十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五个数的平均值为60,如果将其中一个数改为80,这五个数的平均值为70,改的这个数应是https://www.ycpai.cn/souti/28240608.html
9.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出自() A.《素问?六节藏象论》 B.《素问?藏器法时论》 C.《素问?生气同天论》 D.《素问?上古天真论》 E.《素问?五常政大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https://www.xilvlaw.com/souti/zhiye/EDA23ABB.html
10.“五谷为养,无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为养,无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出自A.本草纲目B.千金方C.伤https://www.netkao.com/shiti/829573/732695i2ffmwcag.html
11.“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舍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舍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黄帝内经·素问》中强调荤素搭配、比例适宜方为合理,其中每日摄取量最多的应是( A.五谷B.五果C.五畜D.五菜 23-24七年级下·广东江门·期末查看更多[1] 更新时间:2024/08/04 13:32:25https://zujuan.xkw.com/6q23958848.html
12.素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 《黄帝内经 · 素问》: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 被誉为是 世界上最早最全面的饮食指南。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精益被誉为素问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64943e9682b1461ca79fe85616591691.html?fm=bdbdsc4acbde3f2d13fde906323e0d39cd2f4
13.“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出自()这是一个关于黄帝内经 补益 中医护理学的相关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答案是什么,“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出自()A.《黄帝内https://www.jhq8.cn/daan/2022/01/83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