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作坊”,眼前就联想起铁匠铺,院子里搭个草棚,一家人齐心合力,谁的脸色也不用看,小康世界万事不求人,活的逍遥自在有尊严。想必白酒作坊也应该是这个样子,于是有特别爱实践的,还真就琢磨着去实现。租个小门脸或打扫好家里的小院子,弄套设备安装好,从此用心酿好酒,连喝带卖,做个潇洒的手艺人。
可生活总爱捉弄人,往往忙活了几个月,搞场地办执照学技术买设备,等万事俱备就要开张了,却发现拥有的这一切,和预想的不太一样。
虽然常有人把传统白酒比喻成“作坊式”生产,但那仅是形容它没有摆脱以人力为主的生产方式,非是指它生产工序简易。
所谓现代化、工业化,无非是让机器替代人力,十个人才能办到的,让一个人就能完成。而传统白酒难以标准化,重复性又差,做一甑酒当初该多少人力,如今还得多少人力,莫说工业化,个别工序的“机械化”如今都没实现,仍然在探索之中。
但传统白酒只是酒行业的一个部分,它以外的其他酒类,现代化、工业化变革的进程则日益精进。例如基于单式和单行复式发酵法的广泛应用,现在很容易就能搞一套设备生产,很多酒友动了自酿的念头,也多是看到了这样的设备才萌生。设备不仅价格低廉,教程里传授的酿造方法又简便易行,任谁看了也会怦然心动,自己弄套玩呗。
可卖家不会在教程里科普固态和液态的不同,更不会告诉你,这些只能是“单式法”或“单行复式法”,和传统白酒的的“并行复式法”天壤地别。问的急了,他只说“咱这做的都是纯粮酒”。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纯粮酒”这三字一下就能说到人心坎里,暖暖的。图的不就是“纯粮”吗?足够了!
纯粮就够了吗?其实不够,还差的远着。
总而言之,俚语里的纯粮酒隐喻的是“传统白酒”,因此不能用纯粮与否去区别酒或酒精,要知道酒精也是“纯粮”的。
严谨的说,“纯粮酒”或“粮食酒”的本意,是代指“纯谷物固态发酵大曲白酒”。名字有点啰嗦,可要表达的准确,书面用语就得这么不厌其烦。还是俚语方便,三个字“粮食酒”,虽不准、但达意。
再看那街头巷尾的小酒坊,高粱堆山堆海,蒸馏器也有模有样,又是百年老店、又是传统工艺的招牌挂着,不由得你不信只要弄出酒精来,就等于做出了酒。
话说回来,街巷里的酒坊老板们,他们当中很多人是半路出家,当初也是满腔热血,想去做语境里的“纯粮酒”的。只是等到学技术买设备忙乎一阵后,才明白原来酒的区别不在材料而是在工艺上。好比小木匠学手艺,本来想学做家具的,结果拜师却去了棺材铺,明珠暗投了。
事实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很难完成传统固态法白酒的生产。想酿造出“纯谷物固态发酵大曲白酒”,绝对不是三五个人、一个院子几间房就能做到的,它不仅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每个环节还都需要有熟练工人,制曲、养池、培菌、发酵、蒸馏….,总之要有完善的周边配套。
传统白酒的生产有门槛,门槛其实还挺高。做传统白酒,需要具备一些先决条件,例如,先得处在一个行业配套齐全的地区,否则想搞起来很艰难。
比如说吧,除清香型用缸以外,其他香型都要有窖池,浓香型的泥窖最难,不是说挖个坑就行了的,酱香型的也不容易,不管是新式窖还是老式窖,和浓香一样,必须得专业的人来做。要知道,传统白酒是从试错中得来的,完全是凭经验。专业的队伍有师承,他建的窖池就好使。外行人比猫画虎,理论再扎实都不行。专治不服。
有了窖池还不够,窖池要养要护还要修,如果周边有专业团队在活动,那就好办了,召之即来,什么问题都能及时解决。若周边没有他们,就算你愿意出大价钱请他们来,人家也得愿意去才行。就算去了也未必及时,一窖酒出来,隔了两天没来得及续上,池子虽然还在可菌都死了,又得重新再来。
可就算有了窖池,也买来了好酒曲,发酵和蒸馏依然是问题。咱们看熟练工人上甑,举重若轻,好像谁都能干一样,不就是把酒醅撒锅里嘛,有什么难的?难是不难,但要做到“松、轻、准、薄、匀、平”却不容易。
这是小题大做吗?非也。好比煮一壶开水,水是从边上开始沸腾,逐渐向中心点围拢直至全部沸腾。蒸酒也一样,热气从周边朝里走,边上先开始冒烟。在上甑时,如果酒醅摊的不标准,就会造成蒸馏不均衡,说的夸张点,中心位置刚出来酒头,边上却在出酒尾了,那肯定不行。
所以,装在甑锅里的酒醅一定要周边高、中心低,先冒烟的位置堆的厚,后冒烟的地方摊的薄,这样一甑酒蒸出来才平衡。甑锅里篦子上的孔,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来设计的,从里到外,孔的密度分布是很有讲究的。
具体点说,一木锹抄起来,散在甑锅里时是半圈靠边,再来一锹撒在另外半圈靠边,让酒醅朝中心位置自然滑落,每一锹都要完整覆盖半圈,不能稀拉拉的有撒到有没撒到的,否则有鼓起有坍陷,就算再去补都很难补的完美。
网上能看到一些商家视频,酿酒工甩起锹朝甑锅里撒,都不拿眼睛看;还有的两个工人搭档,一个用锹把酒醅铲起来,倒在另一位的簸箕上,拿簸箕的再朝甑锅里随手一撒。这样的都是外行做酒,可以倒推出来前面的工序做的肯定也不好,不然一丝不苟的把酒做到了这一步,怎么能容忍临门这一脚马马虎虎。
当然,上甑毕竟还是体力活,是最基础的底层工作,只要严格要求,稍加训练也能做好。可若没经过跟班实习,没有老师傅手把手的传授,就算自己能摸索出来,也已经是弄坏几十甑几百甑酒以后了,这个成本担不起啊。
再说蒸馏,阿威虽然口诀都知道,也看的眼皮都起了老茧,可关键点的把握却仍然不太清楚。比如说其中“掐酒”,都知道“看花摘酒”什么的,好似也不难,多学学多看看不就行了嘛,是的,只要沉下心愿意学,早早晚晚能学会,能掌握。但问题是,问题是等你把以上这些都学会了,都掌握了,都可以娴熟运用了,那么,你还会去开个小作坊?
因为此时,作为传统白酒酿制全才的你,在酒行业里已经是抢手货了。找家酒厂应聘个专职的技术员,动动嘴指挥指挥,就轻松拿高薪;要是不怕累,拉几个帮手各酒厂接活打短工,挣得更多还悠闲;最不济的,去酒厂包几条池子,酒厂不收租金还倒贴钱,逍遥自在不操心。你还会想着去创业冒险吗?就算不忘初心要创业,起步也得正经开个小酒厂吧,今非昔比,眼界胸怀已经完全不同了。
很矛盾吧?要开传统白酒的作坊,就要系统学习传统酿制,而学会了传统酿制,你已经脱胎换骨,未必还想去开酒作坊。
阿威井底之蛙,眼界不够广阔,就目之所及,有传统固态法技艺在身的,要么应聘高职,要么拉队伍接活,要么包池子酿酒,要么开酒厂做买卖,要么有更好的门路改了行。街头巷尾开个小店的,一个也没见到过。
但不懂传统固态法,却还想开酒作坊,行不行?行,绝对行!阿威的建议是:以小曲为宜、以米酒为宜、以半固态法为宜。
举个例子,桂林三花酒就是好典型,适合作坊式经营,居家自酿亦可。
三花酒是小曲米酒,和大多数米酒一样用粳米,不用糯米。经过半固半液糖化发酵,再蒸馏。所谓半固半液,意思是前期固态糖化,后期液态发酵。具象点说,就是把米蒸熟了拌小曲静置,等糖化到一定程度,冲水稀释米饭,换个缸再发酵,即可蒸酒。
然而,如今“酒花剂”在淘宝上几十元就能买一大桶,稍微添加一点,自来水都能给你起三层酒花来,要起几层起几层,要停多久停多久。摇酒花于鉴别白酒而言已经没有意义,“堆花细”只是传说了。
三花酒是小曲米酒,举一反三,其实各地米酒酿制方法基本相同。相对固态大曲白酒来说,小曲米酒简单易行,只要用心细致,足工足料,酿出的酒蜜香清雅、入口绵甜,也是难得的好东西。
把小曲米酒归类于半固态法,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如今两种声音都有,咱们也分不清谁对谁错。但不管它应该归类于什么样的理论范畴,总之只要遵循旧例不走样,街头巷尾开个小作坊也是完全可以骄傲的。
小曲米酒流行于西南地区,山区交通不便,农家自给自足,农闲时候弄几斤酒,喝喝酒唱唱歌,一晃一天过去了,想想都美。
云贵川除了小曲米酒,小曲玉米酒也很受欢迎。想当初,云南连续三年大旱,阿威曾游走彩云之南。在中缅边界的一个小山村,见农家聚饮,所饮玉米酒因过分萃取,致使酒色浑浊口味极差。
而村民不以为意,喝起来兴致颇高,阿威受气氛感染,自然从善如流,妙的是,喝着喝着就顺口了,也不觉得酸、也不觉得苦,美得很、美得很。可见有酒即可尽兴,还挑什么酒好酒坏!。
半固半液以外,也可以用液态法酿制米酒,省去更多人力物力,操作起来更简单。但简单的东西也可以复杂化,例如广东玉冰烧,就在液态法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工序。
玉冰烧酿制的上半集,和多数液态法米酒相同,蒸饭、摊晾、拌曲,入坛发酵时1:1或1:1.5加水稀释,发酵半个月后蒸馏。工艺的核心是蒸馏出酒后再加工,按照10:1的比例放进去肥猪肉,在酒里泡上三个月,撇去油层,滤出清液。
阿威想当然的以为,玉冰烧是受“羊羔酒”的启发,把用肥羊肉和米一起煮饭,改为蒸馏后用猪肉浸泡,异曲同工。
小曲高粱酒品类繁多,生活中寻常可见,例如西南某畅销品牌,产品说明里就标识了类型为小曲酒、高粱酒。不过在宣传上,他们动了脑筋,用了一个很烧脑的词,叫“单粮酒”。
单粮,顾名思义,就是只用单一的粮食酿酒。然而咱们知道,酿酒必须用糖化发酵剂,传统糖化发酵剂就是酒曲,酒曲的使用比例还不小,而只要用到了酒曲,就一定是包涵了两种以上的粮食品种,那就不存在单粮云云了。
如今用“单粮”概念造势的酒企业不少,市场需要不断的投入新概念,毕竟不爱思考的是大多数,有的是人听之信之,倒也正常。阿威啰嗦这几句,只是想说明一点:传统白酒里没有“单粮酒”,它也不是“并行复式法”,更和“传统”二字不沾边。不信你去看白酒行业著名的那几本教材,翻烂了也找不出“单粮酒”这个词来。
小曲白酒以外,麸曲白酒也是可选项,麸曲实操简单易行,成本低、出酒率高,适合作坊式生产。它与大曲的区别,并非仅是原料不同,本质上它们就不是一回事。
麸曲白酒无论是固态法还是液态法,都不能归类于传统白酒,因为麸曲本身是舶来品,它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四十年代开始传往中国。日本人的技术,咱们拿来用了不算,再挂出个“传统白酒”的幌子来,有违事实!
麸曲以外,也有使用活性干酵母和糖化酶替代酒曲酿酒的,更省力、更省钱。并且这样酿酒的话,真的可以堂而皇之的说它是“单粮”了,只要不挂上“传统”二字,没人会去抬杠。从酒精发酵原理来说,这样确实更科学。但是,咱们谈的是酒,酒精生产与酒偏离太远,实在没必要再去深究了。
总而言之吧,不管是开小作坊也好,居家自酿也罢,因纯谷物固态法大曲白酒不易实现,所以小庙建议:以小曲为宜、以米酒为宜、以半固态法为宜。
具体来说,排列顺序为:小曲米酒、小曲高粱酒、小曲玉米酒、麸曲米酒、麸曲高粱酒。到了麸曲高粱酒这里,就不能再朝下排列了,咱们得知道底限在哪里。
“知止而后能定”;
“知止,则志有定向”也。
经商、投资白酒20余年“百才不如专才”长期只投资白酒股持有多年公众号有实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