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来这么多鉴定方法,其实目的就是鉴定酒精勾兑酒与纯粮酒。
一个前提:任何纯粮方法鉴定都是只能说明满足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一个误区:好酒肯定得是纯粮,但纯粮未必是好酒。
大致罗列一下常用的方法吧:手搓法、烧碱法、兑水法、拉酒线、看酒花、挂杯、酒色、冷冻法、火烧法、空杯留香
废话不多说了,有用没用的一个一个说,想起其它的也会加上。
一、手搓法
取几滴放手心,搓热。上等酒闻起来有粮香,清新自然。中等酒,发甜,伴有少许的臭味。低等酒,臭。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最简单,也较为靠谱。
二、烧碱法
氢氧化钠1到2g,样酒10ml,混匀静默几分钟,加热三四十秒,放开水中煮也行(实验条件不同,颜色不一样),颜色深浅是酱香>浓香>清香。
50以下的酒大多是食用酒精兑香料的酒,不变色或颜色很浅。
单靠烧碱来辨认勾兑酒不完全靠谱。烧碱法只能测出纯粹用酒精勾兑的白酒,其酒加入烧碱不变色。然而市面上更多的勾兑酒使用一部分酿造酒再加酒精和水,使用烧碱法它也会变色。
三、兑水法
酒一半,纯净水一半,混匀,上等酒会呈现乳白色,高档勾兑酒或串香酒也会呈现乳白,但是会发淡淡的蓝色,不仔细看看不出。纯生勾酒就几乎不变色了。
操作方法:取透明玻璃杯一只,倒入适量白酒,再倒入等量矿泉水,酒体变得越浑浊,说明酒越好;反之,如果依然清澈如初,就是化学酒。
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到底为什么在一些白酒里加水会混浊?为什么说加水变浑浊就能确定不是粮食酒?
首先我们要知道有一些粮食酒确实是加水可以变浑浊的,原因就是:粮食酒里具有脂肪酸乙脂的缘故,这种东西溶于酒而不溶于水,所以只要加水进行调配就会出现上面说的浑浊!
有一些不良商家借着这种现象,大量宣传自家以酒精为主体的白酒,其实就是另外添加了脂肪酸乙脂,让大家觉的这就是纯粮食酒。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完全可以用添加一些化学原料来达到其目的,让大家以为只要加水能变浑浊的都是粮食酒。
但是更有些粮食酒在加工处理的时候,加强了过滤,将脂肪酸乙酯的含量降低,从而加水也很难辨别,但它仍旧是粮食酒。
另外我们要知道几点:①一些粮食酒是因为过滤原因才不会变混浊的,②一般情况下纯粮食酒,特别是高度酒加水更能变混浊,会更明显,③酒精酒也是可以通过人为添加和工艺处理达到加水混浊的。
四、拉酒线
操作方法:手握酒瓶,瓶口对准酒杯,待酒液滴出,将酒瓶缓缓抬高,就能看到拉出细长的酒线了。
科学原理:越是好酒,酒分子和水分子抱得越紧,结合得越好。酒分子和水分子结合得越好,酒体就会越老熟、越粘稠,往下倒的时候就会拉者是这样解释的:酒线代表着酒的品质,越是好酒,酒分子和水分子抱得越紧,结合得越好。酒分子和水分子结合得越好,酒体就会越老熟、越粘稠,往下倒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油一样的感觉,不容易断线。
事实确实如此吗?
得到的事实是:拉酒线的方法只能鉴别水和酒,但根本无法鉴别好酒与孬酒。能否拉出酒线,跟酒的品质没啥关系,倒是跟酒瓶口的形状和装置有关系,市面上只要是用茅瓶(茅台经典瓶型,瓶口内置球珠,出酒缓慢)装的酒,基本都能拉出酒线,包括淘宝上“9.9元包邮”的所谓酱酒,拉出来的酒线绝对不会比茅台差!而绝大部分采取类似五粮液之类的出酒量比较大的广口酒瓶装的酒,酒体再好也很难拉出酒线来。
结论是:拉酒线纯属于花式表演,与白酒品质没有多大关系。如果出于娱乐角度考虑看,拉酒线增加了品饮白酒时的体验感,值得点赞。活跃下酒桌气氛没什么不好。但是,酒线并不代表酒的品质,拉酒线就是一个酒桌段子,一个魔术,无关酒品。好酒要喝起来,必须是通过自己品酒、感知酒,才能知道什么是好酒。
五、看酒花
操作方法:拉酒线以后,酒体落入酒杯,会产生酒花,仔细观察酒花,如果酒花细如小米,齐如蜂巢,说明是纯粮好酒;反之,如果酒花大、不均匀,而且很快破灭,就是化学酒。
科学原理:酒里边泡沫产生的原因是酒里面有活性剂、养分、糖分和淀粉发酵后产生的乙醇,以及足够量的氨基酸,这些有机物质形成了酒的泡沫,这是酒花产生的原理。酒越老熟,酒分子与水分子结合的酒越紧密,酒体就越稠,酒花就越小。
六、挂杯
好酒一定挂杯,挂杯未必是好酒。这个不用怀疑,当一种方法被大众所熟知,它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买的不如卖的精,这是千古不灭的真理。
这个东西很害人,至于如何挂杯只要是添加甘油等增稠剂都可以做到,平常一些7、8元左右的散酒都会挂杯挂得很好,还去相信这个东西只能是自欺了。
七、看酒色
浓香,清香都是无色透明,浓香年数长了会有点微黄,但要看粮食成分,有的10年也未必看得出颜色。
酱香好酒微黄,泛微绿,年数越长颜色相对要深一些,但仅限于在桶装里或坛子里能看出,在杯子中是看不出来的。
但茅台镇的串香酒是很黄的,不一样的黄。
八、冷冻法
放冰箱冷冻(放心不会结冰),纯粮会产生白色絮状物,是高级酸酯类析出,粮食成分多则絮状物越多,这和兑水法一样都是可以通过添加高级酸酯类实现的。
九、火烧法
有几个版本
1易燃性,同样度数,纯粮酒的确比勾兑的容易点燃,但勾兑的也能点燃,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2火焰颜色,网络上盛传的是纯粮呈蓝色,勾兑的火焰黄色居多。特地拿串香酒做了实验,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3点燃烧净后变浑浊,拿了三种酒做实验,坤沙(纯粮,上等),碎沙(纯粮,中等),串酒。坤沙和串烧后的浑浊度差不多,碎沙要淡一些。这种方法是铁定没什么用。
十、空杯留香
第一种:杯子里剩下3ml,纯粮酒挥发的要慢,酒精酒很快。待酒味全部挥发完后,纯粮酒大多会带一种稻壳的味道,劣质酒只剩下水味或不好闻的味道。
这个方法最靠谱。
1、各种检测方法都有局限性,综合考虑,给会喝酒的尝一下是不二法则
2、买的不如卖的精,这是不灭的真理,所以不要指望单一方法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