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全球观察丨断货限购,价格涨至20年新高!“米荒”背后的日本粮仓困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广州报道“在得知超市限购大米后,我立刻让先生去买了一包五公斤的大米。若是去得晚,就只能看到被一扫而空的货架了。”身在日本福冈的陈玲深切体会到日本“大米荒”的紧张气氛。陈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在前几天,为了买大米,她的丈夫连跑了两家超市都空手而回。

扰攘两个月,“令和米骚动”仍未见停息。从今年7月开始,日本的东京、大阪等多地超市陆续出现了大米断货或限购的情况。陈玲向记者表示,自己常去的那家超市限购大米,一家只能买一包,而且之前能够买到10公斤一包的大米,现在只剩5公斤一包。所幸这家超市的大米还没涨价。

不过日本其他地区的居民就没这么幸运了。有大阪的华人表示,现在一包5公斤的大米价格上涨到3200日元,至少涨了20%,“感觉价格就像坐火箭一样。”日本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7月,该国的大米价格同比刷新20年来的最大涨幅。

大米短缺、涨价接连袭来。9月2日,大阪府官员再次呼吁日本中央政府尽快投放储备米以缓解供应紧张,但遭到中央政府官员拒绝。同一天,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上就大米缺货问题作出回应,称国家进行大米储备,是为了应对供给不足,他强调新米也开始上市,预计今后缺货状况将逐渐改善。

然而让日本民众担忧的是,接下来他们可能还要忍受新一轮的新米涨价潮。有媒体称,在日本主要大米产地,2024年产新米的价格比去年大幅上涨两至四成。若情况持续,日本民众将不得不承受“8月‘米荒’,9月米贵”的日子了。

“没想到在日本也会遇到大米短缺。”想到在超市抢购大米的场景,在当地生活的华人不由得发出感叹。大米是日本人餐桌上的重要主食,在日本,大米自给率几乎是100%。因此大米短缺给当地民众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困扰。

陈玲告诉记者,家里已经囤了大概10公斤的大米,“存粮不算多,如果实在不行,就先用家里的粉、乌冬和糙米‘救救急’。”跟陈玲一样,近期许多日本当地的民众辗转于各个超市买大米。有大阪的华人本来对“大阪买不到大米”的传言半信半疑,但经历了几天奔波找米后,已经从怀疑变成接受现实。大阪府上周实施的一项紧急调查结果显示,大阪府约80%的零售店出现大米断货的情况。

(货架上贴着“每个家庭限购一袋大米”的告示。陈玲摄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的超市)

(有超市的大米货架已经清空。陈玲摄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的超市)

成本提升,一部分商家只能无奈涨价。陈玲告诉记者,昨晚点单的外卖加了100克米饭,就加价了200日元(约合人民币9.9元)。有东京都的寿司店老板表示,“米店说他们快撑不住了,要求我们提价。过去10年米价都没有上涨,如果进货价不下降,我们可能不得不提价。”

近来,社交媒体上有不少日本民众表示已经转去买拉面、意粉或者面包作为主食。“日本‘米荒’可能会导致民众出外用餐减少,改变民众饮食结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少家庭可能选择在家用餐,减少外出就餐的频率,并增加面包、面食等作为替代。

在日本东京生活的王先生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当地人对米饭类食品偏好,目前普遍2至3成的大米涨价或许不会对民众的食品选择产生太大的影响,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两年日本食品一直在涨价,大家对饭食类产品涨价已经不太敏感了。

不少受访专家认为米价上涨会在一定程度影响通货膨胀。王佳向记者分析称,7月大米价格同比上涨17.2%,确实会对日本的通胀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若大米价格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日本通胀会进一步走高,增加民众生活成本并挤压居民的消费能力。

(大米限购的告示同样出现在东京的超市。王先生摄于东京市中心的一家超市)

实际上,这并非日本首次出现大米短缺。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永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曾经遭遇两次“米荒”和价格上涨。一次是在1993年,日本稻作收获指数仅为74(正常年份为100),同年10月末大米库存仅为23万吨,最终通过进口大米缓解了日本大米因歉收导致的供给不足。另一次是2003年10月,日本稻作收获指数为90,因歉收导致大米需求不足量约为107万吨,大米价格也出现了上涨,后来日本使用了100万吨的政府大米库存储备,通过不断抛售储备大米以及大米批发商提前备货等调控手段,使大米价格下降。

谈及本次“米荒”的成因,受访专家都不约而同提到干旱、高温和台风的极端天气导致秋季大米收成降低,以及地震预警引发民众恐慌情绪使部分民众提前囤米,加剧供应紧张。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技术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钱加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气候因素和地震预警带来的囤积行为是“米荒”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政府的大米政策,即实施了50余年的大米“减反政策”,该政策导致日本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出现国内大米供给、储备不足,难以应对突发事件。

钱加荣表示,当初日本政府执行大米“减反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持大米价格和市场稳定,保障农民利益,特别是在日本人口持续下降,且随着饮食西化,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大米的消费量逐步减少的背景下,避免出现“谷贱伤农”。但从效果来看,该政策明显降低了日本大米产业的韧性,在出现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弊端就会立刻显现。

虽然在2018年安倍政府时期,废除了大米“减反政策”,但不少分析认为政策起到的作用不大。

日本农林水产省前官员、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山下和仁(KazuhitoYamashita)认为,减反政策存在误区,当时仅是废除了大米产量的目标,而对农民的补贴依然存在,因此所谓的“废除”并不彻底。钱加荣也认为,废除政策的同时还实施了对小麦、玉米、大豆等竞争性作物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扩大对水稻外的其他农作物的生产,其目的仍然是控制水稻产量,使得日本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国内大米出现供给、储备不足,难以应对突发事件。

经历了8月的“米荒”后,日本民众对9月的新米上市翘首以待。然而,新米涨价可能又会成为另一道难关。

9月2日,有媒体探访大阪的一家米店发现,这家店的5公斤装的新米价格比去年上涨了约5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3元)。此外,日本连锁百货伊藤洋华堂的新米价格是去年同期的1.2至1.5倍,预计新米价格还将上涨。据报道,日本农业协同组合(JA集团)向农户支付的在新潟和北海道等地生产的新米预估价比前一年上涨了20%~40%。

日本政府越来越担心,若不采取有效行动,全球气候变化将长期威胁到大米产量。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报告称,到2100年,日本水稻产量预计将比上个世纪下降约20%。该部门表示,转向耐高温的水稻品种是应对气候变化和预防大米供应短缺的最重要措施。有消息指,日本正在研发新的耐热大米品种,试图避免未来出现供应短缺。

“研发耐热大米品种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米的成品率,保障大米质量,但在稻谷种植计划面积逐年减少和访日人数导致大米消费增加等大背景下,或较难扭转目前日本大米市场短期出现波动,”陈永福认为,今后日本的重点应该是考虑是否增加稻谷种植计划面积的规模,而非增加大米进口。

日本声称国产大米自给率100%,本轮“米荒”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日本粮食供应的问题。

日本农林水产省最新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国大米民间库存量为156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1万吨,创1999年以来新低。这也表明,日本大米库存确实“底气不足”。上述机构公布的数据还显示,除了单品大米自给率为100%,2023年日本按热量值计算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8%左右,连续第三年保持同一数值。

有分析认为,与其他国家普遍粮食自给率70%以上相比,日本粮食自给率明显偏低。就连大米产量也连年下降。目前,日本已有约四成水田落实了生产调整政策,大米年产量控制在700万吨以下,仅相当于历史峰值约1400万吨的一半。2023年,日本大米产量为661万吨,比上年减少1.4%,创历史新低。对此,钱加荣认为,日本粮食自给率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耕地资源稀少,无法保证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足够生产。

近年来,日本也开始重视提高粮食自给率问题。此前,日本政府就计划在2030财年结束前将粮食自给率提高到45%,但目前看来面临的难题仍不少。“比如劳动力老龄化,特别是日本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再如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些因素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王佳说道。

THE END
1.日本米价大涨创历史新高简单报日本媒体25日报道,日本大米价格近期持续上涨,平均交易价格连续3个月创新高。北海道一家民间团体当天呼吁日本中央政府和北海道政府采取对策,稳定米价。 日本米价自今年春季开始上涨,原因包括去年夏季遭遇极端高温,导致大米歉收和品质下降。今年8月,气象部门发布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的警示,引发民众囤积http://bd.isoftw.com/post/7e7B1304aC.html
2.日本逾千种食品将涨价前沿中科信息创新网@新华社 日本大型信用调查机构日前发布报告称,主要受物流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日本明年1月预计有1380种食品涨价,这一数字将创下同期新高。而到明年春季,食品涨价将“成为常态”。据报道,帝国数据库公司在对195家日本主要食品和饮料制造商进行调查以了解企业涨价意向后得出上述结论。调查显示,涨价食品将主要集中在面包产http://www.hydubai.cn/2024/qianyan_1230/9824.html
3.日本央行:中长期通胀预期逐渐升高。宏观经济日本央行:中长期通胀预期逐渐升高。 日本央行:中长期通胀预期逐渐升高 日本央行:中长期通胀预期逐渐升高。(中钢网资讯研究院) ( 仅作参考,不做投资建议,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商用 )https://news.zgw.com/newsDetail/1795103
4.便宜大米在日本消失,越是低价米涨幅越来自日经中文网【“便宜大米”在日本消失,越是低价米涨幅越大】“大米价格秩序已不复存在”,日本一家大米批发商这样形容2024年产大米的交易情况。在日本,各个大米品牌原本都有明显不同的价位,但2024年,这种等级变得模糊。原本价格较便宜的商用的大米价格的涨幅反而超过高端米,原因之一是供应短缺…… °“便宜大米”在日本消失,越https://weibo.com/2478163131/P7d4Rf1JF
5.日本大米价格飙升推高通胀,特朗普贸易政策“莱特希泽”式内核不会日本大米价格飙升推高通胀,特朗普贸易政策“莱特希泽”式内核不会改变---W44海外宏观脱水张艺璇 11/24 15:20打开APP阅读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35052
6.食品涨价高峰,大米价格飙升23%!全球通胀新隐患出现不到3个月已飙升23% 在一些农产品市场上的细分领域,食品通胀的高危风险却依然挥之不去,例如:大米! 自去年11月以来,作为亚洲大米基准的泰国大米价格已累计上涨了23%,最新升至了每吨523美元,为2021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强劲的需求显然是大米上涨背后的主要推手。在去年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农作物供应长时间中断后,http://ahfie.com/h-nd-221.html
7.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5期(总期134期)在线培训课程据悉,为规范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工作,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规定,9月14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7.html
8.通胀居高不下日本人抢购黄金避险据英国《金融时报》6号报道,受日元对美元持续贬值影响,民众寄希望于黄金来对冲通胀,日本黄金零售价格近期飙升至历史新高。 根据日本最大黄金零售商之一的田中贵金属工业公司提供的数据,由于民众大量购买以日元计价的黄金,黄金零售成交价近日突破每克1万日元大关,并持续维持在高位,7号售价为每克10069日元,约合人民币499https://m.btime.com/item/44d6ej19idr8lj99ub16eradgri
9.饭都吃不起了?全球粮价暴涨谁能置身事外!从去年开始,美国就开始内印美钞外发美债,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飙升至2020年的7万亿美元。 美国放水,输出性通胀,造成美元宽松,人们拿着美元买买买,导致全球商品价格飙升。 眼下市场的很多趋势信号都指向未来美国即将出现大规模的通胀。 中国PPI 这就意味着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要大幅涨价,事实上,已经开始了。所以,等同https://mip.cngold.org/home/xw7524682.html
10.在加息预期下日本10月通胀仍高于央行目标提供者智通财经农林中央金库经济学家Takeshi Minami表示:“除电力和天然气因素外,通胀率保持坚挺。部分原因是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消费情况一般,但通胀率依然强劲。我认为日本央行将在 12 月再次加息。” 价格涨幅放缓主要是受政府间歇性出台财政政策以抵消通胀压力的影响。去年政府取消补贴推高了当时的物价指数。 https://cn.investing.com/news/stock-market-news/article-2574042
11.早报(01.10)美联储高官再泼“冷水”,美股冲高回落仅纳指收涨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印度的政府部门在积极考虑,撤销对大米出口的一些限制措施,因为国内米价已经稳定,政府的库存已经足以满足社会福利项目的需求。知情者称,印度官员还考虑,为控制价格,在当地市场出售约200万吨的国家储备小麦,可能以固定价格向包括面粉厂在内的用户出售。 https://www.gelonghui.com/p/573355
12.日本经济《日本经济》课程辅导教案doc大学课件预览备注:本文章/文件仅为课件“《日本经济》课程辅导教案”(或其中一个章节)的简单文本/文件预览版,可能不包括课件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相关素材,本文章/文件与课件详细内容可能有较大差异,部分音视频、flash等多媒体文件可能因客户端没有安装相关插件而无法预览,建议用户下载完整版课件。 http://read.cucdc.com/cw/74311/16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