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的历次“粮食危机”,发生了什么?腾讯云开发者社区

李兴彪、王聪颖《21世纪历史“粮食危机”探讨与展望》

21世纪以来,全球总共经历过三次“粮食危机”。三次“粮食危机”分别发生在2006-2008年,2010-2011年,2020年至今。本文主要梳理世界上历次“粮食危机”发生的表现以及其原因。

(一)2006年-2008年“粮食危机”表现及原因

“粮食危机”的表现:2006年至2008年,全球范围内发生普遍性农产品价格上涨。

“粮食危机”产生原因和背景:

极端天气影响产量。2005—2008年极端天气频发,美国受到卡特里娜咫风的袭击和中部南部热浪的影响,小麦、玉米、大豆产量频繁出现下降;欧盟受到洪涝灾害和温带风暴影响,2006和2007年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印度2005、2006和2008年均遭到特大洪水的袭击,粮食产量受到影响。

能源价格上涨通过两种途径拉动粮价上涨。

以原油为例,第一种途径是替代效应。原油价格上涨,对其替代品如生物柴油,燃料乙醇,PTA和合成橡胶的需求上升,从而导致替代品的原料—菜籽油、豆油,棕桐油,玉米,甘蔗,棉花,橡胶—需求随之上升,拉动经济作物价格上涨,挤占粮食作物耕地,进而拉动粮价上涨。

第二种途径是成本效应。原油价格上涨促使以原油为原料的柴油、化肥、塑料薄膜、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而推动粮食作物价格上涨。

各国农业贸易政策变化和市场投机拉高粮价。一些国家为应对预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维护本国粮食安全,出台贸易政策限制农产品出口,鼓励农产品进口。阿根廷政府于2007年11月将大豆出口税从27.5%提高到35%,小麦出口税从20%提高到28%。

这一政策对出口量的影响主要反映在2008年,2008年阿根廷大豆出口量从1384万吨下降到559万吨,同比下降60%,出口量增幅从2007年的45%转为-60%,由正转负。小麦出口量从965万吨下降到877万吨,同比下降9%。

(二)2010年—2012年“粮食危机”表现及原因

“粮食危机”的表现:2010年至2012年,全球范围内再次发生普遍性农产品价格上涨。

“粮食危机”产生原因:

极端天气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美国2011年遭受暴风雪,龙卷风和干旱,小麦、玉米、大豆产量均下降;欧洲2010年遭遇风暴辛加袭击,小麦产量同比下降2%,玉米产量同比下降1%;印度2012年遭受高温干旱,大米产量增幅从2011年的9.7%下降到2012年的-0.1%,产量增幅由正转负。

贸易保护政策限制粮食出口,导致国际市场粮食供应量不足,拉高粮价。

2010年8月,俄罗斯禁止小麦出口,受其影响,当年小麦出口量从1856万吨降到398万吨,同比下降79%。乌克兰政府从2010年10月开始实行粮食出口配额制,一直延长到2011年6月,2012年11月15日起全面禁止小麦出口,2010年乌克兰小麦出口量从去年的934万吨下降到350万吨,同比减少63%,一直到2013年才恢复到2010年之前9.5万吨左右。

地区冲突导致粮食减产。该时期的冲突以叙利亚内战为主,叙利亚是西亚的粮食生产大国。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农业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际市场上粮食供应量,带动粮食价格上涨。

本次“粮食危机”的表现、原因、粮价的未来展望和中国受到的影响:

1.“粮食危机”的表现

全球食品价格持续走高,小麦价格一骑绝尘。以2020年第一个交易日为基准,CRB食品现货指数在2022年5月达到最高点,最大涨幅75%,CBOT玉米价格在2022年4月达到最高点,最大涨幅109%,CBOT小麦价格在2022年3月达到最高点,最大涨幅134%,CBOT稻谷价格在2020年2月达到最高点,最大涨幅71%。小麦价格涨幅显著高于食品整体及玉米、稻谷价格涨幅。

全球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小麦期末库存和库销比都处于三年来最低点。

2.本轮全球“粮食危机”产生原因

(1)极端天气:拉尼娜现象带来的干旱影响粮食产量,小麦因正处在生长季节受影响较大

长期持续的拉尼娜现象导致重要小麦产区频繁出现干旱。通常以厄尔尼诺指数衡量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发生与否。当厄尔尼诺指数大于等于+0.5并且持续超过5个月,即可认定“厄尔尼诺事件出现”;当厄尔尼诺指数小于等于-0.5,即可认定“拉尼娜现象出现”。

干旱导致美国小麦产量和品质严重下滑。美国面临十年来最大干旱,小麦产量受到威胁。USDA数据显示,截至5月3日,美国约69%的作物生长区都遭遇旱灾。

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美麦产量减少影响国际粮食市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2021年,美国小麦产量占全球的5.8%,出口占到全球小麦总出口量的10.9%。虽然USDA预测2022/2023年美国小麦产量上升,但不利天气对小麦产量造成的影响可能高于预期,导致产量减少,影响出口量,小麦供应不足,驱动粮价上行。

热浪袭击印度,威胁小麦生产。印度迎接122年来最大热浪。自2022年3月起,印度遭遇持续高温。

印度小麦主产区受高温影响,小麦产量下调。印度政府预计今年小麦产量1亿吨,较去年的1.1亿吨下降10%,可能对出口量形成一定削弱。

除此之外,极端天气促使非洲、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欧亚大陆部分国家(例如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叙利亚)的粮食产量下降,进口需求上升,进而驱动国际市场粮价上涨。

(2)地区冲突:俄乌问题拉大粮食供应缺口,驱动粮价上涨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粮食生产供应中发挥巨大作用。2021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小麦产量总计1.08亿吨,占全球5.7%,产量占全球比重呈抬升趋势;出口量5300万吨,占全球26.1%。俄乌以全球4.4%的玉米产量承担着18.7%的进口量,在国际玉米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俄乌局势变化对全球粮食供需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粮价。

俄乌问题主要从三方面影响粮食价格。一是影响农业生产进程进而影响粮食产量和出口量;二是通过拉高化肥价格影响粮食生产成本进而抬升粮食价格;三是通过影响粮食供应链拉升粮食价格。

俄乌问题严重影响当事国家农业生产进程。俄乌问题爆发正值春耕季节,劳动力短缺和耕地破坏导致小麦产量下降,进而影响出口量。国际市场粮食供应缺口加大,粮价抬升。

俄乌问题通过拉高化肥价格拉动小麦成本上升。俄乌问题对小麦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俄乌禁止进口化肥政策和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导致的世界能源及化肥供应减少。俄乌化肥禁运政策和欧美国家制裁共同导致化肥和能源供应减少,化肥价格走强,拉动小麦成本上升。

化肥成本是粮食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化肥价格上涨将拉升粮食生产成本,进而带动粮价上升。

俄乌问题导致粮食供应链受阻。俄乌问题以来,乌克兰出台政策禁止包括小麦在内的一系列商品出口,影响世界市场的小麦供应量,物流方面同样不容乐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俄乌问题将导致63亿美元左右的潜在农业供应链损失。

(3)经济冲击:民众失业率增加,经济恢复不均衡和供应量受阻共同推高粮价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失业人数和失业率高企,失业率升高带来的收入减少导致部分人口无法获取食物。在非洲中部和南部,新冠疫情限制导致大面积失业,进而使获取食物难度增加。这一局面在南非尤为突出。货币贬值,贸易中断和进口谷物的价格高位导致整个地区食品价格上涨。

全球经济恢复不均衡和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受阻也是粮食价格上升的原因之一。率先走出困境的国家地区恢复生产,对粮食需求开始增长。疫情带来隔离检测需求导致粮食运输受阻,粮食供给减少。供需此消彼长导致粮价上涨。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受阻导致区域性粮食供给不足的情况更加频繁出现,推动粮价上升。

(4)能源价格:原油价格上涨导致粮价上涨

2021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能源价格上涨通过成本效应和替代效应驱动粮价上涨。

3.国际粮价未来走势展望:短期供需矛盾严重

逆全球化趋势加重,各国贸易政策影响出口,加剧供需矛盾。同前两次“粮食危机”情况相似,在预期到粮食价格长期走向的情况下,各国政府纷纷出台贸易政策限制出口鼓励进口,维护本国粮食安全。

(二)全球粮价上升对我国的影响:粮价上涨但幅度远小于国际市场

中国粮食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波动幅度显著小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俄乌问题前后,中国小麦价格上涨幅度均远低于国际小麦价格上涨幅度,而中国玉米在俄乌问题后的上涨幅度甚至低于俄乌问题前上涨幅度,受国际玉米价格影响较小。

低进口依赖度助力粮价稳定。我国小麦进口依赖度一直处于低位。2021一2022年,我国小麦进口依赖度连年下降;玉米进口依赖度低,疫情以来有所上升,2021年进口依赖度达到9.4%。国际粮食供需总体而言对我国粮价影响较小。

(三)我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出台多项政策维护粮食安全

1.保障化肥供给,发放农资补贴

2021年来,国际化肥价格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推高粮食价格。磷肥基本能够自给自足,一系列政策保障粮食生产缺口主要表现在钾肥方面。为应对这一局面我国氮肥和,我国推出从供给端来看,投放储备化肥保障化肥供应。从需求端来看,研发力度发放农资补贴来提高农民施用化肥的积极性。从技术端来看,加大技术争取做到施肥量少而效果好。

2.建设全面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

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建立已久,制度较为完善,三道防线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第一道防线是我国充足的粮食储备。以小麦为例,在连年丰收的形势下,库存持续增加,目前可满足1年半的消费需求。

二是关键地区应急粮食储备体系逐步健全。36个大中城市及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20天以上。

THE END
1.全球饲粮市场年度展望:2025年玉米市成能先扬后抑巴西大豆小麦外媒12月29日消息:截至2024年12月27日当周,全球玉米价格大多上涨,其中芝加哥玉米期货连续第四周上涨,因为美国玉米需求强劲,阿根廷天气可能变得干燥。 回顾过去一年走势,2024年大部分时间里(1至8月),芝加哥玉米期货延续了2023年大跌30%的疲软走势,并在8月底跌破4美元,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低价。但是在美国玉米收获工作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LDBC4Q0514EAHV.html
2.经济日报:逆全球化加剧全球粮食危机谁是全球粮价上涨的直接受益格隆汇4月28日丨经济日报刊文称,近年来某些国家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扰乱了全球粮食贸易秩序,加剧全球粮食危机。本轮全球粮食价格飙升,再次成为欧美国家攫取世界财富的盛宴,四大跨国粮商成为全球粮价上涨的直接受益者。美国嘉吉、美国邦吉、美国ADM和法国路易达孚四大跨国粮商垄断了全球80%以上的粮食交https://www.gelonghui.com/live/677463
3.全球饲粮市场:天气担忧加剧,黑海走廊渺茫,饲粮价格上涨外媒6月12日消息:截至2022年6月10日的一周,全球饲粮价格上涨,主要因为北半球天气前景不确定,继续支持玉米增添天气升水;曾经引发上周谷物市场大跌的黑海谷物出口前景再次变得扑朔迷离,也支持谷物保留地缘风险溢价;国际原油期货继续上涨,美国汽油价格创下5美元/加仑的历史新高,意味着乙醇行业对玉米的需求将保持坚挺。美国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32361&moduleid=21
4.美元升值推高粮价,或加剧全球饥荒问题近期美元币值飙升,促使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亚非发展中国家进口商疲于筹集美元来买粮。大量粮食在亚非港口堆积,全球饥荒问题可能加剧。 西非国家加纳粮食进口商称,从现在到圣诞节,可能出现粮食短缺。巴基斯坦港口堆积成千上万个集装箱,里面装载的是等待进口商付款的食品。在埃及,一些面粉厂因小麦滞留海关而中断生产,面对消http://www.ifengweekly.com/detil.php?id=18083
5.全球粮食价格恐将开启新一轮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表示,全球粮食价格在经历连续12个月的超长上涨后,在六月首次出现回落,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增长了33.9%。所以目前所面临的全球农作物运输成本的不断上升,仍然加剧了人们对食品通胀的担忧,并且将大大影响粮食进出口国的运输成本。 尤其是http://www.scdy777.com/index.php?p=news_show&id=1205&lanmu=99
6.全球粮食价格飙升:根源影响及对策对粮食净进口国而言,全球粮价上涨加剧了低收入阶层的贫困程度、恶化了国际收支状况、注入了通货膨胀压力;对粮食净出口国而言,虽然出口收入有所增加,但也面临着通胀压力加剧、粮价上涨带来的收入增长被生产成本上涨所抵消等问题。 鉴于导致本轮粮价上涨的某些冲击将会持续地发挥作用,未来的粮价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将在https://wenku.baidu.com/view/87862c3f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0.html
7.国际粮油市场每日快讯2025/1/31.1月2日,美国玉米期价受南美不利天气支撑上涨。CBOT玉米期货3月期价上涨1美分,报收459.75美分/蒲式耳;5月期价上涨1.50美分,报收467.25美分/蒲式耳;7月期价上涨1.50美分,报收470.25美分/蒲式耳。未来几周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天气干旱,美国玉米需求强劲,也对价格形成支撑。但特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DE5NTM1MQ==&mid=2651949146&idx=6&sn=cd48735672bec2d06a978c0ef4ef18c8&chksm=f2ff953f14f6201905ebbc86208d421e46d5bb781b3678fcfa8db5137f85d5e4639a4ba2bf1c&scene=27
8.全球粮价上涨影响10亿人每6秒饿死一个孩子歉收及投机行为诱发粮价上涨 粮农问题专家最近一致认为,今年粮食出口国因极端天气和其他自然灾害造成的歉收诱发了粮价上涨,为粮食安全增加了不确定性。此外,农作物供求信息匮乏、市场透明度差、抢购和囤积也加剧了粮食不安全局面。 粮农组织今年9月份发布的《世界农作物前景及粮食形势》报告说,自今年7月以来,国际小麦价http://m.5151sc.com/news_show.php?nid=617
9.携手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去年以来,受地缘冲突影响,乌克兰、俄罗斯等“世界粮仓”的动荡打破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脆弱平衡;美国拉动盟友对俄罗斯一再加码制裁,严重阻碍俄乌两国粮食生产和出口,加剧全球粮食供应链堵塞;以美国企业为主的世界粮食贸易巨头操控国际粮价,屡屡通过炒作粮食安全问题谋取巨额利润。 https://m.youth.cn/qwtx/xxl/202308/t20230805_14698659.htm
10.粮食价格持续飙升:基金买入推高价格,全球天气问题成关键同时,粮食价格的上涨也可能加剧全球贫困问题,对全球减贫工作带来挑战。 总之,全球及美国天气问题是当前粮食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基金持续买入,粮食价格的上涨空间值得关注。市场应密切关注粮食价格的动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各国政府也应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供应,以维护全球经济的稳定与https://m.hexun.com/futures/2024-05-07/212761480.html
11.中国粮价上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部门动态因为食品类价格在我国CPI权重中占比1/3,若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无疑会加剧通胀态势。所以,只要粮食价格一上涨,政府马上采取对策,或者抛售国家储备粮平抑粮价,或者调整最低收购价格,或者增加对农业的补贴,总之尽量使粮价不要上涨。这样做虽然也可以使农民有所增收,但幅度不大,其结果,造成中国的粮食价格始终处于低位。http://fzggw.cq.gov.cn/zwxx/bmdt/202002/t20200212_5196710_wap.html
12.大咖录丨野村:未来几年全球经济挑战重重粮价上涨只是其中之一苏博文认为,全球经济明年将出现单位数增长,但基本面仍然疲弱,疫情对经济影响将持续至2022年。未来几年还有几大问题值得关注。 粮价上涨,可能导致粮食危机。 企业信用状况恶化将给信贷市场带来压力。 全球不平衡加剧,新兴市场呈现K型复苏,一些大型新兴经济体表现脆弱。 https://m.yicai.com/news/100793335.html
13.全球粮价猛涨创八年新高:恶劣天气是罪魁祸首《农产品期货》杂志分析师杰奎琳·霍兰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农场主要么卖完了可卖的作物,要么在等待市场进一步上涨。” 报道指出,粮价上涨正在激起人们对食品通胀的担忧,因为从面包、比萨面团到肉类甚至汽水等各种食品的价格都将受到显著影响。上周,追踪重要农产品的彭博农业现货指数出现了近9年来的最大涨幅。 https://m.gmw.cn/2021-04/28/content_1302260721.htm
14.本轮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影响与应对.docx建议宏观政策积极应对,重点关注未来物价走势, 防范输入性通胀风险,兼顾稳增长与防通胀的平衡;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 食进口来源;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产量;重点保障中低收人 群生活水平。 一、多因素推动全球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当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粮食价格上涨。2022 年 5 月,联合国粮农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15/614412000100421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