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粮库库存下降或致国家丧失粮价调控能力

前两年粮食大量外调后,东北国有地方粮库未有效补库。面对粮价持续高企,东北粮食调控能力减弱带来了潜在风险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齐海山褚晓亮孙英威管建涛

作为我国粮食市场最重要“蓄水池”的东北“粮仓”,由于受到国内粮食价格上涨、收购市场主体多元、农民售粮方式转变,以及去年政策性粮食销售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的粮库库存偏低。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调研了解到,吉林省大部分粮库已经转制,粮食存储能力下降,中储粮部分直属库也面临补仓困难的情况。而在黑龙江省,2010年以来,部分国有地方粮库也难以完成国家临时储备粮收购指标和任务,不能进行有效补库,一些粮库因无可供调拨的国家临时储备粮而出现库存下降现象。

库存下降减弱调节能力

在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本刊记者发现,部分国有地方粮库库存出现下降趋势。一些地方粮库虽然拥有宽阔的场地和仓库、优良的设备和烘干机械,但大都处于闲置状态。

据黑龙江省鸡西市一家粮库负责人介绍,该粮库的存储能力在20万吨左右,2010年国家虽然下达了临储粮收购政策,但由于临储粮的收购价格已经远低于市场价格,无法和市场进行有效对接,没有收购临储粮,仅仅为其他企业代收了1.2万吨。

位于黑龙江省南部粮食主产区的民主粮库仓容在2万吨左右,加上露天的圆筒仓等储存方式,一共可储存5万吨粮食,但现已基本空仓。在吉林省的榆树市、公主岭、梨树、农安等产粮大县,本刊记者同样了解到当地部分粮库库存较往年减少很多,有的直属库甚至几乎是“零库存”。这种现象让粮食企业、粮食行业管理者很担心,“今后万一出现区域性粮食紧张问题,很难及时调运、调控粮食市场。”

在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家粮库,本刊记者了解到,尽管经过几个月的补库工作,目前仍然是低库存现象。其负责人解释说,在1月份开仓收粮的时候,就遇到收购难的问题:一方面价格上涨快,国家制定的价格吸引不来售粮农民;另一方面,四平市周边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比较多,收购政策灵活,大批粮源都吸引到深加工企业去了。

“前几个月几乎是一粒粮食也收不进来,后来尽管情况有所好转,但补库形势依然不很乐观。”据介绍,这家粮库2008年~2009年收购临储粮160多万吨,但是到2010年10月份,经过跨省移库、竞拍等手段,这个直属库变成了零库存。

采访中,公主岭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杜兴中认为,现在玉米价格已经超过每公斤2元的“天价”,因为国内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如果价格再上涨,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国家就有可能拿不出粮食抛售平抑市场。因为全省的粮食库存已经所剩无几。但是目前中储粮补库也出现困难,这个问题很让人担忧。

政策、体制影响粮库收粮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国有地方粮库已改制,可以自主经营,但他们还多承担着国家临储粮的指标和任务,老人、老账、老粮的“三老”负担和债务还没完全清除。受政策和体制性因素影响,自主经营效益不好。由于粮库功能单一,收储粮食是其唯一的经营方式,越是没有资金,粮库发展越难,越没有贷款,这极容易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社会多元主体的介入,虽然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但这些粮食多被加工企业收购,粮食深加工量逐渐增多,真正用于人们食用的粮食总量并不一定增多。”吉林省梨树县粮食局副局长刘德宽认为,部分粮库补库出现困难应该是意料之中,全县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逐年增加,多元市场主体在粮食收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四平市周边区县为例,玉米种植面积在480万亩左右,总产量大约也就是250万吨,按照产量的90%为商品粮来算,大约有220万吨进入流通环节,在粮库入市收购前,当地的深加工企业已经收购了近70万吨,另外还有一些个体粮商也在收粮,满打满算农民手里的粮食也就是百八十万吨了,这还要看看粮库能不能从中分一杯羹。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多位受访的粮食系统干部认为,国有地方粮库库存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调节手段。黑龙江、吉林两省是全国最大商品粮产区,如果这个区域的国有地方粮库库存持续偏少,必将影响我国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建议尽快适时补库。

由于连续两年缺乏资金收粮,部分国有地方粮库已经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长此以往将影响粮库的收储能力。黑龙江省一个拥有80多名职工的国有地方粮库负责人介绍说,如果敞开收购,土地使用税、职工工资等费用一年就接近200万元,收的粮少,挣的钱根本不够基本开支。

本刊记者在黑龙江省采访了解到,一些国有地方粮库不仅职工发不出工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设备老化失修等情况也很多。长期如此,国有地方粮库固定资产可能受到损坏,收储能力受到影响。

部分粮食系统干部认为,首先,银行应在秋粮上市之前评定粮库是否具有贷款资格。为避免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国有地方粮库应适时适量进行补库,确保库中有粮。同时保证国有地方粮库的一般性经营,保证其具备收储能力;其次,应加快粮食收购点的整合工作。在保持原有收储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以大型粮库为中心,将一些经营不善的小型粮库变成临时收储点。聘请懂经营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通过资源整合建立起大型粮食收储中心,提高贷款资质和市场应变的灵敏度。

吉林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认为,总的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出现供给趋紧、价格上涨的趋势,价格上涨突出表现在玉米、粳稻上,主要原因是消费增长比较快,消费增长快于粮食产量增长数量,“因此导致部分品种出现供给趋紧,而且还挖了库存。”

2010年以来,国家粮食供求形势发生逆转,三大主粮品种,基本上都需要进口,玉米2010年进口144万吨,小麦也由少量出口转为净进口,大米尽管不是很明显但也表现出了进口趋势,因此在中国粮食供求形势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主动利用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有利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其二,搞准粮食产量、消费底数,避免盲目调控。关于近两年来的国内粮食产量,尤其是玉米和粳稻产量,现存在着较多争议,我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产量和进出口量与各有关机构测算的消费量,近两年来我国粮食库存数量应有较大增加,但实际上却出现了粮食供给趋紧的问题。因此,粮食产量或消费量统计可能出现了误差,否则就应有较大的社会粮食库存。“准确数都没有,容易把自己搞糊涂了。”刘笑然说。

其三,不能把板子全都在粮食深加工企业身上。近两年来,随着国内玉米供给趋紧,国家对深加工企业发展和玉米消费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供应担忧将深加工行业推至风口浪尖。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只有少部分用于工业消费,大部分用于食品和饲料消费,而且许多玉米深加工产品使用本身就替代了相应的粮食消费。

因此,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在积极淘汰落后的玉米深加工产能基础上,保持和适度发展一些比较效益高和社会效益好的玉米深加工产品生产,不仅可以减少国家对石油和一些玉米深加工产品的进口,还可以提高玉米综合效益和农民收益,调动产区和农民生产玉米的积极性,更好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黑龙江和吉林玉米市场涨价潮:企业涨价抢粮,未来行情或将走稳近日,东北地区玉米市场行情迎来了显著涨幅。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的深加工企业纷纷提价争夺粮食资源。市场看涨情绪加剧,基层惜售现象推动玉米价格进入更高区间。 企业提价抢购新粮 黑龙江地区成为涨价重镇。在绥化昊天、京粮龙江、青冈龙凤等企业将收购价格提升至1.17元/斤后,周边企业也纷纷跟进。北安象屿、绥化象屿等企业均上调https://futures.hexun.com/2024-05-27/212981861.html
2.好消息!东北玉米春节前后还有涨价机会!东北玉米春节前还有再涨价的空间和机会,这不是嘛,近期东北地区的明星深加工企业再度涨价收粮,这也代表着东北地区玉米市场的现状——唯有涨价,东北地区的大型深加工企业才能收到粮食。 农业苑从公开信息中得知,2021年1月30日,也就是昨天的早上,东北地区的明星深加工企业——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涨40元每吨至27http://www.wqxsymidx.com/article.html?type=info&id=35604
3.玉米涨价了!后期如何?玉米涨价了!后期如何? 25-26日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新季玉米收购2000亿斤,旺季收购进度5成左右。不过从市场和各方预期来看,整体农户余粮或仍未到半,东北在35%左右,华北在40%左右,不过渠道库存量少,理论上若元旦后市场参与主体增加,农户售粮压力也将缓解。部分收购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UyNzMwMg==&mid=2652990825&idx=1&sn=91a6423f63000bef60865f899bfa8fed&chksm=85677f78504db5c466c77e4952ab46d6619e48245d850d7d85ea9a48dd764b11c6ff1b89a654&scene=27
4.基本面好转玉米或将涨价!市场信息淀粉/糖浆资讯从目前市场贸易心态来看,对于12月份的头寸建库意愿有所好转,部分贸易主体认为下方空间有限,观察市场,在合适时机陆续展开收购。此外伴随宏观转好、政策端收储陆续启动叠加东北天气上冻之后农户是否惜售等带来的市场情绪改善,可能带来阶段性反弹。 11月14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部分粮食主产省(区)秋http://c.cnbrewing.com/news/show.php?itemid=360918
5.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新闻中心东北大米丰收后面临流通困局(20080410 23:33) 调查显示:国际米价对中国影响不大(20080410 11:00) 国际米价大涨暂未波及国内市场(20080410 04:27) 中粮集团表示内销大米未来不会涨价(20080410 02:57) 国际粮食价格急剧上涨 粮价落差挑战中国(20080409 11:13) https://news.sina.com.cn/z/qqlsjgsz/index.shtml
6.5年后我国会有1.3亿吨粮食缺口,要囤粮不?粮价会涨吗?2、全国粮食大头在秋粮,秋粮大头在东北。今年东北粮食长势总体正常。 不过,潘文博也提醒,目前距秋粮丰收还有40天左右,这段时间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灾害多发易发期。最担心的就是8月底、9月上旬的台风,这时候作物头重脚轻,容易造成倒伏。下一步要落地落实后期田管措施,全力以赴地夺取秋粮好收成。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2895459
7.4月上旬:玉米提前涨价!玉米还能涨到一块五吗?老道说:根据目前基层市场的最新报价情况来看,山东、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虽然还在呈现剧烈波动。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玉米涨价操作,比如吉林梅花星际玉米主流收购价每吨涨幅就达到了20元左右。而且从整体的玉米调价趋势来看,玉米下跌幅度和玉米调价的企业数量正在变少。这也再次为我们表http://www.chinafeedm.com/h-nd-2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