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每日一词:债务通缩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是指经济主体的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这两个因素会相互作用、相互增强,从而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引起严重的萧条。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的产生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的过程

Fisher认为,在萧条中,债务和通货紧缩是两个最主要的变量。其他相对次要的变量,例如流通货币、货币流通速度、资产净值、利润、交易、商业信心、利率,只有和过度负债以及通货紧缩这两个变量或其中一个结合起来的时候,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他做了两个关键性的假设:

第一,处于均衡的经济体系受到过度负债的冲击;

第二,没有其他可以影响价格水平的因素。分析的起点是:经济在某个时点处于“过度负债”的状态,债务人或债权人出于谨慎,往往会引发债务的清偿。这样就产生以下9步的连锁反应:

(1)债务清偿引致资产廉价出售,并且引致(2)存款货币的收缩(因为偿付银行贷款),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存款货币的收缩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在资产廉价出售的情形下,引起(3)价格水平的下降,也就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由于没有外来的“再通胀”的外生性干预,就必然有(4)企业资产净值的更大下降,这加速了企业的破产和(5)利润的下降。这又导致陷入营运亏损的企业去(6)减少产出、交易和雇佣劳动。企业的亏损、破产和失业,引发(7)悲观情绪和信心丧失,这些反过来又导致(8)货币的窖藏行为和存款货币流通速度的更进一步下降。在以上的8个变化中,(9)利率也会产生复杂的变动,即名义利率下降和真实利率上升。

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是互相作用的。一方面,过度负债引起通货紧缩,另一方面,由负债引起的通货紧缩又会反作用于债务。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尚未偿付的债务价值更高了。如果初始的债务规模足够大,使得债务清偿引起的价格下降速度远大于所减少的名义债务时,虽然部分名义债务得以清偿,但是由于价格下降,尚未偿还债务的真实规模会上升。这样,个人减少其债务负担的努力反而加重了债务的压力。由此出现一种悖沦,即“债务人还得越多,他们就欠的越多”。这正是大萧条发生的根本原因。Fisher计算了大萧条期间美国社会的债务变化情况,进一步验证了他的理论。根据计算,到1933年3月,由于价格的下降,整个社会的真实负债比1929年初大约上升了40%。

Fisher认为过度负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存在获取超额利润的投资机会。例如,新发明、新产业、新资源的出现等产生了极好的投资前景,企业为了获取预期的利润,便会过度负债。

最后,总结一下Fisher“债务一通货紧缩”的发生过程(见图1),首先是由于新发明等产生的新投资机会,再加上其他因素,引起企业规模巨大的过度负债;接下来出现债务清偿;然后,如果没有“再通胀”政策的反向作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下降或者货币的购买力升值,在货币升值的速度超过名义债务偿还速度的情形下,债务清偿不但不能彻底地清偿债务,反而使得尚未偿还的名义债务的真实规模加大。这样,经济萧条只会继续恶化而不是好转。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的发展

尽管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为大萧条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但由于罗斯福新政的原因及人们对古典理论的逆反,使凯恩斯的观点流行开来,费雪的这一思想被不适当地忽视了(格特勒,1988)。所以当沃夫森(M.H.Wolfson)和明斯基(H.P.Minsky)等人重新就费雪的上述思想进行论述和讨论寸,人们才认识到它的深刻性。这些经济学家通过对费雪上述思想的讨论进一步发展了其理论。

沃夫森(1996)提出,可以就三个方面对费雪的理沦进行讨论。

(1)价格水平绝对下降是否必要。在当代世界史上,大范围的价格水平绝对下降毕竟只出现过一次。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已经达成共识,不一定需要价格水平绝对下降,只要通货膨胀率下降,或者实际通货膨胀率小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债务人负担同样会加重,因为他们当初举债时把高通货膨胀率考虑进去了。比如法扎里和卡斯基(FazzariandCasky,1989)就认为“(债务—通货紧缩机制的)关键在于价格或通货膨胀率相对预期水平下降”。托宾(1980)也说:“这些考虑(指“债务—通货紧缩”——笔者注)不仅适用于古代厉史,在70年代预期高通胀将会持续下去前提下举借大量债务的那些人,如果一旦发现物价居然稳定下来,可以想见他们会遇到多大的麻烦!”

(2)银行体系在“债务一通货紧缩”机制中起何种作用。费雪虽然也提到银行危机,但他只是把银行问题当做“债务—通货紧缩”机制的一个结果,没有作深入分析。对这个问题同样也有很多人作过研究。凯恩斯在《劝说集》(1932)中就认为银行在债务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在流动性本来就紧张的时候进一步收紧信贷,使许多效益优良但资金周转上存在问题的企业也走上了收缩业务、拍卖资产甚至破产倒闭的道路,托宾(1982)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3)“债务—通货紧缩”过程是如何触发的费雪只是说过度负债会导致强迫性债务清偿,而没有非常令人信服的理由解释过度负债是如何产生的,明斯基(Minsky,1982)就说过“费雪不能够识别使‘可承受债务’变成‘过度负债’的那些系统性因素。”这个问题比前两个要复杂得多,迄今为止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

尧浠观点;触发“债务—通货紧缩”机制的诱因:

①利率上升

(短期利率上升使近期的现金流出增加,影响债务人的流动性;长期利率上升使长期债务及股票价格下降,使债务人的资产净值下降、抵押品缩水)。

②资产价格下降。

但明斯基的解释过于简单,并没有把问题说清楚。就目前的理论发展看来,要想纯粹从金融方面找原因恐怕有难度,倒是从实际商业周期这方面去动脑筋也许会更有收获,像梅文·金(MervynKing,1994)那样,从消费、财富分布、预防性储蓄等方面去构造关于“债务一通货紧缩”机制的理论模型。

③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由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可推导出,货币流通速度计算公式为:V=(PT)/M=GDP/M,式中分母采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来计算。从图1中可以看到,货币流通速度V与经济增长率GDP有着密切关系,当经济增速处于下降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同步下降。这反映出:当经济繁荣时,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欲望高涨,货币流通速度加大;当经济衰退时,居民收入减少,消费欲望下降,货币流通速度减慢。从图2中可以看出,货币流通速度基本同步或领先于物价指数,即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时,往往造成物价指数下滑。这是由于经济衰退时,人们更希望持币保值,通货紧缩预期加大。国内物价指数近2年来趋于下降,2014年4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增速为1.8%,创18个月新低。如果未来经济持续衰退,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可能会导致物价指数持续下降形成通缩风险。

THE END
1.后期经济稳健发展,通缩现象绝无出现之虞1、政策支持力度大:各国政府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通常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市场需求,这些政策措施有助于避免通缩现象的出现。 2、市场需求稳步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市场需求逐渐恢复增长,消费者信心和企业预期的改善,将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从而避免通缩现象的发生。 http://news.ebuick-3.com/ebuick-3/24641.html
2.深度通缩往事深度|通缩往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志锦 上海报道 1933年3月4日,正是美国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刻,罗斯福临危受命,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一位朋友对他说,如果成功,你将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名垂千古;如果失败,你就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罗斯福回答他,如果我失败,我就是美国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786246442850007&wfr=spider&for=pc
3.萧条,是标准的教科书般的大萧条,债务通缩会贯穿未来10年中国这次产能过剩引起的大萧条,是标准的教科书般的大萧条,债务-通缩会贯穿未来10年,只有到萧条尾部,部分出清,部分通胀发生,中国经济才会看见曙光,才能看见通胀的希望,一个谁涨价谁死的市场,你涨价试试? 中国当前的货币紧缩,是美元紧缩的必然结果,只会带来剧烈的经济收缩,一个靠增发货币推动的市场,突然的流动性枯竭https://www.jianshu.com/p/1886ce438b89
4.你准备好面对通缩压力了吗经济台海外著名的2次通缩 一、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1929-1933) 解决方法:1933年初,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在历史上被称为“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http://jingji.cntv.cn/2012/07/13/ARTI1342142271579100.shtml
5.1933年):大萧条是20世纪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一,始历史上有一些严重的通缩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大萧条(1929年-1933年):大萧条是20世纪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一,始于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然后扩散至全球。在这段时期内,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近30%,失业率升至25%。通货紧缩使物价普遍下跌,企业利润萎缩,生https://xueqiu.com/7398939118/250250773
6.费雪:大萧条的债务在《繁荣与萧条》一书中,根据统计资料,我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个解释大萧条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在该书的前言中,我曾经提及,这些研究结果“似乎”很有新意。之所以说“似乎”,是因为对于这一领域的大量文献我并不熟悉。《繁荣与萧条》一经发表,其研究结论即广为接受。到目前为止,在以前的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有过https://www.douban.com/note/146291403/
7.国际历史上著名的通缩案例—美国大萧条国际历史上著名的通缩案例—美国大萧条,于2023年12月22日上线。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https://m.ixigua.com/video/7315193991337935372
8.黄金投资者应该为通货紧缩埋单吗?3张图看清历史上大萧条与金价走势因此,许多投资者自然认为,通货紧缩对黄金不利。但通缩真的对黄金不利吗?你可能会对黄金在过去100年两次最严重的通货紧缩期间的表现感到惊讶!还有一次是——你可能从未想过的令人惊讶的第三次…… 1.在大萧条时期黄金价格是固定的 但这个事实你不得不知…… http://gold.cnfol.com/jinshizhibo/20190416/27415703.shtml
9.世纪大通缩,全球大萧条!假如我们将一个经济社会抽象为只有一个家财千万贯(流通货币)的大财主家庭和一千贫困农户家庭组成,来思考一些典型的经济现象。 这个时候,大财主即使家财千万贯,但其消费的需求规模有限,大量的财富也只囤积在保险柜而不会参与社会流通,而上千贫困农户即使有消费需求,也无消费能力。因此,这个状况下经济萧条,处于通缩的https://weibo.com/p/23041855dca46a0102vnwa
10.通货紧缩螺旋定义知识库一些经济学家批评了通货紧缩螺旋式上升的概念,甚至说,对大萧条的公认解释是通货紧缩螺旋式上升的影响加剧了大萧条,这是不正确的,相反,他们对造成大萧条的经济破坏提出了另一种解释。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通货紧缩螺旋现象的许多假设都是基于正规经济模型中预期的逻辑含义。尽管某些流行的宏观经济理论可能会预测这一系列事https://www.wenjiangs.com/wiki/VDi8p02BHA
11.以美日欧为鉴:如何走出需求不足和低通胀?大萧条时期,货币政策开错了药方,加剧了萧条。日本通缩时期,货币当局一直犹豫,大幅拉长了通缩时间。欧元区更多是一个正面的例子,欧央行“不惜一切代价”的宣誓和随后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应对措施止住了需求不足和通胀进一步下行。 以上三段经历,都显示出货币政策的重大调整成为走出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关键。经过大萧条和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93898
12.对比“大萧条”经济危机会出现吗?对比1929年的“大萧条”,本次“危机”有技术周期、居民配置金融资产比例过高、加杠杆导致股市泡沫化以及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捆绑等相同点。“大萧条”终结的根本原因是美联储为银行提供无限制流动性支持等货币政策,向低收入人群派发救济金、大规模基建刺激计划等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本次美国政府吸取了“大萧条”时期https://wap.eastmoney.com/a/202004151454722459.html
13.美国各界争议通缩下半年走势仍不明朗宏观历史证明,间歇性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衰退的结束。目前,美国长期失业的局面仍然十分严重,且尚未出现迅速好转迹象,主要国家的政府关注的却是通胀,并一再强调削减赤字的必要,反而忽略了通缩才是真正的威胁,真正的问题是支出不足。正是这种“政策失误”,奠定了经济通缩的基础,也是导致“第三次大萧条”的主要原因。https://m.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15123.html
14.美国大萧条与新政再思考美国大萧条与新政再思考 Rethink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Roosevelt's New Deal (《比较》辑刊 2020 年第 2 辑) 王小鲁 发生于 1929 年并延续数年的美国大萧条和后期的罗斯福新政,是 20 世纪经 济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关于大萧条的原因,国际经济学界至今众说纷纭.国内 占主流地位,也是国外相当流行的观点http://www.neri.org.cn/index.php?c=download&id=2556
15.在2024第一季度尾部看经济在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中,关于通缩机制的阐述主要有两种。 一是货币数量学派代表人物费雪20世纪30年代针对美国1929~1933年大萧条提出的债务通缩理论。它是“生产价格收缩-实际利率上升-负债恶化-经济进一步收缩”的连锁传导机制,描述的是在经济衰退期间,过度的债务负担和通货紧缩(物价下降)相互作用,导致经济进一步恶化的过程https://www.yicai.com/news/102043622.html
16.投资大师查理?芒格2008年在Wesco股东会上的交流纪要“极其严重”。“你无法说清,一旦人们对处于机能障碍的文明失望之至时,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大萧条催生了希特勒。现在政府积极反应的做法是正确的。 2、是什么导致了困境? 这是合奏效应(lollapalooza effect)的一个例子:朝着同一方向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https://stock.cngold.org/dsll/c2421182.html
17.巴菲特芒格不看宏观?这可真是误读……聪明投资者但人们却为之疯狂。结果是巨大的灾难——银行倒闭了,这个地区的很多银行都倒闭了,这些银行都经历了大萧条。但人们却参与了——他们只是想要一点疯狂。 人们在经济上疯狂,周期性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 而且,你知道,清债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就是从房地产行业的疯狂储蓄和贷款中走出来的,它们为摆在自己https://www.cmtzz.cn/article/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