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们爱惜粮食的故事

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是“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强法治

爱惜粮食在长辈的谆谆教诲中

1、过去父母总是说粮食是一颗汗珠掉在地上摔八半收获的,不要浪费每一粒粮。现在面对每一餐都是怀着一颗感恩敬畏之心,感恩生长粮食的土地,感恩种粮食、收粮食的人,感恩使我能够果腹的粮食。勤俭节约,不忘初心。

2、爷爷说吃饭要当照镜子。就是不仅把饭菜吃完,还要端起盘子来,用干净明亮的盘子当镜子照。

3、爷爷奶奶长辈们都经历过挨饿的时候,我奶奶从小就教育我说:宁愿撑傻人,也不能让它占着盆!所以从小到大饭给我盛多少,我就吃多少。我能吃成现在的平方面积立方体积我奶奶居功至伟!

4、记得小时候家住在农村,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会多做很多菜,以备来客人食用,这时候餐桌上总会剩下一些饭菜,母亲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轻轻地将剩下的饭菜收集起来,说是要“留作明日的早餐”或是“给院子里的小鸟吃”,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5、我妈妈是个特别会过日子的人,她总是能把剩饭剩菜变成美味佳肴。比如,前一晚的剩饭经过她的巧手烹饪,就能变成一碗香喷喷的炒饭;剩下的蔬菜叶子也能被她做成一道清爽的沙拉。妈妈的这种智慧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创造价值,也让爱惜粮食的理念深入我心。

爱惜粮食在平日的身体力行中

1、我是七零后,在农村生活过。从小就看着父母整日在农田和稻田里劳作。亲眼目睹父母,总是在乍冷还寒的初春,光着脚丫子,在冰冷的泥水里秧芽子,播种水稻一直到秋收……非常辛苦!所以我到现在一直养成珍惜粮食的、绝不浪费的好习惯。

2、我身边的有个朋友就是个非常爱惜粮食的人。有一次我们一起吃饭,他看到菜单上有一道菜的分量很大,就建议我们点半份尝尝就好,避免浪费。用餐时,他也总是吃得干干净净,连一粒米都不剩。他常说,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不能随意糟蹋。在他的影响下,我也逐渐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3、我的爸爸妈妈从小就教导我要“勤俭节约”,家里面的长辈们也是以身作则。在这样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我早已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用餐时,我从不浪费一粒米饭;离开房间时,我会顺手关灯、关风扇……

4、说到节约粮食,我有一朋友的做法挺好,他家做饭实行“量体裁衣”,例如包饺子,他都是按这顿餐吃饭的人数,每人多少个准备面和馅,从不“多多益善”,这样避免剩饭或倒掉,造成浪费。家庭过日子,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需要精打细算,适度采购,按量烹饪。我总结了一条,就是“随吃随买不囤积,少做勤做不过量”。

爱惜粮食在对下一代的言传身教中

1、在孩子的成长中,我教育孩子,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多了,但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对于现在存在浪费现象,我们要警钟长鸣,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要光盘行动,反对浪费。我们要时刻铭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警句,要记心中,要落实到行动上,把中华民族美德发扬光大。

3、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作为在农村长大的我深知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平时就教育家里的宝贝要吃多少盛多少尽量做到光盘,外出就餐时尽量少点餐,不够可以在点,如果有剩余饭菜就打包,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勤俭习惯。

4、今年暑假从山东迁到天津,各种不习惯。尤其是饮食上,老公从山东带来了我们常吃的大煎饼,可是天气炎热不好储存,没办法我就想起了小时候的储存方法。把煎饼一张一张铺开晾干,这样就不会发霉,想吃的时候喷点水就可以了。孩子们不解地问我为啥要这样做,我说你们没过过苦日子,我们小时候没冰箱,都是这样储存食物的。这煎饼从山东背到天津,这么远背来的,我更是不舍得浪费呀!

爱惜粮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从日常的点滴做起,久久为之。爱惜粮食,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THE END
1.爱惜粮食的童话故事现在我国虽然稍稍富裕了,但粮食还是要好好爱惜,因为粒粒皆辛苦。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爱惜粮食的童话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爱惜粮食的童话故事1:浪费粮食的小猪 在动物王国里有一只又好吃懒做又浪费粮食的小猪,人人都叫它小懒猪。 它吃饭时每次要把粮食撒得满地都是(都把粮食撒得满地),而且撒得比吃的还多。有http://wenxue.xuexila.com/tonghua/25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