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储季,化肥究竟为何涨价?

自今年10月份以来,化肥市场价格整体上行,各肥种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但在价格上涨的背后,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企业联合自主抬价,还是被逼无奈水涨船高?

成本激增是价格上涨主因

“成本大幅上涨是抬升当前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徐东奎告诉记者,以磷铵为例,从10月初开始,磷铵三大原料:硫磺、合成氨、磷矿石的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硫磺价格从900元/吨一路上涨,最高点达到1700元/吨,现在稍有回落,但仍在1500元/吨之上的水平,这使得二铵的成本上涨了约240元/吨;磷矿石每吨上涨了约50元,且仍在酝酿涨价。生产1吨二铵,需要1.8吨的优质磷矿石,磷矿石价格的上涨使二铵成本上涨了约90元/吨;相对而言,合成氨对其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有相当明显的涨幅。整合分析后可以看出,二铵的成本上涨了约350元/吨。

不仅仅是磷肥,氮肥也不例外。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其选表示,今年的尿素市场行情变化太快,9月中旬的价格和10月、11月的价格差得太大。9月中旬的时候,尿素价格在1400元/吨,而且很容易采购。到了11月,不仅价格大幅上调,采购也十分困难。按照往年规律,每年11月,化肥的价格一般会下调一点,便于大家采购,后期缓慢上涨直到平稳。但是今年,化肥价格没有按照这个规律出牌。究其原因,还是成本压力过大,企业开工率不高,才造成当前价格抬升、市场采购艰难的局面。

多方因素集合推动

承压的是企业,还是农民?

成本压力为价格上涨带来支撑,受其推动,化肥冬储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生存环境究竟如何?化肥价格上涨势必会增加农民在农资产品上面的投入,而当前粮食价格低迷,对农民而言,一旦肥料大幅上涨,无疑于雪上加霜,在此情况下,农民承担着怎样的压力?压力又来自何方?

生产企业收获的是“压力”而非“盈利”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营销中心市场部部长王铨啟表示,三大原料价格整体大幅上涨,对化肥生产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化肥企业要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要为行业负责,要为农民谋福利,但也要考虑生存。作为一个微利行业,价格上涨并未给化肥企业带来暴利。恰恰相反,目前化肥企业的生存环境十分困难。高额的成本掠取了大份额的利润,高成本推动下,价格上行实属被逼无奈,且当前市场价格的涨幅尚低于成本的涨幅。

对于成本的突然暴涨,行业内完全没有预料到,很多企业也因此亏损。徐东奎表示,10月底以来,一些企业接收了部分前期订单,但成本的迅速飙升让这些企业措手不及,高成本生产执行低成本订单,让这些企业吃了个哑巴亏。就当前而言,虽然化肥价格已经上涨,但大多数还未能跟上成本上涨的步伐,即使部分产品价格已经涨到合理水平,也仅仅是保本而已。价格上涨的市场行情之下,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在粮价低迷的情况下,成本推着价格上涨,也会增加企业在后期运作的风险。

中间环节两方承压

生产企业固然承受着暴涨的成本带来的压力,但作为拥有定价能力的上游企业,他们仅仅承受着来自原料成本单方面的压力,中间环节则不然。

施可丰采购公司总经理付绍群告诉记者,当前市场对处于中间环节的流通商以及大的经销商甚至复合肥企业而言,压力更是巨大。一方面,上游原料企业受成本推动抬升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市场行情尚不明朗,下游对当前的价格望而却步,保持观望。复合肥企业需要生产,不得不采购,但上游原料持续上涨带来的压力并不能够快速地传导到终端市场,不过作为生产企业压力相对会小一些。流通商和大的经销商是压力最大的环节,小的网点商可以保持观望,但大的渠道商或许可以少拿,但不得不拿。上游持续增压,下游抵触观望,两方承压,有苦难言。

农民压力来自粮价

在整个行业链条中,农民作为终端消费者,市场价格上涨对他们造成了多大的压力呢?这也是所有人十分关心的问题。王铨啟表示,目前市场正值冬储,属于用肥淡季,市场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尚未传导给农民,中间环节才是真正的受力点。且当前价格属于恢复性上涨,尚未到达农民用肥临界点,不会影响农民用肥的启动。他还说,目前市场价格虽然在涨,但涨幅至少要比原料涨幅小20%,生产企业需要承担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需要维持市场稳定,控制合理的上涨节奏,防止市场崩盘。当前市场“不合作,没法活”。流通环节的压力最为巨大,企业必须要考虑合作伙伴的感受,为其分担一定的压力。

徐东奎对此表示赞同。他表示,现在还没有到用肥时期,农民不用肥,便感受不到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在市场运作下,未来的行情究竟如何演绎,谁都难以言说,这也是企业压力大的原因之一。化肥生产企业当前全部属于高成本生产,一旦价格下跌,必将面临巨额损失。流通环节也一样,冬储,储还是不储,难以抉择。上游成本压力,下游抵触心理,双重压力下,境况十分尴尬。

诚然,当前并非用肥时期,农民尚未感受到来自化肥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但这并不说明农民没有压力。事实上,近年来农民最大的压力并非来自农资,而是粮价低迷。农民不能够从粮食上赚取更多的利润,便只能主动减少在农资投入品上的支出,从而导致下游不接受的局面,也因此将压力传导到了上游。

是警示提醒,还是禁止涨价?

作为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性资料,化肥价格的涨跌对“三农”及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刻影响。近期,受环保、安全大检查,以及生产、运输、人工等综合成本攀升的影响,国内尿素、磷铵、复合肥价格节节攀升,部分肥种价格上涨超过600元。发改委在此时发布《告诫书》,其原因是什么?又为行业放出了怎样的信号呢?

《告诫书》立意高远

李昊峰表示,本次之所以发布《告诫书》,很有可能与小麦等粮食的收购价降低有关。日前出台的《关于公布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中提到:“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8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5元,比2017年下调3元。”这是小麦13年来第一次下调收购价。此时,农资产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使终端产生抵触情绪。本次《告诫书》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针对一些价格上升中的非市场因素进行告诫和提醒。

徐东奎也表示,《告诫书》从“三农”角度出发,立意高远。化肥行业作为支农产业,也必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化肥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做好资源分配,促进产业升级是必要的,价格还要靠市场决定。并且,就目前而言,市场价格在成本推动下上涨也并非坏事。市场价格上涨,农民对于肥料的选择会更加谨慎。为了减少成本,农民会选择更加高效的肥料,也会更加注重施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推进我国化肥“零增长”步伐,促进合理的结构调整。同时,农民对于肥料的挑剔也会反向促进行业升级,提高肥料利用率。

后续或有动作

关于本次《告诫书》有何内在含义,李昊峰分析说,这次仅仅是释放了一个信号,希望各个企业在目前的形势下能够自律,防止非市场因素干扰化肥价格走向。《告诫书》的出台一般情况下是对行业起到警示的作用,参考其他行业的《告诫书》发布情况,很有可能是调查组掌握了一些情况和证据,首先提出提醒告诫,在告诫未起到良好作用的情况下,国家应该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上涨空间有限,未来价格必将回归理性

不少企业也表示,今年的市场与往年不一样,厂家基本没有库存,渠道也没有库存。目前价格太高,下游都不敢采购,怕粮价太低会影响农民的化肥用量,粮价低迷情况下农民是否可以接受如今价位的化肥还是未知。就价格而言,当前价格已接近顶峰,虽有稳中看涨之势,但上涨空间不大。当前行业整体开工率也不高,市场供应基本处于紧平衡状态,但企业开工率肯定受市场价格影响,一旦能具有客观的利润,开工率或将随之上升,供应也将宽松。归根结底,未来市场还是要看供需。

市场价格需要看供需,而粮食价格低迷势必将影响农民的用肥积极性,降低用肥需求,从而反过来压低市场价格。所以,暴涨的成本抬升化肥冬储价格与农资消费能力减弱是当前化肥市场的主要矛盾。企业难,成本上涨毫不留情,下游抵触保持观望。农民难,化肥价格一路飙升,粮食价格萎靡不振。化肥价格上涨有因,下游抵触情有可原。

化肥有价无市,粮价低迷是问题之源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化肥淡季涨价的现象其实并不新鲜,但在日益稳固的买方市场格局下,受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不断抬升和国内粮价持续低迷的双重影响,肥料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反复上演。农民生产积极性与购买力偏低,成为长期制约农资行业发展的痛点。

理论上来讲,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物价波动将反映至最终产品的价格上,然而事实上国内的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远大于受生产成本波动的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季度,国内种植业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97.2、98.2、102.6,粮食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95、98.9、102.5,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抬升,而同期的粮食收购、销售价格,以及粮食产品居民消费指数却呈现弱势维稳的状态,并未出现相应的上涨。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增产与提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国内外价格倒悬等困扰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党的十九大之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政策支持的广度与力度空前加大。以近期的增值税改革为例,粮食与化肥的税率均由13%降为11%,为企业节本减负,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同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提出在保证粮食产量和适度库存的同时,加强相应的加工流通能力和产业链掌控能力,深入发掘农业产业附加值,并通过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激发企业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和种粮积极性。

在当前粮食产业去库存、化肥行业去产能的背景下,大宗粮食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化肥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极低。国内的农资企业普遍认识到帮助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性,因此负责任的企业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去哄抬肥价,增加农民的负担,损害农民的利益。从长远来看,成本主导下的肥价上涨已接近顶点,并将在市场规律的引导下逐步回归理性。从农资行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的减肥增效与农民的持续增收,关键在于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民科学施肥,降低生产成本,发掘产业链价值,最终实现提质增效、节本增收。

THE END
1.粮食价格走势(未来五年粮食价格走势)2、 人一旦没有了粮食会怎么样呢?那么我们只有挨饿了,毕竟没有粮食之后,我国将会陷入混乱,但是这种情况在中国是不会发生的。也有消息指出近段时间因为疫情的出现,所以会导致我国的粮食价格上涨,究竟会不会呢?目前2020年粮食涨价分析商务部回应了。 3、 前几天,网上信息公布全国各地有市民进行疯狂抢购粮食,其实官方http://wwwtest.hibor.net/repinfodetail_1313696.html
2.今天又进了5吨粮食,2021年粮食的行情怎么样?会不会涨价呢?00:00/00:00 今天又进了5吨粮食,2021年粮食的行情怎么样?会不会涨价呢? 小狄酿酒2021.01.09 17:49 +1 首赞 今天进了一批吨粮食,两个店加起来一共5吨,粮食的行情现在不稳定。https://chihe.sohu.com/a/443489744_120474789
3.涨价的粮食,会是下一个“口罩”吗近期国内粮食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3月以来玉米价格涨幅超20%,小麦价格也自6月开始上行,6月粮食CPI同比上行至1.57%,为2017年11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中央频频就餐饮浪费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我们该如何解读“节约粮食”的指示?结合涨价,是否说明我国粮食供给出现危机?接https://www.yicai.com/news/100747003.html
4.今年夏天我国粮食会涨价吗?今年夏天我国粮食会涨价吗? [导读]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既会受到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影响,也会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在我国历朝历代历史上,普通老百姓吃饭始终是个大问题,后来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粮食产量有了提高,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吃http://www.tiandingtougu.com/77466.html
5.5年后我国会有1.3亿吨粮食缺口,要囤粮不?粮价会涨吗?这一说法引发广泛关注,有人担心这会不会意味着未来国家粮食安全会出现恶化。 唐珂回应称,报告提到的粮食缺口,应该指的是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产需缺口,而不是实际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产需和供求是两个概念。 唐珂说,我国产需缺口大,需要大量进口的主要是大豆,2017年进口量曾达到9553万吨的历史峰值。未来我国大豆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2895459
6.未来10年,农村土地价格会涨2倍以上!当然不是啦!惦记着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或者农地征用,是因为有10倍以上的利,这个好理解!而农地流转是亏本的买卖,为什么还老是惦记呢?这是因为未来十年,农地的租金或价格至少会有2倍以上的涨价! 真的吗?当然是真的! 未来10年,农地租金或价格上涨的依据是什么? https://illss.gdufs.edu.cn/info/1235/10881.htm
7.未来35年中国经济走势初探woaidongmao1989年那次通胀主要就是因为老百姓压在家里的货币集中冲向流通领域导致的通胀。另外一种是进入流通领域,这就是直接增加了流通领域的货币存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发行货币很快会形成通胀。1994年的通胀就是因为银行的信贷扩张过快出现了流通中的货币增长量远远高于实际经济需求,出现了恶性通胀。 我认为未来2-3年中国会http://www.cppblog.com/woaidongmao/archive/2008/09/19/62285.html
8.快问快答:粮食未来会涨价吗?00:00 / 00:00 倍速 当前设备不支持播放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70017001.199-55da1aa19187ddd56827a206f293c8aa 快问快答:粮食未来会涨价吗? 2024-11-09 18:37 发布于北京|20万 观看 190 12 58 376 手机看 韩秀云讲经济 粉丝5.5万|关注0 +关注 作者最新视频 9185|02:57 快问快答:找不着工作,可以https://new.qq.com/rain/a/20241109V06QA000
9.今年洪涝灾害多,粮食会涨价吗?农业农村部回应今年洪涝灾害多,粮食会涨价吗?农业农村部回应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李楠桦)今日,国新办举行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2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5个百分点;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固定资产https://m.gmw.cn/2021-10/20/content_1302646766.htm
10.粮油价格走高,未来还会涨吗?展望后期粮价走势,李国祥表示,虽然俄乌局势还将给国际粮价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但中国粮食供给总体充足,伴随着国内春播完成,农业生产形势趋于稳定,加上政府调控手段,未来几个月中国粮食价格将有较大回旋余地。https://m.jnnews.tv/gjgn/p/2022-03/19/879192.html
11.2022年粮价大涨马上就要来了2021年粮价会不会大涨3、粮价马上要大涨了是假的哦。因为2022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 4、年粮食会大涨价,其中原因有战争导致、出口量减少、粮食减产、成本降低、全球经济复苏等。战争导致 俄乌战争还在持续,那么粮食的出口https://www.rdnbq3552.cn/yang-zhi-zi-xun/178943.html
12.粮价上涨(精选十篇)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 粮食涨价与增产并行的缘由确实值得探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产量与粮价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通常在粮食产量没有显著波动的情况下, 粮食产量对粮价的影响极不显著;只有在粮食产量出现明显波动的情况下, 粮食产量才会显著地冲击粮食市场, 引起粮价的波动。自2004年以来, 我国实施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5py9ud.html
13.微博退休不退休有什么区别?没养老金的才是大多数。 抱歉电量不足22回复@皎月银银:主要是计划生育的严重后果已经造成了,而且无法挽回 2021-12-12 15 大大黄熊 多出4亿人口,粮食肯定会涨价,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肯定会提高。以前很多被荒着的土地大概率会被重新耕种。另外,在很多本来不适合种地的地方,比如说戈壁沙漠,也https://m.weibo.cn/status/L5IYaxy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