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荒”来袭,我国能否应对?

3月25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紧急发布公告称:“除非我们快速采取行动,保护最脆弱环节,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否则我们将面临粮食危机迫近的风险”。

截止4月3日16时,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近已超过101万例。在疫情冲击下,哈萨克斯坦、越南等多个粮食出口大国相继对农产品进行出口限制或颁布出口禁令(见表1),影响至中亚、南亚、东南亚、欧洲、南美等全球众多地区,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似乎正呼啸而来。

疫情+蝗灾环境下,剧烈动荡的国际粮食市场

天灾致全球粮食减产数量较大

2019年极端天气频发,旱、涝灾害轮番在主要粮食出口地区肆虐。在北美,洪灾严重影响了美国农作物的播种时机,美国农业部预测2019-2020年度小麦、玉米分别将减产11%和12%;在南亚,夏季持续的干旱使得印度的播种面积减少至14.7万平方公里,同比下降10%。

2019年底至2020年初,史无前例的蝗灾又席卷了非洲、南亚多国,受灾面积多达16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直接导致印度地区经济损失约100亿美元,或将造成粮食减产30%-50%。

出口禁令致全球粮价飞涨

粮食减产,再加上当前多国因防疫需求限制出口,全球性粮食产品价格涨幅惊人。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上周俄罗斯小麦价格指数每吨上涨约1020卢布,达每吨13270卢布,创历史新高;芝加哥小麦期货自3月中旬以来上涨了15%,3月30日甚至攀升至每蒲式耳5.72美元;而据国际国务理事会(InternationalGrainsCouncil)数据显示,泰国大米价格上涨至每吨490美元,今年年初至今涨幅达17%。

国际贫困地区直面粮食危机

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同时也是各国重要战略物资储备。若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粮食价格持续走高不可避免,这将可能对粮食进口依赖度高的国家产生严重影响。

受自然因素限制,这类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及南美部分地区,世界上28个最贫穷国家中有23个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极端贫困人口比例甚至达到41%。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报告披露,全球目前约有8.2亿人正面临局部粮食危机,其中,有1.13亿人为依靠外部援助的重度粮食不安全人口。加之粮食危机预期极易造成恐慌心理,若全球粮食价格得不到控制,不难想象这部分人口将面临的困境。若政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重演08年非洲“粮食骚乱”的惨剧。

我国粮食库存充足,但粮企或将重新洗牌

粮食连年增收,国家储备充足,“米袋子”牢靠

国新办2019年10月在新闻发布会上曾公布:中国粮食总产量自2015年以来均稳定在6.5亿吨以上,粮食产量持续登上新台阶。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高达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为历史最高水平,产量世界第一。

表2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情况

注:①根据甘肃、宁夏、新疆等部分地区小麦实际产量对全国夏粮数据做出修正;

②由于计算机自动进位原因,分项数合计与全年数据略有差异;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清晰获知国内粮食产量稳定,若按往年世界正常的交易水平,着实无需过多担忧。但当前多国禁止粮食出口,这种操作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

考虑到这层,我们特意查询了国新办2019年公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食用油罐总罐容2800万吨,比1996年增长7倍。

若将往年储备量加上2019年产量,哪怕按年消耗量约6亿吨计算,维持两年生存也毫无问题。此外,当前疫情对今年国内整体春耕影响不大,不难得出我国粮食安全稳当的很,大家不必恐慌。

另有最新数据显示,一批现代化新粮仓建设在逐步开启。如,2月24日中储粮油脂成都基地所属新津库扩建9万吨大豆储备浅圆仓项目拉开复工帷幕,工人分批抵达工地。短短15天,浅圆仓已具雏形,各项施工工作正有序开展。下面是部分正在推进的粮食储备项目:

表32020年部分在建粮食储备项目情况一览

看完整体情况后,我们再来看看各类粮食需求情况如何。

国内谷物基本实现自给,主粮供需形势良好

谷物类:我国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连续增收,已完全能够自给,进口大米主要是用以调整品种余缺,进口量自2016年以来便逐年下降,至2019年进口大米消费仅占大米总消费约1%。

从国家粮油中心今年1月公布的《食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月报》来看,预计2019/20年度国内稻谷和小麦总消费分别为19410万吨和12350万吨,供求结余量分别为1401万吨和1360万吨,整体数据较上年度浮动不大。总的来说,稻谷和小麦这两大主粮的供需形势都较为稳定。在市场监管体系保障下,超市中的粮价总体受国际性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十分有限,并不会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过多影响。

豆类: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一度超过85%,据海关总署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总计进口大豆8551.1万吨,预计2020年将达到8800万吨。尽管国际豆价可能会对我国产生一定影响,但大豆并非我国粮食结构中的主粮,进口大豆主要为饲用和榨油,对直接口粮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可能会对畜牧业、食用油等产生不利影响。

整体无碍,但国内粮食企业洗牌在加速

在疫情强势冲击下,国内粮食企业“马太效应”愈加明显,新一轮行业洗牌不可避免。

大型企业底子厚、抗风险能力强,各项业务稳步进行。自疫情发生以来,为保障粮食供应,中粮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与零售商积极合作,开展了线上到家业务,并对8241家门店进行库存与价格监控。在粮食生产方面,国内最大的粮食生产企业北大荒集团便开始组织下属公司科学防控、备战春耕,开启“云上备耕”新模式,截止3月31日已筹措春耕资金304.1亿元,完成99.5%,发包4244.9万亩土地。

然而中小粮食企业的生存之路却颇为坎坷。

就面粉行业来说,截至3月上旬,华北地区面粉企业整体开工率为54%,大型企业开工率达到40-70%,但中小型企业仅为20-40%。在面粉行业原粮问题上,夏粮整体虽有一定保障,但受全球疫情冲击还是可能会造成一定减产,届时企业收购成本提升,收购数量也将相对减少,粮油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减,一些规模不大的小型企业可能会因为原粮问题而难以维持基本的生产经营。

THE END
1.2025年国内粮食市场展望:粮食供给有保障价格波动或不大《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预计,未来10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稳步提高,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将不断提升。粮食消费刚性增长,但增速放缓,工业消费增加是拉动粮食消费增加的主要动力。饲料工业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饲料产量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 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YN/2-1/info/1045354
2.冬藏时节看大国粮仓“成绩单”“计划表”端稳中国饭碗,既要粮食颗粒归仓,更要种粮人“丰收到手”。今年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筹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持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畅通农民售粮渠道,“全年粮食收购量保持在较高水平。预计今年粮食收购量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连续2年稳定在8000亿斤以上。”会议期间,刘焕鑫介绍了今年的粮食收购相关情况。 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412/t20241231_1395364.html
3.中国普通的城市居民在家囤粮应该怎么囤?(收藏)但是,这绝不是能让你应对疫情封城的。应对大城市封城,你的囤粮标准是:冰箱内的存货吃完后,还可以继续坚持三个月以上。 2、为什么是三个月?因为 1)三个月的粮食不至于造成大量浪费,临期食物可以提早吃。 2)大城市若是连续缺粮三个月,一定会发生大乱。绝没有一个大城市可以因为疫情连续封三个月不乱;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9717493_1034613132.html
4.5年后我国会有1.3亿吨粮食缺口,要囤粮不?粮价会涨吗?几个信息关联起来,让人觉得中国的粮食似乎“不安全”了。 这种担心有没有道理?我国粮食安全还有保障吗?8月26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就社会关心的粮食问题进行了权威回应,一起来看—— 现在有必要囤粮吗? 完全没必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有一些消费者出于防范风险的心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2895459
5.我国粮食货足价稳公众无须抢购囤积——中国青年网4月4日下午,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前一阶段国内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市场上粮食及各类副食都货足价稳,现在更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粮食还是要吃新的好。”魏百刚说。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004/t20200405_12272029.htm
6.网传要到超市囤米,有粮食危机?权威解答来了但劳动密集型行业,例如棕榈油等种植业和鲜肉处理等加工业的人员感染风险较高,因而需要临时封闭措施。惠誉咨询公司担心,尽管某些种类的粮食供应充足,但可能出现过度囤积或限制交易现象,从而抬升粮食危机风险。 那么,疫情会导致中国粮食供应紧张吗?市民有没有必要囤米应对?http://m.xgnews.cn/p/149377.html
7.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回顾(19521970)八年的抗日战争和三年国内解放战争,使中国经济倒退了十多年。1949年同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1949年,钢产量仅15.8万吨,煤3243万吨,粮食11318万吨,棉花为44.4万吨,分别比1936年减少80%、48%、25%、48%。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https://m.hswh.org.cn/wzzx/llyd/jj/2019-07-07/57503.html
8.国际米价暴涨刷新20年纪录粮食进入高价时代过去十多年,印度一直被公认为粮食自给自足的“模范国家”,印度有11亿人口,其中有2/3是农民,但在2008年初,该国宣布将连续第二年进口小麦,以平抑国内高企的粮价。印度经济学家潘南第卡说:“我们一直为自己的600万粮食储备而沾沾自喜,但现在,我们的粮仓也快空了!”http://www.ce.cn/cysc/sp/info/200804/02/t20080402_15035830.shtml
9.现在需要囤粮吗?答案看这里!现在需要囤粮吗?答案看这里! 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快速蔓延, 一些国家开始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 造成国际粮价上涨。 这种情况下, 我们国家粮食够吃吗? 需要囤粮吗? 下面这组数据, 告诉你答案! ▽▽▽http://www.sdzzwm.com/mobile/news/show-10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