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粮食的故事800字5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的一首古诗。爸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首诗的含义是:每一颗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希望我们大家都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节约每一粒粮食。哦,我懂了,我一定要节约粮食。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小时候,只要遇到不好吃的饭菜,就会把它们挑出来,偷偷地扔进垃圾桶里。有一次,爸爸发现后十分严厉地批评我:“你为什么要把食物扔掉你这是浪费粮食的行为,你知道吗”我委屈的看着爸爸说:“不好吃,我不想吃。”爸爸把我拉到身边认真地对我说:“爸爸从小就对你说,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你忘记了吗”爸爸继续说:“你知道吗,有很多山区里的小朋友至今还吃不饱肚子,每天只能饿着肚子上学,你想不想让这些小朋友能和你一样每天吃饱肚子好好去学习呢”我用力的点点头,大声回答:“想,我想让他们和我一样吃饱肚子再去读书,那样才能好好学习!”爸爸高兴地用手敲敲我的脑袋,然后对我说:“好,我们一起做节约粮食的好宝宝吧。”从那以后,我和爸爸真的开始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渐渐地,我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食不过佳,充饥则可;身不过华;遮身则可。”“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粮食是用来满足温饱的不是用来浪费的。”“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如果世界上再也没有了粮食,那我们也活不了多久了!我们一定要好好节约粮食,不要再浪费每一粒粮食了!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可供生产粮食的耕地并不多,而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的发展还在被不断地蚕食。每年都有很多人因贫穷或自然灾害或战乱经受着饥饿。可以这么说: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都要爱惜粮食,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时刻以“珍惜粮食为光荣,浪费粮食为可耻”来严格要求自己。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一切浪费行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和谐社会和美好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诗人李绅写的一首家喻户晓的爱惜粮食的古诗。是啊,每一粒粮食,正如古诗中所写的那样都是农民伯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来之不易啊!因此,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应该从我们每个小学生做起。

在饭馆的饭桌上,有些人为了要面子,炫耀自己有多大方,订了一大桌饭菜请朋友吃,可到最后大量饭菜几乎没动筷子。这些吃不完的菜便被店老板倒掉了。其实这种事情完全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可以少点一些,吃完了再点,或打包回家都是很好的节约方式。只要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需举手之劳。

为了提醒人们节约粮食,为了避免更多人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让人们珍惜粮食不剩下一口食物,不把吃不下的食物扔掉,不挑食偏食,不浪费食物。让每一个人都珍惜粮食。

从古至今,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更要节约粮食,爱惜粮食。我会这样做:每天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菜,吃干净盘子里的每一粒米饭、每一口菜;如果有剩饭剩菜放进冰箱,明天再吃;在饭店里请客吃多少点多少,不铺张浪费、不摆阔气......这些都是节约粮食的好方法。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必须要从小处着手,从珍惜一粒米开始,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珍惜粮食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吃了将近12年白米饭,可是只有亲自体验干农活的辛苦,才真正感受到白米饭的香甜。

金秋八月,庄稼熟了,我和妈妈回到外婆家去帮他们收玉米。老天爷也真是懂事,刚刚下了几天的雨,天气十分凉爽,知道大家开始劳动了,便给我们带来晴天。

下午两点钟,“收割大战”一触即发。现在的收割机因为更加机械化,所以也轻松了许多。只要有钞票,一切都好办。地里的庄稼,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搞定了。别以为就这么简单,剩下的事还多着呢!考验体力的时候到了——搬谷子。

地里散落着几十袋刚刚打出来的谷子。外婆、舅舅开始扛起麻袋干活,不一会儿已经是气喘吁吁。我也拿来扁担开工了。扁担两头各吊着一袋玉米,说实在话,比较蓬松,并不很重。但当我挑着两麻袋谷子,摇摇晃晃地沿着窄窄的山间小路向家里走去,一路树枝来骚扰,打得麻袋直转悠,感觉肩上的玉米越来越重了。还没到家,就已经透不过气来。实在很不方便,我只好把玉米扛在肩上带回家。可我人小,拉着麻袋的头,袋尾就不停地敲打着我的屁股,走起来比平时不知道慢了多少。我咬着牙坚持,好不容易到了院坝里,已经是筋疲力尽、体力不支了。顺手将背上的麻袋重重滑到了地上,然后拿起放在地上的水杯,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清凉可口的茶水趋走了我的疲惫。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扯了扯后背上衣服,在玉米上躺一会儿后,才回到地里继续干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了农民伯伯的苦。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节约每一粒米。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大都向往城市的生活,可是,去城市的人多了,农村的人也就少了,这意味着种田的人少了,那么,粮食哪来呢虽然能从国外进口,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将近2000亿元,是两亿多人两年的口粮。我们的国家的确强大了,富有了,可还是有一些贫穷地区的人民在忍受着饥饿,因此治病要治根,我们要从源头开始,倡导光盘行动,不在餐桌上浪费,珍惜每一粒粮食。不为打包而羞耻,要为光盘行动做出奉献而感到自豪。我国餐饮消费总额超过7000亿元,相当于GDP的7%。美国餐饮消费总额仅接近3750亿元,相当于GDP的3%,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呀,既然外国人早就知道粮食的重要性,那我们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每个人都知道诗的含义,但又有几人做到了

中国,一个飞速发展的大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了,却又开始浪费了。在餐馆里,有人为了撑场面,点了一大桌子的菜,却又吃不下。自己的虚荣心满足了,农民的成果却被糟蹋了。

有一个饭店的老板曾说过:“每每看到客人剩的饭菜,我心里在滴血。”是呀!古时,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四菜一汤,还下令以后无论谁办喜事,都不能超过四菜一汤;现在,官员让自己的女儿捡起饭桌上的饭粒。节约的中国人数不胜数,提倡节约的呼声又揭竿而起,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支持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不挑食,不浪费,能吃多少打多少的窍门不是不知道,而是不用。每个人都要在心里牢牢记住:“浪费是犯罪,打包是殊荣,光盘行动从我做起!”黑暗不能驱赶黑暗,只有爱才能做到;浪费不能阻止浪费,只有节约才能做到。请大家在心中大声念一遍,珍爱粮食,从我做起!请记住:当你在浪费时,还有许多人饱受饥饿折磨。十三亿人的嘴巴比天安门的广场还要大,中国没有那么多粮食,因此要节约,就现在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THE END
1.粮食的故事相信有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全民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粮食的好风气必将在华夏大地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正确引导合理消费,促进就业上岗! 节约每一颗粮食,让粮食的故事里充滿着美食的传说,让舌尖上的中国永远与饥饿脱钩,让青山绿水中的田野丰收永在,凯歌飞扬! https://www.meipian.cn/33l71e51
2.《粮食的故事》经典语录金句名句赏析共收录1个《粮食的故事》的句子: 夏天的夕阳有一种响亮的柠檬黄,它缓缓落下时,把我的影子映在稻场下面一堵白色的墙壁上,就像是电影一般。 ——王愿坚《粮食的故事》 喜欢(1) 分享到微信 如果您有其它《粮食的故事》经典语录或好词好句与我们分享,请点击下面: https://www.mingyantong.com/article/493075
3.《粮食的故事》最新章节目录粮食的故事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全部分类 排行榜 免费 完本 古言 现言 玄幻仙侠 悬疑科幻 青春游戏 风尚阁作家专区 首页 短篇 粮食的故事 展开 粮食的故事作者: 作家魏美媛 更新时间: 2021-10-31 20:22:31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倒序 正文卷·共1章免费本卷共1868字 粮食的故事 https://www.xs8.cn/chapterlist/21563994008464104
4.粮食的故事——父亲系列另一种存粮的办法,是把短期内需要吃的粮食分散存放到可靠的群众家里去。根据地群众宁可饿死也不吃为八路军贮藏的粮食的悲壮故事时有发生。39年闹水灾,40年闹饥荒,人们到了吃野菜、树皮、树叶甚至蝌蚪的地步。但是给我们存粮的群众,宁可饿死也不动我们的一粒粮食。卧羊台的一户,家里只有老爷爷和他的儿媳妇,政府https://www.jianshu.com/p/94ed36da4440
5.科学网—粮食的故事4最初的粮食给谁吃?粮食的故事 作者 马德 4、最初的粮食给谁吃? 提要:早期的农业很可能是因应驯化饲养动物的需求而发生的。为了给牲畜提供稳定的饲料来源,人们才去种植“饲草”。在种植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和驯化出了大籽粒的粮食作物,并尝试把这些粮食加工制作成为食品。当粮食由“草籽”逐步转化成为可供人类食用的“粮食”,农业种植才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5071-905052.html
6.节约粮食的故事节约粮食的故事300字节约粮食的故事300字作文300字:今天晚饭过后,爸爸给我讲了一个节约粮食的故事,让我觉得印象很深刻,而且,有很多感触。 故事内容是:国庆长假期间,27名来自河北和广东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到广州参加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他们分别住进了荔园小学27名少先队员的家中。活动期间,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吃不惯家长们精心准备的鱼虾蟹https://zw.chazidian.com/download-zuowen2144762/
7.王愿坚粮食的故事王愿坚小时候家里的粮食总是不够吃,因而关于粮食的故事就特别多。那时候,每个月最重要的日子就是分口粮的日子。生产队长在村头的山梁上发一声喊,每家的人就都挑着谷箩,聚集到老祠堂里,等着挑回属于自己的粮食。口粮是按照每家的工分计算的,家里如果壮劳力比较多,工分自然就多,就可以挑完一担后再挑另外一担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921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