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皮草之都”恐遇寒潮:销量普降四五成,有企业减产自救

进入十月,辽宁的气温陡转直下,不那么冻人的时候越来越少。

对于佟二堡的张琴(化名)来说,让她感到浑身冷意的还不是天气,而是和丈夫一起经营的皮毛厂生意非常惨淡。

“做一条狐狸皮毛领的成本价是180元,现在跌到150元,我就是认赔了,都割不出去剩下的货。”张琴可能都没意识到,她每说两句话之后就会叹口气。

佟二堡是辽宁省辽阳市下辖县级市灯塔市的一个小镇,地处浑太平原,北距沈阳市桃仙机场45公里,南距辽阳市区25公里。

2012年,佟二堡被辽宁省委省政府定为沈阳经济区新城,先后被列为全国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之一、辽宁省示范服务业集聚区,是闻名海内外的东北“皮草之都”。

皮装裘皮产业是佟二堡的主导产业,镇内有包括海宁皮革城、香港时代广场为主的十余处现代化专业皮装裘皮商场,专业市场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

每年10月到次年2月,都是佟二堡皮草产品的销售旺季。往年同期,一批批商户和消费者就会纷至沓来,几大商场外的停车场总是停满了汽车。

而今年,这般盛景目前仍未出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佟二堡几大商场内的相当多数商户都反映今年客流量不大,和往年同期比,销量大约下滑四成到六成不等,多数销量仅维持到去年的一半。

在这里做生意的商户总是期待每年冬天能更冷一点,这样他们的皮草生意才会好。今年这种想法尤甚。

“每年十一黄金周的销售情况都是一个晴雨表,从现在这么低迷的情况看,今年的生意怕是很难做了。”佟二堡一家知名男士皮装厂的厂长宋先生对澎湃新闻记者感慨到。

在整个东北经济也面临很大挑战的大背景下,佟二堡作为一个切片样本,其皮草生意异常不景气的现状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跌破了成本价

10月17日上午,长江以南的人们还普遍穿着短袖,佟二堡的阳光虽还算充足,却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嗖嗖的冷风已经像刀子一样有着穿透身体的力量。

张琴坐在自家皮毛厂的客厅里,时不时端起热水杯暖暖手。比屋外气温更冷的是她家的皮毛厂生意。

佟二堡很多商户都是靠倒腾皮毛起家的,是皮衣裘皮产业链条上的受益者。张琴也不例外。

15年前,张琴就做起了皮草生意,不过一开始她是给别人打工。当时,她受雇的工厂帮规模较大的皮衣商户制作皮衣上面的毛领。随着皮草逐渐发展成市场的宠儿,张琴赚到的钱越来越多。

5年前,张琴决定不再给别人打工,和丈夫一起开了现在这家皮毛厂。皮毛厂一共有两层,二楼是卧室,一楼被隔出两个房间,一间是客厅,另一间就是皮毛加工厂。由于小本经营,皮毛厂的规模一直不算大,但这几年生意都不错。

张琴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去年同期,由于店面门脸比现在要小一些,她只雇了4名工人干活,“订单非常多,这几个人干不过来,经常加班到晚上12点左右。”

累是累点,但是能挣钱就行,生意人图的也是这个。考虑到去年的业绩,今年年初,张琴又扩大了店面面积,另外多雇了3名工人。可是没料到,今年生意会这么差。

张琴说,今年形势特别不好,“正常情况下,往年这个时候会有不少客户来下订单,今年订单到目前少了三分之二,所以赔钱是肯定的了。”

她给澎湃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春节前,她进了1000多张狐狸皮,年后开春又陆续买进1000多张,一共花了大概200多万元。一张狐狸皮最终可以制成5条毛领。等到卖货的时候,按往年同期,一条毛领能卖到22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可是今年开始卖的时候,每条毛领掉价到150元到160元。张琴保守估计光这一项就损失了50万元左右,“这还是手里的狐狸皮全部割卖掉的情况,没算上人工费。(现在)卖不出去货,工人工资也不能不发,是不?”张琴苦着脸反问。

本来可以不至于这么烦恼。

张琴说,早三个月的时候,一条狐狸领降到180元时卖掉就好了,“可我老公不认赔,总觉得,天冷一点就会涨回来。后来一点点降,现在降到150元了。”

大企业裁掉一条生产流水线

不止像张琴家这样小规模的夫妻店生意低迷,这波“寒潮”也影响到了佟二堡当地的知名大企业。

佟二堡一家知名男士皮装厂的厂长宋先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家皮装公司成立已经15年,他进入这家皮装企业也有8年,他还从没有见过哪一年的销售情况像今年这么糟糕。

宋厂长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企业是以销定产,提前做出一部分库存,再根据客户的补单情况进行生产。往年皮装不愁卖,他们企业拿到的订单根本做不过来,还会转到浙江海宁那边做一部分,才能保证及时供应给客户货源。而今年的客观情况则非常不乐观,目前收到的订单都不足以养活厂里近300名员工。

至于冷清到什么地步,宋厂长并没讳言,“我们企业零售占到整个销量的60%,批发占40%。10月8号我们针对十一期间的销售情况做了一个统计,和去年同期比,销量下降了34%。”

十一黄金周的业绩被看作是企业今年业绩的晴雨表。

去年同期,这家企业在佟二堡和哈尔滨一共开设了11家直营店,今年上半年则进一步扩展到14家直营店。新增的3家直营店都开设在佟二堡的大型商场内。“比如在海宁皮革城(佟二堡当地最具规模的商城)的店是花了205万买的,装修又花去40多万元,这还只是店面上的花销。雇佣的人工费、水电和物业费还没算,算下来的话,成本要300万元左右。”宋厂长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扩大经营规模是为了提高销售量,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为了应对这样的低迷现状,这家企业决定撤掉一个生产流水线。原本有5条流水线,如今只剩下4条。一条流水线上有近20名工人。“我们也没有办法,厂里近300名员工,背后就是300个家庭,日子不好过,大家就都得挨饿。”宋厂长说。

这还仅是自救的第一步。目前,该企业的领导层已经将思考重点放到了“明年该怎么办”的问题上。

宋厂长透露:“按现在的形势,明年产量可能还得继续减。那就要至少关闭3家店面,也可能关5家。”

包括这家知名皮装企业在内,整个佟二堡皮装裘皮工业园区的氛围显得有些低沉。夜晚来临后,工业园区里,已经很少能看见亮着灯赶工的工厂。

从“你家卖了几件”到“今天开张没”

生产加工领域的颓靡,跟今年皮装裘皮的销量下滑有关。虽然目前看还只是暂时下滑,但在皮草经营者看来,前景已不容乐观。

佟二堡海宁皮革城是当地规模最大的裘皮广场,一共投资建设了三期,第三期项目于2014年秋天投入使用。澎湃新闻记者观察发现,这也是当地最吸引外地商家和消费者的商场。

据佟二堡海宁皮革城三期馆内一名咨询台服务人员透露,每年10月到次年2月,都是佟二堡皮草产品的销售旺季。而每到旺季,当地几大商场都会吸引全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皮草商人的目光,一批批商家和消费者纷至沓来。

“往年天气刚冷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从沈阳、长春等地发来的大客车载着一车人到我们这儿购物,这里的皮装裘皮样式算得上最全的。”这位服务人员说道。

这一说法也得到商场外多名保安的认可。

前些年旺季的时候,佟二堡几大商场外面的停车场就会停满车辆,甚至有些车由于来得较晚而找不到停车位,只能停靠在路边。近两年,为了刺激消费,佟二堡一些裘皮商家会提供免费中巴车,到沈阳等地拉客。

据《辽沈晚报》2013年8月的一篇报道,佟二堡销售旺季时每天客流量达到5万人,当年上半年市场销售额就突破了172亿元。

然而今年10月中旬,澎湃新闻记者通过一周的观察发现,今年并没有出现上述的火爆场面,即便是周末,各大商场内的客流也不算多。

一家不算有名的裘皮品牌门店经理郭女士有些自嘲地对澎湃新闻记者说,“以前我们隔壁几家店员闲聊打招呼都会问‘你家今天卖了多少件’,现在都变成‘你家今天开张了吗’,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近20余家皮装裘皮商家均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仅从今年10月上半月的销售业绩看,相比去年同期,销量下滑四成到六成不等,多数销量仅维持到去年的五成。

佟二堡海宁皮革城内最为大牌的一家裘皮品牌店面负责人张先生对澎湃新闻记者透露,他们品牌在增加了两处店面的情况下,保守估计十一期间的销量却比去年同期降了六成左右。“去年一天能卖出300多件,至少200件打底,现在也就100多件。”

在这个品牌的几个店面内,都能看到茶几上摆放着数十瓶矿泉水和糖果。前两年的销售旺季,店内消费者要排队交钱,等待过程中可以喝商家提供的水。今年,这些矿泉水大多成了摆设。

粮食价格下跌恐是原因之一

或许很难想象,佟二堡曾经只是一个农业乡镇,没有一条正规道路,没有一个像样市场,更没有一座高楼。

两年前,《辽沈晚报》曾报道,皮装裘皮作为佟二堡的主导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逐步发展壮大,直到后来的辉煌,大致经历了“原始起步、发展壮大、触底调整、裘皮兴起、全面振兴”五个阶段。

今年出现的低迷势头,原因何在?

上述知名男士皮装厂厂长宋先生向澎湃新闻分析了低迷的原因:“比如说我们生产的皮装很大一部分是面向农民,以往都是互相认识的亲戚朋友结队来买,而今年这块儿的购买力明显不足。”他说,自己感觉身边不少亲友今年都没挣到多少钱,购买皮草的动力自然降低了。

10月中旬,一则“中国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的公开报道或许可以部分证明宋厂长的判断。报道显示,今年粮食丰收,但粮价却大跌,导致部分农民的收入直线下降。

报道提到,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农产品成本收益核算体系,玉米生产期间化肥价格变动和当前价格变动、以及国内玉米的播种进行测算的结果显示,“去年玉米的利润是460亿,今年利润则是-977亿,较上年的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仅此项下降1437亿元。”

此外,小麦在国庆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部分地区的水稻收购价也较往年有小的跌幅。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了农民消费市场。

“感觉消费者花钱都变得谨慎了,有顾客来逛,进出店好几次也不出手,砍价砍得特别狠,跟我们抱怨说工资收入都降了,想买个大件(这里特指价格高)衣服得多看看。”上述某裘皮品牌门店经理郭女士向澎湃新闻记者感慨,目前市场缺乏活力。

用上述佟二堡当地知名男士皮装厂厂长宋先生的话来说,他今年多次到外地开会,“和身边接触到的各行业企业代表聊天,大家普遍说日子不好过。”

THE END
1.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稳中小涨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稳中小涨 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在1840-1850元/吨,上涨10元/吨,水分15%左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新玉米收购价格在1830-1860元/吨,水分15%左右。 黑龙江佳木斯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在1830-1850元/吨,上涨10元/吨,水分15%左右。https://www.ex-grain.cn/News/NewsDetail/153834
2.玉米“一夜大变”!新粮又“翻身涨价”了东北市场瞬息万变今天继续关注东北地区玉米市场的最新动态。最近,东北地区的陈干粮市场再度活跃起来。 新季玉米上市后,由于持续的雨雪天气影响,导致玉米品质不佳。与此同时,南方销区需求依然旺盛,但新玉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始采购陈干玉米,给手中还有陈干玉米的基层粮商带来了机会。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08/47540796.html
3.1月1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行业关注2015年01月14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5-01-13 2015-01-12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3 辽宁省 0.03 0.06 25 吉林省 -0.20 -0.00 26 黑龙江 -0.01 -0.31 华北 19 天https://www.jbzyw.com/view/219593
4.2023年大豆补贴的最新消息汇总!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降温同时伴有4~6级偏北风,降水量有10~25毫米,对春耕春播略有不利,可能导致北部地区春播略有延迟;但降水利于土壤增墒,西部土壤缺墒将有望改善。 即使东北南部地区,气温回升也偏慢,最早要等到月末才会回暖。(来源:中国天气网) 关注我们,知道粮食价格第一信息!http://cc.jlnongji.cn/zhihuinongye/2023-05-03/246556.html
5.节后市场新粮上市数量急剧增加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了解到,国庆节假期处于东北、华北主产区玉米集中收获期,东北产区农户忙于收获的同时,华北地区却因区域性降雨天气出现导致收获进程受阻。假期内东北产区玉米上量已有增加,北方港口到货量明显增多,港口收购价较节前回落明显。华北地区收获进度不均,及节前已有大幅下跌,节日期间现货价格小幅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B7bxoEpOVTGRsEoqxzgT171010
6.粮油价格最新粮油市场价格走势查询金投价格频道提供粮油价格,今日粮油价格行情,最新粮油市场价格查询,每日粮油批发价格,全国粮油批发市场价格查询等信息。https://m.cngold.org/price/lm3220
7.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独家】利好消息出现,能否扭转小麦局面? .【独家】豆粕持续反弹,多空分歧再现 .【独家】1.2难守,小麦价格面议产地: 河北涨降:- 平稳 河北博煜粮食机械设备堆垛架 价格面议产地: 河北涨降:- 平稳 馒头http://chinagrain.cn/
8.2021大米涨价最新消息(附4月2日大米最新价格)近期关注新闻的应该发现,国际粮食价格已经连续涨了9个月了,因此很多人关注大米涨价的消息,那么最新大米价格多少钱一斤?行情走势如何?关于2021大米涨价最新消息一起来了解下。 大米最新价格多少钱一斤? 大米价格受产地、品种、品质等影响,目前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稻花香大米批发价格2.5元/斤,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东北大米https://www.xjxnw.com/m/html/information/infor_win.html?id=1688485
9.8866粮新粮食服务平台,国内最大粮食行业门户网!今天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从昨日开始,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开始加速,干粮开[详细] ·粮食危机显现,玉米迎来“翘尾”机遇! ·通过昨日的企业涨跌数据来看,“两极分化”的现象愈发的明显了,华北地区由于到货车辆猛增,价格明显下滑增速,而东北地区表现的则相对明显, 以“补涨”为主,昨日明面上属于“涨跌平衡”,如果http://abc.zhongguoliangshang.com/
10.新粮上市前期玉米市场降温显现9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21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其中玉米进口配额仍为720万吨,且60%为国营贸易配额,40%为私营贸易配额,均与往年相一致。 据外电9月18日消息,2019/20年度前11个月,乌克兰玉米出口量下滑4%至2870万吨,去年同期为2990万吨。此外,中国将从乌克兰的玉米进口量上调至540万吨,https://m.hexun.com/options/2020-09-26/202142609.html
11.东北粮补标准公告!玉米每亩补贴66元,大豆每亩补贴466元!中储粮2024年一转眼已经来到9月份,随着9月份的正式开始,预计在9月底之前,黑龙江地区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也将正式下发打卡。就在这两天,很多农民老铁非常关注玉米、大豆粮补的相关情况。现在根据老道了解的最新消息来看,玉米、大豆粮补在今年或将迎来全方位的上调。 https://finance.sina.cn/2024-09-15/detail-incpevzu0930031.d.html
12.玉米临储价下调东北农民减收200亿元在陈锡文看来,国内外粮食差价形成的原因复杂,但努力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是没有疑问的。因此要进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粮食补贴政策、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这些改革有的已出台,比如对新疆的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大豆,正在进行目标价格改革试点。 他说,中央明确了粮价改革的指导思想,即价格形成由市场决定,农民利益由政http://www.chuhe.com/e/wap/show.php?classid=31&id=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