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玉米价格整体上扬粮食宏观调控还需精准发力

-3月份以来,国内玉米价格整体上扬。业内人士表示玉米价格将延续上涨态势,但空间有限。5月份之后玉米价格将会出现分化。随着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加快构建与改革相适应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有针对性地出招发力。

-自玉米收储制度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玉米价格出现下降,多元市场主体收购活跃,玉米产业链被激活。但是,3月份以来,国内玉米价格整体上扬,南方主销区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谷物进口压力再现,原因何在?

-东北玉米价格缘何上涨

-3月份,东北地区玉米收购数量较大,收购价格较2月份明显上涨。根据国家粮食局发布的数据,截至3月底,东北地区累计收购玉米9555万吨,其中3月份,东北地区收购玉米2043万吨,较2月份增加529万吨,是去年10月份开秤以来收购量最多的月份。而3月底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每斤在0.59元至0.86元,环比上涨3分钱至4分钱。

-玉米供应偏紧和市场预期看涨是支撑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的两个主要因素。从供求基本面来看,到3月下旬,随着农户余粮不断减少,玉米日均收购量由上中旬的75.7万吨减少至48.1万吨,玉米供给量下降。同时,深加工企业、饲料企业对玉米需求增加。其主要原因一是春节前养殖企业集中出栏造成1月份、2月份饲料需求出现淡季,3月份又出现饲料需求季节性回升;二是养猪利润向好,大型猪场和散养户进一步补栏,带动了饲料需求增加;三是东北玉米品质好,加工贸易企业对东北玉米需求旺盛。

-从市场预期来看,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认识到,从去年秋粮上市以来的市场走势看,玉米价格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不仅如此,随着农民手中余粮减少,玉米价格还出现了上涨。在市场粮源减少的情况下,后期粮源主要是临储玉米,品质不如新玉米,各类主体看涨后市,加工企业建立玉米长期库存的意愿强烈,贸易企业认为囤积玉米有利可图,积极入市收购,导致玉米价格上涨。

-分析人士认为,4月份,玉米价格将会维持3月份以来上涨态势,但上涨空间不大。因为随着新玉米收购接近尾声,从去年10月份暂时停拍的临储玉米销售即将恢复,部分贸易企业担心临储玉米竞拍恢复以后玉米价格会走低,提前销售库存新玉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玉米供应偏紧的局面。5月份以后,临储玉米是市场供应主体,玉米价格主要取决于临储玉米的销售价格。不过,5月份之后玉米价格将会出现分化,临储玉米价格与东北新玉米价差将明显拉大。

-化解阶段性进口压力

-现在玉米国内外市场联动性越来越强,进口玉米价格将会对我国国内玉米价格波动形成长期影响。今年3月份以来,随着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东北产区港口价格和南方销区港口价格出现倒挂,东南沿海玉米进口又出现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东北港口玉米收购价达到每吨1610元,东北玉米到达广东港口的成本价预计为每吨1750元,广东港口的玉米销售价格为每吨1730元,进口玉米到广东港口的完税价格为每吨1650元、进口高粱到广东港口的完税价格为每吨1680元。专家认为,产销区玉米价格倒挂,一方面是因为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价格便宜,对南方玉米价格上涨形成压制;另一方面是因为南方部分加工贸易企业新玉米库存比较高,市场需求不旺。

-实际上,去年玉米收储市场化改革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大幅度下跌,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同比大幅度减少。但是,国内仍然面临着阶段性进口压力。去年11月份,东北玉米因为运不出去,导致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当月签订高粱和大麦进口合同超过200万吨;今年3月份东北玉米价格整体上涨,当月签订的高粱和大麦进口合同超过200万吨。

-构建粮食精准调控体系

-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以来,成千上万的多元主体进入市场,更多粮源由政府粮库转到社会主体手中,转到市场上,粮食宏观调控需要逐步由依靠直接调控,转向以政策引导为主的间接调控。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构建与改革相适应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有针对性地出招发力。

-完善粮情监测预警系统,这是市场化条件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基石。要健全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预警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全面准确掌握市场行情,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建立预测预警数据模型和粮食安全决策支持系统,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完善储备粮吞吐调节机制。政策性收储大量减少后,必须强化储备粮的管理和调控。实现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在数量、布局、结构等方面有机衔接,是增强储备粮调控精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一环。要发挥好储备粮的“调节器”“蓄水池”功能,灵活运用收购、销售、轮换等方式,有效调节供求,合理引导预期,保持粮食市场稳定。要与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价格等手段的调控作用。

-加强产销衔接,支持和鼓励产销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形式多样、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促进区域间粮食供需平衡。

-强化粮食市场监管。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后,成千上万的多元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必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各地要充实监管力量,增加必要的经费,满足新形势下的粮食市场监管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市场监测和跨区域调运,坚决防止出现局部供应紧张和价格大幅上涨。坚决打击压级压价、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THE END
1.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稳中小涨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稳中小涨 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在1840-1850元/吨,上涨10元/吨,水分15%左右。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新玉米收购价格在1830-1860元/吨,水分15%左右。 黑龙江佳木斯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在1830-1850元/吨,上涨10元/吨,水分15%左右。https://www.ex-grain.cn/News/NewsDetail/153834
2.玉米“一夜大变”!新粮又“翻身涨价”了东北市场瞬息万变今天继续关注东北地区玉米市场的最新动态。最近,东北地区的陈干粮市场再度活跃起来。 新季玉米上市后,由于持续的雨雪天气影响,导致玉米品质不佳。与此同时,南方销区需求依然旺盛,但新玉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始采购陈干玉米,给手中还有陈干玉米的基层粮商带来了机会。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08/47540796.html
3.1月1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行业关注2015年01月14日全国外三元价格排行榜 单位:(元/公斤 ) 区域 分类 排名 省市 2015-01-13 2015-01-12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 23 辽宁省 0.03 0.06 25 吉林省 -0.20 -0.00 26 黑龙江 -0.01 -0.31 华北 19 天https://www.jbzyw.com/view/219593
4.2023年大豆补贴的最新消息汇总!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降温同时伴有4~6级偏北风,降水量有10~25毫米,对春耕春播略有不利,可能导致北部地区春播略有延迟;但降水利于土壤增墒,西部土壤缺墒将有望改善。 即使东北南部地区,气温回升也偏慢,最早要等到月末才会回暖。(来源:中国天气网) 关注我们,知道粮食价格第一信息!http://cc.jlnongji.cn/zhihuinongye/2023-05-03/246556.html
5.节后市场新粮上市数量急剧增加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了解到,国庆节假期处于东北、华北主产区玉米集中收获期,东北产区农户忙于收获的同时,华北地区却因区域性降雨天气出现导致收获进程受阻。假期内东北产区玉米上量已有增加,北方港口到货量明显增多,港口收购价较节前回落明显。华北地区收获进度不均,及节前已有大幅下跌,节日期间现货价格小幅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B7bxoEpOVTGRsEoqxzgT171010
6.粮油价格最新粮油市场价格走势查询金投价格频道提供粮油价格,今日粮油价格行情,最新粮油市场价格查询,每日粮油批发价格,全国粮油批发市场价格查询等信息。https://m.cngold.org/price/lm3220
7.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独家】利好消息出现,能否扭转小麦局面? .【独家】豆粕持续反弹,多空分歧再现 .【独家】1.2难守,小麦价格面议产地: 河北涨降:- 平稳 河北博煜粮食机械设备堆垛架 价格面议产地: 河北涨降:- 平稳 馒头http://chinagrain.cn/
8.2021大米涨价最新消息(附4月2日大米最新价格)近期关注新闻的应该发现,国际粮食价格已经连续涨了9个月了,因此很多人关注大米涨价的消息,那么最新大米价格多少钱一斤?行情走势如何?关于2021大米涨价最新消息一起来了解下。 大米最新价格多少钱一斤? 大米价格受产地、品种、品质等影响,目前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稻花香大米批发价格2.5元/斤,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东北大米https://www.xjxnw.com/m/html/information/infor_win.html?id=1688485
9.8866粮新粮食服务平台,国内最大粮食行业门户网!今天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从昨日开始,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开始加速,干粮开[详细] ·粮食危机显现,玉米迎来“翘尾”机遇! ·通过昨日的企业涨跌数据来看,“两极分化”的现象愈发的明显了,华北地区由于到货车辆猛增,价格明显下滑增速,而东北地区表现的则相对明显, 以“补涨”为主,昨日明面上属于“涨跌平衡”,如果http://abc.zhongguoliangshang.com/
10.新粮上市前期玉米市场降温显现9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21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其中玉米进口配额仍为720万吨,且60%为国营贸易配额,40%为私营贸易配额,均与往年相一致。 据外电9月18日消息,2019/20年度前11个月,乌克兰玉米出口量下滑4%至2870万吨,去年同期为2990万吨。此外,中国将从乌克兰的玉米进口量上调至540万吨,https://m.hexun.com/options/2020-09-26/202142609.html
11.东北粮补标准公告!玉米每亩补贴66元,大豆每亩补贴466元!中储粮2024年一转眼已经来到9月份,随着9月份的正式开始,预计在9月底之前,黑龙江地区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也将正式下发打卡。就在这两天,很多农民老铁非常关注玉米、大豆粮补的相关情况。现在根据老道了解的最新消息来看,玉米、大豆粮补在今年或将迎来全方位的上调。 https://finance.sina.cn/2024-09-15/detail-incpevzu0930031.d.html
12.玉米临储价下调东北农民减收200亿元在陈锡文看来,国内外粮食差价形成的原因复杂,但努力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是没有疑问的。因此要进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粮食补贴政策、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这些改革有的已出台,比如对新疆的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大豆,正在进行目标价格改革试点。 他说,中央明确了粮价改革的指导思想,即价格形成由市场决定,农民利益由政http://www.chuhe.com/e/wap/show.php?classid=31&id=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