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谈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现象:莫让种粮成本侵蚀农民收益

对于农民来说,粮食价格上涨是好事,但粮价大幅上涨不符合国情需要,要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让粮价保持在合理区间。在当前粮食保供稳价、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下,国家需加大种粮补贴力度,确保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

金秋时节,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然而,很多种粮农户反映,今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粮食价格也不错,但化肥、农药、人工、土地租金等种植成本明显增加,让种粮收益大打折扣。那么,在当前国家保供稳价政策之下,该如何拓宽农民种粮收益空间?换言之,在提高粮食价格和降低生产成本两个选项中,哪个更有可行性呢?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今年年初以来,化肥等农资价格涨势凶猛,成为种粮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一直偏高,粮食生产的“地板效应”不断增强。虽然近年来土地规模化经营加速发展,较之小农户生产成本有所降低,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的局面。

针对化肥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的突出问题,有关部门已通过投放部分国家化肥商业储备、进出口调节、约谈企业、严厉打击哄抬价格行为等措施,保障化肥有效供应,合理控制化肥价格上涨。下一步,有关举措不能放松。有关部门此前还完善农用化肥铁路优惠运价政策,把主要用于农业大田作物生产的缓释肥料等8个新型肥料品种纳入实行铁路优惠运价的农用化肥品种目录,连同此前已纳入铁路优惠运价目录的化肥品种,每年可减免化肥铁路运输费用25亿元左右。这一思路值得肯定。

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改变一家一户传统经营模式,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一剂良药。近年来,我国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降本增效目的。下一步,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农田。

对于广大种粮农户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粮价高一点、农资稳一点、补贴多一点。在当前粮食保供稳价、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下,国家需加大种粮补贴力度,确保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除了传统的农业补贴外,今年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200亿元,有效化解农资价格上涨对种粮农民收益的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种粮农民抵御生产经营风险的能力,今年国家将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500个产粮大县,明年将覆盖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的所有产粮大县。这让投保农户真正实现了“旱涝保收”,稳定了投保农户种粮收入预期,解决了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

THE END
1.今年洪涝灾害多,粮食会涨价吗?农业农村部回应“秋季北方降雨偏多,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两轮强降雨,给北方的秋收秋种带来了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说。 这样的极端天气会让粮食涨价吗?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回应,“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的情况下,各方面对粮食市场运行确实是更加关注,农业农村部也进一步加https://m.gmw.cn/2021-10/20/content_1302646766.htm
2.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三)那肯定会啊,无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哪条曲线移动变化,交点都会移动的对吧。那么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什么时候会上下(或者是左右)移动呢?《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一)》,《为什么粮食产量总体上升,农民收入却下降(二)》,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不过为了说明问题,还是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https://www.jianshu.com/p/7c19d7e4f828
3.三农问题调查报告(精选6篇)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jres9xp.html
4.涨价的粮食,会是下一个“口罩”吗近期国内粮食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3月以来玉米价格涨幅超20%,小麦价格也自6月开始上行,6月粮食CPI同比上行至1.57%,为2017年11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中央频频就餐饮浪费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我们该如何解读“节约粮食”的指示?结合涨价,是否说明我国粮食供给出现危机?接https://www.yicai.com/news/100747003.html
5.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其实,袁隆平早有此虑。早在1986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https://zjxy.fzu.edu.cn/zjxy/info/1040/1647.htm
6.央媒: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仅靠粮价上涨是不现实的。24小时央媒: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仅靠粮价上涨是不现实的。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这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让种粮有合理收益”一脉相承。对农民来说,种粮自然会算经济账。愿不愿意种,愿意种多少,关键要看能不能赚到钱。 https://www.huxiu.com/moment/15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