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我国粮食总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今年粮食再获丰收。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调查,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70650万吨(14130亿斤),比2023年增加1109万吨(222亿斤),增长1.6%。其中谷物产量65229万吨(13046亿斤),比2023年增加1086万吨(217亿斤),增长1.7%。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是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重点任务时提到,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9319千公顷(178979万亩),比2023年增加351千公顷(526万亩),增长0.3%。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00458千公顷(150687万亩),比2023年增加532千公顷(797万亩),增长0.5%。

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921公斤/公顷(395公斤/亩),比2023年增加75.8公斤/公顷(5.1公斤/亩),增长1.3%。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6493公斤/公顷(433公斤/亩),比2023年增加74.1公斤/公顷(4.9公斤/亩),增长1.2%。

在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情况下,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魏锋华在解读粮食生产情况时表示,2024年,中央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继续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等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与此同时,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扩大复播粮食面积,充分挖掘面积潜力。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90亿亩,比上年增加525.8万亩,增长0.3%,连续5年保持增长。

李国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据我自己调研的体会,首先是得益于党政同责制度,各地领导会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来落实。”他说,另外,前几年玉米价格比较高,农民也愿意扩大玉米的种植,这样粮食种植面积就得到了保障。

在李国祥看来,虽然今年局地自然灾害比较严重,但因为我国地域广阔,未受灾地方的产量能把受灾较严重地方的产量损失补回来。另外,近年来高产创新成效显著,高产品种比较受欢迎。“特别是玉米,高产密植的优良品种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们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水利条件;通过机械化、社会服务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这些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国祥说。

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全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我国的粮食供给更有保障。不过李国祥认为,接下来仍然应当重视可能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大豆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李国祥表示,现在玉米产能上去了,但今年大豆出现了减产。未来从需求来看,口粮总体应该还是稳中有紧的局面,但提高单产还有潜力。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达1.55亿亩,比上年减少223.2万亩,下降1.4%;大豆产量413.0亿斤,比上年减少3.9亿斤,下降0.9%。

不过,魏锋华提到,为巩固大豆扩种成果,国家在内蒙古及东北三省继续实施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促进大豆产销衔接,全力稳定大豆生产,大豆播种面积连续3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

记者注意到,上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重点任务时提到,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对于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李国祥认为,以玉米、大豆为代表的饲料粮,产能提升之后价格可能会下跌,而价格下跌将影响到农民的种粮收益。“如果农民种粮不赚钱,谷贱伤农,那么种粮积极性就会成为一个问题。所以价格形成机制跟农民种粮积极性其实是一个问题。”

对于如何健全价格形成机制,李国祥认为,粮食价格不能过低,各级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价格要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不能完全脱离国际市场,要发挥市场一定的调控作用。“这几年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还是比较快,可以先探索能否把土地成本等降下来。”

“政府要更加有智慧地发挥作用。”李国祥说,一方面不能完全放任价格,政府无所作为;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政府直接干预价格。

THE END
1.21连丰!详述我国粮食总产量1.4万亿斤“冲刺史”—新京报而此后仅用8年时间,我国完成了粮食产量千亿斤级别的“三级跳”,2015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已经突破1.3万亿斤。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字,在1.3万亿斤粮食年产量的这个“台阶”上,我国停留的时间足够长,这个数字也足够稳定。回看过去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平均年增幅为100亿-150亿斤。到2023年,已经连续9年保持在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34084654129275.html
2.首次突破1.4万亿斤,再获丰收!来源:山东农业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增长1.6%,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记者 李唐 陈茜) 来源| 新闻联播 来源:山东农业编辑:杨凡审校:怀初侠主编:田进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jEwMDg2NA==.html
3.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含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表示,白皮书中有两个重要指标超过6.5亿吨。一是粮食总产量2015年以来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二是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中国用占全球9https://news.sina.cn/2019-10-14/detail-iicezzrr2186193.d.html
4.中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今年总产量近1.1万亿斤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王永志)国家统计局3日在此间发布“关于2010年粮食产量的公告”,称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10928亿斤),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312亿斤),增产2.9%。 这是中国连续七年粮食丰收,也是粮食总产量连续第四度超过万亿斤。此间分析人士称,中国粮食连续丰收的喜讯,对于中国政府防控物价高企https://wap.eastmoney.com/a/20101203108540884.html
5.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二是粮食市场运行平稳。近年来,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3_05_11_691852.shtml
6.望远镜:能说中国粮食是“绝对安全”吗?二、中国人均占有自产粮食真达470公斤吗? 在1999~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五连减”基础上,从2004年起至2017年,统计公布的粮食产量出现了连续14年增产。即“十四连增”:总产量从2003年的4.307亿吨,增至2017年的6.616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即每人可占有的国产粮)也从333公斤增至476公斤。2018年略降为471公斤,2019年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76&id=143648
7.1966~1976年农村粮食生产及产量研究从粮食总产量及变化趋势(详见表1)可以看出,“文革”期间滕县粮食总产量大体呈逐步增长趋势,特别是70年代以后增幅日趋明显。其中,1967年明显下降,1968年、1969年有缓慢回升,这三年粮食产量与1966年相比降幅明显,这主要是受“文革”运动造成的混乱局面的影响。1970年粮食产量大幅增加,1971年又有所降低,1972年、1973年稳http://hprc.cssn.cn/gsyj/jjs/qyjjs/201708/t20170818_4147659.html
8.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性的“十八连丰”,连续7年保持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性的“十八连丰”,连续7年保持在()万亿斤以上,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A.6.3B.1.3C.18D.10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我国耕地总面积排在世界第()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户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欧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四百分之一 Ahttps://m.ppkao.com/wangke/daan/85b2dd7b8c7246e5bd63aa6e08400a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