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连续12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粮安天下的北大荒“密码”

2022年,北大荒人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交出了一份分量重、成色足的丰收答卷。近日,北大荒集团最新出炉的2022粮食生产数据显示,今年,北大荒集团粮食总产量为451.3亿斤,预计粮食商品量在428亿斤左右,粮食产量连续12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打造农业现代化核心高地、勇担乡村振兴重任……在种粮这件事上,作为“国家队”的北大荒集团不断给出惊喜。深度探寻,惊喜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丰收密码”。

稳产保供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开发建设75年以来,北大荒累计生产粮食10022亿斤,商品粮累计达到8545亿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战略作用。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北大荒不仅有能力,而且有担当。“十四五”期间,北大荒将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切实巩固提升粮食产能,辐射带动周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推进“三大一航母”建设步伐,努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今年,我种植水田520亩,有250亩参加了高产创建实验项目,亩产突破740公斤,平均单产比去年提升了100公斤。”普阳农场有限公司第七管理区水稻种植户孙宪东告诉记者,水稻丰收得益于农场通过全面构建水稻高产新技术体系,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

今年,普阳农场有限公司5000亩水稻高产示范区丰产丰收。经测产验收,在25个高产示范地块中,有21个水稻标准水分亩产量超过700公斤,最高亩产813.3公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基本取得预期效果。

稳住产量,保丰收。然而北大荒集团对自己在粮食总量和单产上有着双提升的更高要求。

充分发挥集团化作战的组织优势和农业技术应用场景广阔、农业现代技术到位率高、农业技术成果集成转化快的技术优势,北大荒集团粮食综合产能稳步提升。

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北大荒集团今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66.8万亩,粮食综合单产达到988.3斤/亩。其中,水稻单产1240.7斤/亩、小麦单产606.1斤/亩、玉米单产1330.8斤/亩、大豆单产365.6斤/亩、薯类单产(折粮)856.1斤/亩,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今年,国家启动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稳粮扩豆,北大荒集团带头主动承担任务。

2022年,北大荒创造了高寒地区大豆百亩攻关天亩产622.4斤的历史记录,创造这个记录的田块正位于八五四农场有限公司。公司技术人员李鲲告诉记者,今年种植的主要品种为垦丰17,面积扩大了,亩产提高了,平均亩产达到400到420斤往上,比照往年350到360左右的亩产提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要问这里的“秘诀”是啥?李鲲说:“今年大豆种的精细!”

除了选育优良种子外,为挖掘大豆单产潜力,八五四农场有限公司成立大豆高产攻关专家组,充分调研大豆单产限制因素,总结归纳“精、同、耕、防、控、保”的“六字技术方针”,力求突破大豆单产瓶颈,最终实现了大豆产量的稳步提升。

实实在在的成绩,都在数字里。2022年北大荒集团大豆种植面积1381.6万亩,较上年增加385.8万亩,较黑龙江省下达任务高185.6万亩,实现大豆总产50.5亿斤,较上年增加15.7亿斤,大豆面积和总产创历史新高。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关键在于落实“两藏”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靶向耕地、种子和科技,一系列硬措施精准发力,让北大荒粮食产能不断提升。

守住饭碗田,建好高产田——

眼下已进入寒冬,但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庆丰分公司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却是一派火热景象,一台台挖掘机、运料车正往来穿梭,为明年农业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田间路修好,进出农机和拉粮都更方便,抗灾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都会提高很多。”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翔龙介绍说。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根基,守住建好耕地就是守好端稳饭碗。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越来越多农田变良田。同时,建设高标准农田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需求。

实施规模化格田改造1482.3万亩,占水田面积的65.4%,实现综合亩增效100-150元,年可增产粮食5.9亿斤以上,与传统模式相比机械效率提高15%-20%。

从“看天”到“看屏”,科技让农业生产插上翅膀。

“现在种地可比过去容易多了,各种高科技手段,很多时候坐在屋里就把地种了。”冬日的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迎来了休养生息的好时节,水稻种植户周德华趁着冬闲时节忙着整理数据。

春天的时候,带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插秧机开进田里;夏季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省时又省力;秋天大型收割机作业,农民种地从“看天”到“看屏”看“数据”。借助科技赋能,七星分公司走上了丰产丰收、节本增效的道路。

记者了解到,利用“空天地”数字技术,北大荒集团不断推动农业智能化生产。北大荒地理信息系统(GIS)及遥感技术(RS)已实现全覆盖,遥感监测精度达到85%以上,北斗导航终端覆盖范围快速扩大。

北大荒集团建成了6个规模化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无人化农场,在水田育秧、整地、插秧、施肥施药、收获等环节,旱田耕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收获等环节,实现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无人化,成为全国领先和国内唯一的无人化智慧农场群。

一粒种,万担粮。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夯实种业根基,攥紧种子“芯片”。

位于哈尔滨宾西开发区的垦丰种业研发大楼地下一层,是一个常年处于低温的地方,在记者眼里这是一个神秘所在,它就是垦丰种业的种质资源库。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北大荒集团持续推进垦丰种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合作,全面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和主要农作物重大品种选育等工作,从而形成了高效的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体制和高效组织体系。

垦丰种业研发管理中心主任孙树民说:“我们持续以不低于营业收入5%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创新中,保证企业持续输出创新成果,不断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五年来,北大荒集团自主研发了垦研017、垦稻33、垦稻41、龙垦2021等优质水稻品种和龙垦3092、龙垦310、垦丰17等优质大豆品种,以及德美亚、垦沃、垦单19、垦甜糯18A系列等优质宜机收玉米品种和垦薯1号、垦薯2号等高产加工专用垦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7800多万亩。通过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确保粮食稳产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大荒是因国家战略而生,坚持绿色化、品牌化,充分发挥现代化大农业的范式效应,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发展四个农业,把住“四良八化”——

北大荒集团聚焦四个农业,构建了“良种良田良法良园配套、农机农艺农人农地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的标准化、可复制的“北大荒农业生产模式”。

坚持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科技农业。推动“数字+生物+农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垦丰种业“百亿工程”,构建“育繁推”一体化商业育种体系。

坚持系统化、集成化,发展绿色农业。严格落实落靠黑土耕地保护“5+2”级田长制,大力推进“规模格田替代一般农田、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智能化替代机械化、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有机肥替代化肥、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建设了16个全域有机农场,集团绿色有机认证面积已达2470万亩。

坚持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品牌农业。构建了“北大荒+N”的母子品牌联动模式,打造北大荒品牌矩阵,北大荒品牌价值达到1706.96亿元,位居世界品牌500强第401位。

北大荒品牌价值达到1706.96亿元(图片北大荒集团提供)

垦地融合,把好模式好技术带向全国——

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业,勇担乡村振兴重任。

强国必先强农。北大荒集团系统总结出了北大荒“1241”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并在全国粮食生产优势区先后成立23家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5270万亩,带动小农户350万户,增产21.5亿斤,增收25.8亿元,降低生产成本1.1亿元,其中全程托管土地与相临农民自种土地相比在产量和效益上均有明显提升。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北大荒模式”。

建设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乡村振兴的“国家队”、农业强国的“王牌军”,在希望的田野上,农业强国的梦想深深种下,在新时代的新征程,北大荒集团将不断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和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和国家使命,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稳。

THE END
1.21连丰!详述我国粮食总产量1.4万亿斤“冲刺史”—新京报而此后仅用8年时间,我国完成了粮食产量千亿斤级别的“三级跳”,2015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已经突破1.3万亿斤。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字,在1.3万亿斤粮食年产量的这个“台阶”上,我国停留的时间足够长,这个数字也足够稳定。回看过去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平均年增幅为100亿-150亿斤。到2023年,已经连续9年保持在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34084654129275.html
2.首次突破1.4万亿斤,再获丰收!来源:山东农业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增长1.6%,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记者 李唐 陈茜) 来源| 新闻联播 来源:山东农业编辑:杨凡审校:怀初侠主编:田进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jEwMDg2NA==.html
3.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含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表示,白皮书中有两个重要指标超过6.5亿吨。一是粮食总产量2015年以来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二是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中国用占全球9https://news.sina.cn/2019-10-14/detail-iicezzrr2186193.d.html
4.中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今年总产量近1.1万亿斤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王永志)国家统计局3日在此间发布“关于2010年粮食产量的公告”,称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10928亿斤),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312亿斤),增产2.9%。 这是中国连续七年粮食丰收,也是粮食总产量连续第四度超过万亿斤。此间分析人士称,中国粮食连续丰收的喜讯,对于中国政府防控物价高企https://wap.eastmoney.com/a/20101203108540884.html
5.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二是粮食市场运行平稳。近年来,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3_05_11_691852.shtml
6.望远镜:能说中国粮食是“绝对安全”吗?二、中国人均占有自产粮食真达470公斤吗? 在1999~2003年中国粮食产量“五连减”基础上,从2004年起至2017年,统计公布的粮食产量出现了连续14年增产。即“十四连增”:总产量从2003年的4.307亿吨,增至2017年的6.616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即每人可占有的国产粮)也从333公斤增至476公斤。2018年略降为471公斤,2019年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76&id=143648
7.1966~1976年农村粮食生产及产量研究从粮食总产量及变化趋势(详见表1)可以看出,“文革”期间滕县粮食总产量大体呈逐步增长趋势,特别是70年代以后增幅日趋明显。其中,1967年明显下降,1968年、1969年有缓慢回升,这三年粮食产量与1966年相比降幅明显,这主要是受“文革”运动造成的混乱局面的影响。1970年粮食产量大幅增加,1971年又有所降低,1972年、1973年稳http://hprc.cssn.cn/gsyj/jjs/qyjjs/201708/t20170818_4147659.html
8.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性的“十八连丰”,连续7年保持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性的“十八连丰”,连续7年保持在()万亿斤以上,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A.6.3B.1.3C.18D.10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我国耕地总面积排在世界第()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户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欧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四百分之一 Ahttps://m.ppkao.com/wangke/daan/85b2dd7b8c7246e5bd63aa6e08400a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