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是1.39万亿斤,今年按1.4万亿斤算的话,增产将近100亿斤。这增产的粮食,主要来自哪儿?
我国粮食生产按季节分,可分为夏粮、早稻和秋粮。
先说夏粮。今年我国夏粮总产是299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面积略有增加、平均亩产提高了9公斤。今年如果按全年增产100亿斤的话,增产的夏粮就已经占了70%多。
再说秋粮。秋粮占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约四分之三。秋粮中,大头是玉米。这几年,我国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在黄淮海地区整建制推广的县,玉米种植密度由亩均4200株提升到5000株至6000株,增加近一两千株。这多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产量。山东省武城县一位种植大户今年采用了这项技术,前几天他告诉记者,“今年玉米长势很好,亩产要比往年多300斤。”乍一听每亩增产300斤,感觉确实有点儿吓人,不过想想每亩增加了一两千株,就会觉得也是理所当然。虽然不是所有种玉米的地方都能增加那么多株数,但是从中你能感觉到,玉米单产提升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从这点来说,今年夏粮已经增加了70多亿斤,秋粮通过单产提高整体再增加30亿斤,感觉不是多大的问题。
除了夏粮、秋粮以外还有早稻,占全年的比例相对较小。今年早稻的总产量是563.5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560亿斤以上。
其实,我们粮食产量之所以能增加这么多,主要就是单产提升的贡献。今天的发布会也说了,“预计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超过七成。”
今年的丰收,总的来说还算是天帮忙,但主要的还是政策好、人努力。相信随着我们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肯定会越来越强;随着农业新技术、新科技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玉米、大豆等与国际相比单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的粮食种类,单产肯定还会进一步提高。只要我们保证了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肯定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