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出现5次比较大的波动,前4次粮价高峰分别发生在1973/1974年度、1980/1981年度、1989/1990年度和1995/1996年度,粮价波动周期大约七、八年发生一次。进入2006年以来,国际粮价进入新一轮上涨通道。

供求因素:这是引起国际粮食价格高涨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因素。从供给看,近几年来,受不利气候以及发达国家在WTO约束下削减农业补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粮食生产增长乏力,2007/2008年度全球粮食产量22.3亿吨,比2004/2005年度减少3000万吨。从需求看,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膳食结构改变使全球口粮和饲料粮需求稳步增长,而石油价格上涨使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生产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导致工业用粮强劲增长,2007年全球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谷物至少1亿吨。

成本因素:随着石油价格的上升,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资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加上劳动力工资、水资源成本的提高,粮食生产成本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投机因素:在股市不景气、房地产价格下跌、油价高涨和农产品现货市场基本面有利于做多的情况下,投资基金纷纷转向商品期货市场,放大供求矛盾,推高价格。统计显示,2002年全球商品指数基金的规模不到5亿美元,而到2007年已经超过1200亿美元,很多投资大宗商品的对冲基金都增加了对农产品期货的持仓,有的甚至达到投资组合的60-70%。以大豆为例,2008年1月,投资基金持有的大豆期货持仓量占国际大豆贸易量的60%。

粮食贸易政策因素:在国际粮价上涨及各国的通胀预期下,粮食出口国纷纷限制粮食出口,而进口国则积极增加进口。这些政策短时期内导致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粮食价格自然大幅大涨。

基于对影响本轮粮食价格上涨各方面因素的分析,笔者对国际粮价走势做出以下判断:

由于支撑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在继续发生作用,今后1-2年内农产品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近期内不排除继续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但是,粮价上涨会引发很多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并将更多的资源投向农业,全球粮食供求紧张的状况将有所缓解,从而拉动粮食价格下行。同时,在供求基本面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投资基金的获利回吐也将使粮食期货价格下调,并引导现货市场价格的走低。但只要石油价格继续高企,只要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具有经济性,期望粮食回到前几年的低位水平不现实。

鉴于短期内农业用地大幅扩大的可能性有限,某一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扩大需要以牺牲另一种粮食作物为代价。因此,部分粮食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区域性此消彼涨的格局。

气候变化、各国粮食政策变化、国际投资基金炒作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导致未来国际粮食价格处于宽幅波动之中。

比较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粮价的变化情况,就会发现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互为影响,关系越来越紧密,他们的走势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消费量占全球总产量、总消费量的20%左右,我国粮食产需及价格变化必然会对国际粮食价格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国际粮食市场行情对我国粮食价格具有导向作用,其价格变化会影响到我国的粮价走势。

但是,由于我国粮食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与国际市场之间有一定的隔离性,粮食价格运行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不同粮食品种的国内外价格关联性也是不一样的。就具体品种而言,我国能够基本实现自给的粮食品种(小麦、大米)与国家价格关联并不是十分紧密,进口依赖程度过大的品种(大豆)关联度则非常大。如,2007年11月国际大米、小麦、玉米价格(到岸价)分别比国内价格高700元/吨、2000元/吨、800元/吨,而国际大豆价格扣除运费后与国内价格基本一致。

在目前国内粮食库存相对宽裕的情况下,近期内国内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我国玉米可能在2010年以后出现净进口,因此玉米价格在不久的将来也会与国际接轨,在不同粮食品种的比价作用下,国内粮食价格最终将与国际价格趋平,甚至可能会高于国际价格。

THE END
1.陈锡文释疑中国粮价高于国际市场:原因复杂陈锡文释疑中国粮价高于国际市场:原因复杂 新华网消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5年11月4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介绍《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等方面情况,并答https://finance.sina.cn/chanjing/gdxw/2015-11-04/detail-ifxkhchn6050853.d.html
2.国际粮价飙涨会否传导到国内?国家粮储局:全球粮食供求依旧宽松,年针对国际粮价上涨问题,秦玉云表示,2020年以来,粮价出现上涨态势,这是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从国际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沙漠蝗虫、东南亚旱灾,包括粮食危机传言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粮食供求的角度分析,国际粮食供求延续宽松格局,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价格最终还是受供求影响。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4/03/c5058311.html
3.20余国颁布粮食出口“禁令”!粮食价格会再上涨吗?印度私营粮食交易商大量收购小麦导致印度国内粮价节节攀升,同时,3月份,印度遭遇罕见高温天气,正值印度小麦收获季节,小麦产量有可能会受到影响。评估上述不利因素,本月13日,印度政府作出了禁止小麦出口的决定。 全球粮食安全再陷危机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灾害天气频发等因素影响,国际粮价持续攀升,到2021年年底升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710&newsId=4902273
4.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特征,规律与应对策略——基于6次典型大幅资本炒作和投机是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进而引发粮食危机的重要影响因素 .总结这六次价格 大幅波动规律 ,供求失衡是国际粮价波动的客观基础 ,资本炒作和投机是国际粮价短期急剧波动 的重要推力 ,原油价格通过成本效应和替代效应与粮价共振等成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共性特征 .为防范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输入性 ,传导性风险 http://jjxj.swufe.edu.cn/EN/PDF/4803
5.国际黄金油粮价格齐飙国内多举措保供稳价国内中国原油、天然气进口来源已经多元化,而且长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约,进口能够保持总体稳定。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洁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将有效对冲和减缓外部影响。 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方面,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称,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http://news.subaoxw.com/guonei/2022/0307/40264.html
6.国际粮价将更多随中国需求而波动根据信息,中国一直高调坚持的所谓18亿亩耕地红线,早已经被突破。既然中国难以保持粮食自给,那么加大粮食进口就是一个必然结果。 随着中国进口粮食的增多,国际粮价将会更多受到中国需求的影响。这种相关性的增强,将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109/20/15447134_4238813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