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粮食贸易行业市场展望分析:粮价有望进入相对稳定期中研普华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提高,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其中粮食作为我国主要的贸易商品,贸易规模持续增加,我国已经成为国际粮食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在国际贸易中,粮食贸易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粮食贸易可以促进粮食的全球流通和资源配置,增加出口国和进口国的经济利益。同时,粮食贸易也可以对粮食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全球的粮食安全。

本轮粮价下跌主要集中在大豆、玉米和小麦。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截至12月6日,小麦、玉米、大豆和稻谷(以粳稻为例)收购价格分别为2907元/吨、2578元/吨、4886元/吨和2825元/吨。与2022年同期相比,收购价格跌幅依次为大豆15.53%、小麦10.42%、玉米10.89%,稻谷收购价格同比微涨2.47%;与11月份相比,收购价格跌幅依次为小麦1.26%、玉米0.69%、大豆0.51%、稻谷0.21%。

国内粮食价格形成是以市场供需为主、政策协调为辅,同时受国际粮价波动的影响。本轮粮食下跌的主要原因除了受国际粮价下行影响外,主要还是国内供强需弱。

粮食贸易是指粮食的进出口交易。它涉及到粮食的收购、销售、调拨和库存等环节,是粮食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涨幅1.3%,我国粮食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进口是保障国内粮食稳定供应的重要渠道,我国多年来致力于构建粮食进口多元化格局,粮食进口规模也不断扩大。今年以来,国际粮价不断走弱,我国强化进口增加储备。据海关总署数据,1月份至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4373.7万吨,同比增长9.1%;其中,进口大豆8962.5万吨,同比增加13.3%,进口小麦1083万吨,同比增加37.7%。

随着进口体量的增加,小麦、玉米、大豆等品种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年以前,国内外粮食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供需发生错配。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提高,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其中粮食作为我国主要的贸易商品,贸易规模持续增加,我国已经成为国际粮食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从粮食贸易量来看,疫情发生以来,各国普遍增加粮食库存,积极鼓励粮食进口,全球粮食贸易量连续两年创新高,但全球粮食贸易量仍然有限,再加上一些粮食出口大国为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限制粮食出口,粮食进口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

从进口结构上看,我国粮食进口以饲料用粮为主。今年1-10月,大豆、玉米、大麦、高粱等传统意义上的饲料用粮进口量占粮食进口总量的87.6%,进口小麦占比虽然达到了8.3%,但相当一部分是作为玉米的替代,同样用于饲料加工。

从渠道来看,也从以往高度集中于个别国家向多元化发展。与饲用相比,用于口粮的进口粮食占比并不大,且主要用于品种调剂。当前,我国口粮的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85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适度进口”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之下,我国一方面要立足国内,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适度进口粮食,利用国际市场解决国内粮食结构性短缺矛盾。此外,还要积极鼓励国内粮食企业“走出去”,培育具有国际定价权的国际大粮商。

从企业层面来看,要进一步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与国内外粮食企业、货运企业、运营企业的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企业之间粮食、航运、物流等方面要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协同效应,提高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面对粮价下行,近期多地也在出台多种措施促进粮价稳定运行,预期回归基本面。在促需求方面,临近春节,对畜禽肉类的需求增加有望提振饲用粮需求,口粮需求也将有所增加,叠加工业用粮需求的改善对后续粮价有一定支撑作用,后续粮价有望进入相对稳定期。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吹风机是由一组电热丝和一个高转速小风扇组合而成的。通电时,电热丝会产生热量,风扇吹出的风经过电热丝,就变成热风...

再制造是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产业化生产,对废旧产品进行修复、改造,使其质量、性能达到或超过新产品。...

随着临床需求的持续增加和创新技术的迭代更新,生物制品行业蓬勃发展,市场前景广阔,成为生物医药领域中增速最快、发...

2023年上半年国际航班加速恢复,国内、国际供给、需求环比上升迅速。民用航空行业恢复趋势确立,大周期逐渐上行:需求...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迪半导体(绍兴)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深圳市创启开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

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发布通报称,接受印度商工部于2023年12月6日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用于切割、打标或焊接的工业激光5...

THE END
1.新的一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将会怎样运行?2023年,摆脱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在通胀和衰退的阴影中呈现弱复苏,局部地缘冲突对粮食整体供需的影响减弱,全球粮食供需更加宽松,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总体震荡回落,不同品种走势不太一致。小麦、油菜籽、棕榈油价格降幅超过20%,玉米、豆油价格降幅超过10%,大豆价格降幅超过5%。受印度国内出现干旱、在7月开始实施大米出口限制政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CQ/2-3/info/1025330
2.四问粮食安全: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将会带来哪些启示?生产端,我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并通过最低收购价、生产者补贴等制度保障农民种植收益与种粮积极性,同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需求端,调控粮食深加工产业以优先保障口粮与饲料供应;外贸端,通过进口配额制度过滤外部价格波动;此外,当国内粮价超预期上行时,政府可依法进行政策干预,维护粮食价格稳定。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39282972&efid=23vsEiKWVojG_Vsty5xPwQ
3.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精选十篇)供求模型是关于价格和产量变动关系的模型。国内外粮食市场的供求均衡模型是通过粮食的价格和进出口量反映出来的。当国际粮食供给充足时, 国际粮食价格低于国内粮食价格, 这样有利于通过进口来调节国内的需求;国内粮食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出口来影响国际粮食价格, 进而影响到国际粮食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粮食供求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olv1rh.html
4.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掌握粮食进口主动权2021年我国粮食进口量16454万吨,同比增长18.1%,作为全球最大粮食进口国,我国粮食进口量接近国内产量的1/4,并且这一趋势短期内很难改变。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无忧,远当虑。尽管短期内国际局势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有限,但仍需高度警惕中长期局部地缘政治局势通过影响进口粮食品种、能源及农资价格上涨等途径对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05122376695548.html
5.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第二季度分析报告(20240624)二季度国内粮食价格整体呈现下跌趋势,玉米、小麦、稻米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跌。5月粮食价格指数113.06点,较3月下跌0.9%。二季度粮食价格下跌主要原因是市场呈现较为一致的“供强需弱”状态。玉米市场价格呈现先跌后涨趋势。4月气温回升增加储存难度,华北产区存粮贸易商出库变现意图增加,同时大量进口玉米到港,国内玉米市http://rdi.cass.cn/ggl/202409/t20240920_5778964.shtml
6.应对全球粮食乱局的核心是玉米生产其出口贸易主要面向巴西、美国和印度等国。虽然国内氮肥采用煤炭作为原料,但国内化肥价格也呈现持续上涨趋势。根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统计,3月底化肥批发价格同比上涨38%。其中,大量进口的钾肥批发价指数同比上涨90%,尿素出口价格指数同比涨70%。可以肯定,化肥的短缺和涨价将影响世界各地的粮食种植。https://www.yicai.com/news/10144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