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价格连续性暴跌“倒逼”猪肉鸡蛋降价

“我们家收购粮食有二十多年了,今年玉米价格如此连续性的大幅下跌,十几年没有遇到过。”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田村的粮食收购大户刘先锋对华商报记者说。

玉米不仅是我省关中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也是东北、华北地区重要的农作物。用它制作的爆米花、熬的稀饭和制作的搅团是不少人的喜爱。其实,玉米在餐桌上的用量已是微乎其微,其主要用途是用于养殖业的上游——饲料。今年国庆节后,陕西地区的玉米价格突然出现大幅下降,“收购价格从每市斤1块多钱,直接下降到每市斤六毛五分钱,真可怕!就这还没有人愿意收。”刘先锋。

玉米种植户:价格下跌观望惜售等明年涨价

“往年不等玉米棒子拉回来在地头就被客商抢完了,每斤最高能卖一块二左右,今年到现在了价格还在八毛钱以下。”渭南市富平县王寮镇军寨村一位姓王村民告诉华商报记者。

11月14日,华商报记者在该村民的家里看到,他家的8亩玉米颗粒堆放在平板房房顶上、院子里晾晒。他介绍说,以现在的收购价格卖掉今年的玉米,减去种子、化肥、浇地、收种等费用,基本上可以说不赚钱,如果把自己和家人的人工费加上,可以说今年的玉米是赔钱了。不过,现在不着急卖,等到明年夏季看看价格能不能涨上去。

种植玉米的种植户大多不愿低价销售。

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田村的一位王姓农民告诉华商报记者,今年玉米刚收获时,收购价一度跌到了6角多,和往年1.1元的收购价相差太大,价格太低,根本就没人愿意卖的。近期随着养殖大户的饲料需求增加,玉米收购价缓慢上涨,这几天涨到了8角,但是与去年相比还跌了三成左右。看到这样的价格,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卖,都在观望看看明年春季价格能否再涨上去。这位农民说:“我们不着急卖,把玉米晾晒在家里,大多都会等到来年收麦前后卖掉。”

华商报记者上周在该村看到,许多农户家里外晾晒着玉米。

收购商:不愿意收玉米粮库空荡荡

粮食大跌致使整个粮食流通商处于停收观望状态,有的玉米收购商暂停了收购。

11月25日,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田村,这里有一家规模较大的粮食收购商,老板刘先锋告诉华商报记者,“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收玉米的价格是每斤1.10元左右,现在基本上是0.8元左右,浮动也就是一分二分钱。价格越低越不敢收,担心继续下跌,放到了手里就可能亏损。”

“往年此时,收购商都会在10月前后,新玉米收获之时,收购玉米等待价格来年上涨。但是,今年的行情真是在出乎意料,谁也没想到会跌,并且是连续下跌,跌幅这么大,还可能继续下跌。现在不敢积压,只有确定了买家和数量,才敢按市价逐渐收购。”刘先锋介绍说。

华商报记者在这家玉米收购粮库看到,仓库里仅有少量的玉米,整个粮库看上去空空荡荡。

“不仅是我们不愿意收,我们的同行绝大部分都不愿意收,都害怕现在八毛钱收,到明年如果跌到七毛钱,岂不知亏大了!”刘先锋说,“玉米主要是需求量小,不像小麦,虽然价格也有下跌,但是我们还在大量收购,面粉厂的需求很大,只要有货,就能卖出去。而玉米现在销售也是问题。”

数据:价格下跌总成本上涨每亩玉米赔13.65元

陕西省物价局10月30日的报告显示,今年我省玉米产量、总成本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平均出售价格、收益均有所下降。从调查情况看,今年我省玉米每亩产量461公斤,较去年增加了28公斤,增幅超过6%。但是,丰产并不意味着丰收。我省今年玉米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为88.62元,较去年的114.39元减少了25.77元,减幅22.53%。

让农民叫苦的不仅是玉米价格的大幅下降,同时种玉米的总成本上升。

省统计局调查显示,由于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升,今年我省玉米生产总成本为每亩855元,较去年818元增加37。元,增幅4.5%。出售价格下跌,产值下降,收益减少。今年玉米每亩净利润为-13.65元。现金收益为471.69元,较去年640.42元减少168.73元,减幅26.35%。收益减少主要是出售价格的大幅下跌和总成本上涨所致。

原因:市场需求不足国家粮库已经饱和

那么,今年玉米价格出现突然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另外,郭处长介绍,今年国家临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确定为“国标三等”1元/500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71%,自2007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另一方面目前国际市场玉米期货持续走低,导致国内玉米价格低位运行。

“今年玉米价格走低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不足,供给严重过剩。同时,国家粮库饱满,已经没有多余的仓库继续收粮,今年降低了收购价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霍学喜分析。

蒲城县农业局局长刘东年分析称,拿蒲城来说,今年小麦和玉米产量比去年增加15%,全县玉米总产量达27万斤。卖不上价,产量高是一方面,主要是玉米口岸进口价低,一斤才五六毛钱,国内养殖业需求减少,工业用粮也大幅下滑等因素。

陕西咸阳国家粮食储备库李经理对华商报记者说,国内玉米从2007年开始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后,临储价格从2007年的0.7元/斤涨至2014年的1.12元/斤。去年陕西玉米收购价在1.1~1.2元左右,但今年的价格只有0.8元左右。目前储备库还没有开始收购,主要原因是库存多。今年,国家出台玉米临时收储新政策,玉米收购价格比去年降低0.12元/斤(降幅约10%),但各地市场的实际反应远比这更剧烈,玉米收购价格与期货价格普遍降低20%以上。

影响:饲料成本下降猪肉鸡蛋价格走低

不过,饲料加工商和养殖户却在玉米大跌中获得了利好,不少饲料加工和养殖企业都是玉米价格下跌的受益者。受生猪价格攀升和玉米价格下降双重影响,生猪养殖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生猪养殖扭亏为盈。近期玉米价格持续不断下降,致使生猪养殖利润进一步扩大。

霍学喜分析称,国内玉米价格的下降,至今影响到以玉米为原料的饲料价格,并传递到猪、鸡等养殖产品成本下降,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猪肉、鸡蛋价格从升转降。监测数据显示,经过上半年的持续上涨,到8月底猪肉价格达到今年以来的顶点24.14元/公斤,随后,开始缓慢下滑,到11月中旬回落到22.30元/公斤。鸡蛋零售价格,在7月到9月经过一番快速上涨,最高曾达到10.63元/公斤。此后,一路下跌,到11月中旬回落到10.27元/公斤。

省物价局11月25日公布数据显示,鲜猪肉(剔骨后腿肉)全省平均销售价每500克13.48元,比18日下降0.15%。

不过,霍学喜也表示,饲料成本只占到养殖成本的一部分,最终消费猪肉、鸡蛋价格还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且,价格传导一般有3个月的滞后性,最终价格下降比例并不能简单地完全划等号。

霍学喜介绍说,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时候,为解决能源问题,在工业上用玉米淀粉来合成燃料乙醇,来代替石油,然而,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没有必要用玉米来合成燃料乙醇,这也是导致全国玉米库存增长,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市场走访:鸡蛋每斤4.2元鲜猪肉每斤13.5元

昨日,华商报记者走访西安市多处肉蛋市场发现,普通鸡蛋零售价格每斤在4.0~4.5元之间,普通五花肉零售价格在16元左右。在西安市南二环兴化巷的一家社区生活超市,华商报记者看到,普通鸡蛋每斤4.2元,五花肉每斤16.5元,超市工作人员表示,鸡蛋价格这几天略微上涨,但比起7月份还是下降了约1元。给超市送货的猪肉批发人员说,鲜猪肉市场价约每斤13.50元,本周大部分生猪价格每斤已跌破8元,预计近期生猪、猪肉价格仍将呈下降走势。

未来预判:玉米价格下跌产业链末端表现最明显

近日有报道称,因为单产和播种面积提高,2015年度国内玉米产量估计在2.23亿—2.25吨,比上年增长约3.35%,创下了历年来的最高产量。而国内玉米收购价格在国际上处于最前列。国内玉米价格目前面临两个最大,全球最贵的玉米收购价,居于全球首位的玉米库存。消息人士称,政府可能会因此在明年初的3月种植季开始之前公布新的玉米价下调措施,缩减大规模库存。

冯永辉分析,在高库存以及需求下降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之下,玉米价格在短期内很难止跌上涨。虽然近期由于玉米种植户惜售,玉米价格略微回升,但玉米下跌速度大于猪价下的速度,考虑到玉米的高库存以及未来的价格会继续低迷,这将影响到猪肉价格的回升。而猪肉需求即将迎来全年消费需求最旺季,猪价有望迎来止跌反弹。随着玉米价格的下跌,其价格下跌正在加速渗入产业链的中下游,尤其是在其末端表现的最为明显,比如猪肉、鸡蛋、淀粉等。

THE END
1.粮价大跌农民收入大降无奈财政和库存同样“压力山大”而价格下跌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国内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的亟待调整,因为这些政策的执行成本过高,导致财政、库存压力过大,以及推波助澜了国内外粮食差价的扩大。 对于卖粮难,中央已经引起重视。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再获丰收,但是也存在库存大幅增加、价格下降等问题。当前正值秋收冬https://www.yicai.com/news/4728361.html
2.节前济宁城区粮食稳肉价跌鸡蛋价格降不停而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却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不断下降,小麦和玉米价格呈现下跌态势。 “目前面粉和麸皮价格都呈现小幅回落,制粉企业备货意愿普遍不强,小麦价格迟迟‘提不起精神’。而且,现阶段粮库、粮食贸易商库存充足,供应严重过剩,商家手持大批粮源难以销售,致使小麦价格在需求旺季依旧表现不佳,价格持续不见起色,甚至http://3g.sdchina.com/show/3517684.html
3.粮价大跌:悬在中国农民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老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头等大事。如今粮食市场出现的大幅波动,必然会影响到7亿农民、乃至13亿中国人的生活。 长期供需失衡 本次粮价下跌,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条:国内库存积压、国际粮价显著低于国内。这二者其实是一个本源的两种不同表现,都源于国内畸高的粮食价格。 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通常都https://m.gelonghui.com/p/38242
4.今年以来,连续第5个月攀升——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如何应对——中国最新发布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价格指数显示,今年以来,国际大米价格连续第5个月攀升,达到12个月高点。大米作为一种口粮,其价格连续攀升,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国际大米价格为何连续攀升?对粮食市场影响有多大? 价格为何持续攀升 数据显示,即使国际大米价格连续5个月攀升,但其价格仍然比去年同期下跌6.0%。国际大米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j/202206/t20220626_13800347.htm
5.喀什地区7月3日粮食零售价格为5.95元/公斤,较上周环比价格上涨6.25%;小包装大米零售价格为7元/公斤,较上周环比价格上涨4.95%;小包装面粉零售价格为4.9元/公斤,较上周环比上涨8.17%? (二)食用油价格下跌? 食用油零售价格为13.63元/公斤,较上周环比价格下跌17.19%;大豆油10.1元/公斤,较上周环比下跌16.53%;花生油19.87元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lgkuIy5G2urrLixonpMw170724
6.大米购销价格均下跌(2)国内行情 截至3月29日,大商所粳米期货收盘价报3602元/吨,周环比下跌39元/吨;玉米报2654元/吨,下跌71元/吨。尽管截至今天下班前国家稻谷定向销售公告尚未公布,但市场上已经流出了3月31日具体的定向销售清单,此前传言拍卖底价为1500元/吨。而定向稻谷一般作为饲用,受此消息影响,玉米价格继续下探。https://www.xjxnw.com/m/html/information/infor_win.html?id=16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