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信息网

关键词:大豆,玉米,粮食进口,食物消费

一、问题提出

二、植物油需求还是饲料粮需求:1983-2012

1.植物油消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关于植物油消费的统计数据仅包括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食用植物油购买量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植物油消费量,缺乏国内植物油消费总量的统计。按统计局的数据匡算,我国在过去十余年间,中国全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量稳定增长,2012年已经突破8千克/人,如表1所示,并且在近两年呈现趋缓之势。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植物油消费量是根据中国城乡人口加权获得,显然,这两个数据均显著低估了中国植物油实际消费量。农业部公布数据相对较高,是因为其数据是植物油的全国人均占有量,而不是食用消费量,忽略了库存、工业消费、高估产油率,同时把所有大豆都视为产油大豆。相比较而言,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和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数据较为接近,而且二者均是食用消费量,低于农业部公布的全国人均占有量,比统计局公布的购买量要高,较为准确。

考虑到中国食用植物油的消费习惯,除了在餐桌饮食中摄取植物油外,还存在“牙齿榨油”。即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干货,例如瓜子、花生、松子、榛子等有较大消费量,同时,豆腐、豆奶、豆浆等豆制品也是国人的偏爱。瓜子、花生、松子等,虽经过炒制,未直接榨油,但其自身含油率较高,经过牙齿咀嚼,在体内亦可完成油脂转化过程。而豆制品也是如此,豆制品属于大豆加工的副产品,但其自身含油也会在人体内得以消化,完成对油类的摄取。所以,本研究考虑的摄取植物油的渠道,不仅仅有从超市购买的植物油,也应当包括这些未通过“直接榨油”而是“牙齿榨油”的油料加工产品。故而本研究在匡算食用植物油时,采用了一种大胆的算法,即将油料作物中所有油量(除部分损耗),经过直接或间接渠道都被人体吸收,也就是说一种油料作物所含有的植物油,均可被人类所吸收(不计损耗)。给定了各种油料产量及进出口量,结合其含油率,即可算出该油料作物的“可榨油量”供给。再加上这种油料的净进口,可以得到该油料的总供给。最终加总我国各种油料供给,即可匡算出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总油源=油料(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含油率+油品进口量-油品出口量。

油料=大豆+菜籽+棉籽+花生+葵花籽+芝麻+其他油料。

压榨出来的油和油料中油都是油源,油品包括棕榈油。

总的来看,在新的匡算方法下,不考虑库存情况时,我国2012年食物植物油的总供给可达到3713.54万吨,这与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有些出入,但相对比较准确。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量已达到27千克,并且呈现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人均占有量没有农业部公布的那么高,即使考虑到其中的工业用途或其他非食用需求可能在300万吨左右,再减去300万吨库存,那么人均食用植物油量仍旧应该不超过23公斤。由此可见,国家粮油中心和USDA的数据更加可信,其中USDA的数据最为接近,所以,本研究在匡算植物油缺口更加倾向于USDA的统计的大陆植物油人均消费量。

2.肉类消费/饲料粮量消费

饲料粮需求是引致性需求,是从肉蛋奶等派生出来的需求,因此,肉蛋奶和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状况是饲料粮需求的原动力。从发达经济体的粮食消费来看,在经济发展初期,人们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粮食直接消费随着收入提高逐渐增加,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粮食直接消费量则逐渐降低,而粮食间接消费由于动物性蛋白需求提高呈现增加趋势。饲料粮是指为满足养殖动物需要,以原粮形式被直接制成饲料所消耗的粮食,主要包括玉米、稻谷、小麦、谷子、高粱及薯类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考虑玉米、小麦、稻谷以及大豆,同时对饲料粮的供给量进行新的匡算。考虑到稻谷在近些年直接用作饲料粮,我们可以将稻谷总供给量的一部分直接转化为饲料粮供给;麦麸、豆粕作为传统饲料,只需将小麦、大豆供给量与出麸率和出粕率结合,即可算出这部分饲料粮的供给;而玉米作为主要饲料粮,其主要用途便是饲料,除了部分工业消费和种子消费之外就是饲料消费。其中,所有作物的供给量均考虑产量与净进口量加总。匡算的人均饲料粮消费如图2所示,整体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

3.肉类和植物油消费的对比

从图3来看,肉类和植物油消费增长速度均下降,但是植物油增长速度仍旧高于肉类增长速度。由此可见,相比较肉类需求而言,植物油消费仍旧会出现增长趋势,只是增长速度相当于之前有放缓趋势。显然,植物油需求仍呈刚性增长,尚看不出拐点。

同样,根据本文测算的植物油和饲料粮增长速度,在1992-2013年之间植物油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之后呈现较慢的增长速度,如图4所示。但是2006年之后饲料粮开始出现较快的增长,但是并没有超过食用植物油增长速度。

三、中国未来植物油与肉类需求:基于国际经验

2.肉的消费与引致性的饲料粮消费

从全球肉类消费来看,2014年日本的肉类消费基本在45公斤水平,韩国2012年之前维持在60公斤水平(2014年达到了66公斤),中国台湾的人均肉类消费不到70公斤,而西方经济体,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各国人均肉类消费超过了100公斤。

显然,肉类消费增加和收入水平提高密不可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需求量呈现一个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之后进入一个较为稳定水平。从日本情况来看,肉类消费和植物油消费一样,进入1990年代肉类消费进入成熟期,1990年突破40公斤后逐渐进入稳定期,2010年为44公斤,2014年达到45.7公斤。2000年中国台湾人均肉类消费达到79公斤、之后出现过下跌,2006年恢复到79公斤水平,之后出现下跌,2014年下跌至低于70公斤水平。2002-2007年美国肉类消费基本维持125公斤水平,之后出现下降,2014年仅113公斤。有趣的是,中国台湾和美国都达到一个比较高肉类消费水平然后呈现些许降低,之后进入一个较为稳定水平,可以称之为消费成熟期。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毛学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刘冬梅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刘靖

THE END
1.粮食价格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2月26日)2025-01-03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2月19日)2024-12-25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2月12日)2024-12-20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2月4日)2024-12-13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1月27日)2024-12-05https://lswz.gov.cn/html/zmhd/lysj/lsjg.shtml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无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首页 机构 资讯 数据 生产 信息化 专题 视频 首页>数据>监测预警 监测预警 12月第3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12月第3周(采集日为12月19日)鸡蛋、商品代蛋雏鸡、羊肉价格环比上涨,生猪产品、商品代肉雏鸡、牛肉、玉米、豆粕、育肥https://www.agri.cn/sj/jcyj/
3.小麦价格行情分析预测全部价格报告统计期货国际分析政策资讯标准 按级别浏览: 综合公益付费 【独家】政策加持 豆价或能迎来涨势?(置顶)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4 09:54:34 【独家】油脂开年能涨吗?(置顶) 来源:粮信网时间:2002-01-01 00:45:58 【独家】24年收尾,25年玉米有机会吗?(置顶) https://www.chinagrain.cn/xiaomai/
4.中国价格信息网三、水产产品价格指数 2024年11月,水产产品价格指数调整回落,指数值为103.12点,较上月下降1.04%。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5 水产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图 整体上看,11月淡水和海水水产均有一定程度回落,但总体保持稳定。 淡水鱼等养殖水产品上市量陆续增加,市场供给充足,需求相对稳定,价格小幅下跌。中国农业信息网数据https://www.chinaprice.cn/slkjzsjcqkbg/54988.jhtml
5.饲料市场信息网饲料市场饲料科技与应用饲料原料饲料添加2023年四要素矛盾有所缓解,但扰动不断,或维持高位震荡。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可以观 察到部分去年的主导变量影响已经削弱(如原油价格同比回落、美国农业部 8 月报告预计 2023/24 年度全球粮食的期末库销比同比抬升),而部分变量产生新的变化,可能对后续粮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 http://www.chinafeedm.com/h-nd-22313.html
6.中华粮网关心“粮食和蔬菜”?马云带着“一米八[01-03] 2025年1月3日国际粮船到我国港口VIP[01-03] 价格走势 (单位:元/吨) 发布供求信息,请先登录 资讯排行榜 012022/23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 022022/23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 032022年6月美国农业部油籽供需报告 https://www.cngrain.com/
7.饲料行业信息网广胜丰联-饲料行业信息网饲料巴巴饲料英才网饲料网址大全手机短信饲料周报行情周报养殖周报企业名录网络直播会员专享-饲料行业报告 美国农业部报告11月份大豆压榨量为2.1亿蒲,高于预期 2025-01-03 · 为何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增长低于早先预期 2025-01-03 · https://www.feedtrade.com.cn/
8.数据资源八大板块!数据公开下载渠道faostat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ood and agriculture data,FAOSTAT)是开放获取的在线数据库,研究主题涵盖了农业、渔业、林业、粮食、土地利用和人口就业等多个维度,为245多个国家以及地区提供免费的粮食和农业数据,FAOSTAT的信息主要来自国家统计部门,均为国家层面数据,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5633225/article/details/129947876
9.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信息网政务动态 人事管理 政策法规 征求意见 行政审批 规划计划 项目管理 农业标准 行政执法 统计信息 应急管理 国际交流 机关党建 廉政建设 信息公开 部令公告 行政通知 经济信息 价格指数 农资监管 公报 政务视频 专业合作社 农机补贴 4在线办事 http://baike.soso.com/v7647061.htm
10.王晓辉:国内粮食供大于求密切关注市场预期对玉米价格影响近年美国农业部的全球供需报告均显示全球年度内的粮食的总产量生产稳定增加,但品种结构方面具有一定变化,例如小麦的增产即弥补了玉米等其它作物的减产。 王晓辉认为,小麦市场价格在全球粮价波动中常有先行表现,2000年以来的全球粮食价格的波动,每一次价格波动的时候,小麦的上涨的时间通常都是早于其它品种,涨的幅度都大于https://futures.hexun.com/2019-09-11/198519292.html
11.面粉信息网面粉信息网,博维网络信息服务公司承办的我国面粉小麦综合信息网,为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包括:行业信息信息,行情分析;最新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产业政策,行业标准的全方位行业动态信息,专业技术知识支持等。http://www.cnmf.net/index.php/jiage/fuwu/news/xueyuan/product/index.php?lx=51
12.粮油发展网农业农村部贸易预警救济专家委员会(稻米)首席专家彭超介绍,在减少大米进口的同时,饲用小麦进口量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我国小麦进口量达到792.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2.1%,能够有效对冲大米进口下降对国内饲料市场的影响。“但从大粮食观的角度来看,仍需关注从口粮市场到饲料粮市场的价格传递和饲料粮安全。”彭超表示,http://m.zglyfzw.com/
13.中华粮网专栏农产品流通 粮食 进出口 2024年1-11月我国进口粮食1.47亿吨,量增价降 12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3.1%;进口金额为458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10.9%。 中华粮网 2024-12-10 19:31 农产品流通 玉米 食品消费品 进出口 油料 棉花 大豆 农业农村部http://ngx.179c.com/column/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