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粮网:政策粮投放力度加大行情稳中偏弱

2014年5月份,我国夏收作物开始收获上市,其中新季小麦产量、质量明显高于去年,实现十二连增;新季油菜籽产量也同比略增,但因天气原因出油率普遍低于去年。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国家适时发布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并在月底先后对鄂豫苏皖四省启动“预案”;在5月30日下发临储油菜籽收购计划,以5100元/吨(国标三等)的价格继续在主产省收购500万吨油菜籽,各省具体实施方案将在6月上旬出台。

5月份,国内粮油市场呈稳中偏弱格局。其中,小麦和稻谷价格受加工亏损、开工率下降、需求减弱打压;玉米价格因市场商品库存短缺出现短时快速上涨,但随着临储玉米的大量投放而回稳;大豆市场分化,进口油用大豆较为平稳,国产大豆因食用化而出现较大涨幅;主要植物油品种价格在高库存低需求的作用下重心出现不同程度下移。

5月份,国内粮油市场的另一特征是政策粮投放力度加大。在小麦正常投放的情况下,国家开始常时常量的对市场投放临储稻谷、玉米、大豆,投放面积、投放总量都是前期储备轮换所不能比拟的,这对行情的抑制作用将非常明显。

5月份,全国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47.62(基期:2008年12月=100),较上期上涨0.33%;全国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为110.18(基期:2008年12月=100),较上期下跌1.05%。

主要粮油品种的市场状况如下:

小麦

5月份,我国小麦主产区陈麦价格基本稳定,加工企业亏损严重导致开机率维持低位,进而导致对小麦的需求减少;主产区的新季小麦自5月下旬开始陆续收割并零星上市,从已上市小麦看,今年主产区小麦产量、质量明显高于上年;国家适时发布托市收购“预案”,并在月底先后对鄂豫苏皖四省启动“预案”。预计6月份,我国主产区新小麦价格将以托市价格为标杆运行,企业收购态度谨慎,托市收购进展顺利。

一、托市政策适时发布豫鄂苏皖启动预案

可以初步判断,三家单位共同对收购市场进行监管并承担相应责任将有助于收购的有序进行,但是否会导致来自不同“队伍”的承储库之间出现恶意竞争还需进一步观察。不可否认,依照当前小麦的生长形势,以及三家单位提交的承储库名单,农民将不会遇到“售粮难”问题。

由于市场价格低于“预案”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国家先后批准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四个省份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

二、陈麦行情维持平稳新麦上市价格较低

5月份,国内陈小麦行情维持平稳走势,但企业需求明显偏淡,据市场信息,河北、山东北部、河南北部陈麦到厂价格多在1.27-1.3元/斤;河南中部、东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中部陈麦到厂价多在1.24-1.27元/斤;湖北、河南南部、安徽及江苏部分地区陈麦到厂价多在1.21-1.24元/斤。

当前小麦行情不振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小麦的需求降低,仓储企业、贸易商手中小麦变现能力减弱。从面粉行业来看,面粉消费量的减少以及麸皮价格低迷不振是导致企业开工率减少的直接原因,主产区整个5月份的麸皮平均价格始终在0.75元/斤左右徘徊,这也就意味着,在面粉出厂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加工企业只要开工就会赔钱。降低开工率成为企业自保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5月下旬,新小麦陆续成熟、收割,并零星上市。由于上市量较少,各地价格相对混乱,据市场信息,5月底,已经上市的地区如湖北、河南南部一级市场收购价格在1.06-1.12元/斤,私人粮库、加工企业、饲养企业收购价格多在1.14-1.18元/斤。国家已经在鄂豫苏皖等四省启动托市收购预案,从月底的情况来看,并未对市场造成明显的影响。

三、托市交易量价齐减企业采购重点转移

5月份,中央政策性小麦周均投放99.7万吨,较上月略增0.5万吨;周均成交18.5万吨,较上月减少8.7万吨,周均成交均价2349.52元/吨,较上月减少4.99元/吨。整体来看,本月小麦交易继续呈“量减价跌”态势。

四、冬麦由南至北成熟降水预计影响有限

5月份,华北、黄淮、江淮等主产省冬小麦生长期进入尾声,国内西南及南部地区冬小麦已经收割。据各省信息,截至月底,湖北基本收割完毕,安徽收割近360万亩,河南收获近620万亩。截至6月1日,全国已经收获小麦7895万亩,其中机收5894万亩。

五、郑麦主力大幅下跌基本层面因素利空

5月份,郑州商品交易所郑麦主力1409合约大幅下跌,上旬自2695元跌至2630元一线窄幅震荡,继而在下旬跌至2585一线,月内最高2695元,最低2580元,累计跌幅达4.3%。月末持仓52494手,月环比增加11476手。月初仓单7502张,月末仓单12972张,有效预报202张。

基本面方面,整个5月冬小麦主产区可谓“风调雨顺”,月末新麦陆续收割,产量、质量同比明显提高,市场预期今年我国冬小麦“增产增质”可能性极大;面粉加工行业依旧不景气,企业对小麦需求极低,市场中普麦行情低迷;优质麦价格高位平稳,但企业对交割库中的优质麦仓单普遍兴趣不高,主要原因是其品质一般、品种较杂,加工适用度较低。

技术上,郑麦1409在26日的大阴柱击穿5日及10日均线,月末底部震荡却难以站上5日均线;MACD中,DIFF及DEA线均为负值,且DIFF与DEA逐渐背离,短期偏空。综合来看,笔者建议2550至2570元间可逐步建立多单,预计6月份顶部在2610至2630元间。

六、进口小麦环比减少国际行情承压走低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4月份我国进口小麦37.4万吨,环比减少16.5万吨,同比增加17万吨。主要进口自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分别为19.6万吨和14.4万吨,还有3.3万吨进口自哈萨克斯坦;进口均价为330.71美元/吨,环比增加12.87美元。1至4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小麦221.7万吨小麦,其中,进口澳大利亚小麦约占一半,为49.3%,美国占26.5%,加拿大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占13.9%和7.7%。4月份,我国出口面粉1.9万吨,其中有0.93万吨出口至朝鲜。1至4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面粉6.73万吨。

5月份,国际小麦行情显著走低,CBOT美麦指数在月初冲高至750高点后持续走低,月末最低跌至638点,尽数回吐3月份以来涨幅。分析国际小麦走低的主要原因:一是美麦作物生长状况良好,尽管美国冬小麦抽穗期低于五年平均进度58%,但高于去年同期的41%,同时气象机构预测后期将出现有益降水,这对小麦价格构成利空压力;二是全球小麦供应充足,前期美麦价格因南部平原干旱而“涨意浓浓”,导致美麦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促使价格回调;三是黑海地区局势平稳,乌克兰的小麦出口并未因该国政治危机而受到损害,同时,俄罗斯的新麦价格因乌克兰的出口正常而下跌。

稻米

5月份,国内稻米行情整体维持平稳态势,个别地区受供需关系影响略有涨跌。分品种看,粳稻米整体表现平稳,优质粳米受节日需求拉动涨幅明显;早籼稻行情表现疲弱,早籼米受影响也低迷不振;中晚籼稻需求平稳,但受供给偏紧影响,行情保持坚挺态势。在各地备轮换政策进行的同时,国家在5月下旬开始投放临储稻谷,涉及到东北地区的粳稻,以及南方主产区的粳稻、早籼稻及中晚稻,整体来看,对市场行情利空。

一、东北粳稻稳中偏弱端午拉动苏皖行情

5月份,国内粳稻主产区整体平稳运行,个别地区略有涨跌。据市场信息,5月底,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三级粳稻收购价3090元/吨,粳米出厂价4150元/吨,较上月同期降10元;佳木斯二级粳稻收购价3020元/吨,标二粳米车板价4060元/吨,月环比持平;吉林松原一级粳稻车板价3150元/吨,标一粳米车板价4550元/吨,环比持平。东北粳稻米行情稳中略松说明当前国家投放临储粳稻对市场预期形成打压,尽管临储粳稻成交不高,但企业普遍认为后期粮源充足,行情偏松在预料之中。

苏皖粳稻及米相对坚挺。江苏南京粳稻收购价2980元/吨,标一粳米批发价3970元/吨,价格坚挺;安徽芜湖粳稻收购价2960元/吨,环比持平,标一粳米批发价4100元/吨,月环比涨40元。当前,南方粳稻米行情稳中趋强的主要原因是受端午节需求提升影响,特别是市场对优质粳糯稻米的需求增长明显,粳糯稻米价格涨幅也相对明显。

二、早籼稻米弱势运行中晚籼稻价格坚挺

5月份,国内籼稻米各有涨跌,主要表现在早籼稻米弱势运行,中晚籼稻米价格坚挺。据市场信息,5月末,江西吉水早籼稻收购价2600元/吨,较上月同期略降20元,早籼米批发价3900元/吨,月环比持平;安徽芜湖早籼稻入库价格2620元/吨,早籼米批发价3840元/吨,分别较上月同期降20元和40元,晚籼稻入库价格2700元/吨,晚籼米批发价格4120元/吨,分别较前期持平;广东地区优质早籼稻入厂价格2800元/吨,标一早籼米批发价3800元/吨,优质晚籼稻2800元/吨,标一晚籼米批发价4800元/吨,均较上月同期持平。

从市场供需来看,当前籼稻米的价格走势符合市场购销形态,一方面是早籼稻米供应充足,市场需求不大,导致行情稳中趋弱;另一方面中晚籼稻供给略显紧张,尽管储备轮换缓解了一部分市场压力,但市场需求依旧支撑了中晚籼稻及米的价格。

三、临储稻年半后首拍底价高企业难响应

5月下旬,国家开始在东北及南方稻米主产区投放临储稻谷。月内东北粳稻投放两次,投放量分别为50.6万吨和170.6万吨,成交量分别为4.13万吨和2.8万吨,成交均价分别为2887元/吨和2908元/吨。整体来看,两次的平均成交率仅为3%,说明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较低。分析来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当前大米加工行业利润微薄,而交易的粳稻主要是2011年产,出米率较低,但底价偏高。如按照当前佳木斯地区2013年产圆粒稻米出厂价格4200元/吨对比,就算是在盘上底价成交,加工出来的大米出厂价也得4100-4200元/吨,没有价格优势,是导致企业参与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二是企业对后期市场供应抱乐观态度,一方面是因为连续3年的托市收购让当前粳稻政策性库存处于高位,特别是2011年粳稻保管年限接近,出库意愿强烈;另一方面是当前各级储备陈稻也在执行轮换出库,后期供应宽松的局面或让稻谷行情承受较大下行的压力。

5月底,国家通过竞价交易投放南方稻谷84.4万吨,累计成交30.6万吨。其中,粳稻投放20.4万吨,成交2.55万吨,成交均价3049元/吨;早籼稻投放8万吨,实际成交0.83万吨,成交均价2640元/吨;中晚籼稻投放56万吨,实际成交27.3万吨,成交均价2707元/吨。整体来看,粳稻由于交易底价与市场价格过于接近,不具价格优势,且出米率较低,影响了企业交易积极性;早籼稻的底价较高,企业交易兴趣不大;中晚籼稻交易底价优势明显,且市场中粮源偏紧,收到企业青睐。

四、南方暴雨早稻受灾高温高湿病害多发

高温高湿条件下,部分地区稻瘟病、稻纹枯病及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增加,威胁单产。目前,南方地区稻纹枯病、稻叶瘟有激增扩展趋势。田间“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虫态复杂,部分田块稻飞虱为害已进入高峰期,稻纵卷叶螟幼虫继续构成危害。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份东北地区大部出现有效降水,但中北部大部时段低温寡照,部分一季稻发育期较常年偏晚;江淮、江汉大部时段光温正常,降水偏少,对一季稻生长有利;江南大部、华南中东部多雨寡照不利于早稻生长,局地强降水导致农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五、进口大米同比增加国际米价互有涨跌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4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32.2万吨,同比增加2.1万吨,环比增加16.9万吨。1-4月我国大米累计进口量为81.3万吨,同比减少18万吨。4月份进口大米主要来自越南,为21.2万吨,占66%,余下部分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和泰国,分别为6.2万吨和4.4万吨。进口大米量维持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大米的价格优势,目前越南大米到港完税价格约3200元/吨,这与国内稻米在南方的批发价格差约700元/吨。4月份,我国出口大米0.98万吨,1-4月累计出口大米4.1万吨。

国际方面,泰国5%破碎率大米在月底报价370美元/吨,较上月同期降低10美元。分析认为,尽管泰国二季稻米受干旱威胁产量或下降6%,但泰国主季稻米产量或增长4%,由于主季稻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70%左右,因此泰国总产量或依旧较上年增长。越南5%破碎率大米月底FOB报价为405美元/吨,较上月同期涨15美元。分析认为,后期越南米价或平稳趋弱,主要原因是中国的采购量或因南海问题而减少从越南的大米进口量。

综上所述,国内稻米行情在后期将以稳为主,部分地区或呈弱势运行态势。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国家开始常时常量的对市场投放临储稻谷,投放面积、投放总量都是前期储备轮换所不能比拟的,这对行情的抑制作用将非常明显;二是南方连续降水,高温高湿不利于稻米保管,直接影响了贸易商的采购积极性;三是经济运行低迷,发达地区及沿海地区农民工大量回流,加上6月份大中院校陆续进入假期,集团消费减少。

玉米

2014年5月份,国内玉米现货市场运行平稳,国家临储东北玉米开始拍卖,华北玉米价格继续小幅上涨。饲料养殖和深加工企业经营状况稍有改善,主要源于生猪价格和淀粉价格上涨,鸡蛋价格继续强势。企业整体采购用粮仍较为谨慎。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对稳定市场价格作用重大,期货市场盘整格局格局有望延续。

一、国家临储东北玉米开始拍卖

随后,第二次拍卖于5月29日举行,计划销售玉米3511068吨,实际成交1848558吨,成交率52.65%,其中:2007年玉米计划销售11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2044元/吨,2009年玉米计划销售3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2080元/吨;2011年玉米计划销售34654吨,实际成交29138吨,成交率84.08%,成交均价2112元/吨;2012年玉米计划销售3476400吨,实际成交1819406吨,成交率52.34%,成交均价2183元/吨。

二、国内玉米现货价格稳中略升

国内玉米主产区东北的玉米播种工作在本月结束。虽然中途受到降雨低温等天气影响,但随后的补种,使得影响程度被尽量的降低。多放预计2014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仍将小幅增加,给产量的再度增长打下基础。

随着国家临储玉米的连续拍卖,市场的整体价格将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上,由此判断华北玉米短期内仍存在一个较小的上涨空间。不过后期的终端消费问题仍然是潜在的利空因素。

南方港口价格出现上涨,目前主流成交价格报2490-2520元/吨,涨25-30元/吨。一方面是拍卖底价偏高,另一方面贸易粮源稀少、企业库存偏低等因素,都使得价格有所上行。受次带动,北方平仓价格也上涨近30元/吨,当前北方港口理论平舱价格为2480-2510元/吨。

三、饲料养殖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过去历史上的“猪周期”,今年似乎落空,此前各方预计的猪肉价格上涨并没实现。全国猪肉价格持续快速下降,已经降至近三年来的最低点。一度出现仔猪价格在12元/斤左右,毛猪出栏价格在5.2元/斤左右的状况,养殖户最高亏损400元/头以上。根据《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抑制生猪价格下跌,保护养殖户利益,维护市场稳定,商务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14年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除了增加中央冻猪肉储备规模外,为了稳定价格,商务部还可以采取财政贴息政策,鼓励大型猪肉加工企业增加商业储备,扩大猪肉深加工规模;增加发放临时饲养补贴等方式,稳定市场。从4月份开始,特别是进入5月后,全国猪肉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全国平均价格上涨超过10%。

伴随猪价持续反弹,近期生猪养殖亏损获得缓解,部分地区开始出现盈利。鸡蛋方面继续维持强势,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伴随生猪和鸡蛋价格的上扬,饲料价格也有所上调。整体来看,饲料养殖行业陆续回暖,但饲料销量增加速度仍较为缓慢,需求比较弱,对玉米市场的拉动作用有限。

四、深加工产品价格小幅上涨

此前由于深加工产品和副产品的价格下跌,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多数处于亏损经营状况,企业开工率不断降低。近期深加工产品和副产品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山东及东北地区尤为突出。较低的企业开工率低和产品低库存,促成了本次价格的反弹。

需求方面,炎热夏季到来带动夏季饮料和冷饮等快消品需求迅速提升,对淀粉的需求同时增加。预计随着气温的升高,淀粉的需求仍将缓慢增加,价格也有望继续小幅上涨。与此同时,酒精的消费进入淡季,价格仍将有可能继续下调。

五、进口玉米数量略减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4月份我国进口玉米量为9.3万吨,上月为4.8万吨,上年同期为41.9万吨。2014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127.2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2.14%。

2014年4月份,我国出口玉米0.44万吨,上月为0.12万吨,上年同期为0.26万吨;2014年1-4月我国累计出口玉米0.57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59.56%。

六、IGC上调2014/2015年全球玉米产量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最新月份月报显示,2014/1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9.552亿吨,高于此前预测的9.502亿吨,但是仍然低于上年的9.697亿吨。预计2014/15年度全球玉米用量为9.468亿吨,此前预测为9.45亿吨,上年为9.38亿吨。其中饲料用量将达到5.486亿吨,此前预测为5.457亿吨,上年为5.419亿吨。

七、大商所玉米期货窄幅波动

本月大商所玉米期货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409合约开盘2372元/吨,受到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底价提高最高到上冲至2412元/吨,最低价格2348元/吨,收盘价2387元/吨。总体看,玉米期货价格在国家临储有序投放以及终端需求稳定的双重作用下,区间震荡格局仍将继续。

大豆

5月,尽管南美大豆陆续运抵美国,但阿根廷收割进度迟缓,加之美豆需求依旧旺盛,油厂榨利丰厚,导致美豆现货供需趋紧,CBOT市场资金力挺美豆近月合约,近远月价差扩大,美豆期价维持高位震荡态势。国家临储拍卖大豆受市场追捧,食用豆概念被爆炒,连豆一期价大幅上涨,国内成本驱动型上涨持续,豆粕价格创年内新高,市场油弱粕强持续,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略升,油粕现货价格上升,油厂压榨收益亏损继续缩小,肉禽价格迅速反弹,养殖需求触底回升。

一、库存继续下降美豆高位震荡

5月CBOT市场大豆期价高位震荡,近月合约价格受到现货供给紧张的支撑,表现坚挺,但远月合约受到美豆新作种植进度加快的利空打压,近远月价差扩大。

利多方面:一是USDA5月供需报告符合市场利多预期。报告上调2013/14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至4355万吨,较上期报告上调55万吨,符合之前市场预估,期末大豆结转库存降至353万吨,较上期报告下调14万吨,为10年来最低水平。二是美豆现货供应依旧紧张,本月美国油厂榨利维持在80-100美分/吨的理想状态,令美豆现货需求旺盛,而美国农户库存紧张,在工厂积极寻购的背景下,美国内陆大豆升贴水持续上涨。二是本月降雨造成阿根廷收割延迟。《油世界》月末称,由于降雨过多导致阿根廷大豆收割延迟,截止5月22日阿根廷仍有约620万公顷大豆尚未收割,去年同期仅为260万公顷,降雨也导致病害增加,质量受损。三是巴西世界杯6月即将开幕,巴西国内频繁传出港口工人计划举行罢工的消息,预计后期巴西大豆出口进度将会因此受阻。四是本月市场陆续传出中国买家对巴西大豆洗船的消息,由于难以开具信用证,中国的2船大豆需要寻找新买家,2船已停止装运,另2船可能在下周前被取消,这将减少后期中国进口大豆的供应。

利空方面:一是由于美豆主产区天气良好,美豆种植进度继续加快,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作物周度生长报告显示,截至5月25日当周,美国大豆种植进度为59%,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41%,也高于5年平均种植进度的56%。二是月末美豆周度出口检验量出现环比下降。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5月22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8.9万吨,低于前一周的17.6万吨,2013/14年度累计出口检验419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2%。三是美豆国内压榨需求出现月环比下降,NOPA(美国油脂加工业协会)数据显示,美豆4月压榨量为1.32667亿蒲,低于3月的1.5384亿蒲,但远高于2013年4月的1.20113亿蒲,符合市场预期,但环比下降态势令人担忧。四是南美大豆陆续运抵美国,本月下旬两船巴西豆抵达威尔明顿及诺福克港,分别为6.6万、3万吨,这是第一批抵达美国东海岸的南美货,4月上半月已有13万吨南美大豆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卸货。USDA预计美国将进口245万吨大豆,以缓解十年来最严重的供应短缺。

本月宏观面整体偏空,欧美经济数据依旧好于预期,股市继续刷新高点,美联储QE缩减进程或加快。国内方面,李克强总理重申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但短期经济下行趋势难改,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不大。受到以上利空的影响,本月金银期货价格大幅下跌,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和中国文华商品价格指数联袂下跌,大宗商品市场农强工弱格局未变。

5月CBOT市场豆类品种资金面分化,投资基金本月中上旬持续减持大豆净多头寸,但下旬开始增持净多头寸,与此同时,投资基金连续增持豆粕净多头寸,连续减持豆油净多头寸,说明短期内资金看多大豆及豆粕价格走势,看空豆油价格走势。

后市来看,尽管美国大豆播种进程加速,南美大豆陆续运抵美国,但在美豆新作上市前,美豆现货供需紧张的局面难以缓解。由于出口持续正值,加之美国油厂压榨利润丰厚,强劲的内外需求将导致后期美豆供需紧张局面进一步恶化。美国农业部对美豆出口销售量和国内压榨量仍有上调空间,美豆期末库存或进一步下滑,美豆期价或许需要进一步的上涨才能反映美豆现货供需趋紧的基本面。同时南美大豆注册美豆仓单存在运输和成本壁垒,因此后期美盘大豆和豆粕仓单注册数量应有限,这为资金逼仓近月合约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利多因素和基金净多头寸维持高位来看,后期美盘7月合约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并存在逼仓式上涨的可能性。技术面看,美豆主力合约7月期价本周在1500美分/蒲式耳一线的整数关口阻力位受到一定支撑,技术面形属于强势整理态势,后期可能维持在1480-1530美分/蒲式耳区间窄幅震荡,期价下一步仍有上涨动力,建议投资者继续逢低在5日均线下方买入。

二、临储拍卖受追捧豆一期价创新高

本月,连豆一指数大幅上涨,持仓月环比大幅上升,远月期价刷新年内高点,受到临储拍卖启动的压制,近月合约走势相对疲软。临储拍卖大豆继续受到市场热捧,成交率周环比上升,但成交均价周环比有所下滑,食用豆概念遭到爆炒,多头资金入场拉抬期价。国产大豆现货供应紧张,而临储拍拍卖成交大豆流入市场尚需时日,东北地区国产大豆现货价格维持在4800元/吨之上。

2012-2014年国产临储大豆拍卖情况明细表

三、成本驱动型上涨粕价节节高升

本月,连盘豆粕期价大幅上涨,价格价格重心继续上移,近远月合约均创出年内新高。豆粕指数持仓量月环比大幅增加,多头增仓拉抬期价上涨。本月豆类期货市场油弱粕强持续,油粕比走低,由于棕油价格持续疲软,导致食用油价格低迷,由于大豆成本居高不下,油厂不得不采取挺粕销油的策略。豆粕价格期现同步走强,现货价格月环比上涨,月末沿海43%蛋白豆粕价格3870-4020元/吨,月环比上涨160-300元/吨。

本月饲料养殖消息面利多,月初在国家启动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等利好消息的刺激下,猪价大幅上涨,月环比涨幅达20-30%,快速上涨的猪价,令养殖户压栏情绪浓厚。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全国猪粮比价为5.58:1,连续4周上升,养猪企业亏损进一步减轻。家禽养殖业收益也比一个月前显著提高。市场预期上一轮猪周期已经结束,猪价将会呈现缓慢上涨态势,生猪养殖的回暖令粕类中长期需求更加乐观。养殖户压栏情绪升温,对豆粕短期需求产生利好,同时猪价急速上涨带来的乐观情绪令补栏积极性升温,中长期需求或将改善,养殖业需求最悲观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由于大豆进口同比大幅增加,相应豆粕现货供应增加,供给同比上升已成定数,同时需求的触底回升,令后期粕类供需格局更加复杂,尽管供过于求的情况可能会阶段性存在,但供需矛盾的恶化程度可能小于预期。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美豆近月合约期价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震荡,进口大豆成本大幅下跌的可能不大,从油粕关系的角度来看,棕油价格跌跌不休,食用油持续供过于求,令食用油价格难有起色,油厂不得不将大豆成本更多的转移到豆粕上面,挺粕成为油厂的不二选择,如果后期基本面不出现大的变化,油厂会将挺粕进行到底。综上所述,尽管短期内粕类供过于求局面可能恶化,但豆粕价格受到成本支撑的力度较大,粕类成本驱动型上涨可能持续,因此维持对饲料养殖企业逢回调适当扩大豆粕库存的建议。

四、内盘油粕价格上涨油厂压榨亏损缩小

5月末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到港平均成本为4360元/吨,月环比上升10元/吨,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4000元/吨,月环比持平。尽管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略升,由于本月国内油粕现货价格涨幅更大,进口大豆榨收益亏损缩小至200元/吨,刺激油厂提升开工率。另外,本月内盘油粕现货价格走势持续强于外盘大豆价格,导致近月船期大豆压榨收益亏损缩小,油厂外盘点价积极性上升。

从油粕供求的角度来看,由于2013年4季度至2014年4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同比大幅上升33.43%,国内大豆供给继续呈现“井喷式”增长趋势,食用油和粕类供给增加趋势不变,需求方面,国内养殖业开始复苏,饲料养殖需求呈现月环比增加态势,而食用油需求在四季度之前仍属于淡季,因此粕类供需基本面好于食用油。

五、4月大豆进口大幅增加豆粕出口同比继增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4月大豆进口量达605.29万吨,同比增加63.51%,较3月环比上升3.85%,1-4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同比增加41.23%。4月我国豆粕出口量为28.03万吨,同比增加200.24%,较3月环比增加97.16%,1-4月我国豆粕出口量同比增加44.62%。从进出口数据来看,4月大豆进口创年内新高,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估5月大豆进口量为610万吨,短期内大豆供给持续大幅增加,国内大豆供需将继续转向宽松。4月豆粕出口同比环比继续大幅增加,主要是对日韩、越南等国出口增加,显示国内豆粕价格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出口增加有利于缓解国内豆粕的库存压力。

后市来看,尽管美国大豆播种进程加速,南美大豆陆续运抵美国,但在美豆新作上市前,美豆现货供需紧张的局面难以缓解。由于出口持续正值,加之美国油厂压榨利润丰厚,强劲的内外需求将导致后期美豆供需紧张局面进一步恶化。美国农业部对美豆出口销售量和国内压榨量仍有上调空间,美豆期末库存或进一步下滑,美豆期价或许需要进一步的上涨才能反映美豆现货供需趋紧的基本面,后期美盘7月合约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并存在逼仓式上涨的可能性。国内方面,国产大豆食用属性的开发,令连豆一期价的运行空间整体上移。尽管短期内粕类供过于求局面可能恶化,但豆粕价格受到成本支撑的力度较大,油厂压榨进口大豆收益已经连续5个月亏损,加之食用油价格疲软,或加重油厂的挺粕心理。粕类成本驱动型上涨可能持续,因此维持对饲料养殖企业逢回调适当扩大豆粕库存的建议。

食用油

2014年5月份,由于五一期间外盘大幅下跌,带动国内植物油期现货节后进行补跌,加之国内植物油库存居高不下,市场购销清淡,虽然市场认为国内植物油价格向下空间有限,但普遍对后市不乐观。

一、供给偏松需求疲弱豆油价格重心下移

5月份,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窄幅区间震荡,价格重心略有下移。终端需求疲软及国内较大的库存仍是制约豆油价格的主要阻力。油厂库存偏多局面持续,各地需求较差,下游厂商对未来价格预期较差。批发零售环节价格走软趋势仍未改变,小包装油库存较多,以益海为首的油厂主动大幅下调旗下小包装植物油价格以求加快出货速度。

二、政策出台监管加强菜粕强菜油弱延续

5月份,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窄幅波动,重心与上月基本持平。在政策不明和国内植物油需求不景气价格疲弱的共同作用下,国内油厂菜油销售压力较大,采购进度有所放缓。

5月份,主产区已陆续开始收获上市,由于临储政策不明,企业多观望而不敢贸然入市收购,早上市的菜籽价格相对较低。5月30日,2014年菜籽(油)临时收储政策最终明朗,油菜籽收购价与去年持平,仍为5100元/吨,计划收购量500万吨(折合菜油166.7万吨),菜粕仍由中储定价交由代加工企业销售,同时,今年是有史以来菜籽临储政策最严一年,中储能过加派监管人员,加强对生产环节、生产资料的监管,来堵住非国产菜籽油进入临储。

6月份,国产菜籽集中上市,由于政策支撑原料价格,国产菜籽成本远高于进口菜籽所折菜油,如不具备代加工资格,除小作坊外,其他菜籽压榨企业自营风险较大,预计国产菜油将主要流入临储,进入流通和消费环节较少,进口菜籽所折菜油将成为市场主流,由于进口菜油供给增加,预计国内菜油价格重心将下移。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4月进口菜籽54万吨,5-6月预计也月均50万吨以上,进口菜籽数量的大幅增加,带来菜油供给同比大幅增加,加上市场预期今年将是史上监管最严一年,进口菜籽所压榨菜油难进入储备,油厂为降低库存,必然会压价销售。二是国内进入水产养殖旺季,国内菜粕需求和价格均较为强劲,菜粕走强不利于菜油价格。利多因素有:一是市场预计今年临储菜油成本接近9800元/吨,远高于当前市场价格。二是四菜和豆油价差缩小,加之国人对豆油基本都是转基因的认知,今年国内菜油消费增速明显高于豆油。

三、马盘期价大幅下跌国内棕榈油价看弱

5月份,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区间震荡,重心下移,下游厂商对未来价格上涨信心较低,基本没有盈利预期,各地购销低迷局面仍在持续。进口棕榈油到港速度和港口提货速度双双放缓,港口棕榈油库存仍保存在高位水平。分析原因,一是由于马来西亚货币升值,主产国进入棕榈油生产旺季,马盘棕榈油期价单月下跌7.67%。二是国内植物油需求疲弱,也不支持价格向上。不过,由于港口扣除其中融资抵押库存外,可流通库存量并不大,加之内外盘价格倒挂处于年内较高水平,国内棕榈油价格走势强于外盘。

四、库存居高需求疲弱企业进口积极性下降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4月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54万吨(不包括棕榈油硬脂),1-4月中国进口食用植物油249万吨,同比下降5.8%。其中,4月份我国进口豆油2.2万吨,低于上月的4万吨和去年同期的3万吨,主要是国内豆油供给充裕,终端消费疲软,尽管内外价差有所缩小,贸易商进口积极性普遍不高;1-4月份累计进口豆油29.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2万吨增长34.5%。4月份我国进口棕榈油37.4万吨(不含硬脂),1-4月累讲进口棕榈油164.2万吨,基本与去年持平。4月份我国进口菜籽油10万吨,低于3月份的12.3万吨,1-4月份累计进口菜油37.5万吨,同比减少34.8%。4月份我国进口油菜籽54.4万吨,远高于于3月的13.9万吨和去年同期的36.4万吨,1-4月份累计进口油菜籽16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3.2%。

根据进口食用植物油装运船期和到港预报统计,5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包括棕榈油硬脂)到港量在65万吨左右,高于4月份的54万吨,但低于去年同期的71万吨。其中,5月份进口棕榈油(不含硬脂)到港量在45万吨左右,进口豆油到港量在7万吨左右,进口菜籽油和其他食用植物油到港量在13万吨左右。此外,根据船期监测,5月份进口菜籽到港量仍将超过50万吨。

综上所述,预计6月份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先抑后扬,二次见底的可能性较大。期货操作上可在年前低点附近逢低建多单。不过,未来几个月国内市场植物油市场供大于求基本面偏空的格局将继续,在原料价格见底之前,不会出现拐点,仍是底部区间震荡思维。;现货操作上随用随购为主,在前低附近少量补库,但不可大量囤货。

附件一:

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成交价格情况表

2014年5月单位:元/吨

注:1.本期全国粮食批发价格指数:147.62(基期:2008年12月=100)较上期0.33%

2.本期全国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110.18(基期:2008年12月=100)较上期-1.05%

THE END
1.粮食价格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2月26日)2025-01-03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2月19日)2024-12-25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2月12日)2024-12-20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2月4日)2024-12-13 全国主要粮食品种收购价格周报(11月27日)2024-12-05https://lswz.gov.cn/html/zmhd/lysj/lsjg.shtml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无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首页 机构 资讯 数据 生产 信息化 专题 视频 首页>数据>监测预警 监测预警 12月第3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12月第3周(采集日为12月19日)鸡蛋、商品代蛋雏鸡、羊肉价格环比上涨,生猪产品、商品代肉雏鸡、牛肉、玉米、豆粕、育肥https://www.agri.cn/sj/jcyj/
3.小麦价格行情分析预测全部价格报告统计期货国际分析政策资讯标准 按级别浏览: 综合公益付费 【独家】政策加持 豆价或能迎来涨势?(置顶) 来源:粮信网时间:2025-01-04 09:54:34 【独家】油脂开年能涨吗?(置顶) 来源:粮信网时间:2002-01-01 00:45:58 【独家】24年收尾,25年玉米有机会吗?(置顶) https://www.chinagrain.cn/xiaomai/
4.中国价格信息网三、水产产品价格指数 2024年11月,水产产品价格指数调整回落,指数值为103.12点,较上月下降1.04%。具体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5 水产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图 整体上看,11月淡水和海水水产均有一定程度回落,但总体保持稳定。 淡水鱼等养殖水产品上市量陆续增加,市场供给充足,需求相对稳定,价格小幅下跌。中国农业信息网数据https://www.chinaprice.cn/slkjzsjcqkbg/54988.jhtml
5.饲料市场信息网饲料市场饲料科技与应用饲料原料饲料添加2023年四要素矛盾有所缓解,但扰动不断,或维持高位震荡。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可以观 察到部分去年的主导变量影响已经削弱(如原油价格同比回落、美国农业部 8 月报告预计 2023/24 年度全球粮食的期末库销比同比抬升),而部分变量产生新的变化,可能对后续粮价走势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 http://www.chinafeedm.com/h-nd-22313.html
6.中华粮网关心“粮食和蔬菜”?马云带着“一米八[01-03] 2025年1月3日国际粮船到我国港口VIP[01-03] 价格走势 (单位:元/吨) 发布供求信息,请先登录 资讯排行榜 012022/23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 022022/23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 032022年6月美国农业部油籽供需报告 https://www.cngrain.com/
7.饲料行业信息网广胜丰联-饲料行业信息网饲料巴巴饲料英才网饲料网址大全手机短信饲料周报行情周报养殖周报企业名录网络直播会员专享-饲料行业报告 美国农业部报告11月份大豆压榨量为2.1亿蒲,高于预期 2025-01-03 · 为何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增长低于早先预期 2025-01-03 · https://www.feedtrade.com.cn/
8.数据资源八大板块!数据公开下载渠道faostat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ood and agriculture data,FAOSTAT)是开放获取的在线数据库,研究主题涵盖了农业、渔业、林业、粮食、土地利用和人口就业等多个维度,为245多个国家以及地区提供免费的粮食和农业数据,FAOSTAT的信息主要来自国家统计部门,均为国家层面数据,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5633225/article/details/129947876
9.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信息网政务动态 人事管理 政策法规 征求意见 行政审批 规划计划 项目管理 农业标准 行政执法 统计信息 应急管理 国际交流 机关党建 廉政建设 信息公开 部令公告 行政通知 经济信息 价格指数 农资监管 公报 政务视频 专业合作社 农机补贴 4在线办事 http://baike.soso.com/v7647061.htm
10.王晓辉:国内粮食供大于求密切关注市场预期对玉米价格影响近年美国农业部的全球供需报告均显示全球年度内的粮食的总产量生产稳定增加,但品种结构方面具有一定变化,例如小麦的增产即弥补了玉米等其它作物的减产。 王晓辉认为,小麦市场价格在全球粮价波动中常有先行表现,2000年以来的全球粮食价格的波动,每一次价格波动的时候,小麦的上涨的时间通常都是早于其它品种,涨的幅度都大于https://futures.hexun.com/2019-09-11/198519292.html
11.面粉信息网面粉信息网,博维网络信息服务公司承办的我国面粉小麦综合信息网,为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包括:行业信息信息,行情分析;最新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产业政策,行业标准的全方位行业动态信息,专业技术知识支持等。http://www.cnmf.net/index.php/jiage/fuwu/news/xueyuan/product/index.php?lx=51
12.粮油发展网农业农村部贸易预警救济专家委员会(稻米)首席专家彭超介绍,在减少大米进口的同时,饲用小麦进口量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我国小麦进口量达到792.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2.1%,能够有效对冲大米进口下降对国内饲料市场的影响。“但从大粮食观的角度来看,仍需关注从口粮市场到饲料粮市场的价格传递和饲料粮安全。”彭超表示,http://m.zglyfzw.com/
13.中华粮网专栏农产品流通 粮食 进出口 2024年1-11月我国进口粮食1.47亿吨,量增价降 12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3.1%;进口金额为458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10.9%。 中华粮网 2024-12-10 19:31 农产品流通 玉米 食品消费品 进出口 油料 棉花 大豆 农业农村部http://ngx.179c.com/column/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