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毛言论现形记》第七章 制度比较专题-乌有之乡

反毛言论一:从人民公社到分田到户,粮食就大幅增产:

驳:

(一)粮食增产实际原因:

粮食增产,不是因为分田到户,而是因为前三十年打下的基础。[以下内容引自逍遥散人《“人民公社”与“单干”之随笔漫谈》(有删改)]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增长因素占粮食增长因素的57.1%,若扣除这一因素,这一阶段的粮食年均增长率只有2.1%,(其它的科技因素如化肥农药家农机等还未计入)这就是说还没有合作化、公社化时期的增长率高(3.5%)!再综合第三阶段的年增长率(1.2%),我们可以看出,在农村推行私有化以后,中国的粮食增长其实是呈现递减态式!

2、化肥革命、农药革命。60年代末70年代处开始,我国各地陆续建成一大批中小型化肥厂、农药厂,使我国1975年的化肥施用量较1965年增长3.1倍。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以后,西方允许部分民用产品对华出口,我国又迅速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这些装置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刚好建成投产,迅速增加了每亩化肥的施用量,这在长期以农家肥为主的田地里起到了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一般达20%-50%。另外新型高效农药六六六、敌敌畏等更是有效的消灭大量害虫,为提高农业产量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3、水利革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1958年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始,各级政府每年利用农闲组织社员(义务工)兴修水利,整田改土,修造梯田,大面积垦荒,全国建成大小水库七八万座、塘坝无数,广袤的田野上,人工河道网、田间道路网、沟渠网、防护林网形成,极大地增强了农业灌排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保证了农业的稳产高产。这些现在很难组织完成的、投资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农业基础建设工程。

4、农业机械的大量投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明教程》(1985年)记载,1975年我国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进一步大大提高,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的产量分别是1965年的6.7倍和66倍,排灌动力机械增长4.9倍,用电量增长4.7倍。

5、耕作技术革命。由于农田水利系统的形成、生长期短且高产稳产抗倒良种的相继育成推广、农业机械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间作、套种、复种技术得到全面应用和推广,作物复种指数大大提高,从一年一熟实现了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大大地提高了农业产出率。

综上所述,‘单干’刚刚开始时产生的农业丰收,是我国前期对农业和支农工业大量投入的必然结果。而所有这些前期投入都是在人民公社时代、在毛主席时代、东方红盛时期,在响应党的‘共建社会主义、共建共产主义’的号召下做到的。”①

(二)小岗村:

有以小岗村为榜样的,说小岗村单干后粮食产量是比上一年提高了,据说是由4万斤提高到12万斤。但这种说法却不敢提到上一年是大旱,而集体时候的正常产量是17万斤。

而今的小岗村呢?猝死的小岗村书记沈浩说过:“2004年2月,村里为欢迎我写标语的墨水、纸张都是借钱买的。村集体没有一分钱,还欠4万多元债。‘大包干'展览馆陈旧不堪,村小学门窗桌椅破破烂烂。国家投资办起来的自来水、有线电视也停了。唯一的资本--‘名气',如‘小岗'、‘小岗村'、‘大包干'等也都被别人注册了。”

小岗村农民徐家松说,现在差不多有50%以上的农民借了债,少则六、七千,多则一、二万。小岗村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单是大严家自然村,就有20几家。

--------------------------------------------------

①--1976至1987年间,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参见新华网《感动中国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地推算,在第二阶段的六年间,袁隆平的科技成果增产了500亿公斤的稻谷,即0.5亿吨。而这六年总的粮食增长量(以1978年的3.048亿吨为基数,按平均增长率推算)为0.876亿吨,也就是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增长因素已占其中的57.1%。

--据央视一台报道,2007年开始,重庆市拟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水库进行维修,以弥补30年来在农田水利上的欠账,需拿出300亿资金。这仅仅是一个重庆市针对水库这个单项的维修资金,若将全国范围内修建的水库、塘坝、人工河、沟渠、梯田、农路网、标准农田等用资金来衡量,那将是个天文数字。

反毛言论二:当年亚洲四小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得很繁荣:

(一)“四小龙”的经济,都是发展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严重依赖国外资本,所谓经济繁荣并非独立自主,1997年经济危机一袭击,全部垮台。

(二)“四小龙”有三者在中国周边,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前哨这样的“标杆”,以对付中国。拿台湾来说,1950年到1965年,美国给台湾经济援助15亿美元,1952年到1960年台湾岛内投资外资占40%;拿韩国来说,1962年前,美援占总投资80%,1962年至1968年,外援占总投资47.2%。而香港,这些年可以看出,其经济随着中国大陆的起伏而起伏,实是受惠于中国大陆。同时,台湾在日本殖民时期已有经济基础,更加上蒋介石从大陆带去的财富(参看第六章第二节第三点),自然容易发展。

(三)再看“四小龙”当时的政治体制:韩国60年代是朴正熙集权官僚体制;新加坡是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台湾是两蒋独裁统治;香港完全由英国委派总督统治,无政党与民选议会,只在1991年才让人民投票选举18名立法局议员。“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还能归功于资本主义所谓“民主制度”吗?

THE END
1.[新京报]下一个千亿斤在哪里?农科院发布报告提出多个粮食产能提升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万亿斤。在1.4万亿斤的高位上,如何才能再次增加千亿斤产能?记者在中国农科院发布的《中国粮食产能提升研究报告2024》中获悉,我国粮食产能提升仍有较大空间,报告还提出了多项具体提升粮食产能的途径。 千亿斤增产,已经进入第四轮 https://www.caas.cn/xwzx/mtxw/6cd47f2335594a84af17af85fb2ddb2e.htm
2.寻找粮食增产途径在这些不确定存在的前提下,万一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目前制约中国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农民不愿种地、耕地质量低,解决这两个问题其实比推广转基因作物更紧迫。至于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则更须慎重。https://m.yicai.com/news/309761.html
3.《扫黑风暴24全集在线观看》全集手机免费观看: Poupaud 分类:青春 地区:俄罗斯 年份:1997 更新:2024-12-08 03:55:02 简介: 《扫黑风暴24全集在线观看》是Poupaud导演的一部超级经典的青春加拿大片,该剧讲述了:明阳一路并未着急赶路这戾玄城也算是藏宝阁的半个地盘眼线肯定是只多不少,想看更多的相关影视作品,请收藏我们的网站:jingyingjiajiao.com扫https://www.jingyingjiajiao.com/gzdl/shiti_id_6956265639259d839bd6b2c775796213
4.如何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农村集体土地两权分离对粮食增产的正效应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有耕地20.95亿亩,比1957年多出4亿亩,1978年人均粮食产量只有317公斤,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不是因为耕地少了,而是因为集体所有、集体劳动的土地所有制没有处理好劳动的监督和激励问题,农民出工不出力,生产率低下所致。(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http://www.xianswdx.cn/action/view.php?aid=3471
5.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改进了农田水利解答解: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种植面积不会扩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对粮食增产影响不大;粮食流通不会影响粮食产量;而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故选:D.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了解和掌握.试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属于基础题目.http://www.1010jiajiao.com/gzdl/shiti_id_9c47b61cf37e59d8b7e4ab9eaa43d9bf/
6.黑龙江河南山东2021年粮食产量位居TOP前三,粮食产量2021年,河南粮食总产量为1308.84亿斤,比上年减少56.32亿斤,减产4.1%。其中,夏粮总产量为760.64亿斤,比上年增产9.89亿斤,增长1.3%;秋粮总产量为548.20亿斤,比上年减少66.21亿斤,减产10.8%。减产主要原因是受今年洪涝灾害影响。 1100.1亿斤——山东首次突破1100亿斤大关 https://www.nongjx.com/news/detail/8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