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粮价明年涨幅可能不低并导致肉价上涨

不只是棉花价格反弹,近期由于降温天气,全国部分蔬菜价格也出现小幅上涨。长期来看,由于受到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仍会保持上涨趋势。展望明年农产品价格,有分析认为粮价仍有可能涨幅不低,并且向下游传导导致肉类价格上涨。

现状

棉价反弹凸显“产不足需”矛盾

在今年农产品的涨价潮中,棉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长江期货公司研究咨询部经理黄骏飞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现在这波大宗商品牛市,在国内是由棉花这样的软商品率先启动的,明年棉花仍将起着“风向标”的作用。

棉花价格在大幅回落后,近日开始出现震荡反弹。虽然短期上涨的动能并不强劲,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棉价回归基本面,“产不足需”的矛盾将会导致棉价在春节后启动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12月20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为27269,较17日上涨70点。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1109当日收于28425元/吨,比12月1日上涨3025元/吨,涨幅超过10%。

随着国家物价调控政策的出台,包括棉花在内的多种大宗农产品价格急转直下。黄骏飞认为,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现在棉花现货价格略高于期货价格,短期棉价进一步上涨的动能减弱。

冯梦晓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市场开始受到约束而逐步回归理性,回归基本面,这种态势有望持续到春节前。在整个棉花年度中,目前是棉花资源最丰富的时候,但若印度棉出口量明显下降,随着棉花的不断消耗,国棉“产不足需”的问题还是会暴露出来,到了四、五月份会变得比较明显,后期采购中高等级棉或将变得困难。

“从中远期来看,棉花供应短缺将造成明年价格走高,行情可能在3月中下旬启动。如果市场对上涨的看法比较一致,上涨行情可能还会提前开始。”黄骏飞说。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2010年度棉花产量的调查,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568.2万亩,较上年减少1.1%;单产84.0公斤/亩,下降4.4%;总产量636.0万吨,减少5.5%。

从全球范围来看,棉花的供需形势也不乐观。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与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2010年度,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预计为37.1%,为15年来最低水平。

冯梦晓认为,印度棉在中国进口外棉占有第二大的比重,但现在印度为了保证本国纺织企业能够用到足够便宜的棉花,其出口政策很不确定,导致外棉价格易涨难跌,这将会对国内棉价产生较大影响。

原因

农产品涨价的N个理由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所长秦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由于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总体平衡,在国家加强物价调控特别是对游资炒作加强管理的大背景下,明年农产品价格总体上预期会比较平稳。但从长期来看,农业品价格受到“推”和“拉”的影响会在一定范围内上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推”“拉”农产品价格上涨存在多项理由:

供需不平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轮番上涨,累计涨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粮食产需缺口扩大。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引起的。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的基本态势都无法改变。

成本推进。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指出,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下,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工业部门转移,农业从业人员逐年下降,逐步由供大于求转向供不足需,加上年轻一代农村劳动力务农兴趣不高,农业用工季节性短缺和结构性素质下降现象逐步显现。随着供需格局的变化和非农产业工资水平的提升,农业用工成本快速增加。

国家支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曾表示,适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对中国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是有利的。

恢复性上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称,农产品价格2003年只是1996年的78%左右,到了2006年也才恢复到1996年的90%左右。

流动性泛滥。汇丰银行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孙珺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很可能在美联储再次启动量化宽松的政策之后继续走高,从而传导到国内市场。同时,国内贷款的猛增和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增加的热钱流入,意味着央行在管理流动性上面临挑战。

天气和季节因素。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受降温天气的影响,12月17日,21种蔬菜中有9种价格较11日上涨,其中菠菜、油菜等叶类菜价格涨幅较为明显。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不但近期的恶劣天气可能拉高菜价,而且从需求角度看,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两节历来是农产品消费的高峰期,这不可避免地向上拉高价格。

国际因素。据农业部上周公布的周报,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环比全面上涨,其中食用油价格上涨明显。陈锡文认为,随着某些农产品进口量增加、自给率下降,国际市场价格对这些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影响

农产品涨价压力将向肉类转移

展望明年农产品价格,粮价仍有可能涨幅不低,并且向下游传导导致肉类价格上涨。

大通证券研究员郭世涛认为,明年粮食价格仍可能上涨10%。首先,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提高了主产区2011年生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95元、93元、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7元。

其次,劳动工资上涨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提高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在粮食生产中,人工的成本比重是32%。

再次,中国目前靠本国粮食生产只能满足90%至95%的需求,其余差额部分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国际粮价持续上扬,仍可能传导到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粮食库存量低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安全线水平,再加上世界各地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全球粮食产量持续减产,粮食价格始终在高位徘徊。

最后,对冲基金、退休基金和投资银行进行的粮食投机有可能推动粮价进一步上涨。粮食金融化以及货币市场的变化是粮价大幅波动的主因。粮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价格,而是一种金融产品的价格。

招商证券则认为,2011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将向下游的肉类转移。该券商发布的报告称:“我们对明年农产品的判断为:国内涨幅大于国际,畜禽大于粮食。”

招商证券表示,畜禽价格明年很可能接过今年粮食价格的涨价棒,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品种。原因一是自身供需决定,从能繁母猪存栏及种鸡进口量的减少都表明明年肉毛猪和肉毛鸡的供应压力将有所减小;

二是原料成本推动,猪、鸡的养殖主要原料玉米同比涨幅超过40%,豆粕下半年也出现环比20%以上的上涨,就此两项就拉高了猪肉、鸡肉的成本20%左右;

三是比价效应,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几大要素将受持续上升的粮食价格影响有所转移,而2007、2008年畜禽价格飙升导致资源集中到畜禽产业正是近两年畜禽价格低迷粮食价格高涨的重要原因,而未来两年的局面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

据了解,商务部近日将会同财政部、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再次投放部分中央储备冻猪肉,保障元旦期间节日市场供应,满足群众肉类消费需要,稳定猪肉市场价格。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国内粮食价格走势及分析最新动态报告揭秘粮食市场趋势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其价格走势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粮食价格呈现波动趋势,本文旨在分析国内最新粮食价格走势,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国内粮食价格概况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粮食供应充足,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粮食价格呈现波动趋势,目http://m.hsyfcm.com/post/1604.html
2.2022年全球粮食价格将暴涨?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有多高?据悉,食品价格高涨是导致始于2010年中东“阿拉伯之春”的原因之一。现在,像埃塞俄比亚和苏丹那样面临内战和政局不稳的国家,其粮食价格正大幅上涨。这些国家年轻人占人口比例很高,人们担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粮食价格暴涨会直接引发民众的不满。 中国粮食进口量再创新高 食物自给率持续下降 http://nyncj.nanjing.gov.cn/fww/fxyc/202202/t20220207_3284124.html
3.粮食价格暴涨,波及全球!粮食战,粮食价格暴涨正式开始波及全球! 美国借着俄乌之战的影响,恶意抬高全球粮食价格,吸血了无数中小国家;我们因为提前储备了粮食,所以影响不大,没有被美国的粮食四大巨头收割。 但,对于西方资本来说,拥有14亿人口的我们,就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大蛋糕,哪怕收割了再多小国家,它们依然胃口没满足,又开始瞄准了我们。 https://a.meipian.cn/459skn10
4.国际米价暴涨刷新20年纪录粮食进入高价时代国际米价暴涨刷新20年纪录 粮食进入高价时代 “次贷危机后,下一场危机将是农产品危机。”这是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标题,这样的忧虑直接来源于飞速上涨的粮价。 尽管世界各地农民全力增产,谷物供应依然紧张。小麦在过去半年涨了一倍,玉米行情走俏,大麦、葵花子、油菜籽及黄豆等谷类价格都剧烈上扬。粮价飙涨已演http://www.ce.cn/cysc/sp/info/200804/02/t20080402_15035830.shtml
5.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与未来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面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迅速上涨,必须隔断国际价格上涨传导至国内,同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做好国内市场的供应保障。目前国家在生产、流通和进出口等各个环节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应对国际高粮价是有充分准备的。https://www.antpedia.com/news/87/n-7987.html
6.2023上半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暨趋势分析中药材中成药原料资本借势炒作,人为造成货源垄断价格暴涨 图10 中药材价格周期性规律明显 图11 中药材季采多年销特点,给资本炒作提供充分空间 一方面,中药材生产基础极为薄弱,目前面临两大瓶颈:一是老龄化加剧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剩余的劳动力也会优先保障粮食作物和核心农副产品;二是由于中药材这种“边角经济”与生产规模化之间存在悖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30816/content-1592750.html
7.世界粮食危机(精选十篇)这需1.8亿吨玉米, 足够5.8亿人口吃一年。可见美国的策略与管仲时代如出一辙:先大量购入低端工业产品, 诱使亚洲忙于生产衣服、鞋子、电视。用低价农产品挤垮亚洲农业, 然后在能源自足的借口下把粮食转化为燃料。减少出口, 导致农产品价格暴涨, 从而打击亚洲经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z8nmbj.html
8.棉花暴涨背后的真相(新版的种桑误国)8、最近石油和粮食期货价格可能出现大幅波动,目的是为了在粮食和石油价格暴涨以前洗掉多头。春耕以后粮食价格必将暴涨,因为春耕以前粮食价格暴涨会增加各国的粮食种植积极性,所以国际资本必定不会在春耕以前大幅推高粮食价格,春耕以后粮食价格必将暴涨。 9、中东不久将会大乱,美国一直不让以色列攻打伊朗,甚至要以色列保证不单http://www.wyzxwk.com/Article/jingji/2011/02/207990.html
9.经济学原理托底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保障农民利益控制产生更多粮食,从而削峰填谷,缺粮的时候开粮仓稳定价格;避免暴涨暴跌 红色长方形框的面积就是政府要掏的钱 油价煤价调控 虽然自然资源国有,可以承包转让;私人只有采矿权,但是私人拥有多大的权力是在不断摸索的;煤老板开始拥有的权利极大;也有了煤老板的传说;之后煤矿清理产权后 https://blog.csdn.net/devilhai/article/details/127291410
10.GitHubJungleWooster/kkndme农产品价格的抬头将会导致物价全面上涨,在不引起质变的前提下,房价作为商品也不例外。 这个引起质变的前提是出现饥荒的极端情况,这样的几率在现在社会很少。尽管干旱和洪涝使农产品大幅度减产,但是农产品还可以进口,国家还有粮食储备,保证全国人民填饱肚子还是不存在问题的。 https://github.com/JungleWooster/kkndme_tianya
11.粮食价格上涨,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据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报道称,受益于国际粮食价格的走高,今年美国农民种地收入将达到近十年来的新高,可以说,今年的粮食价格上涨,以美国为代表的粮食出口国农民是第一波的受益者。 不过,近日有专业机构发文称,其实在全球粮价上涨中,最大的受益者另有其人。 https://www.chinaoils.cn/m/view.php?aid=20698
12.国际黄金原油粮食价格齐飙,国内多举措“保供稳价”俄乌局势持续发酵,原油、黄金、粮食价格齐飙。 市场对能源供应中断的担忧情绪发酵,美、布原油期货持续飙涨,其中WTI原油期货突破13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一度拉升20美元,最高至138.02美元/桶,刷新2008年以来新高。 避险情绪浓烈,COMEX黄金期货一度升破2000美元/盎司大关,白银涨破26美元/盎司,日内涨超1.2%。 https://www.chinanews.com/m/fortune/2022/03-07/9694906.shtml
13.全球粮食危机再度来袭,各国囤粮以求自保俄乌冲突不仅导致全球粮食供应受阻,化肥价格以及燃料价格也在全球范围内暴涨,粮食短缺极有可能导致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 乌克兰东部的一片向日葵田及麦田。黑海地区是世界粮食篮子,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农业生产地区之一。过去两年中,新冠疫情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诸多挑战,俄乌之间爆发的冲突让这一严峻形势雪上加霜。联合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7112
14.管不住房价如何稳定物价但是,不降房价,发改委能管住物价吗?从棉花价格的暴涨可以看出,发改委是管不住价格的。现在能管住价格的只有加息再加息。现在加息,只是促使房价下跌,等到粮食价格暴涨的时候,想加息也不灵了。因为,随着粮食价格暴涨,其他商品价格也在流动性的作用下暴涨。https://m.loupan.com/cs/news/201303/109960
15.国际粮价暴涨,会影响中国人的“饭碗”吗?近段时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引发关注。国人十分关心,这是否会影响到中国人的“饭碗”? 来自粮农组织。 国际粮价暴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份,主要谷物国际价格同比大幅度上涨,高粱价格和2020年同期相比上涨82.1%,玉米价格同比上涨45.5%,小麦价格同比上涨19.8%。 https://m.jnnews.tv/guanzhu/p/2021-03/25/80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