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价3100元,2880元就成交了?上个月小麦价格“崩了”,囤粮大户傻眼

“近期,公司采购小麦,底价每吨3100元,成交价预期会向下竞价几十元,谁知道竟然2880元就成交了。”业内人士李大壮(化名)称,当前粮食贸易商正着急出手库存粮食。

这背后原因是,今年一季度小麦现货价格经历了一波急速下跌的行情。持粮成本与日俱增,而小麦价格一路下行。由于没有炒作空间,于是出现价格塌方。

持续的下跌,早就击穿了囤粮成本,贸易商原本囤粮待涨,如今却普遍遭遇惨痛损失。2023年初,每吨小麦价格3200多元。3月底,已经跌至2800多元,每吨跌去400元。李大壮称,从持粮成本来看,去年收购夏粮至今,已经不低于每吨3200元。由于贸易商囤粮往往以“万吨”为单位,也就意味着,囤粮1万吨,损失400万元。

4月第一周,麦价开始止跌回涨,呈探底回升的走势。4月6日下午,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发布“4月12日国家临时存储小麦竞价销售交易公告”。在这则公告中,并未出现最低收购价小麦的信息。

业内解读称,在国内麦价近期出现罕见大幅下跌之后,国家暂停最低收购价小麦的投放,这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尽管今年以来最低收购价小麦市场投放量不多,对市场供应影响也较小,但市场将之视为一种政策倾向,特别是在3月份国内小麦塌方式下跌中,最低收购价小麦的较低成交价放大了其对国内小麦市场的影响,从而引发市场诟病。

从粮食全局来看,小麦的价格波动,是今年一季度粮食市场购销价格下降趋势的一个缩影。业内认为,一季度粮价的整体回落,可以视为2022年粮食供需格局的再平衡,或者可以说,回归常态过程中的震荡式调整。

一季度小麦价格持续下跌

“3月底是大家最恐慌的时候。当时麦价暴跌,囤粮贸易商损失惨重,面粉企业被迫停产或半停产。”至今,李大壮仍心有余悸。

一般来说,小麦价格波动1%~2%,市场都能接受。但今年异乎寻常,市场跌幅超过10%,这给市场带来严重影响。面粉主副产品价格同步走低,尤其是副产品跌幅超过30%;面粉厂开工率也不断下调,中小型企业只有30%~40%,大型企业只有50%左右。

对于3月中下旬麦价塌方式下跌,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粮食经济研究员郑文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囤积需求”的过度释放。

她提到,贸易商等主体持粮成本高昂,对后市又暂未看到明显利好,认为即使有反弹预期也不太可能回升至去年的水平。与其寄望于麦价小幅反弹亦无法覆盖继续持粮所需的成本,倒不如及时止损。因此,市场抛售积极性高涨。

在粮食需求中,既有真正用于生产的“产业需求”,又有反映市场预期和各种心理的“囤积需求”。由这两种需求对整体供需格局及后期行情走势影响的差异,有必要区分清楚。

郑文慧称,2022年,小麦尽管“产业需求”收缩,但“囤粮需求”旺盛,从而导致麦价全年狂飙。

前者之所以收缩,在于小麦饲用量大幅减少,口粮消费和工业消费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产需形势总体呈产大于需的宽松格局;后者之所以旺盛,背后因素有多重。一是强预期。2021年底到2022年上半年,在新小麦产量数据出来之前,整个市场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预期都不太乐观;二是俄乌冲突。国际局势动荡,引发全球麦价暴涨;三是国内不同时段疫情防控,导致物流受阻,生产要素出现阶段性短缺;四是全年饲料产量创新高,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对麦价有所支撑。

于是,在2022年涨价的整体氛围影响下,粮食贸易商、加工企业都加大了收购力度,收购量多于往年。

然而,进入2023年后,影响2022年全年麦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悉数消退。尤其是2月份以来,麦价连续阴跌,既是对供需格局偏宽松的真实供需形势的反映,也是对去年过热行情的调整。

行业基本面是当前“供需格局偏宽松”的基础。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去年全国小麦产量创历史新高,且当时价格较高,国家并未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从而市场上当季小麦余粮较多。同时,累计进口小麦连续第二年超出进口关税配额。再加上春节后各级储备库轮换出库,密集投放最低收购价小麦,给市场造成较大供应压力。

其次是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张智先称,麦价持续下跌,引发恐慌情绪,全行业几乎全部处于阶段性亏损状态,制粉企业开工率明显下降,囤粮贸易企业亏损严重,市场交投清淡,有价无市特征明显,进而加剧了市场的情绪化。

当然,也包括国际影响。张智先还提到,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负面效应凸显,特别是美国个别银行出现问题,引发市场对金融危机的担忧。一些投资机构厌险情续上升,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性回落,国际粮食价格也出现明显跌幅,从而刺激粮食进口,国内小麦市场信心再次受到冲击。从数据来看,2023年1~2月,小麦进口302万吨,同比增长38.2%。

谷物价格下跌与粮食进口大量增长

除了小麦,玉米价格在春节过后,也走出震荡下行的趋势,只不过相对小麦而言,在跌幅上稍微温和一些。

张智先解释称,本轮玉米价格下跌,主要是受小麦价格大幅下跌的拖累。由于小麦与玉米在饲用方面具有可替代性,麦价大幅回落,从替代性价比上讲,已经进入大量替代区间。山东、河南部分大型饲料企业,已经开始挂牌收购小麦用于饲料,冲击饲用玉米消费,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力。从后期来看,如果小麦价格稳了,玉米价格也就稳了。

郑文慧表示,从需求角度来看,玉米下游的养殖业压力不断,春节过后猪肉消费处于淡季,饲料需求相对低位运行,2023年一季度玉米饲用消费相比2022年四季度有所下降。各主体入市争夺粮源待涨的“囤粮需求”减少,意味着资本炒作对价格的推动也大为减弱。此外,今年一季度,进口玉米价格持续低于国产玉米,进口利润可观,春节过后玉米进口大幅增加。

郑文慧称,这背后原因是玉米、小麦的进口单价虽然仍同比增长,但相比去年下半年来说已大为下降。比如,玉米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价格在2520元/吨的水平,较前三月(2022年9~11月)的均值2920元/吨,足足下降了400元/吨,降幅13.7%。

再比如,小麦进口价格环比呈现持续回落态势。今年2月价格2655元/吨,较去年11月2913元/吨的高位,下跌8.9%。春节前,由于国内麦价仍然处于高位企稳态势,国际麦价不断回落,使得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小麦进口量增长明显,这一态势延续至今年。

春节后,国内麦价持续走弱,2~3月累计跌幅约200元/吨,尽管如此,但南方港口地区价格仍在3200元/吨左右。而进口麦价的回落,使进口优势再度凸显。当然,这也成为国内麦价跌跌不休的一个重要原因。

郑文慧称,总结来说,由于进口小麦和玉米自去年12月开始价格回落明显,因此订货量增加,于今年1~2月集中到港,同比增幅较大。这也对国内谷物市场行情造成较大压制。

除了进口有利可图之外,李大壮也提到,考虑到近年来粮食库存有所下降,如果国外成本较低的话,我国也会进口粮食用于战略储备,这部分粮食直接进了粮库而非打压市场。至于进口配额,原则上每年尽量用满,否则影响来年分配。

客观看待国内外粮价倒挂

从全球粮价来看,近二十年来,我国粮食进口价格整体低于国内生产价格。尽管近五年国内外粮价倒挂有所改善,但仍然明显。持续的价格倒挂,给国内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郑文慧称,对比国际粮价,国内确实相对要高。前者是充分竞争之下形成的价格水平,而后者在粮食整体处于紧平衡的背景下,仍需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既要保障农民利益,继续采取最低粮食收购价政策托市,也不能完全放开进口配额。

要想提高我国粮食竞争力,郑文慧认为,应该从“性价比”切入,或质量提升,或价格下降。这需要从体系着手,比如经营方式规模化,运用科技提升单产水平,推动粮油市场高质量发展等。

张智先也提到,需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及物流成本。当前,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旨在增加土地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国内玉米是非转基因品种,单产比美国的转基因品种低30%~40%。据业内报告研判,若中国广泛种植转基因玉米,将从当前的进口玉米逆转为出口玉米。郑文慧认为,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进程应该不会推进太快,而且如果玉米大量增产,大豆进口也会大幅减少,大部分增产还是会在国内消化,从而提振国内饲用粮自给率。

THE END
1.国内粮食价格走势及分析最新动态报告揭秘粮食市场趋势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其价格走势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民生福祉和社会和谐,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粮食价格呈现波动趋势,本文旨在分析国内最新粮食价格走势,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国内粮食价格概况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粮食供应充足,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粮食价格呈现波动趋势,目http://m.hsyfcm.com/post/1604.html
2.2022年全球粮食价格将暴涨?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有多高?据悉,食品价格高涨是导致始于2010年中东“阿拉伯之春”的原因之一。现在,像埃塞俄比亚和苏丹那样面临内战和政局不稳的国家,其粮食价格正大幅上涨。这些国家年轻人占人口比例很高,人们担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粮食价格暴涨会直接引发民众的不满。 中国粮食进口量再创新高 食物自给率持续下降 http://nyncj.nanjing.gov.cn/fww/fxyc/202202/t20220207_3284124.html
3.粮食价格暴涨,波及全球!粮食战,粮食价格暴涨正式开始波及全球! 美国借着俄乌之战的影响,恶意抬高全球粮食价格,吸血了无数中小国家;我们因为提前储备了粮食,所以影响不大,没有被美国的粮食四大巨头收割。 但,对于西方资本来说,拥有14亿人口的我们,就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大蛋糕,哪怕收割了再多小国家,它们依然胃口没满足,又开始瞄准了我们。 https://a.meipian.cn/459skn10
4.国际米价暴涨刷新20年纪录粮食进入高价时代国际米价暴涨刷新20年纪录 粮食进入高价时代 “次贷危机后,下一场危机将是农产品危机。”这是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标题,这样的忧虑直接来源于飞速上涨的粮价。 尽管世界各地农民全力增产,谷物供应依然紧张。小麦在过去半年涨了一倍,玉米行情走俏,大麦、葵花子、油菜籽及黄豆等谷类价格都剧烈上扬。粮价飙涨已演http://www.ce.cn/cysc/sp/info/200804/02/t20080402_15035830.shtml
5.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与未来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面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迅速上涨,必须隔断国际价格上涨传导至国内,同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做好国内市场的供应保障。目前国家在生产、流通和进出口等各个环节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应对国际高粮价是有充分准备的。https://www.antpedia.com/news/87/n-7987.html
6.2023上半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暨趋势分析中药材中成药原料资本借势炒作,人为造成货源垄断价格暴涨 图10 中药材价格周期性规律明显 图11 中药材季采多年销特点,给资本炒作提供充分空间 一方面,中药材生产基础极为薄弱,目前面临两大瓶颈:一是老龄化加剧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剩余的劳动力也会优先保障粮食作物和核心农副产品;二是由于中药材这种“边角经济”与生产规模化之间存在悖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30816/content-1592750.html
7.世界粮食危机(精选十篇)这需1.8亿吨玉米, 足够5.8亿人口吃一年。可见美国的策略与管仲时代如出一辙:先大量购入低端工业产品, 诱使亚洲忙于生产衣服、鞋子、电视。用低价农产品挤垮亚洲农业, 然后在能源自足的借口下把粮食转化为燃料。减少出口, 导致农产品价格暴涨, 从而打击亚洲经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z8nmbj.html
8.棉花暴涨背后的真相(新版的种桑误国)8、最近石油和粮食期货价格可能出现大幅波动,目的是为了在粮食和石油价格暴涨以前洗掉多头。春耕以后粮食价格必将暴涨,因为春耕以前粮食价格暴涨会增加各国的粮食种植积极性,所以国际资本必定不会在春耕以前大幅推高粮食价格,春耕以后粮食价格必将暴涨。 9、中东不久将会大乱,美国一直不让以色列攻打伊朗,甚至要以色列保证不单http://www.wyzxwk.com/Article/jingji/2011/02/207990.html
9.经济学原理托底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保障农民利益控制产生更多粮食,从而削峰填谷,缺粮的时候开粮仓稳定价格;避免暴涨暴跌 红色长方形框的面积就是政府要掏的钱 油价煤价调控 虽然自然资源国有,可以承包转让;私人只有采矿权,但是私人拥有多大的权力是在不断摸索的;煤老板开始拥有的权利极大;也有了煤老板的传说;之后煤矿清理产权后 https://blog.csdn.net/devilhai/article/details/127291410
10.GitHubJungleWooster/kkndme农产品价格的抬头将会导致物价全面上涨,在不引起质变的前提下,房价作为商品也不例外。 这个引起质变的前提是出现饥荒的极端情况,这样的几率在现在社会很少。尽管干旱和洪涝使农产品大幅度减产,但是农产品还可以进口,国家还有粮食储备,保证全国人民填饱肚子还是不存在问题的。 https://github.com/JungleWooster/kkndme_tianya
11.粮食价格上涨,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据来自美国农业部的报道称,受益于国际粮食价格的走高,今年美国农民种地收入将达到近十年来的新高,可以说,今年的粮食价格上涨,以美国为代表的粮食出口国农民是第一波的受益者。 不过,近日有专业机构发文称,其实在全球粮价上涨中,最大的受益者另有其人。 https://www.chinaoils.cn/m/view.php?aid=20698
12.国际黄金原油粮食价格齐飙,国内多举措“保供稳价”俄乌局势持续发酵,原油、黄金、粮食价格齐飙。 市场对能源供应中断的担忧情绪发酵,美、布原油期货持续飙涨,其中WTI原油期货突破13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一度拉升20美元,最高至138.02美元/桶,刷新2008年以来新高。 避险情绪浓烈,COMEX黄金期货一度升破2000美元/盎司大关,白银涨破26美元/盎司,日内涨超1.2%。 https://www.chinanews.com/m/fortune/2022/03-07/9694906.shtml
13.全球粮食危机再度来袭,各国囤粮以求自保俄乌冲突不仅导致全球粮食供应受阻,化肥价格以及燃料价格也在全球范围内暴涨,粮食短缺极有可能导致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 乌克兰东部的一片向日葵田及麦田。黑海地区是世界粮食篮子,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农业生产地区之一。过去两年中,新冠疫情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诸多挑战,俄乌之间爆发的冲突让这一严峻形势雪上加霜。联合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7112
14.管不住房价如何稳定物价但是,不降房价,发改委能管住物价吗?从棉花价格的暴涨可以看出,发改委是管不住价格的。现在能管住价格的只有加息再加息。现在加息,只是促使房价下跌,等到粮食价格暴涨的时候,想加息也不灵了。因为,随着粮食价格暴涨,其他商品价格也在流动性的作用下暴涨。https://m.loupan.com/cs/news/201303/109960
15.国际粮价暴涨,会影响中国人的“饭碗”吗?近段时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引发关注。国人十分关心,这是否会影响到中国人的“饭碗”? 来自粮农组织。 国际粮价暴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份,主要谷物国际价格同比大幅度上涨,高粱价格和2020年同期相比上涨82.1%,玉米价格同比上涨45.5%,小麦价格同比上涨19.8%。 https://m.jnnews.tv/guanzhu/p/2021-03/25/80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