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更好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粮食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需要充沛的耕地资源来保障生产。中国是一个典型人多地少的国度,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8hm2。生产粮食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但中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因此,从资源禀赋视角来看,粮食并不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并且,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造成大量耕地被占用和土壤质量下降,农业水资源被挤占和污染加剧,使得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水土资源约束越来越不乐观,后续实现增产只会越来越困难。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贸易中隐含着各种资源交换,能够有效调节各国之间的资源配置,同时改善资源富余国和资源短缺国的福利。鉴于粮食生产需要消耗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因此粮食国际贸易实际上隐含着大量虚拟水和虚拟耕地的再配置。作为一个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中国通过适度进口来缓解国内粮食供求矛盾和水土资源紧张,不仅十分有必要,而且符合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规律,以及“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新战略。在“中国碗盛中国粮”前提下,适度进口粮食,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缓解国内水土资源压力十分有益。

一、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情况

(一)粮食贸易总量与结构

总体而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从沿线国家净进口规模不断扩大(表1)。2013—2018年,中国从沿线国家粮食净进口量累计达到3571.74万t。分品种来看,稻米是当前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的最主要粮食品种。小麦从2010年开始由顺差转变为逆差,但净进口规模较小。玉米在2008年以前一直是中国出口沿线国家最主要的粮食品种,呈贸易顺差状态,但2008年以后形势逆转,目前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的第一大品种;大豆贸易也经历由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但净进口量偏低。

(二)粮食贸易集中度情况

图1显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粮食贸易集中度情况,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净进口总量排名前十国分别是乌克兰、越南、俄罗斯、泰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老挝、缅甸、柬埔寨和捷克。2018年中国仅从上述排名前5国家净进口的粮食就占到沿线国家净进口总量的87.97%,表明中国从沿线国家净进口的粮食市场集中度很高。

二、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的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估算

(一)粮食贸易虚拟水资源估算

从表2可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虚拟水资源变化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7年,中国处于虚拟水资源持续净出口状态,这一时期除稻米外,小麦、玉米和大豆贸易虚拟水净进口量均为负值。第二阶段是2008—2012年,这一时期中国开始转为粮食虚拟水资源净进口国,且净进口量逐年递增,但增速较慢。第三阶段是2013—2018年,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及其虚拟水土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具体品种来看,稻米自2004年起持续多年处于净进口状态,且净进口量在2012年后始终保持高水平。2018年达到24.76亿m3,占当年中国粮食贸易虚拟水净进口总量的37.58%,这说明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稻米消费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稻米贸易进口的虚拟水资源规模十分可观。小麦方面,2009年以前小麦虚拟水资源连续多年处于净出口状态。直到2010年才开始转为净进口。但中国与沿线国家小麦贸易规模不大,相应的虚拟水资源净进口量较少,2018年净进口虚拟水资源达到7.58亿m3。对于玉米,2007年前玉米虚拟水资源净进口量一直为负,2008年始净进口量转为正值,尤其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后,双方玉米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其虚拟水资源净进口量达到14.43亿m3,虚拟水净进口量占当年粮食贸易虚拟水净进口总量比重为21.90%。大豆的单位虚拟水含量为2300m3/t,是其他粮食品种的数倍,如果大量进口,势必能够缓解国内水资源紧张。表2显示,2012年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大豆贸易虚拟水净进口量转为正值,且近年来其规模逐渐扩大,至2018年虚拟水净进口量达到19.11亿m3,占当年粮食虚拟水净进口总量的29.01%,跃升为虚拟水资源净进口第二大粮食品种。

(三)粮食贸易虚拟水土资源集中度情况

总体而言,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带来的虚拟水资源、虚拟耕地资源流量有效缓解了中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短缺。尤其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粮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合作不断深入,中国从双方粮食贸易中年均进口虚拟水资源52.49亿m3,年均进口虚拟耕地资源122.62万hm2。这也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粮食贸易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进口了大量宝贵的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探究当前中国从哪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较多的虚拟水土资源,以识别中国对特定国家的依赖程度,图2和图3分别列出了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虚拟水净进口国和主要虚拟耕地净进口国。结果显示(图2),中国从沿线国家净进口的虚拟水资源主要来自俄罗斯、越南、乌克兰、泰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仅从排名前五国净进口的虚拟水资源就占到沿线国家净进口虚拟水资源总量的96.64%。

类似的,中国从沿线国家净进口的虚拟耕地高度集中于乌克兰、俄罗斯、越南、泰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图3),中国从上述九国进口虚拟耕地资源占到沿线国家净进口虚拟水资源总量的87.24%。

第三,除了“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帮助沿线国家将粮食生产潜力转变为实际产能。尽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贸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是总量水平仍然不高。究其缘由,沿线国家自身的短板不可忽视。长远来看,双方合作潜力较大,建议按照《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提出的顶层设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农业合作,包括扩大对沿线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物流设施的投资,强化当地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加强科研合作和交流,农业人才的培训,帮助沿线国家根据自然禀赋适当改变种植结构等等,从而为拓展双方的粮食贸易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THE END
1.2024年11月粮食进口同比下降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进口粮食约947万吨,同比下降34.8%,2024年1-11月我国进口粮食约1.47亿吨,同比增长3.1%。分品种来看,11月份,大豆、小麦、大麦、高粱进口环比减少,玉米、稻米进口量环比增长。从粮食进口结构看,大豆仍是占比最大的进口品种,高粱、大麦、玉米、稻米进口比重次之;小麦进口比重最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YN/2-1/info/1045305
2.滦南特色产业指数2024年11月产品价格指数点评进出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中国花生累计进口总量为722541吨,同比增长9.33%;中国花生累计出口总量为126553吨,同比增长19.43%。11月中国花生进口量65986.15吨,同比增长27.31%;11月中国花生出口量18276.1吨,同比下降11%。从国内进口花生来源国占比来看,2024年仍然以进口非洲国家为主。其中苏丹占45%、塞内加尔https://www.chinaprice.cn/slkjzsjcqkbg/54988.jhtml
3.12月31日进口豆油港口交货价格持平统计数据粮2.凡本网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http://www.chinagrain.cn/axfwnh/2024/12/31/5610984393.shtml
4.m.bjgrainmarket.com/lyxxhy/a3ebf2b0c8e511ef9a55需求方面,加工消费和主体持仓意愿均较为低迷,面粉、大米企业全年开机率偏低,饲料产量同比下降,加上企业大多保持轻库存随采随用的模式,总体需求较为疲软。粮食供强需弱的矛盾日益突出,价格承压下行。在国内外粮食市场联动性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国际粮价下跌通过进口渠道传导至国内市场,对国内粮价下行产生影响。https://m.bjgrainmarket.com/lyxx-hy/a3ebf2b0-c8e5-11ef-9a55-490d2f609522.html
5.陈谷:牧草是奶牛的“口粮”反过来:2015年我国进口的苜蓿草历史性的突破了120万吨,同比增30%。进口的燕麦草13万吨,国产的价格比进口的便宜30%以上。 牧场各位专家经常提到的都是干物质、淀粉,似乎离开了干物质、淀粉我们就无法养奶牛,这实际上又回到另外一种思想,我们的养牛人还有非常重的粮食情结,认为粮才是干货。 https://www.xumurc.com/main/ShowNews_45666.html
6.粮食进口突破1.6亿吨,再创新高!我国是粮食消费大国,通过进口弥补调剂国内余缺,解决国内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对保障国内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但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提升粮食储备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掌握进口的稳定性和主动权。 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9460c479-773e-11ec-9d99-04d9f5394155/
7.三年困难时期中国粮食进口实情很明显,在1960 年底,国内粮食潜力已挖到尽头。进口粮食,成为缓和国内粮食短缺的必然举措。 但是,受“左”的思想影响,吃进口粮在当时是个禁区,进口粮食还需要突破这个思想束缚。紧要关头,国家领导人把人民生命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毅然做出进口粮食的重大决策。 http://hprc.cssn.cn/gsyj/gsbx/hlsby/zrzh/201605/t20160506_4137393.html
8.20余国颁布粮食出口“禁令”!粮食价格会再上涨吗?统计显示,今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后,全球粮食供应链吃紧,受价格刺激,印度小麦出口量激增,4月出口小麦14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印度私营粮食交易商大量收购小麦导致印度国内粮价节节攀升,同时,3月份,印度遭遇罕见高温天气,正值印度小麦收获季节,小麦产量有可能会受到影响。评估上述不利因素,本月13日,印度政府作出了禁止小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710&newsId=490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