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上部长们都许下了什么令人心动的承诺

突发的疫情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猝不及防,也让国家更加重视公共卫生和医疗设施方面的建设。这种做法不可否认增强了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给我们的国家点一个大大的赞。

2.防疫物资出口

在这次疫情之中,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不仅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而且在保证自身安全之后,投桃报李,面对那些在我们国家抗战时期提供积极援助的国家遇到困难时,我们积极主动的伸出援手,出口大量的医疗物资帮助“朋友”度过难关。而不是像某些国家一样,采取消极的措施,助长了疫情的发展,也不会像某些国家一样恩将仇报。在他国质疑我国的防疫物资标准的时候,我们可以拿出证据,表明我们的立场,抵制他国的污蔑。

宝宝们,你们说对吗?

(二)粮食安全

1.粮食储量

疫情期间,你在家里屯粮了吗?

是否有想过会出现电影里大家疯狂抢购粮食的场景?

不用担心,现在正式送你一颗“定心丸”

我们国家的粮食储量十分丰富,不会出现粮食危机。

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绝不会让老百姓的“食”被制约,我们也早已不是会闹饥荒的中国。

2.餐桌食物(碗里不缺肉)

“猪肉又涨价了”

“猪肉好贵啊”

“看啥都像猪肉”

是不是有时候觉得自己都还没有猪肉贵!!仰天长啸啊!

猪肉作为我们的日常消费品,作为我们满足口腹之欲最重要的食品之一,吃不到猪肉肯定心里痒痒的。

两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说:随着生猪生产恢复,后市猪肉价格可能不会再大幅度上涨。希望真的如其所预测的那样,猪肉价不会再节节攀升。那在猪肉降价之前,先“临幸”一下其他的肉肉吧。

(三)减税降费

1.减税降费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政府减税降费的力度不断增强,不断减少企业发展的压力,在减税降费期间,政府的收入不降反增,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政策的激励作用。当然,我们每一位为国家经济发展努力做出贡献的劳动人民也值得鼓励和称赞。

2.政府过“紧”日子

政府“将钱用在刀刃上”,避免铺张浪费,提高有限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实际效果。着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真正成为人民的政府。我们广大人民是不是很期待呢?

(四)环境治理

1.生态环境治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会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等等自然资源,用之不绝,失之难续,所以我们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当然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其实,谁也不知道如今的种种困难是不是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造成的不是吗?而且保护环境这种事情,小孩子也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也一定深深明白其中的道理吧。

2.改善重污染天气

呼吸新鲜空气,当然需要我们有好的大气环境。中国政府对于大气污染的治理一直在不断的进行,同时也获得了不少的成就。在其中最令人影响深刻的就是2014年的APEC吧,这不也说明只要是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参与但治理环境的活动之中,每天呼吸新鲜空气的愿望就会实现。当然,治理污染还要从工业等其他方面处理,协调发展,创建更好的明天。

3.新能源汽车

政府鼓励地方使用新能源汽车,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并不断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提供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也有利于降低国家的资源压力,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大气环境。

(五)网络建设方面

5G建设

5G领先时代,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华为5G的发展也深深威胁到了一些国家的发展,让他们有了危机感,企图阻止中国的发展。但是中国的科技正在不断的发展,中国有自己的高端科技人才,有自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在5G时代到来之时,中国领跑世界,你做好准备了吗?享受高速网络带来的便利,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

在看完两会上部长们的承诺之后,广大民众一致发出支持的呼声。但是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让我们看看,网友们在对于国家的建设方面有什么其他的奇思妙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反馈吧。

THE END
1.[新京报]下一个千亿斤在哪里?农科院发布报告提出多个粮食产能提升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万亿斤。在1.4万亿斤的高位上,如何才能再次增加千亿斤产能?记者在中国农科院发布的《中国粮食产能提升研究报告2024》中获悉,我国粮食产能提升仍有较大空间,报告还提出了多项具体提升粮食产能的途径。 千亿斤增产,已经进入第四轮 https://www.caas.cn/xwzx/mtxw/6cd47f2335594a84af17af85fb2ddb2e.htm
2.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谷物新品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调查,202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分别如下: 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9319千公顷(178979万亩),比2023年增加351千公顷(526万亩),增长0.3%。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00458千公顷(150687万亩),比2023年增加532千公顷(797万亩),增长0.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3DI7U053469RG.html
3.粮食供应链“压力测试”:中国产量储量高位稳定全球粮食市场风险正在提升,相比当前热炒的供应不足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过度炒作扩大疫情影响,所导致的恐慌性粮价危机。 全球疫情蔓延,粮食安全成为热点议题。 3月以来,多个国家采取了限制粮食出口的举措,而随着北半球各主要粮食生产国进入粮食播种季节,疫情对全球粮食生产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目前尚未可知https://wap.eastmoney.com/info/detail/202004041443845924
4.诸多信号表明,我国粮食价格即将全面上涨这都是未来极有可能产生黑天鹅的重要事件,同时也是触动粮食价格全面上涨的导火索。据阿尔法工厂欧阳推测,疫情如果在欧美地区大规模爆发,未来不排除欧美国家会关闭口岸,禁止出口。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1.3亿吨,如果粮食储量不给力,中国粮食进口就会受全球灾害疫情和全球格局新变化影响,那问题就大了。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ehui/2020/03/415799.html
5.从耕地保护看我国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就是守住粮食安全根基,面对新冠疫情,以及未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要有充足的忧患意识;同时,我们也不用对我国粮食问题过于担忧,我国的现有耕地、粮食产量、粮食储量完全可以应付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所面临的粮食问题,公众没有抢购粮食、囤积粮食的必要,也不必焦虑、恐慌。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60792854069532
6.粮食价格政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粮食价格政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粮食价格政策,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粮食安全这一概念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以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全世界人口数量上升、粮https://wap.cnki.net/lunwen-1018082150.html
7.全国政协委员程永波:提升我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粮食始终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粮食的储量以及国际粮价的多变引起多方面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江苏民革党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提案中建议,面对国际复杂形势和多重风险挑战,应加快提升我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 具体提案如下: https://www.tuanjiebao.com/m/zhuanti/2020-05/26/content_8877439.htm
8.为提高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下图为【1】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四川、重庆 B.湖南、江西 C.山东、河北 D.黑龙江、吉林 【2】甲地农作物的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来搜一搜,12题库网有您需要的试题答案,免费的哦https://m.12tiku.com/tiku/919783/22469474.html
9.中国故事在戈壁深处,守护粮食的“粮食”蒙语“察尔汗”,译为盐泽。现代科学勘探印证: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其钠、镁、钾、锂的储量均居全国之首。 仅仅是找到还不够,如何把钾资源唤醒、变成供农业生产的钾肥,成了当时科研人员亟需破解的难题。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410/75fa369f4c924049bd7829cb345216ee/c.html
10.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耕地生态系统碳足迹分析关键词碳汇; 碳排; 碳足迹; 粮食作物; 中国 作为陆地三大生态系统之一, 农田生态系统既是重要的碳汇, 也是重要的碳源。一方面, 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约占全球碳储量的 10%, 为 170Pg (1 Pg=109t)[1]; 另一方面, 农业生产活动是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 排放量约占全球人为总排放量的23%[2]。计算和分析耕地https://xbna.pku.edu.cn/fileup/0479-8023/HTML/2024-3-575.html
11.全球粮食自给率排名,法国第排1,我国呢?些年我还还在加大存储粮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很多大型的粮食储备基地,我们国家的粮食储备主要是在中储粮里,中储粮是 确保粮油数量质量的保证!中储粮的储量要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数量足。中国粮价之所以能够稳定就是因为中储粮每年都要进行托市收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9795028_107910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