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满仓,天下安”1400年前的中国“天下第一粮仓”长什么样子?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李书宝通讯员刘青马国哲赵璇/文图

5月21日,农历“小满”节气,此时,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大规模种植粮食。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我国的粮食作物,多是在史前农业基础上继承的。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粮食生产持续稳定。

那么,在1400年前的隋唐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的洛阳城,又是如何保证“粮满仓,天下安”的呢?“小满”之际,大象新闻记者走进回洛仓、含嘉仓遗址,探访粮窖的前世今生。

一条运河,见证“粮满仓,天下安”盛世

洛阳因洛河而得名,地处“天下之中”,是最早的“中国”,也是东方古代文明的中心和发祥地。

在洛阳1500年的建都史上,虽然隋王朝只占了14年,短暂得如昙花一现,但在先后建都洛阳的十三个朝代中,它的分量很重。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和枢纽城市,洛阳至今还保存着通济渠(洛阳段)、含嘉仓、回洛仓等大量珍贵的运河遗产。

其中,回洛仓就是隋炀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其主要功能是为洛阳都城内的皇室和百姓供应粮食。而含嘉仓自唐代始作为粮仓沿用至宋代,是隋唐洛阳城皇城之内的皇家粮仓。

作为大运河沿线重要的粮仓遗址,隋唐大运河的实物例证之一,隋唐时期中国南北漕运发达的见证,回洛仓、含嘉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两处遗址,藏尽“天下第一粮仓”兴衰

记者在洛阳市睦邻大道与邙岭大道交叉口的回洛仓遗址看到,这里地处巍巍邙山南麓的缓坡地带,地势平坦开阔,西与瀍河相邻,南则直通洛河,水运条件十分便利。

据介绍,回洛仓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整个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总面积相当于5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仓城内仓窖东西成行、南北成列,约有700座,气势恢宏。回洛仓内每个仓窖的大小基本一致,呈口大底小圆缸型,窖口直径约10米,深约10米,每个仓窖可储存约50万斤粮食,总储粮大约3.55亿斤。

当时,洛阳人口大约为100多万,仅这个粮仓就够全城百姓吃半年了。

回洛仓现存遗址区虽然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也称得上雄伟壮观了。遗址区展示有复原后的回洛仓城南北城墙和内部的十字形道路,并用一个个绿篱圈标记了已探明但未发掘的仓窖所在位置。记者通过无人机从空中俯瞰,整个仓城呈长方形,仓窖成组分布,整齐排列,蔚为壮观。

而另一座仓城,含嘉仓的规模有粮窖400座以上,每座粮窖储约50万斤粮食。据此推断,含嘉仓约储粮2.5亿斤。文献记载,唐天宝年间,全国储粮约1200万石,而仅整个含嘉仓的粮食储量就达到580万石。可见含嘉仓的规模并非一般粮仓可比。在随后的朝代更迭中,含嘉仓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还一直有着“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到了南宋时期,首都迁移,含嘉仓漫漫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如今,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已建成洛阳仓窖博物馆,并实行免费开放。

隋唐时期,仓储规模扩大,形成完整体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新石器时期仓房开始出现,储粮规模较小,储粮形式为地下、地上储粮。地下为窖穴,容积小;地上用陶器,仓房开始出现。

夏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粮食的储藏。储粮方式依旧为地下与地上两种,地下仍为窖穴,地上为仓房。

到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窖藏仍被作为储粮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大一统的封建政权和生产力发展,建立起全国规模的仓储系统,建立和完善中央管理机构,规定了地方仓储的规制,粮仓种类开始增多,将“储”与“运”有机地结合,于漕运沿线傍水建造了中转仓储性质的漕运仓储,进行专人管理。

隋唐时期,因国力强盛,仓储规模逐渐扩大,形成完整的体系。除用以储粮的粮窖外,还有保护粮仓安全的仓城。仓城四周有城墙,城内驻有重兵。并设置专供运粮使用的漕渠、道路和专门管理粮仓的管理区。

而从宋元开始,粮食的储备管理相当混乱,明清时期仓储逐渐走向衰退阶段。

THE END
1.[新京报]下一个千亿斤在哪里?农科院发布报告提出多个粮食产能提升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万亿斤。在1.4万亿斤的高位上,如何才能再次增加千亿斤产能?记者在中国农科院发布的《中国粮食产能提升研究报告2024》中获悉,我国粮食产能提升仍有较大空间,报告还提出了多项具体提升粮食产能的途径。 千亿斤增产,已经进入第四轮 https://www.caas.cn/xwzx/mtxw/6cd47f2335594a84af17af85fb2ddb2e.htm
2.国家统计局: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谷物新品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调查,202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分别如下: 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9319千公顷(178979万亩),比2023年增加351千公顷(526万亩),增长0.3%。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00458千公顷(150687万亩),比2023年增加532千公顷(797万亩),增长0.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3DI7U053469RG.html
3.粮食供应链“压力测试”:中国产量储量高位稳定全球粮食市场风险正在提升,相比当前热炒的供应不足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过度炒作扩大疫情影响,所导致的恐慌性粮价危机。 全球疫情蔓延,粮食安全成为热点议题。 3月以来,多个国家采取了限制粮食出口的举措,而随着北半球各主要粮食生产国进入粮食播种季节,疫情对全球粮食生产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目前尚未可知https://wap.eastmoney.com/info/detail/202004041443845924
4.诸多信号表明,我国粮食价格即将全面上涨这都是未来极有可能产生黑天鹅的重要事件,同时也是触动粮食价格全面上涨的导火索。据阿尔法工厂欧阳推测,疫情如果在欧美地区大规模爆发,未来不排除欧美国家会关闭口岸,禁止出口。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1.3亿吨,如果粮食储量不给力,中国粮食进口就会受全球灾害疫情和全球格局新变化影响,那问题就大了。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ehui/2020/03/415799.html
5.从耕地保护看我国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就是守住粮食安全根基,面对新冠疫情,以及未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要有充足的忧患意识;同时,我们也不用对我国粮食问题过于担忧,我国的现有耕地、粮食产量、粮食储量完全可以应付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所面临的粮食问题,公众没有抢购粮食、囤积粮食的必要,也不必焦虑、恐慌。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60792854069532
6.粮食价格政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粮食价格政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粮食价格政策,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粮食安全这一概念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以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全世界人口数量上升、粮https://wap.cnki.net/lunwen-1018082150.html
7.全国政协委员程永波:提升我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粮食始终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粮食的储量以及国际粮价的多变引起多方面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江苏民革党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程永波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提案中建议,面对国际复杂形势和多重风险挑战,应加快提升我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 具体提案如下: https://www.tuanjiebao.com/m/zhuanti/2020-05/26/content_8877439.htm
8.为提高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我国实施了粮食储备战略。下图为【1】中央储备粮食直属库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四川、重庆 B.湖南、江西 C.山东、河北 D.黑龙江、吉林 【2】甲地农作物的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来搜一搜,12题库网有您需要的试题答案,免费的哦https://m.12tiku.com/tiku/919783/22469474.html
9.中国故事在戈壁深处,守护粮食的“粮食”蒙语“察尔汗”,译为盐泽。现代科学勘探印证: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其钠、镁、钾、锂的储量均居全国之首。 仅仅是找到还不够,如何把钾资源唤醒、变成供农业生产的钾肥,成了当时科研人员亟需破解的难题。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410/75fa369f4c924049bd7829cb345216ee/c.html
10.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耕地生态系统碳足迹分析关键词碳汇; 碳排; 碳足迹; 粮食作物; 中国 作为陆地三大生态系统之一, 农田生态系统既是重要的碳汇, 也是重要的碳源。一方面, 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约占全球碳储量的 10%, 为 170Pg (1 Pg=109t)[1]; 另一方面, 农业生产活动是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 排放量约占全球人为总排放量的23%[2]。计算和分析耕地https://xbna.pku.edu.cn/fileup/0479-8023/HTML/2024-3-575.html
11.全球粮食自给率排名,法国第排1,我国呢?些年我还还在加大存储粮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很多大型的粮食储备基地,我们国家的粮食储备主要是在中储粮里,中储粮是 确保粮油数量质量的保证!中储粮的储量要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数量足。中国粮价之所以能够稳定就是因为中储粮每年都要进行托市收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9795028_1079106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