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粮怎么收?中央财政一揽子支持政策提前落地

首先来看,“三夏”大忙,都忙些什么?这个“三夏”指的是夏收、夏种、夏管,一般从每年5月中旬开始,至六七月结束。夏收主要是收晒冬小麦和油菜;夏种是在夏收之后,整地播种夏玉米、夏大豆和移栽水稻等;夏管是对春播作物和夏播作物进行田间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除草、打药等。

“三夏”是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也牵涉全年农业收成的好坏。那今年夏收的总体形势到底怎么样?农业农村部今天发布了今年小麦的机收进度,目前已经收割面积1.49亿亩,达到了49.1%,快一半已经收完了,这个速度比去年快了大约9.4个百分点。一边收割,一边收购,粮食落地,赶紧归仓,随着主产区大面积开镰收获,2022年新麦也正式开秤收购。那么今年的新麦收购呈现出什么特点呢?“三高”,也就是质量告、数量高、价格高。

线上预约数字化收购“粮出钱到”

在湖北襄阳,冬小麦陆续收割,望着自家的20多亩地,村民张新国算了一笔账。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薛刘村村民张新国:一斤小麦都卖到1.5元,比去年多卖4毛钱,一亩地增收都在400(元)到500(元)之间,今年国家补贴又下发得早,耕地地力补贴一亩地70多元,种粮一次性补贴一亩地有14元左右,都是国家扶持的,确实高兴。

中粮贸易江阴粮库负责人蔡宏伟:今年的夏粮收购在数量、质量跟价格方面呈现“三高”,小麦质量好,亩产跟往年比也有相应的增加。

眼下,承担国家储备粮收购主要任务的中储粮集团公司所属库正全力备战收购。这几天,中储粮德州直属库武城分公司的服务队下沉到一线,上门宣传和讲解国家收购政策,今年还有一个新的改变就是推广预约售粮:一部手机,一个“惠三农”App,农户熟练操作后,三五分钟就可以搞定线上预约。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种粮大户李秀英:比较方便,卖粮这一块,真是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承担市场化收购任务的中粮集团,在粮食主产区统一推广使用粮闪付系统,开展数字化收购:售粮农民可以在一体机上快捷登记,售粮大厅实行叫号服务,电子大屏实时显示当天交易价格,整个操作流程全部可视化、透明化。

江苏售粮农户何志先:过完磅收好,(粮款)马上就打到卡上去了。

今年夏粮最低收购价全面提高

粮食收购,价格当然是农民们最关心,也是非常核心的要素。今年我国继续在部分主产区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这是5月19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价格,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分别为每50公斤,115元、124元、129元、131元,这个价格比去年分别高了2元、2元、1元、1元。

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我国从2004年起就开始的,为什么一定要守住粮食价格的底线?今年粮食价格趋势怎样?戳视频,来听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的分析↓↓↓

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在播种前发布,引导种粮预期。今年小麦"保底"价为1.15元/斤,此前小麦收购价一度超1.6元/斤,今年小麦收购价高于"保底"价2~3毛/斤,相对过去几年,今年小麦增收大幅提高。

中央财政一揽子支持政策提前落地

农民能顺利卖粮,企业也得有钱收粮。今年,中央财政一揽子支持政策已经提前落地,包括补贴、奖励、保险、农业信贷担保等方面,全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2224.83亿,这是今年下达的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比去年增加约121.8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300亿元,比去年增加100亿元。

补贴政策提早落地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中央给了300亿的支持,来抵消农资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生产成本上涨等影响,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全球粮价上涨,石油价格上涨,农资价格上涨,实际上就做到了政策的抢前抓早,把这种不利的影响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

今年的财政支农政策,不仅注重前瞻性和及时性,还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保费补贴预算439.35亿元,比去年增长31.8%。

湖北襄阳农户张成柱,去年春天10多亩小麦遭受到大风,减产100多斤,但因为入了种植收入保险,每亩地收到了30块的补偿款。有了保险兜底,张成柱心里有了底气,今年又扩种了3亩地。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薛刘村村民张成柱:交这个保险一亩地是4元5分钱,很少了,损失了人家又给你赔,就减少了负担,减少损失了。

在河南南阳,种粮大户杨万来也给自己家的粮食提前上好了保险,今年他种的430亩小麦亩产都在1200斤以上,仅各种补贴就拿到了2万多元。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农民杨万来:购买保险是由政府兜底,感觉到踏实,有保障,投入也舍得,就放心大胆地种地了。

夏收夏种如何“龙口夺粮”?

现在全国麦收进度已经近半,南方地区基本已经进入扫尾。有句谚语叫“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说的就是夏收的争分夺秒。所谓“龙口夺粮”就是要在夏季比较频发的自然灾害到来之前,抢收完庄稼,这个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干热风、“烂场雨”还有大风、冰雹等。简单解释一下,干热风一般指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烂场雨”是小麦成熟收获期间,出现的大范围连阴雨或暴雨天气。这些天气都是对小麦的收成非常不利的。

小麦收割期正好落在雨季前天气多变

6月以来,南方已经进入了主汛期,北方多地近期也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明显。“龙口夺粮”还真是要有点争分夺秒的味道了,怎么才能尽量在收获季把灾害性天气的负面因素降到最低?要注意哪些方面?戳视频,听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的解读↓↓↓

THE END
1.分析小麦量价齐跌2024年即将收官,三大主粮市场价格涨跌虽趋势相仿,但表现却有所差异。作为最尴尬最悲剧的角色小麦而言,不仅自新作以来,尽管属于低开秤价低调登场,但却一直以来都处于碌碌无为状态,本周在政策性储备小麦轮出销售压力下,更是呈现量价齐跌态势。不仅是地方政策性储备小麦,出库成本跌破2400元/吨后正在更下一层楼,甚至连之http://www.hbgrain.com/xxfw/lssc_845/202412/t20241227_79328.shtml
2.国家为什么要以最低价收购粮食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现在有很多收粮食的朋友,都想更多的通过收粮食赚钱,但是因为国家设置的收粮食的最低价,所以如过收购粮食的价格过低,农民就会把粮食买给国家,而不是私人了。所以,很多朋友都不明白,为什么国家要设置粮食收购最低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在本人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最终发现,国家以最低价收购粮食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具体体现https://www.wycfw.com/wangluozhuanqian/wangzhuanfangfa/1673.html?ivk_sa=1024320u
3.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相关业务流程及财务处理探讨MY聊审计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会受到市场供求影响,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必要时由相关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进行收购。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根据国家稻谷、小麦的最低价收购预案,政府相关部门将委托符合要求的部分粮油企业在粮食主产区,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477163.html
4.2018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解读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5月19日正式印发了《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和往年相比,今年政策导向意在加快推动粮食收购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同时《预案》启动时间、启动条件、收购标准等有了很大的变化,对粮食食品安全指标管控也更加严格。为帮助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了解国家最新粮食http://www.suizhou.gov.cn/zwgk/xxgk/shgysyjs/wjxx/202001/t20200104_606591.shtml
5.2023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稻谷小麦玉米最多保护价多少?一、202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2023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6元、129元和131元。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34579.html
6.执行最低价粮食收购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执行的主体是粮食购销企业,在执行《预案》过程中,购销企业本身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出现了个别企业以质量标准为借口,对需整晒入库的粮食,变相压级压价的现象,而且点多面广,价格监管难度较大。 (六)粮食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机构还不完善,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机构至少应包括政策法规、监督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_291_/2009_11_25_ch462621393815211900212400.shtml
7.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底粮食安全随着我国粮食收储市场化机制确立,小麦收购已经实现由政策性收购为主向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的转变,小麦最低收购价从“托市”过渡到“托底”。近年来,随着小麦价格高位波动,市场价远高于最低收购价,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但是,最低收购价是稳定粮价的“定海神针”,在夏粮收购https://m.gmw.cn/2023-10/12/content_368883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