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煤炭行业需求有望扩张2023年电力煤炭供应提升到26亿吨

煤炭板块11日盘中拉升走高,截至发稿,陕西黑猫涨停,郑州煤电涨超6%,兖矿能源、山煤国际、中煤能源、中国神华等涨超4%。

受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影响,中国去年以来煤炭稳步增产。以去年12月为例,根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调度数据,2022年12月下旬,30家煤炭企业焦精煤产销量分别完成547万吨和549万吨,旬度日均产量环比增幅2.1%,同比增幅11.4%。

2022年9月底以来,煤炭等传统能源板块出现较大调整,当前已经临近布局时点。煤炭行业受供需双向影响,煤炭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当前煤炭股已得到充分调整,且隐含了一季度经济偏弱的预期,不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且具有足够高的安全边际,攻守兼备。此外,2022年是煤炭行业盈利高速增长的一年,超预期的业绩也有望催化板块行情。

2022年,我国煤炭行业全力以赴扩能增产,1-11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累计生产原煤40.9亿吨,同比增长9.7%,为稳定全国经济大盘、端牢端稳能源饭碗贡献了“煤炭力量”。

2023年是一个经济基本面筑底回升的过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生产生活大概率回归正常,我国煤炭产量和进口量或将温和增长,但是基数效应可能使得超预期因素带来的正面效应衰减。2023年经济回暖下,我国煤炭需求有望扩张,预计市场供需将维持平衡。

2022年国内煤炭总产量约44.5亿吨,同比增长8%,全年实现增产煤炭3.2亿吨。预计全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实际兑现量约20亿吨,稳住电煤供应的基本盘。会议表示,2023年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加快实施“十四五”煤炭规划,积极推进智能化煤矿核准建设,推动在建煤矿尽快投产达产,全面增强煤炭安全增产保供的能力和韧性。国家能源局表示,电煤中长协供应量2023年进一步提升到26亿吨,覆盖面要超过85%。

截至1月6日,国内100家样本独立焦化厂炼焦煤总库存为1025.70万吨,环比增加12.8万吨,涨幅1.26%;国内110家样本钢厂炼焦煤总库存886.17万吨,环比增加22.47万吨,涨幅2.60%。炼焦煤下游地产政策催化持续,近期关于首套比例以及贷款利率放宽的市场情绪持续催化,预计将持续改善下游地产需求,地产边际有望好转,炼焦煤有望迎来需求的强劲反弹。

市场环境面,当前仍处于全球新一轮由产能周期为根本、货币超发为助推的能源大通胀初期,国内煤炭供给周期性、结构性、区域性问题依然凸显,需求弹性依旧,供给弹性不足,供需偏紧形势或将持续整个“十四五”乃至“十五五”初期。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今年以来全国煤炭产量创历史新高。据统计,1-11月,全国煤炭产量40.9亿吨,同比增长9.7%,比去年同期增加3.6亿吨,创历史新高。其中,晋陕蒙新四省区1-11月煤炭产量达33.2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1%,充分发挥了增产增供“主力军”作用。

当前,正处于迎峰度冬关键时期,国家能源局持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推动煤炭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据调度,12月1-15日,全国煤炭产量1.9亿吨,日均产量1251万吨,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1.76亿吨、可用24天,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温暖过冬提供了坚实可靠保障。

国际能源署(IEA)近日发布的报告称,预计2022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对于煤炭板块后市,中泰证券表示,2023年煤炭股票将迎来价值再发现行情。2022全球煤炭需求回暖趋势已定,煤炭价格高位震荡且易涨难跌。供需错配加剧,2023景气延续。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初步统计,2022年,全国原煤产量超5000万吨企业15家,与去年持平。产量合计约为25.9亿吨,较去年增加约1.3亿吨,增长约4.5%,占全国原煤产量的58%左右。

具体来看,2022年,全国年产原煤超亿吨企业达到7家,分别是国家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中煤集团、陕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潞安化工集团。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原煤产量超过6亿吨;潞安化工集团原煤产量首次超过亿吨,成为我国第七家年产量超亿吨企业。七大集团产量合计约为20.5亿吨,较去年增加约1.1亿吨,增长约7%,占全国原煤产量的46%左右。

全国原煤产量超5000万吨(不含亿吨以上)企业为8家,产量合计约为5.4亿吨,较去年增加约2000万吨。其中,华能集团原煤产量接近亿吨,国家电投集团、淮河能源集团超过7000万吨,河南能源集团超过6000万吨,伊泰集团、华电煤业集团、冀中能源集团、辽宁能源集团超过5000万吨。

中国公司恢复澳大利亚煤炭进口

中国钢铁企业最近开始恢复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第一批澳大利亚煤炭预计将于2月下旬抵达。该业内人士还表示:“招标已经开始,合同已经签署,价格也相对合理。”他补充称,来自澳大利亚的煤炭预计将于2月底抵达中国东南部的一个港口,但他没有透露是哪个港口。这次进口被认为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将有助于稳定国内煤炭价格,并使进口渠道多样化。

澳煤主要出口至亚洲。20年日本和中国分别是澳煤前两大出口国,出口量占比分别达到29.5%和22.7%。澳煤进口禁令后,中澳两国煤炭贸易格局均有较大调整。

国内:加大印尼和俄煤进口,21年我国印尼和俄罗斯的煤炭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39%和44%。

澳大利亚:主要出口量已经转移至包括日本、韩国和印度在内的其他亚洲国家。2021年澳大利亚对日本、韩国和印度的出口量占比相较于2020年分别提升3.5、3.8和5.8pct。

澳煤进口或重新放开,短期内虽不具备量价优势,但对市场情绪有边际影响,同时国际资源品价格下跌有望带动澳煤价格长期回落。此外,澳洲优质高卡煤进口可缓解国内高卡货源偏紧的现状,沿海电厂有望率先获益。

THE END
1.煤炭消费需求增长存煤能力何以不断增强?全国大部地区正陆续进入冬季用电用暖用气高峰,煤炭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的煤炭供应情况如何? 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了解到,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增长4.6%。今年前十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8.9亿吨,同比增长1.2%,产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22670
2.煤炭运销协会: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逐步改善市场煤价格将高位波动运行【煤炭运销协会: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逐步改善 市场煤价格将高位波动运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预计,随着主产区煤炭产能加快释放,预计后期煤炭供应将保持增长,煤炭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逐步改善,市场煤价格将高位波动运行。据悉,10月1-13日,协会重点监测煤炭企业日均煤炭产量693万吨,比9月日均增长4.5%,重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10172142790988.html
3.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37亿吨淘汰落后产能2亿吨行业经营困难中国煤炭行业协会方面预测,2014年煤炭需求将小幅增加,市场供求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的态势,仍将保持7%左右的增速。由于前期形成的巨大国内煤炭产能释放的压力仍然较大,煤炭供给方面,预计2014年全国供应能力将达到40亿吨。 进口方面,虽然国家将采取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等限制劣质煤进口和使用的措施,但全球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压力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4_01_16_200255.shtml
4.矿业分析煤炭,真的只是过渡能源吗?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2023年煤炭市场报告》,2023年,全球煤炭需求总量超过85亿吨,创历史新高。该机构早前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煤炭消费总量首次超过80亿吨,比上年增长12%,超过2013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 回看中国市场。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这使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都占据我国能源的https://www.iyiou.com/news/202403171062152
5.国家发改委:预计2024年煤炭供需延续平稳态势非电行业需求或超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二级巡视员唐社民在12月5日召开的2024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表示,预计2024年我国煤炭供需将延续平稳态势,从供给看,国内煤炭产能充分释放,产量预计总体稳定。“从需求看,新能源快速发展,作为煤电的替代在加速,而随着稳经济政策的持续发力,非电行业的用煤需求可能超预期增长,预计电煤需求总量保http://m.ccoalnews.com/news/202312/12/c179311.html
6.煤炭消费需求增长存煤能力何以不断增强?即时中国全国大部地区正陆续进入冬季用电用暖用气高峰,煤炭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的煤炭供应情况如何? 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了解到,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增长4.6%。今年前十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8.9亿吨,同比增长1.2%,产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http://www.tibet.cn/cn/jszg/202411/t20241125_771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