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2、3月份煤炭市场运行情况
煤炭市场运行特征为:
1、煤炭生产同比小幅下降
1—2月份,主产地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扎实做好煤炭生产、销售、运输工作,全力应对低温寒潮天气,确保下游用煤需求,受恶劣天气、安全监管、去年高基数等因素影响,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2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7.1亿吨,同比下降4.2%,上年12月份为增长1.9%,日均产量1175万吨。
运输方面,1—2月份全国铁路累计煤炭发运量4.6亿吨,同比增长1.4%;其中2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2.1亿吨,同比下降5.9%。
数据显示,3月上中旬重点监测煤炭企业煤炭日均产量比上月增长15.9%、同比下降6.6%,预计3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一季度煤炭产量同比或将延续下降态势。
2、煤炭进口环比快速下降、同比快速增长
2月份,全国进口煤炭3375万吨,同比增长15.7%、环比下降17.2%;出口煤炭23万吨,同比下降8.0%、环比下降70.9%;当月煤炭净进口量3352万吨,同比增长15.9%、环比下降16.2%。1—2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炭7452万吨,同比增长22.9%;累计出口煤炭101万吨,同比增长64.5%。
分煤种看,1—2月份我国进口动力煤(不含褐煤)2836万吨,同比增长43.4%;进口褐煤2654万吨,同比增长7.3%;进口炼焦煤1789万吨,同比增长36.5%;进口无烟煤173万吨,同比下降42.8%。
分国别看,1—2月份我国进口印尼煤3649万吨,同比增长4.9%;进口俄罗斯煤1149万吨,同比下降22.4%;进口澳大利亚煤1076万吨,同比增长5023.8%;进口蒙古煤1045万吨,同比增长27.4%。
3、煤炭消费比较旺盛
1—2月份,我国宏观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工业企业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0%,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用能需求旺盛。水电出力情况有所恢复但依然处于低位,火电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9.7%,发电供热用煤需求比较旺盛,电煤消费仍是拉动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规模以上生铁、水泥等耗煤产品产量同比不同程度下降,钢铁、建材行业用煤需求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同比快速增长,化工行业用煤需求较快增长。据测算,前2个月我国商品煤消费同比增长5%左右。
3月份以来,各地气温逐步回升,北方地区取暖期陆续结束,企业供热负荷快速下降,煤炭下游企业稳步推进复工复产,火电发电量环比下降。数据显示,3月份上旬火电发电量同比快速增长、环比快速下降,中旬同比增长、环比下降。3月上中旬全国火电厂日均耗煤量环比下降。判断3月份全国煤炭消费量环比下降。
4、煤炭库存有所下降
2月末,全国煤炭企业存煤6500万吨,比1月末下降5.8%、同比下降3.7%。
2月末,我国火电厂存煤1.8亿吨,比1月末下降约2000万吨、同比增长2200万吨。
5、2月煤炭价格小幅波动,3月价格明显下跌
秦皇岛港5500大卡/千克动力煤综合交易价格(平仓)2月末比1月末下跌1元/吨,3月22日价格比2月末下跌13元/吨,市场行情弱势运行。
二、后期煤炭市场走势预测
我们对今后几个月煤炭市场做出如下基本判断:
(一)煤炭需求有望平稳增长
首先,投资平稳增长有利于拉动煤炭需求。今年以来,大项目投资对于全部投资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2%,增速比2023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作用明显,1—2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1%,增速比2023年全年加快2.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9个百分点。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5.1%,增速比亿元及以上项目高3.0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较快增长。随着增发国债项目的落地实施和支撑灾后应急恢复重建资金的陆续下达,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小幅回升。进入2024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快增长,1—2月份同比增长6.3%,增速比2023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去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国债绝大部分会在今年形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一些新增国债项目落地效果开始显现,或在后续继续支撑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制造业投资仍有支撑。今年以来,我国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1—2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4%,增速比2023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5.2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中游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显著回升,信息化学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3.2%、33.1%,产业结构中的新旧动能切换格局仍在持续。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预计设备更新行动将继续对制造业投资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有利于出口的因素正在增加。1—2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长7.1%,超过市场预期。其中,对美国、中国香港和东盟、拉美、非洲出口增速明显回升,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是出口回升的主要驱动。从2023年年底开始,海外制造业PMI开始触底并缓慢回升,显示海外制造业周期可能已经开始复苏进程,对我国资本品出口有一定拉动作用。从后期看,2024年全球货币政策大概率转向宽松周期,对需求的释放有积极作用,国内贸易新旧动能切换和新兴经济体的需求韧性,对出口也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从气候因素看,据气象专家预测,2024年是厄尔尼诺次年,极端天气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或将加剧煤炭需求季节性波动幅度。从前两个月看,2月份大范围暴雨降温天气加大了冬季供暖用电、用煤需求;来水情况基本正常,截至3月上旬水力发电量同比增长5%以上,而上年同期水电大幅下降10%以上。预计后期随着供暖季结束,季节性煤炭需求环比将有所回落。
(二)煤炭供应将保持高位
煤炭进口将维持高位。今年以来,国际航运市场呈现紧张形势,进口煤运价快速上行,我国煤炭进口量同比快速增长但环比明显下降。后期,国际能源和运输市场可能高位波动运行,进口煤在我国沿海地区的价格优势可能有所减小。随着国内煤炭市场进入消费淡季,沿海用户对进口煤的需求将有所下降。临近十四五末期,各地节能减碳行动深入推进,进口煤煤种结构可能会有所变化,国内用户对优质煤炭进口需求将保持旺盛态势,而对褐煤等低热值煤炭进口需求将会下降。今年煤炭进口关税政策调整以来,除俄煤进口明显下降以外,印尼、澳大利亚、蒙古、加拿大、美国等国对我国的煤炭出口依然延续增长态势,总体上预计进口关税对今年我国煤炭进口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后期我国煤炭进口量可能延续增长态势,其中澳大利亚、蒙古煤进口有望快速增长。由于去年进口基数较高,今年煤炭进口量同比增幅将逐步回落。
(三)后期煤炭供需关系总体可能偏弱,煤炭市场价格或将弱势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