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认识煤炭行业:一、煤炭基础知识》
《零基础认识煤炭行业:二、能源与电力概况》
目录
一、煤炭基础知识
(一)术语
(二)煤炭分类
(三)煤炭品种分类
(四)煤炭用途分类
(五)煤炭分类与用途关系
(六)煤炭质量分级
(七)煤炭成本与价格
二、能源与电力概况
(一)我国能源结构
(二)我国电力资源
(三)我国电力市场
三、煤炭行业概况
(一)我国煤炭行业情况
(二)煤炭行业未来发展
(一)公司简介
(二)经营情况
(三)投资情况
(四)风险分析
(五)估值分析
*****
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根据《2021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世界煤炭已探明储量约10,741.08亿吨,储产比139年;我国煤炭已探明储量约1431.97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3.3%,但由于生产量大,储产比仅为37年。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消费和进口国,2021年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进口量超过3亿吨(占全球煤炭产量的4%、占全球煤炭贸易量的20%)。
我国煤炭产量和储量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简称“三西”)和新疆。2022年这四个地区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的81%,煤炭资源储量(2021年)占全国的72%,产量占比和储量占比基本匹配。2022年我国原煤产量45.6亿吨,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45亿吨,同比增加4.2亿吨(+10%),其中91%的增量来自晋陕蒙新地区。
大型企业煤炭产能:煤炭工业协会90家大型企业产能,公开、合法的产能,包括国有重点煤矿、上市公司煤矿。部分上市煤炭公司会公布产量计划,产能利用率基本维持稳定。
中小型企业煤炭产能:合法产能,部分煤矿面临人员、设备、矿井瓦斯等问题,短期提升产能利用率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表外产能:非法产能,面临手续不全、环保等问题,未被统计。
由于煤矿产能的新建通常需要3~5年,1年很难产生大的变数,因此短期内原煤统计产量大幅变动很可能是由于表外产能和表内产能之间转化造成的。如2016年“去产能”导致部分产能转移至表外,2022年“保供”导致大量表外产能回归表内。
目前大型企业的煤矿产能利用率较为稳定。近五年,从原煤角度,大型企业、上市企业煤炭产量增速不及全国原煤产量增速;但从商品煤角度,大型企业增产快于中小企业。这可能也与表内外产能转换有关。
煤炭的主要加工过程流程如下。
由于洗选过程中会筛除矸石,故而供给端的原煤供应量与消费端的商品煤产量有一定差异。
商品煤产量=原煤供应量×入洗率×洗选回收率+原煤供应量×(1-入洗率)
2022年原煤入洗率为69.7%,原煤经过洗选后产生约18%的矸石。由上可知,商品煤产量约为原煤供应量的87%。
我国煤炭的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分为单方式直接运输或多途径联合运输,目前我国煤炭主要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2022年我国铁路运煤量为26.82亿吨,占比58.8%。
我国煤炭消费基地主要在东部地区,而煤炭的生产与供应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十四五”期间,煤炭生产进一步向西北部地区转移,但是由于西部地区远离中部东部市场,运输成本过高,运能有限等约束西部煤炭业开发利用,我国煤炭运输基本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
煤炭的下游行业使用占比,2021年为:发电53%、建材7%、化工6%、钢铁17%、供热8%、其他9%;2022年为:火电54%、钢铁17%、建材7%、化工6%、供热7%、其它9%。
电力是煤炭的基本盘,占煤炭的消耗的50%以上。而剩下的几大行业与地产、基建都有一定的关联性,未来地产、基建的下滑预期可能会对煤炭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以钢铁为例,钢铁的直接下游中,地产占40%、基建占20%、工程机械占18%、家电(主要受地产竣工端的影响)占4%;而工程机械的下游中,地产占20%、基建占45%。地产、基建通过家电、工程机械间接影响了一部分钢铁需求。将地产、基建影响钢铁、建材、电力等需求的量进行汇总,最终地产、基建分别影响约21%、11%的煤炭需求量。
钢铁工业用煤中,焦煤所占比例为68.77%,无烟煤所占比例为16.21%,动力煤所占比例为15.02%。
秦皇岛港口是世界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散货港,因此在跟踪煤价时,市场通常使用秦皇岛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作为依据,其余地区的价格根据秦皇岛港口价格变动而变动。
动力煤、炼焦煤价格有关联性,可以两用的煤种具有协调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的作用。当炼焦煤价格与动力煤价格的比值较高时,洗煤厂会提高两用煤种的入洗率,这会增加炼焦煤的供应,同时减少动力煤的供应,使得炼焦煤与动力煤价格的比下降。炼焦煤的价格大约为动力煤的2倍。
根据煤炭行业景气度特征,2003-2022年,煤炭行业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2003-2011年,需求带动产能扩张的“黄金十年”;2012-2015年,产量释放,需求增速放缓,供给严重过剩行业进入“艰难时刻”;2016-2020年,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带动行业“重回正轨”。2021年-至今,疫情常态化后需求恢复,碳中和背景下,化石能源资本开支不足,俄乌冲突加速全球“能源危机”,煤炭“保供稳价”持续推进。
同时,煤炭行业与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关联性,呈现出周期性特征。
2019-2021年,25家主要煤炭上市公司原煤产量如下,它们合计产量约占原煤产量的1/4。
2020年9月,国家双碳政策提出;2021年10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份纲领文件发布,明确“十四五”时期将严控煤炭消费增长,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双碳政策对煤炭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远期煤炭需求的大幅下降比较限制煤炭新批产能及煤企新建产能意愿。一般煤矿开采期限为50年以上,远期煤炭消费将大幅下降,未来的新建煤矿将受到制约。
“十四五”规划中并没有设立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专家推测,2021-2025年我国GDP平均增速预计在5%~6%左右。然而,疫情后目前大家普遍认为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是否能实现需要未来持续观察。
2006年至今,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基本在0.98上下波动,假设“十四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复合增速为5.5%,则“十四五”期间我国用电量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为5.4%。
根据CWEA风能专委会的预测,2025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较2021年增长2.81亿千瓦;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5年水电、核电装机量分别为4.42、0.7亿千瓦;根据CPIA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2022-2025年,中国乐观和悲观情形下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为90/95/100/110GW和75/80/85/90GW,取中性预测到2025年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6.69亿千瓦。
基于以上假设和预测,2021-2025年总发电量年均复合增速4.5%,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总量年复合增速9.5%,则火电发电量在十四五期间仍有一定增长,2025年以后增速会明显放缓,预计在2028年达峰。但由于以上结论与经济增速存在关联性,实际情况会存在不确定因素。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短期来看煤炭产量未来有一定的增产空间,但幅度不大。汾渭预计2023-2027年全国新增煤炭产能约5亿吨,较2022年增幅约11%,其中2023年预计新增2.4亿吨,增速在5%左右,2023-2027年总产能CAGR为1.3%。
2018~2022年,新疆地区原煤增量占全国原煤增量的25%左右,疆煤外运量快速提升,2022年疆煤外运量达到8000万吨,同比增长近一倍。2023年新疆煤炭产量目标较2022年增加8700万吨,但疆煤外运目标仅比2022年多800万吨,意味着有接近8000万吨原煤增量可能无法运出新疆。
这与实际疆煤的外运量和煤价关系基本吻合。2021年以前,秦皇岛港口价格(5500大卡)在600元/吨左右,疆煤外运量维持在2000万吨/年左右,疆煤外运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川渝地区;2021年煤价中枢上升至850元/吨以上,疆煤外运量迅速增加,得以辐射至湖南、宁夏等地区。
如果秦皇岛港口煤价(5500大卡)低于722元/吨,疆煤外运将难以辐射至甘肃、青海、川渝以外的区域,疆煤外运量很可能回退至2020年以前。
2023年原煤产量增速预计为1.2%-5.3%。根据汾渭预测,2023年煤炭产能将增加2.4亿吨,如果均能满产且不考虑退出产能,2023年煤炭产量增速的上限预计为5.3%。假设退出产能与2021-2022年期间相近(4000万吨左右),则产量增速预计为4.4%。若2023年新疆煤的增量(0.87亿吨)受运力限制无法作为有效供给,则产量增速预计为2.5%。若煤价低于800元/吨,疆煤外运量可能减少,假设降至接近2020年水平(2000万吨左右),则产量增速预计为1.2%。
(1)新疆煤外运成本:根据测算,新疆煤通过铁路运输至秦皇岛港口的成本大约是855元/吨,运输至湖南、宁夏等地区成本大约是720元/吨,考虑到汽运价格高于铁路运输价格,港口煤价由855元/吨降至720元/吨的过程中,疆煤外运辐射的范围将减小,2022年疆煤外运量占总供给的2%左右,港口煤价下降会影响新疆煤产量的释放。
(3)山西地区煤炭到港成本:在秦皇岛调入的煤炭资源中,山西煤占据主导地位,从到港成本来看,山西煤的到港成本一般高于陕西、内蒙古地区。
(4)长协煤价格支撑:截至2023年6月,秦皇岛港口5500大卡长协煤价格为709元/吨,但坑口大多按照当地限价上限签署中长期合同。以山西为例,2022年签署的中长期合同成本多为570元/吨,这导致实际到达秦皇岛港口的长协煤成本为770元/吨。因此,当现货价格低于770元/吨时,签署坑口长协煤的企业有较强意愿购买港口现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现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