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它是由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包括色彩、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它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煤的比重和容重分析: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褐煤的容重一般为1.05~1.2,烟煤为1.2~1.4,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1.35~1.8。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孔隙率与煤化程度的关系:煤化程度分为: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a、从长焰煤开始,随着煤化程度的加深(挥发分减小)煤的总孔隙体积逐渐减少。b、到焦、瘦煤时达到更加低值c、而后随煤化程度的加深,总孔隙体积又逐渐增加d、至无烟煤时达到更加大值。然而,煤中的微孔体积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是一直增长的。
#孔隙率与煤的破坏程度的关系:大孔决定于强烈地质构造破坏煤的破坏面,因此煤的破坏越严重,其渗透容积越高,即孔隙率越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