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我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照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等指标,将所有煤分为三大类: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由于煤炭产能释放周期较长,后续新增产能将主要取决于煤炭产业固定投资情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后行业投资热情开始回暖,2021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再度回升至4000亿元以上的高位,同比增长11.1%,2022年达到4988.5亿元,同比上涨24.4%。在2023年,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显示出一些显著的特征。首先,该行业的生产保供政策延续,借助前期投放的先进产能贡献,国内煤炭产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的煤炭产量达到了46.6亿吨,同比增加了2.9%,日均产量达到了1276万吨,这一数字创下了国内历史的最高水平。“富煤、贫油、少气”是中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既有的能源禀赋结构造成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56%,大幅高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与欧美国家“石油为主,煤炭、天然气为辅,水电、核电为补充”的情况差别显著。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北富南贫,西多东少”。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行和中东部省份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煤炭产能进一步向晋陕蒙和新疆地区集中。2023年,晋陕蒙和新疆地区的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1.27%。
中国原煤供给以国内为主、进口为辅。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46.58亿吨,同比增长2.90%。随着2021年以来的煤炭增产保供政策带来的新增产能逐步充分释放,全国原煤产量增速较上年明显放缓。进口煤方面,2023年以来,中国自蒙古国的煤炭进口量明显增加;2023年2月后澳洲煤炭进口逐步全面放开,俄罗斯煤炭供应亦明显增加,使得中国煤炭进口量整体规模大幅增加。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累计进口煤炭(煤及褐煤)4.74亿吨,同比显著增长61.80%。
煤炭,常被誉为“黑色的金子”,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三者的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在冶金和化学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原料角色。煤炭的形成经历了植物残骸埋藏于地层后的一系列转变过程:初期的生物化学作用主导下的细茵分解将植物残骸转变为泥炭,随后泥炭通过堆积和成岩作用演变为褐煤,褐煤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转化为烟煤,最终烟煤在持续的变质过程中生成无烟煤。
根据《中国煤炭分类》(GB/T5751-2009),我国的煤炭可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三大类。褐煤碳化程度较低,含碳量通常在60%到70%之间,外观呈褐色,特点是含水量高、挥发分高、热值低、燃点低。烟煤的碳含量一般在74%到92%之间,多呈黑色且有光泽,具有较高的挥发分和热值,但易结渣、污染较大。无烟煤的碳含量通常在90%到98%之间,呈黑色且有金属光泽,特征包括低挥发分、高燃点、高热量和低污染。
煤炭在挥发分和粘结性方面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贫煤、瘦煤、焦煤、肥煤等多个亚类,这些分类在实际用途上决定了煤炭的不同用途,如动力煤、炼焦煤和其他煤化工用煤。动力煤主要用于发电、机车推进和锅炉燃烧等,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界定,无论煤种和热值,凡是销售给发电供热企业用作燃料的煤炭均视为动力煤。炼焦煤则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能够软化并形成焦炭的煤种,主要用于冶金焦、气化焦等。
煤化工则是将煤炭作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传统煤化工包括“煤-电石-PVC”、“煤-焦炭”、“煤-合成氨-尿素”等产业路线,而现代煤化工则以洁净能源和精细化学品为目标产品,涉及煤制油、煤制气等多种过程。
开采出来的原煤通常只经过选出可见矸石的初步处理,含有较高的灰分和硫分。通过洗选加工,如重介洗煤法,原煤经过磁选、脱水、浮选等流程,分离出煤中的矸石与其他杂质,得到满足不同质量要求的精煤。煤炭的粒度也对燃烧性能、运输效率和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按照《煤炭产品品种和等级划分》(GB/T17608-2022),煤炭可划分为12个粒度类别,从特大块到粉煤不等。
坚持把能源保供稳价放在首位
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坚持把能源保供稳价放在首位,持续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矿产能储备制度,有序核准建设一批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可调度煤炭产能储备;到2030年,产能储备制度更加健全,产能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力争形成3亿吨/年的可调度产能储备,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供给弹性和韧性持续提升。
价格方面,202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发布会上强调,突出做好进一步强化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稳定煤炭生产,加强储备能力建设,持续抓好煤炭价格调控监管,引导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
煤炭进口延续零关税
2022年4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所有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2023年3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延长煤炭零进口暂定税率实施期限的公告》,自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继续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关税,此项降税政策有助于降低煤炭进口成本,促进企业扩大进口,维护国内煤炭安全稳定供应。
煤炭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2025-2031年全球及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报告/专项调研报告
【服务方式】电子版(Word/PDF)+精装印刷版+正规机打发票
【中文版全价】RMB13000元(电子版+印刷版)
【联系方式】130--0194--3850
【报告目录】
第一章世界煤炭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世界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一、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
二、世界煤炭生产分布的特点
三、世界煤炭资源的管理方式
第二节国际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一、世界煤炭行业发展历程
二、世界煤炭存储情况分析
三、世界煤炭生产情况分析
四、世界煤炭行业发展格局
五、世界煤炭消费情况分析
第三节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分析
二、欧洲ARA港动力煤价格
三、理查德RB动力煤现货价格
四、澳大利亚BJ煤炭现货价格
五、纽卡斯尔NEWC动力煤价格
第四节主要国家煤炭市场分析
一、美国煤炭市场分析
(一)美国煤炭资源分布储量
(二)美国煤矿建设管理分析
(三)美国煤炭生产情况分析
(四)美国煤炭消费情况分析
二、俄罗斯煤炭市场分析
(一)俄罗斯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二)俄罗斯煤炭开采技术装备
(三)俄罗斯煤炭生产情况分析
(四)俄罗斯煤炭消费情况分析
(五)俄罗斯煤炭工业发展趋势
三、澳大利亚煤炭市场分析
(一)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储量分析
(二)澳大利亚煤工业生产情况
(三)澳大利亚煤消费情况分析
(四)澳大利亚煤炭出口状况分析
四、南非煤炭市场分析
(一)南非煤炭资源储概况
(二)南非煤生产情况分析
(三)南非煤消费情况分析
(四)南非煤炭出口情况分析
五、印尼煤炭市场分析
(一)印尼煤炭资源概况
(二)印尼煤炭生产情况分析
(三)印尼煤炭消费情况分析
(四)印尼煤炭出口情况分析
六、德国煤炭市场分析
(一)德国煤炭资产储量分析
(二)德国煤炭生产情况分析
(三)德国煤炭消费情况分析
(四)德国煤炭进口将持续增长
七、印度煤炭市场分析
(一)印度煤炭资源储量分布
(二)印度煤炭工业发展措施
(三)印度煤炭生产情况分析
(四)印度煤炭消费情况分析
第二章中国煤炭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现代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
三、煤炭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四、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第二节中国煤炭行业投资体制分析
一、煤炭行业投资体制变革回顾
二、煤炭行业现行投资体制分析
三、煤炭行业投资体制存的问题
四、煤炭行业投资体制改革措施
第三节中国煤炭行业政策实施分析
一、煤炭建设国家标准规范获批
二、《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三、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的决定
四、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四节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政策建议
一、中国煤炭行业的政策新思路
二、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利用管理
三、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变革
第三章中国煤炭行业链发展分析
一、煤炭行业链发展概述
二、煤炭行业链发展模式
(一)以供应链为主的模式
(一)以价值链为主的模式
(三)价值链延伸方向模式
三、煤炭行业产业链产品结构
第二节煤炭行业上游产业分析
一、煤炭资源储量及分布
(一)煤炭资源量及分布特征
(二)煤炭资源种类及煤质特征
(三)煤炭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
(四)新探明煤炭资源总体情况
(五)煤炭资源的开发开采条件
二、煤炭开采洗选发展分析
(一)煤炭采选的工艺流程
(二)无烟煤采洗行业分析
(三)褐煤开采洗选行业分析
(四)其他煤炭采选行业分析
三、国内煤矿机械市场分析
(一)煤矿机械行业发展情况
1、煤矿机械行业发展现状
2、中国煤矿机械产值分析
3、煤炭采掘设备市场结构
4、煤矿机械市场特点分析
5、煤机企业主导产品分布
(二)煤矿机械主要产品分析
1、综采成套设备分析
2、采煤机市场供需分析
3、刮板输送机市场分析
4、煤炭掘进机市场分析
5、液压支架市场供需分析
(三)煤矿机械需求前景预测
1、未来煤机市场需求预测
2、煤机新增需求预测分析
3、煤机更新需求预测分析
4、煤机技改需求预测分析
第三节煤炭行业下游市场分析
一、电力行业煤炭需求分析
(一)电力行业投资增长分析
(二)国内电力装机容量分析
(三)国内火电装机容量分析
(四)国内火电发电量分析
(五)电力行业耗煤需求分析
二、钢铁行业煤炭需求分析
(一)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二)国内生铁产量增长分析
(三)国内粗钢产量状况分析
(四)国内钢材产量增长分析
(五)钢铁行业耗煤需求分析
三、水泥行业煤炭需求分析
(一)水泥行业发展现状概况
(二)水泥行业产量增长分析
(三)水泥行业煤炭需求分析
四、化工行业煤炭需求分析
(一)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二)化工行业发展现状概况
(三)煤化工项目煤炭需求量
五、化肥行业煤炭需求分析
(一)化肥行业发展现状概况
(二)化肥行业产量增长分析
(三)化肥行业煤炭需求分析
第四章中国煤炭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概述
一、中国煤炭行业发展阶段
二、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三、中国煤炭行业战略的调整期
四、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成绩
第二节中国煤炭市场发展现状
一、中国煤炭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二、中国煤炭市场发展突出特征
三、中国煤炭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四、中国煤炭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第三节中国煤炭生产状况分析
一、国内煤炭产能分析
(一)煤炭行业投资规模
(二)国内煤炭储量情况
(三)煤炭区域产量分析
(四)煤炭淘汰产能分析
二、国内煤炭产量分析
(一)中国原煤生产规模
(二)中国焦炭产量分析
第四节中国煤炭市场需求分析
一、国内煤炭消费需求规模分析
二、国内煤炭消费需求结构分析
三、未来煤炭消费需求趋势分析
第五章中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中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二、中国煤炭行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国煤炭行业整体规模分析
一、煤炭行业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二、煤炭行业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三、煤炭行业销售规模增长分析
四、煤炭行业利润规模增长分析
第三节中国煤炭行业结构特征分析
一、中国煤炭企业经济类型分析
(一)国有煤炭企业指标分析
(二)集体煤炭企业指标分析
(三)股份制煤炭企业的指标
(四)股份合作煤炭企业指标
(五)私营煤炭企业指标分析
(六)外资煤炭企业指标分析
二、中国煤炭行业结构分析
(一)东北地区煤炭行业分析
(二)华北地区煤炭行业分析
(三)华东地区煤炭行业分析
(四)华中地区煤炭行业分析
(五)华南地区煤炭行业分析
(六)西南地区煤炭行业分析
(七)西北地区煤炭行业分析
第四节中国煤炭行业运营效益分析
一、煤炭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煤炭行业的毛利率分析
三、煤炭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四、煤炭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煤炭行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六章中国煤炭进出口状况分析
第一节中国无烟煤进出口分析
一、无烟煤进口分析
(一)无烟煤进口数量情况
(二)无烟煤进口金额情况
(四)无烟煤进口均价分析
二、无烟煤出口分析
(一)无烟煤出口数量情况
(二)无烟煤出口金额情况
(三)无烟煤出口流向分析
(四)无烟煤出口均价分析
第二节中国炼焦煤进出口分析
一、炼焦煤进口分析
(一)炼焦煤进口数量情况
(二)炼焦煤进口金额情况
(四)炼焦煤进口均价分析
二、炼焦煤出口分析
(一)炼焦煤出口数量情况
(二)炼焦煤出口金额情况
(三)炼焦煤出口流向分析
(四)炼焦煤出口均价分析
第三节中国煤砖、煤球及用煤制成的类似固体燃料进出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