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博物馆

綦江的硅木化石十分丰富。该区主要由木化石切片观察和木化石实物等两个区域构成。木化石切片观察区设置有四个切面显微镜,让您从不同方面,对已成化石的古树细胞的构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体验,实物区主要介绍基江永新、东溪、古南、赶水、郭扶等地木化石及化石形成的过程。

什么是木化石

远古时候的植物树木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石化作用形成了木化石,即古石树。木化石和其他动植物化石一样,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地质古生物遗迹资源,属于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自然遗产,难能可贵,且不可再生。木化石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旅游价值,值得我们倍加爱惜和保护。

树是怎样变成石头的

能够证明一个古代生物存在的就是化石,能够告诉我们在古南镇及其周边过去曾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存在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木化石群。

木化石以它酷似树木的奇特外观和内部结构吸引着人们。它坚硬如石,一般是在古树的树干被埋藏在地下,经石化作用形成的。树干中的木质部分被地下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硅(或碳酸钙、氧化铁等)所替代,但保存了树干形态和内部结构,从而形成了木化石,再受地壳运动的作用,使保存木化石的岩层出露地表,为人们所发现,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木化石。

在木化石中常可见年轮等内部结构,磨制成薄片,常看到完好的细胞结构。在火山地区,如果埋在地下的木化石离岩浆热液很近的话,由于火山的烘烤作用,使木化石内部二氧化硅再次融化,凝固以后形成玛瑙。

木化石形成的“四部曲”

原始森林→展示过去的繁荣;

突发灾难→使原始森林树木被沉积物快速埋在地下(如火山爆发等),处于还原状态,木质纤维不易腐烂变质;

化石形成→被埋在地下的树木次生木质部被地下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硅等物质所替代,产生石化作用;

出露地表→后期地质作用,造成保存木化石的岩层出露地表,使我们有机会发现它们。

文龙木化石群

分布在文龙街道马桑岩,景区总面积约9.1平方公里,木化石于1985年由原綦江县古南镇村民在马桑岩采石场首次发现,先后在景区内发现大小木化石29根,木化石的枝条和碎块,共计60余处。木化石产于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上层位,其埋藏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生成时代与地层年代一致,距今约1.5亿年。此外,还有波痕、结核等沉积构造景观。

马桑岩木化石特色

稀有性

木化石内硅化和钙化共生,木化石外附着树皮,且保存完整,规模巨大,国内罕见。2010年,全国已批准4处木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均为单一的木化石,无钙化木,无树皮煤报导。

珍贵性

木化石与恐龙化石相生相伴,为研究地质遗迹变迁,古地理古环境演变提供科学依据。

独特性

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有多个成煤时期及煤层,唯独没有木化石与树皮煤共生的实例,这是成煤过程中十分罕见的特殊现象;一般认为木化石是在氧化环境形成的,煤是在还原环境形成的,綦江木化石将树皮煤与木化石融为一体,显示该区沉积成岩环境的特殊性;大树干(直径0.8-1.0m)与小枝丫(直径小于0.1m)较普遍具有煤皮双层结构。小枝丫的木质部份有硅化、泥化及钙化的差异。这种树干与树皮煤共存的特殊性,也是少见的;从目前的文献资料上看,树皮煤的发现是独一无二的;树干与树皮煤共存的特殊现象也是独一无二的。

木化石树干

可见树干最长约25m,直径约为80-90cm,半径为椭圆,其年轮依稀可见。部分黄铁矿、褐铁矿化,所附树皮煤遭到一定的风化剥蚀。

木化石树枝

颜色以灰色为主,最长约9.3m,直径20-30cm,表面钙化、硅化较明显,部分黄铁矿化。

木化石年轮

马桑岩木化石的树干上可清晰的数出一圈圈的年轮,每一圈为一年形成层,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有一圈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也极快,促使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组织,称为形成层;形成层增多,树干变粗壮,季节变化反应在形成层的变化。相应树种的区域性形成层变化规律,是研究古气候的必备资料。

树皮煤

树皮煤国内罕见,其形成尚未见报导。初步认为,树木埋入地下后,沉积物不断覆盖,由氧化环境转为还原环境,再由地下水所携带的物质对木质进行置换交代形成木化石。木化石表皮部分处在高压的还原环境下,当树皮中的有机质还没有完全被置换交代的情况下,物质置换被迫停止,植物表皮的有机质被碳化,此时便生成树皮煤。

钙化木化石,为钙质交代作用而成,方解石含量达99%,含少量的有机质(几丁质)和黄铁矿,粗晶结构,节壳状、胶状构造、植物细胞构造,可见断续生长的年轮纹,矿物中保存了植物细胞构造,一般色泽均一,多呈浅灰、褐黄色,结构致密,性脆,硬度较小。

硅化木化石,为硅质交代作用所致,石英含量约97%,有机质含量约3%,偶见方解石。多为细晶结构、植物细胞构造。一般色泽较深,呈深灰色或花斑状,断面参差,硬度大。

木化石是重建地质历史时期古气候变化的钥匙

利用木化石群的年轮资料,可以重建区域内的古气候变化历史,查明重大的气候事件。

用将今论古的方法,在化石木材研究中,当我们看到了明显的生长轮时,就知该木化石当时的古气候具有明显的一年四季变化,应属中高纬度地区。

若见到没有生长轮的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木化石时,我们就知道该植物生长在热带炎热的环境下,应归入低纬度地区。

若见到木化石中假生长轮频繁出现时,就知当时的古气候比较干旱,或时常出现干旱性气候,或称其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

木化石的科研及学术价值

植物木材在横切面、弦切面和径切面三个方向上显示了丰富的植物细胞结构,成为了解植物系统分类的重要依据。

地质古生物学家通过一系列野外和室内研究方法,可以从木化石中获取植物的细胞构造,成为了解远古时期地球植被类型及其多样性变化的钥匙。

木化石的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采集样品——对木化石进行三维切片、观察、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确知木化石所代表的植物类型。

木化石的观察方法

显微镜观察:可以在普通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到放大几十倍-几百倍的木化石细胞结构。

扫描电镜观察:可以观察到放大上千倍-上万倍的木化石细胞结构的立体微细构造。

THE END
1.史前有几个纪元1. 前寒武纪元(Pre-Cambrian Age):这是地球形成后的最初阶段,包括了地球形成和地壳形成的过程。这一时期非常久远,没有确切的时间界限。 2. 古生纪元(Palaeozoic Era):这一时期包括了寒武纪元和其他几个重要的地质时期,如冰河时代等。古生纪元大约开始于距今约五亿年前,结束于距今约二亿五千万年前。古生纪元包https://news.yiche.com/baike/5069176.html
2.200年前气候灾难"肇事者"找到了1831年夏天,太阳诡异地变暗例如,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布拉火山爆发同样使地球降温,导致大范围粮食歉收。“它们的爆发可能延长了小冰期。盚utchison说。 研究发现,冰芯中大约为人类发丝直径1/10的火山灰碎片,提供了罪魁祸首的身份线索。科学家注意到,1831年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中钾含量非常低,与其他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不同,“一点儿不像冰岛或https://weibo.com/2427364747/P7JxhmYmN
3.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造煤时期是A.元古代和古生代后期B.古生代黄冈重点中学名师编写金卷100分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来源:2001北京市海淀区高考模拟试卷(地理)题型:013 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造煤时期是 [ ] A.元古代和古生代后期 B.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 C.古生代前期和新生代 D.元古代后期和中生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http://www.1010jiajiao.com/gzdl/shiti_id_c2224e16fe86818427eacec1da76c962
4.的先后,主要通过地层中的化石结构来判断C.同一时期形成的地层⑤是重要的成煤期(3)结合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图,指出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4)指出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0引用:7难度:0.5 解析 2.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大型动物是曾经称霸地球的 ,但后来在地球上销声匿迹。(2)https://www.jyeoo.com/shiti/15dc1064-6151-4158-511a-4725225a7626
5.百万公众网络答题8篇(全文)6、造成地球温暖化的气体中,影响最大的是() 正确 您的作答:A 正确答案是:A 得分:4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氧化亚氮 D、臭氧 7、DNA由()和四种含氮碱基组成 正确 您的作答:B 正确答案是:B 得分:4 A、脱氧核糖核酸 B、脱氧核糖 C、核苷酸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5uimnf2.html
6.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代表性的地质事件。据此完成9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代表性的地质事件。据此完成9~11题。 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有( ) ①早古生代 ②晚古生代 ③中生代 ④新生代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https://www.shuashuati.com/ti/2ed7e2e664094b1eaa95ea80d4f818a2.html
7.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4A.①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地球上森林茂密 B.②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是地球上重要的成煤期 C.③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是地球上形成大量的铁矿时期 D.④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出现了人类 14.根据图中化石判断,植物在这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A.低等陆生植物→蕨类植物繁盛→被子植物繁盛 B.低等陆生植物→裸子植物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27/8043073133007012.shtm
8.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学基础复习资料整理1、依成煤作用强度,煤的分类 2、依成煤原始物质煤的类型 57、地史上主要的成煤时期 地史上木质植物出现是在泥盆纪,高等植物大量繁殖是在石炭纪,故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矿床是在石炭纪之后。 第五章、沉积相 第1节、概述 32、沉积环境:是指发生沉积作用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或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包括https://m.360docs.net/doc/4518862461.html
9.2020地理合格考试题训练9.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及由此推断当时的环境特点可能是 A.太古宙--温暖湿润 B.古生代--寒冷干燥 C.晚古生代--火山活动频繁 D.中生代--森林植被茂密 *75. 图4 是某同学绘制的“地质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 8-10题。 10.人类出现于 A.太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76. 读海水温度随深度变https://www.wjx.cn/jq/85228665.aspx
10.降低成本之工作计划(精选9篇)阳煤集团晋北公司所辖八座矿井, 地质条件复杂, 井田陷落柱、断裂构造、煤层风化等构造很多。为此, 晋北公司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合作, 在元宝公司1903、1905工作面开展了井下曹波探测工作, 曹波探测利用在煤层中激发和传播的导波, 探查煤层不连续性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具有探测距离大、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j25bl.html
11.2024(2)晚古生代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3)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亡事务发生在古生代末期。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更示意图,完成(1)~(2)题。(1)在地球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A.蓝藻 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2)地球上生物出现后()A.CO2的含量始终下降B.O2的含量始终上升C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357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