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英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英国坎布里亚郡地方政府批准了耗资1.65亿英镑的西坎布里亚深部煤矿开采计划遭到了英国内外的巨大争议。这将是英国30年以来建设开采的第一个深部煤矿。
地下矿井
煤是如何形成的?
煤炭
第一个阶段是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迭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袍子植物。主要是包括了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这五大类。它们一般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主要的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第二个阶段是中生代的株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是以乔木为主,而生成的煤种主要是褐煤和烟煤。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是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也有部分年轻煤。
袍子植物
煤炭形成过程
在这个复杂的转变过程中,这些植物的残骸先是形成了泥炭层,接着再转化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煤炭的开采历史
从人类有记录以来,煤炭就开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早在新时期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燃料来生火了。1748年,在美国的维吉尼亚州就开始了商业煤矿的开采。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无论是蒸汽机,炼钢产业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煤矿,英国的地下采煤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此,煤炭的大规模的商业化的开采拉开了序幕。可是那个时候。煤炭的开采多是人工用铲子来挖的。直到1880年,挖煤机器的发明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工业革命
煤层的厚度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当我们决定是否要开采一个新的煤矿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综合指标。其中,研究煤层的厚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相对较薄的煤炭层只有几米。可是那些大型的厚的煤层却能达到几十米甚至是几百米。像是我国辽宁省抚顺第二纪煤盆地,其最大厚度达到了130米,而内蒙古一个褐煤层竟有190米厚。那么这些煤层的厚度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露天煤矿
根据研究发现,那些厚的煤层在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是由湖泊和沼泽演变而来的。因为这里的水不会快速地流动,为植物遗骸的层层累积提供了很好的地理条件。尤其是在盆地,在单向沉积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身后的煤层。也就是说,其实煤层的产生过程需要两个作用力。向下的不断植物残骸的不断累积,向上处于相对静止,有外力的覆盖。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些天时地利的因素,才能最终地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大的煤层。
泥炭层
泥炭
在煤层厚度的划分中,通常情况下,在1.3米以下的我们都认为是薄煤层,中煤层的范围为1.3-3.5米,大于3.5米了我们就认为是厚煤层了。所以对于那些几十米上百米的煤层都是属于特厚煤层的范围了。
小结
煤炭燃烧
当然,煤炭对于环境的破坏也是毋庸置疑的。希望我们的科学家们能够加大对技术的研究,终有一天,我们除了用新能源等代替煤炭以外,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运用新的科技技术,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关于煤炭的形成,你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