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了跌荡起伏的2012年,中国煤炭行业新一年将会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电煤并轨后续改革推进电煤价格并轨,将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也将倒逼阻力重重的铁路运力改革。这不仅关系着电煤并轨改革的成功,也关系着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
煤炭或将告别传统交易时代日前一条新闻吸引公众眼球,1月1日起山西境内通过公路运输销售的煤炭也将全部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网签”。
据称,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经国务院批准冠以“中国”字号的全国性煤炭交易中心。截至目前,交易中心共注册交易商2756户,银行签约2083户;完成交易总量6.72亿吨,交易金额4612.28亿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窥见交易的规模非常可观。
有专家认为,这个交易中心的可取之处在于,设计了涵盖交易、物流、金融和信息服务的煤炭现货交易服务体系,可为交易商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交易实行即时交易和远程跨时空交易,各方可不必花费大量精力谈判就直接快速进入实质性交易过程,并且“一对多、多对多”自主交易、定价、议价,使买卖双方的交易更加透明、直接;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接受政府专门机构的监督。
山西创造的这种煤炭交易模式极有可能在全国煤炭行业产生示范效应,带动全行业交易模式变革。
煤炭出口关税可能下调有消息似乎表明,今年起中国煤炭出口关税有望下调,消息迄今尚未得到权威部门的证实。
业内营销人士分析认为,焦炭出口关税取消的可能性较大。因为,目前国内钢铁业景气度持续下滑,焦碳产能严重过剩,价格大幅下降。如果取消出口关税,我国焦炭出口量将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这将利好目前处于困境的我国焦炭、焦煤企业。
不过,也有人认为,取消焦炭关税极有可能导致已经濒临破产的劣质企业恢复活力、挤进“出口大潮”。这与政府对焦炭行业进行“大清洗”的初衷似有背离。
煤炭进口量或将增长从2009年以来,我国煤炭进出口均衡被打破,此后进口煤炭数量不断上升。
煤炭大量进口,直接冲击国内煤炭市场。即便远离沿海地区的重庆,自两年前从俄罗斯、朝鲜和蒙古引进国外煤开始,重庆煤炭市场进入的国外煤越来越多,虽然几十万吨的量不足以改变市场形势,但也感受到进口煤的冲击。尤其是在传统的广西市场,进口煤的大量进入,已经让重庆调往的煤炭在与当地电厂的价格博弈中居于明显的被动地位。
2012年1季度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86100万吨,同比增加5474万吨,增长5.6%。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累计完成49528万吨,同比增加2849万吨,上升6.1%。
据各主要产煤省区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1季度,山西原煤产量21800万吨,同比增长18.5%;内蒙古产量23965万吨,同比增长15.4%;陕西原煤产量9116万吨,同比增长10.3%。
预计2012年电煤需求增长较快。受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和一些高耗能行业生产扩张的影响,电力和煤炭需求迅速上升。预计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同比增加3亿吨,全国煤炭销售量预计增加2.8亿吨,增幅7.85%。
在2012年新增销售量中,动力煤增加2.4亿吨。电力行业2011年、2012年新增装机容量9600万千瓦,新增机组电煤需求2.1亿吨。从电煤供需情况看,总量基本平衡,但存在地区性、结构性不均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