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原煤产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20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38.44亿吨,同比增长2.62%,我国煤制甲醇产量为7213万吨,同比增长6.4%,占总甲醇产量比重的73.2%,2021年我国原煤产量为40.71亿吨,同比增长5.91%,我国煤制甲醇产量为7741万吨,同比增长7.32%,占总甲醇产量比重的79.45%,2022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44.96亿吨,同比增长40.44%,我国煤制甲醇产量为8023万吨,同比增长3.64%,占总甲醇产量比重突破80%。截止至2023年8月份,我国原煤产量为30.51亿吨。
关键词:煤化工产业链、原煤产量、煤制油、煤制甲醇
一、产业介绍:石油价格上涨推动燃煤需求,煤化工产业应用范围扩大
煤化工行业是以煤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加工将其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的行业。这个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合成气、甲醇、烯烃和其他有机化学品,以及一系列的燃料,如柴油、汽油和煤油等。煤化工的上游产业为煤的开采和供应,煤是煤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煤炭的开采和供应是整个行业的基础。煤炭开采后会被运送到煤炭处理和转化设施,以供进一步加工。中游产业为煤化工产品的生产。煤化工的下游产业为煤化工产品的应用,煤化工产品应用领域囊括了大大小小的产业,主要应用领域有塑料和纤维的生产、化学品生产、能源生产、农业和化肥生产、溶剂和燃料、建筑和房地产、电子和电器行业、医疗和药品行业等。总的来说,煤化工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元化的行业,其产品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而这个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涵盖了采矿、化学加工、能源生产、农业和化肥生产等多个领域,而且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
二、上游产业发展分析:原煤产能稳步上涨,煤炭销量逐年增加释放过剩产能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原煤生产国,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西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大,但开采条件较为恶劣,如新疆、内蒙古等地区。而东南沿海地区则缺乏煤炭资源,需要从外地运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对原煤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在电力、化工、钢铁等行业,对原煤的需求量非常大。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原煤产能也在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原煤产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20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38.44亿吨,同比增长2.62%,2021年我国原煤产量为40.71亿吨,同比增长5.91%,2022年我国原煤产量达到44.96亿吨,同比增长40.44%,截止至2023年8月份,我国原煤产量为30.51亿吨。
我国近三年1-8月份原煤的销量情况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从2021年到2023年,我国原煤在这三年中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影响因素也较为复杂。从供需关系角度来看,我国原煤市场受到供需双方的影响。在供给方面,近年来我国煤炭产能总体上呈现出过剩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煤矿年产能达到了40.71亿吨。虽然在建煤矿产能逐渐释放,但原煤产量仍然受到产能过剩的制约。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普遍面临着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导致原煤的供给相对过剩。而在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对原煤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特别是在电力、化工、钢铁等行业,对原煤的需求量较大。这些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原煤销量的增长。另外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实施,对煤炭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控,对煤炭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产能退出和重组,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和关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煤的销量。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的持续调整以及政策调控的加强,我国原煤市场还将继续发生变化。
三、产业发展现状:产业产品产能及比重同步增长,煤化工发展前景良好
煤制气是我国煤化工产业的重要分支,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市场,因此发展煤制气对于补充国内天然气市场的缺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煤制气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煤的干燥、煤的气化、煤气净化、以及下游产品制备等多个环节。其中,煤的气化是关键环节之一,它通过将煤与蒸汽反应生成合成气。然后,合成气经过净化处理后,可进一步加工成各种化学原料和燃料。我国近年来煤制气产量大踏步上涨,2020年我国煤制气产量为47亿立方米,同比增加了3.8亿立方米,2021年我国煤制气产量为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10.63%,2022年我国煤制气产量为5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5.77%。此外,我国在发展煤制气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煤制气的多元化应用。除了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外,煤制气还可用于生产甲醇、二甲醚、烯烃等化学品,以及作为合成氨、费托合成等工艺的原料。这些多元化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煤制气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煤制油产业也在煤化工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基本特征是“富煤、贫油、少气”,原油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充分利用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制备高品质柴油、汽油及航空煤油等产品,能够有效缓解原油资源较大比例依赖进口的压力,降低国际能源供应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对煤化工上游产业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起着推动作用。传统煤炭生产和消费对环境产生极大地破坏,对环境保护造成很大压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根据2018-2022我国煤制油产量数据,我国煤制油产量呈波动状态,2020年我国煤制油产量为965万吨,同比增加29.43%,2021年我国煤制油产量大幅度下滑,为679.5万吨,同比减少29.59%,2022年我国煤制油产量有所回暖为823万吨。
《2025-2031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共十二章,包含我国煤化工产业重点企业分析,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我国煤化工产业授信风险及机会分析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