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是指全球、国家、城市、企业等主体的碳排放在由升转降的过程中,碳排放的最高点即碳峰值。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碳排放进入下降通道。我国目前碳排放虽然比2000-2010年的快速增长期增速放缓,但仍呈增长态势,尚未达峰。
2、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人为排放源与通过植树造林、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等人为吸收汇达到平衡。碳中和的目标可以设定在全球、国家、城市、企业活动等不同层面,狭义指二氧化碳排放,广义也可指所有温室气体排放。
3、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什么?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时宣布中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新举措,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为落实“双碳目标”,2020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进行了部署。随后,各部门如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就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密集发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社会热议的新话题。
碳达峰和碳中和紧密相连
而碳中和是对碳达峰的紧约束,要求达峰行动方案必须要在实现碳中和的引领下制定。
4、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什么关系?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会议上指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从传统工业文明走向现代生态文明,是应对传统工业化模式不可持续危机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前提。同时,大幅减排,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又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5、如何理解中国“十四五”规划目标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